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環保費改稅、綠色創新與企業新質生產力

2025-03-07 00:00:00劉佩
現代管理科學 2025年1期

[摘要]作為綠色稅制體系的主體稅種,環保稅憑借稅惠紅利激勵企業“向綠而行”,促使企業主動技術升級,并將新型技術轉化為新質生產力。以環保費改稅政策為準自然實驗,采用DID模型識別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具有顯著驅動作用;異質性檢驗表明,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作用在民營企業、大型企業及東部地區企業中更為顯著;機制檢驗表明,環保費改稅通過提升綠色創新水平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基于此,提出以生態優先為導向,持續推動環保政策落實;以綠色生產力為“種子”,增強產業創新動力;以前沿技術為引領,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政策建議,以期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新動能。

[關鍵詞]環保費改稅;綠色創新;企業新質生產力;DID模型

一、 引言及文獻綜述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新質生產力”列為十大工作任務之首,提出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1。區別于傳統生產力,新質生產力代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應用,技術更新迭代速度更快,創新能力更強,可在科技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等多維度驅動下實現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大幅提升。企業層面的新質生產力更加細化與聚焦,有利于帶動企業智能化精細化生產、推動產品研創迭代、降低能耗,進而實現數字化模式創新。科技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突破3.3萬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高達2.65%2。此背景下,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高端裝備等重點行業領域科技領軍企業展現較強的發展潛力,有力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形成。面向未來,如何持續提高企業技術研發水平,推動其向新質生產力轉化,對形塑國際競爭優勢、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3。這展現了我國積極建設生態文明、追求綠色化發展的堅定步伐。事實上,201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意味著持續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被環境保護稅替代,實現了由“費”改“稅”的轉變。這不僅強化了企業治污減排責任,也為我國綠色發展提供了新動力。環保費改稅的應用有利于企業認識到保護環境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改變以環境污染為代價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傳統發展模式,實現綠色創新[1]。進一步地,綠色創新能夠推動行業企業開展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重點攻克新污染物治理、環境修復、低碳生產等相關技術,從而培育企業新質生產力。綜上,在我國踐行環境保護的戰略背景下,環保費改稅是否能有效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又以何種渠道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回答好這一問題,不僅有助于充分評估環保費改稅在培育及發展企業新質生產力方面的重要性,還有利于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經驗證據。

關于企業新質生產力的研究,已有文獻大多宏觀剖析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因素,較少探討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及形成。崔云[2]認為,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催生了新興生產要素,并賦能社會各個領域,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方曉霞等[3]指出,加快顛覆性創新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是新時代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周文康[4]強調,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具備“雙新”優勢、人民性優勢、體制性優勢以及基礎性優勢等四大優勢。在理論闡釋之余,還有部分學者從實證層面探討了數字化對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作用。張蘇等[5]研究發現,人口老齡化對新質生產力發展具有顯著抑制作用,但能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楊芳等[6]以上市企業數據為樣本,實證發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對新質生產力產生正向促進作用。房靜[7]以滬深A股上市企業為研究樣本,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設為一項準自然實驗,研究發現稅收創新激勵政策有利于正向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另一類與本文密切相關的是對環保費改稅政策的研究,學術界多從其影響效應層面展開論述。王琳等[8]利用DID模型實證發現,環保費改稅能顯著促進企業ESG信息披露。付夢媛等[9]實證發現,環保“費改稅”的實施有效推動了企業實質性綠色創新水平提升。郭曉旭等[10]認為,“環保費改稅”政策能夠通過發揮“污染管制”信號和“減排激勵”信號推動企業綠色治理。Yang等[11]指出,環保稅政策有效促進了資源型企業綠色創新。Zhong等[12]基于282個城市數據實證研究發現,環境保護稅可有效降低我國碳排放強度。

綜上所述,已有文獻多探討環保費改稅對企業綠色治理、綠色創新等方面的效應,尚未就環保費改稅如何影響企業新質生產力展開系統研究。同時,現有文獻還從宏觀層面及微觀層面探討了不同要素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但并未涉及環保政策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效應。整體來看,現有文獻為探索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提供了重要啟示。相較于現有研究,本文可能存在的創新點在于:其一,就研究視角而言,從微觀企業視角探討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內在影響。其二,就研究方法而言,將環保費改稅作為準自然實驗,并借助雙重差分模型識別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因果效應,并以此處理內生性問題。其三,就研究內容方面,以綠色創新為中介變量,分析環保費改稅是否能通過綠色創新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形成。

二、 制度背景與研究假設

1. 制度背景

1979年,我國開始推行排污收費試點,以此推動企業加強環境治理、減少污染物排放。作為我國環境管理的基本制度,排污收費制度,對加強污染治理、控制環境惡化趨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伴隨綠色化、高質量發展理念的逐步深化,每年固定繳納排污費的形式已與時代發展脫節,且執行過程中存在執法剛性不足等問題[13],導致排污降碳工作難以有效推進。為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拉開了環境保護規范化治理的序幕1。2016年12月25日,《環境保護稅法》表決通過,將排污費改為環境稅,并于2018年1月1日起開始征收。這是“稅收法定”原則下,我國實施的第一部單行稅法,標志著運行近40年的排污費制度成為歷史。國家稅務總局公開的稅收數據顯示,2018年環境保護稅開征以來,全國累計落實環境保護稅優惠減免564億元2。與此同時,環境保護稅申報數據表明,2018—2022年,萬元GDP污染物排放當量由1.16降至0.73,降幅達37%3。由此可見,環保費改稅能夠促使企業加大減排治污力度。

2. 研究假設

(1)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直接影響

依據“波特假說”可知,環保政策實施會產生節能減排效應和創新補償效應,從而推動產業結構轉型,促使企業新質生產力培育及發展。其一,環保費改稅實施會增加企業,尤其是高污染企業的生產成本[14]。為降低環保稅負擔,高污染企業會積極優化排污工藝,采用更加清潔高效的技術和設備進行生產,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這一過程不僅有效降低了企業環境治理成本,還能有效提升企業排污技術水平,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培育企業新質生產力。其二,環保費改稅實施在極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展,促使此類企業調整產業結構[15],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從而催生新興產業。于此基礎上,新興企業能夠研發新技術、探索新模式、構建新業態,有效提高市場競爭力,驅動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其三,環保費改稅實施還有利于為積極履行環境責任的企業提供免稅、減稅等稅收優惠[16],以及發展動力和資金保障,鼓勵企業加大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與應用,促進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綜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H1:環保費改稅能夠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2)綠色創新的間接影響

從本質上來看,環保費改稅是較為典型的“庇古稅”,能夠將企業污染導致的負外部性轉化在內部并解決。然而,稅收所得是否能有效治理環境,還取決于企業納稅后排污過程中產生的凈收益[17]。細言之,在環保費改稅稅率合理的情形下,其以法律形式向市場主體釋放了國家綠色化發展的信號[18],這有利于推動企業及時調整發展戰略,主動向綠色化發展轉型,積極開展綠色創新。同時,環保費改稅憑借執法剛性高、行政干預少等制度優勢,能夠為企業營造規范公平的綠色競爭環境,促使企業實現綠色創新。

綠色創新作為企業響應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重要手段,能夠通過技術革新和管理創新,推動企業向更高效和環保的生產方式轉變,進而提升企業新質生產力。一方面,綠色創新可通過技術突破帶動產業結構優化與生產效率提升,催生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促使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成果涌現,加速企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另一方面,綠色創新為企業帶來新的生產工具與生產方式,優化生產流程和組織方式[19],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行業生產效率,實現產業綠色化轉型升級,從而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形成。綜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H2:環保費改稅有利于推動綠色創新,從而促進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三、 研究設計

1. 模型構建

本文將環保費改稅政策作為準自然實驗,借助雙重差分模型考察環保費改稅政策實施前后,其對企業新質生產力影響的差異。具體模型如下所示:

[NPEit=α0+α1treati×postt+α2Cit+μi+νt+εit] (1)

式(1)中,[i]和[t]分別代表企業和年份;[NPEit]表征企業新質生產力;[treati×postt]代表環保費改稅政策;[Cit]為控制變量集;[μi]為企業固定效應;[νt]為時間固定效應;[εit]表征隨機擾動項。

為進一步探索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機制,本文設立綠色創新這一中介變量,同時構建如下中介效應模型:

[GIit=β0+β1treati×postt+β2Cit+μi+νt+εit]" (2)

[NPEit=γ0+γ1treati×postt+γ2GIit+γ3Cit+μi+νt+εit]" (3)

式(2)中,[GIit]表征中介變量綠色創新,其余變量定義不變。

2. 變量說明

(1)核心解釋變量

環保費改稅([treati×postt])。本文將重污染行業的企業作為處理組([treati=1]),非重污染行業企業作為對照組([treati=0])。在處理組中,若[tgt;2017],則[postt=1];否則[postt=0]。

(2)被解釋變量

企業新質生產力([NPE])。在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問答環節中,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要打造新型勞動者隊伍,用好新型生產工具,塑造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生產關系1。這表明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具體維度。為此,本文參考已有文獻[20-22],從勞動者、勞動對象與勞動資料三個維度出發,構建如下指標體系(表1)。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利用熵值法進行測度,最終得到企業新質生產力水平。

(3)中介變量

綠色創新([GI])。綠色創新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強大動能。事實上,推動綠色創新可將創新知識和技藝直接用于提升產業生態效率,并結合地區特色培育新興產業,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形成。本文參考韋帥民[23]的方法,以企業綠色發明專利授權量衡量綠色創新。同時,為規避由于數據右偏分布帶來的影響,對綠色發明專利授權量+1后取對數。

(4)控制變量

本文參考已有研究[24-26]選取如下控制變量:企業規模([Size]),大型企業往往能承擔更高的研發與創新投入,具有更強的資金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有利于培育企業新質生產力,采用企業總員工數量來表示。財務杠桿率([Lever]),高財務杠桿率意味著企業擁有更多的債務融資,此類資金可用于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從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以企業總負債/總資產衡量。資產收益率([Roa]),反映了企業相對于其總資產的盈利能力,是評估公司財務健康狀況和經營效率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企業凈利潤與期初期末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表示。現金比率([Cash]),可以反映企業直接支付能力和即時付現能力,可用(企業貨幣資金+有價證券)/流動負債衡量。管理層持股比例([Mshare]),較高的持股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高管團隊穩定性與合作性,確保公司重大決策有效執行,通過管理層持股數據除以總股本表示。

3. 數據來源

環保費改稅政策從2018年1月起正式施行,為更好探討準自然實驗政策實施前后的影響差異,同時考慮到數據計算便捷性,本文選取政策實施前后各五年,即2013—2022年作為研究時段,選定滬深A股上市工業企業作為研究樣本。綠色創新數據來自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發布的“國際專利分類綠色清單”。其余數據主要來自《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環境統計年鑒》,萬得(WIND)數據庫及國家知識產權局。為進一步提高樣本的代表性,對數據進行如下處理:(1)剔除ST、*ST樣本;(2)剔除異常值樣本;(3)剔除變量嚴重缺失樣本。在經過上述處理后,得到2011個有效企業,共計20110個樣本觀測值。此外,為消除極端值影響,對所有連續變量進行縮尾處理。各變量描述性統計如表2所示。

四、 實證結果分析

1. 基準回歸結果

表3為基準回歸結果。列(1)展示了未加入控制變量的檢驗結果,數據顯示環保費改稅政策能顯著促進企業新質生產力形成。列(2)至列(6)依次加入了控制變量,結果顯示環保費改稅仍在1%水平上顯著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由此,假設H1得到驗證。細究其因,環保費改稅政策能夠引導企業采用更加環保的生產方式和技術,促進企業技術升級與創新,降低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增強企業競爭力,形成綠色發展模式,從而培育企業新質生產力。此外,從控制變量回歸結果來看,企業規模、財務杠桿率、資產收益率、現金比率、管理層持股比例的回歸系數均為正,且至少通過5%水平上的顯著性檢驗。

2. DID有效性檢驗

(1)共同趨勢假設

雙重差分模型的共同趨勢假設要求在不受其他外在政策影響下,處理組和對照對發展趨勢相同。換言之,該檢驗旨在明確樣本差異并非由分組差異造成。圖1展示了重污染行業企業(處理組)與非重污染行業企業(對照組)在樣本期間的新質生產力培育情況。結果顯示,處理組和對照組符合共同趨勢假設。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之后,處理組結果的增長趨勢顯著大于對照組,表明環保費改稅對重污染行業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更顯著。

(2)動態檢驗

為進一步考察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影響的動態效應,本文將環保費改稅政策與2014—2022年虛擬變量相乘(2013年為基期),替換回歸方程中的解釋變量,結果如圖2所示。在環保費改稅政策實施之前,其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并不顯著,但在政策實施之后,影響系數顯著為正并逐步提高。這表示環保費改稅政策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促進作用逐步增加。由此,本文研究結論具有較強的穩健性。

3. 穩健性檢驗

(1)安慰劑檢驗

考慮到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企業新質生產力產生,從而削弱或增強環保費改稅政策的正向推動作用,本文借助安慰劑檢驗進行驗證,以保障基準回歸結果的有效性。當安慰劑檢驗中核心解釋變量的系數較小或未通過顯著性檢驗時,說明基準回歸結果具有穩健性。若選定重污染行業企業,那么要在樣本期內隨機抽取1年,作為企業進入環保費改稅政策覆蓋范圍的時間。隨后,通過新樣本重新進行回歸,并隨機抽取1000次得到環保費改稅政策回歸系數。表4列(1)結果顯示,環保費改稅政策回歸系數為0.265,且未通過顯著性檢驗。這表明實施環保費改稅政策之后,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在極大程度上受這一政策影響。由此可知,環保費改稅政策實施后,其帶來的綠色排污技術升級、產業綠色化轉型均有力賦能企業新質生產力形成。由此,基準回歸結果具有較強的穩健性。

(2)剔除樣本

共同趨勢檢驗結果表明,在環保費改稅政策實施前,處理組與對照組發展趨勢較為平行。為保障模型的有效性和平行趨勢檢驗的可靠性,采用2018—2022年的樣本進行回歸,結果見表4列(2)。結果表明,環保費改稅回歸系數仍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進一步驗證了本文研究結論的穩健性。

(3)滯后一期

考慮到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滯后性,本文對解釋變量進行滯后一期的穩健性檢驗,結果見表4列(3)。數據表明,環保費改稅回歸系數仍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環保費改稅政策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確實存在滯后效應,即前文結論具備穩健性。

五、 拓展分析:異質性檢驗與機制檢驗

1. 異質性檢驗

(1)產權異質性

《2022中國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報告》顯示,近40%高耗能行業民營企業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同比上升5%以上1。這意味著我國民用企業在節能降碳、生態保護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著力點。可以說,民營企業是我國綠色化發展的重要主體。為此,本文按照產權性質將企業樣本分為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兩組,探討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差異,結果見表5列(1)至列(2)。數據表明,環保費改稅政策對國有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系數為0.251,對民營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系數為0.472,均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其中對民營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效應更強。究其原因,國有企業與地方政府部門聯系緊密,更容易吸收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開展技術創新活動的外部壓力。因此,環保費改稅政策對國有企業綠色創新動能的激發作用相對較弱,導致企業新質生產力培育及發展較為緩慢。民營企業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環保要求,往往具有更強的技術創新動力。環保費改稅政策實施會增加民營企業環保成本,促使其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加快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2)企業規模異質性

有學者指出,不同企業規模對政策吸收效果不盡相同[24],由此推斷,環保費改稅政策實施可能會對不同規模企業新質生產力培育產生差異化影響。本文利用企業總員工數量衡量企業規模,故參考李平等[25]的處理方法,根據員工人數是否大于2000人,將企業分為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兩類,通過分組回歸檢驗不同企業規模下環保費改稅政策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結果見表5列(3)至列(4)。結果顯示,環保費改稅政策對大型企業及中小型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系數均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但對大型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效應更強。究其原因,大型企業具有明顯的資本優勢,更愿意通過持續擴張提高利潤。因此,面對環保費改稅的稅收壓力,大型企業具備充足資金和資源,借助研發手段進行技術升級和綠色創新,從而培育企業新質生產力。而中小型企業通常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在面對環保費改稅政策時多傾向于通過減少生產或轉產等方式應對,而非技術升級和綠色創新,這就導致中小型企業新質生產力培育動能不足。由此,環保費改稅政策對大型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效應更顯著。

(3)區域異質性

朱乃平等[26]提出,我國不同地區企業發展質量有所差異,具體表現為東部地區企業發展整體較好,中部及西部地區稍顯落后。那么,環保政策實施是否對不同地區企業產生異質性影響?為探究這一問題,本文將樣本企業按照注冊地匹配省份,并按照國家統計局劃分方式將省份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組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列(5)至列(7)。分析數據可知,環保費改稅均能顯著促進三大區域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但對比系數來看,對西部地區的影響最弱,東部與中部地區的影響相差不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較快,市場化競爭激烈,企業傾向于通過綠色創新和技術進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從而能更好吸收及應用環保政策,促使企業形成新質生產力。中部地區近年來受政策支持,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當地企業能夠在環保費改稅政策的引導下進行綠色創新,實現新質生產力發展。西部地區由于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環保費改稅對企業綠色創新的影響較弱。另一方面,此前,東部與中部地區存在部分未轉型的重工業企業,其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環保費改稅的實施增加了此類企業生產成本,有效倒逼企業向清潔、綠色化轉型,促使企業提高排污工藝,實現新質生產力發展。

2. 機制檢驗

為進一步探究環保費改稅政策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機制,本文利用中介效應模型檢驗綠色創新在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影響中的是否發揮中介效應,結果見表6。列(2)展示了環保費改稅政策對綠色創新的影響,回歸系數為0.407,通過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這表明環保費改稅政策有利于提高綠色創新水平。列(3)顯示了環保費改稅政策與綠色創新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可以看出,環保費改稅政策與綠色創新的回歸系數均為正,且通過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表明環保費改稅政策可以通過提高綠色創新水平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形成。由此,假設2得到驗證。究其原因,一方面,環保費改稅的實施增加了企業環境成本,迫使企業通過綠色創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生產工藝改進,從而實現企業新質生產力提升。另一方面,環保費改稅推動了企業從傳統生產方式向綠色化生產方式轉變。由此,企業開始注重產品環保性能,采用環保材料和綠色包裝,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構建綠色生產體系,以此培育企業新質生產力。

六、 結論與建議

1. 結論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企業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主體,能夠積極承接環境保護政策,通過優化生產方式與提升技術水平實現綠色化轉型,從而有效培育新質生產力。據此,本文以2018年環保費改稅政策為準自然實驗,采用DID模型識別了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第一,在民營企業、大型企業及東部地區企業中,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具有顯著驅動作用。第二,環保費改稅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存在異質性,表現為對民營企業與大型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更強。第三,機制檢驗表明,環保費改稅可通過提升綠色創新水平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2. 建議

第一,以生態優先為導向,持續推動環保政策落實。其一,相關部門須以環保費改稅政策為基礎,加快推進各地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優化產業結構升級的戰略布局,以環保費改稅政策推動各地協同降碳減污,為企業新質生產力培育提供良好政策環境。其二,重污染行業企業應堅決落實環保費改稅政策,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著力服務“雙碳”目標,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加速污染防治攻堅,推動行業企業向清潔低碳轉型,進而培育綠色化新質生產力。

第二,以綠色生產力為“種子”,增強產業創新動力。一方面,行業機構應持續在節能降碳、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等賽道實現突破,積極推動綠色制造業與服務業發展,壯大綠色能源產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的綠色化,加強企業主導的綠色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加速綠色創新,賦能企業新質生產力培育。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面向“雙碳”目標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圍繞綠色生產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通過“數實+數綠”雙融合提升綠色產業體系的韌性、效能和質量,彰顯綠色產業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特色優勢。

第三,以前沿技術為引領,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一方面,企業應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圍繞人才成長,促進創新聯動,建立涵括創新力、影響力和貢獻力的三維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所需的新型勞動者,建立高質量的新型勞動關系,進而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另一方面,企業應充分利用科技金融優勢,發揮現代產業鏈鏈長的關鍵作用,結合產業發展目標,激發企業原始創新能力,強化資源整合能力,從而探索發展新方向,“因企制宜”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和平,李瑩.環境稅費改革對能源利用效率的影響與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環境科學,2023,43(7):3821-3834.

[2] 崔云.數字技術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探析[J].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3,8(12):97-109.

[3] 方曉霞,李曉華.顛覆性創新、場景驅動與新質生產力發展[J].改革,2024(4):31-40.

[4] 周文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推新質生產力形成發展:理據、優勢與進路[J].技術經濟,2024,43(4):15-25.

[5] 張蘇,朱媛.人口老齡化、數字化轉型與新質生產力發展[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39(3):28-39.

[6] 楊芳,張和平,孫晴晴,等.企業數字化轉型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J].金融與經濟,2024(5):35-48.

[7] 房靜.稅收創新激勵政策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來自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證據[J].現代管理科學,2024(5):71-80.

[8] 王琳,孔令堯,樂權權.環保費改稅與企業ESG信息披露——基于分析師關注和機構投資者持股的調節效應[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6):113-128.

[9] 付夢媛,薛鋼.環保“費改稅”提高了企業綠色創新水平嗎[J].稅收經濟研究,2024,29(2):67-77.

[10] 郭曉旭,張嬈.“環保費改稅”政策發揮了信號傳遞效應嗎?——來自企業綠色治理的證據[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24,44(5):79-94.

[11] YANG Y,PU J,YUAN Z W, et a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gency Behavior and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Resource-based Enterpris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24,60(6):1301-1315.

[12] ZHONG S,ZHOU Z,JIN D.Impac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on Carbon Intensity in China[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4,31(20):29695-29718.

[13] 田利輝,關欣,李政,等.環境保護稅費改革與企業環保投資——基于《環境保護稅法》實施的準自然實驗[J].財經研究,2022,48(9):32-46.

[14] 張晨,肖文娟.環保費改稅能提高企業財務和環境績效嗎——基于《環境保護稅法》實施的準自然實驗[J].會計之友,2024(4):113-122.

[15] 林彩云,王明陽,蘭秀娟,等.環保稅對地區綠色競爭力的影響研究——基于市場一體化背景[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24,33(4):728-741.

[16] 于佳曦,徐梓文.基于減排視角的環境保護稅稅制要素研析[J].稅務研究,2022(6):40-45.

[17] 劉霞,段姝,姚江濤.環保稅與企業綠色績效:多重紅利抑或此消彼長[J].經濟問題,2023(10):70-79.

[18] 馮鴻雁,趙芳嶸,胡海川,等.環保費改稅對重污染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的多案例分析[J].生態經濟,2024,40(1):151-159.

[19] 張占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邏輯與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路徑[J].社會科學輯刊,2024(3):22-30.

[20] 王玨,王榮基.新質生產力:指標構建與時空演進[J].西安財經大學學報,2024,37(1):31-47.

[21] 韓文龍,張瑞生,趙峰.新質生產力水平測算與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4,41(6):5-25.

[22] 朱富顯,李瑞雪,徐曉莉,等.中國新質生產力指標構建與時空演進[J].工業技術經濟,202443(3):44-53.

[23] 韋帥民.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空間溢出與制造業綠色創新[J].現代管理科學,2023(2):57-65.

[24] 南曉莉,段勝英.選擇性稅收激勵對企業研發創新的異質性影響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4(4):42-53.

[25] 李平,李同舟,董康.產業政策提升數字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了嗎?[J].技術經濟,2023,42(9):41-52.

[26] 朱乃平,王婧嫻.稅收優惠與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J].會計之友,2024(12):99-106.

作者簡介:劉佩,女,博士,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科研處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稅收、經濟法、知識產權法。

(收稿日期:2024-08-27" 責任編輯:殷 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类av怡春院|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色婷婷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免费视频6|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亚洲成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观| 久久a毛片|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一级片免费网站|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国产精品女主播|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色综合成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草热| www.99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 五月婷婷欧美| 91精品小视频| 亚洲二区视频| 午夜激情婷婷|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精品国产毛片|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无套av在线|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午夜久久| 色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伊人无码视屏|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欧美色香蕉| 啪啪国产视频| 色香蕉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日韩欧美色综合|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五月天综合婷婷| 制服无码网站|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伊人查蕉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亚洲| 澳门av无码|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狠狠操夜夜爽|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91视频青青草|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