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數字普惠金融、金融發展水平與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

2025-03-07 00:00:00陳抗孫錦繁
現代管理科學 2025年1期

[摘要]數字普惠金融可以突破研發資源配置時空邊界,為制造業企業提供更加廣泛、高效和便捷的金融服務,但潛在的數字鴻溝和地區金融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也可能會加劇企業創新的不確定性。選取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微觀數據進行實證分析,以地區金融發展水平為門檻,探究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進一步分析東中西部地區和產權性質的異質性。最終得出結論:在不同金融發展水平下,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具有顯著的雙門檻效應。在不同的門檻區間內,影響效果均為正向,且在第一門檻值和第二門檻值之間時影響效果最為明顯;就地區異質性而言,數字普惠金融對不同地區的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均存在門檻效應。東部地區存在雙門檻效應,中部和西部地區存在單門檻效應,數字普惠金融在西部地區的影響效果最為顯著;就產權異質性而言,國有企業存在單門檻效應,民營企業存在雙門檻效應,且數字普惠金融對國有企業創新效率影響的功效更強。基于以上結論,建議持續深化數字普惠金融應用,優化金融服務,強化風險防控,以全面促進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數字普惠金融;創新效率;制造業企業

一、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1。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創新效率的提升對經濟整體增長至關重要。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目前依然存在創新資源碎片化以及產業協同創新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尤其在研發設計服務、研發成功率等方面缺乏競爭力,這些問題制約了工業體系的生產效率與創新發展能力。為激發制造業的創新效率,有效的金融供給不可或缺。傳統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上存在成本高昂、服務局限、信息不對稱、透明度不足等問題,導致制造業的發展沒有得到很好的助力。金融與數字技術的高效融合就成為金融有效服務實體企業的必經之路。2023年《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從提升普惠金融科技水平、打造健康的數字普惠金融生態、健全數字普惠金融監管體系三個方面,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2。數字普惠金融通過降低服務成本、提高融資效率、降低準入門檻等精準地支持實體企業的發展。鑒于上述背景,本文探討金融發展水平差異下,數字普惠金融對促進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具體作用及其在東中西部地區和不同產權性質企業中的異質性,以期為相關政策制定者和制造業企業提供關于如何優化數字普惠金融政策、縮小數字鴻溝、平衡地區金融發展以提升企業創新效率的重要參考和理論支持。

二、 文獻回顧

金融與企業技術創新之間的互動關系歷來是研究的重點。現有文獻已深入分析了傳統金融在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的作用。傳統金融機構通過貸款、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這些資金有助于企業緩解技術創新的資金壓力,加速研發進程,推動技術創新成果的實現[1]。金融機構往往具備專業的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能力,能夠幫助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規避風險。同時,通過多元化的投資組合[2]分散投資風險,提高企業整體抗風險能力。企業提供上市融資、債券發行等服務來擴大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資金使用的靈活性和效率,從而支持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3]。傳統金融機構還通過與其他金融機構、科研機構、政府部門等建立合作關系,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4-5]。然而,如果在金融抑制的環境下,企業的融資渠道受到較大限制,不得不依賴非正規金融融資,反而會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和風險[6]。從企業方面看,對金融市場的過度關注會使企業短視,進而抑制企業的創新能力[7]。從金融機構方面看,對金融創新的過度監管導致企業創新成本增加、創新周期延長[8]。

為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切實解決貸款難貸款貴問題,近十年來,我國致力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構建一個靈活的、具備競爭力和普惠特征的現代化金融體系。在2016年G20峰會上,20國集團的金融高層代表制定了《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旨在通過數字化技術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1。自數字普惠金融理念被提出后,各國政府、各類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均增強了投入力度,共同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的蓬勃發展。通過構建數字金融基礎設施、開發數字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強金融監管等措施,數字普惠金融在提升金融服務可獲得性、降低金融服務成本、促進經濟發展[9]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學者關于數字普惠金融對企業創新影響的研究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線性影響和非線性影響。首先,數字普惠金融通過技術聯動效應和產業優化效應,推動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數字普惠金融高新技術和創新理念的發展吸引了企業借鑒經驗,運用高新技術對自身進行完善和再創造。同時,數字普惠金融促進了資本向實體產業的流動,加速了落后產業的升級改造,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資金支持和創新動力。其次,數字普惠金融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門檻和成本,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推動了企業創新活動的開展[10-12]。相較于傳統金融服務,數字普惠金融能更準確地評估企業的信用狀況和經營能力,減少企業融資費用[13],從而推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再次,數字普惠金融能對海量標準化和非標準化數據進行挖掘,降低“金融部門—企業主體”的信息不對稱程度[14],從而更好地將資源與企業創新項目的風險特征相互匹配,并規避金融市場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15]。最后,數字普惠金融的出現使傳統金融部門產生了“鯰魚效應”,活躍了金融市場,倒逼傳統金融部門提高風險承受能力,將金融服務覆蓋到更多長尾客戶群體。此外,數字普惠金融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并非全是線性的,而是復雜的非線性關系。在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初級階段,其通過降低金融服務門檻、拓寬融資渠道等方式,為企業創新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從而推動了企業創新活動開展。隨著數字普惠金融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加劇、資金成本上升等因素開始顯現,導致數字普惠金融對企業創新的作用出現促進減弱甚至抑制效果[16]。在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至成熟階段時,其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可能更加復雜。一方面,數字普惠金融可以通過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來支持企業創新;另一方面,市場競爭的加劇也可能導致企業在創新方面面臨更大的挑戰[17]。

迄今為止,眾多學者已通過實證研究深入探討了金融與企業創新之間的聯系,并證實了其間存在顯著的線性關系,也有部分學者探究數字普惠金融對企業創新的非線性影響,但仍不夠全面,對地區異質性和產權性質異質性下的非線性影響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繼續探討數字普惠金融與企業創新之間的非線性關系,并將研究主體細化至制造業企業的創新效率。引入門檻變量地區金融發展水平來探討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影響的非線性關系,并將樣本量分為東中西三個地區和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兩部分來探討其異質性影響效果。

三、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 數字普惠金融與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

當地區金融發展水平較低,即未達到某一門檻值時,金融市場功能尚不完善,資本要素流動性較弱。傳統金融通常存在服務效率低、覆蓋面有限、成本高昂、風險管理有限等難題,一些具有創新需求的企業難以得到及時的信貸支持,技術創新活動因此受到影響[18]。數字普惠金融作為一種新型的金融服務模式,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了資金供需雙方的高效精準匹配,將社會閑散資金有效轉化為多樣化的金融理財產品,提升了資金的配置效率。對企業而言,這樣能夠更便捷地獲取研發所需資金,降低了融資成本,進一步促進其創新效率的提升。此外,數字普惠金融通過構建信息共享平臺,整合各方資源,實現信息的高效流通和共享,降低了金融機構獲取企業信息的難度和成本,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從而能夠更加精準地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降低了信息不對稱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使具有創新潛力的企業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當地區金融發展水平處于較高的階段時,傳統金融機構已經能夠提供較為完善的金融服務,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此時,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創新的支持作用邊際效應遞減,甚至可能對傳統金融機構產生替代效應,導致金融市場的競爭加劇,降低金融服務的整體質量。這種替代效應會削弱金融機構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活動的支持,從而抑制創新效率。同時在地區金融發展水平過高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過度金融化的現象,即大量資金流入金融市場而非實體經濟領域。這會使制造業企業陷入資金成本上升、融資難度增加的困境。在這個階段,數字普惠金融雖然能夠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也可能會加劇金融風險的積累。一旦金融市場出現波動或危機,這些風險就會迅速傳導至制造業企業,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和創新活動。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當金融發展水平不一致時,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會出現顯著差異,存在門檻效應。

具體而言,當金融發展水平低于門檻值時,數字普惠金融能夠促進制造業企業的創新效率提升;當金融發展水平超過門檻值時,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變小甚至出現抑制作用。

2. 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具有地區異質性

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在金融發展水平、產業結構、政策支持、科技基礎等方面存在差異。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金融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地方政府在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方面也具有較高的積極性,政策支持力度較大。東部地區不僅在經濟規模和政府政策上具有優勢,還在金融服務的創新、金融產品的多樣性以及金融市場的成熟度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且東部地區的產業結構相對較為先進,高技術制造業和新興產業占比較大。這些產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更為復雜和多樣,數字普惠金融能夠提供更靈活和精準的金融服務,從而更有效地提高這些企業的創新效率。與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的金融發展水平相對較低,金融資源相對稀缺,金融服務的覆蓋范圍有限,金融市場的發展相對不成熟。在數字普惠金融的支持下,原本沒有融資途徑的制造業企業,也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金融支持,因此,數字普惠金融的推廣對中西部地區制造業創新活動的影響更加顯著。鑒于此,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需要進一步考慮地區差異性,制定差異化的政策措施,以更好地發揮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2: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具有地區異質性。

3. 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具有產權性質異質性

在“新興+轉軌”的特定時代背景下,政府干預成為顯著的制度特點。尤其是國有企業,其承擔更多的非市場使命,承受更深程度的政府干預,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國有企業管理效率低和人力資本僵化[19-20];民營企業通常規模較小,組織結構靈活,能夠更快地作出決策并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且往往更加重視技術創新和市場導向,為了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企業傾向于持續進行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管理創新。國企常常由于體制和機制的限制,創新動力和活力相對不足。因此,當推動數字普惠金融時,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受到的影響可能不一致。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3: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具有產權性質異質性。

四、 研究設計

1. 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以2017—2022年中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并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剔除金融保險類、ST、*ST類以及部分年份數據缺失的企業數據,最終得到738家制造業企業數據,共4428個有效觀測值。數字普惠金融的相關數據,采用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編制的《數字普惠金融指數》中的省級層面指數[21]。其他變量的數據來源于中國經濟金融研究(China Stock Market Accounting Research,CSMAR)數據庫、相關年份的地區《統計年鑒》和《中國統計年鑒》等。

2. 變量說明

(1)被解釋變量

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Eff)。常用的效率評估方式有兩種:隨機前沿分析法(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和數據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通常而言,DEA會因離散程度較大而導致效率值被低估。鑒于此,本文用SFA估算創新效率并考察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創新效率的影響。企業的創新投入一般包括R&D經費投入和R&D人員投入兩個方面,R&D經費投入選用企業年度研發支出數據來衡量,R&D人員投入用企業研發人員數量來衡量。產出變量采用企業當年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總授予量來衡量,并對上述投入產出變量進行對數化處理。最終構建以下生產函數為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隨機前沿模型(1):

[LnYit=a0+a1LnLit+a2LnKit+(vit?uit)] (1)

式(1)中[,Yit]表示i地區制造業企業在t時期的專利授予總量,[Lit]表示i地區制造業企業在t時期研發人員投入,Kit表示在i地區制造業企業在t時期研發資本的投入,a為估計系數。復合結構[(vit?uit)]表示誤差項,其中[vit]代表隨機擾動項的影響,[uit]為技術非效率項,服從非負斷尾正態分布,即[uit~N+(μ,σ2)]。決策單位的創新效率[Effit]可以通過式(2)算出。

[Effit=exp(?uit)] (2)

隨機前沿模型估計結果如表1所示,同時還給出了[σ2u]和[σ2v]和[γ]的統計量,[γ]值為0.6646,代表了無效率項在復核擾動項中占主導地位,說明通過無效率項來估計創新效率具有合理性。

(2)解釋變量

數字普惠金融([Df])是綜合性指標。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公布的數字普惠金融指數,旨在全面衡量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水平和趨勢,其覆蓋了數字金融的多個維度,包括數字金融覆蓋廣度、數字金融使用深度以及普惠金融數字化程度。這些維度能夠全面反映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狀況。本文采用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總指數作為解釋變量,并同時除以1000,以減少變量間的量綱差距。

(3)控制變量

門檻變量金融發展水平(Fd)。金融體系能夠對制造業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效的資金支持,另外數字普惠金融雖具備數字化的特征,但本質仍是金融的一種方式,因此金融發展水平對數字普惠金融以及制造業企業創新的發展,均具有一定的影響。本文參考何闊云[22]的做法,用各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占GDP的比值來衡量各地區的金融發展水平。該比值能夠直觀反映金融體系對地區經濟的支持程度和活躍程度,存貸款余額越高,通常意味著金融體系在地區經濟中發揮的作用越大。

其余控制變量參考趙曉鴿等[23]的做法:總資產周轉率(Ato),用來揭示企業資產管理的優劣程度以及利用效率的高低;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Top10),衡量股權制衡機制在企業創新方面的影響;資產負債率(Lev),企業的負債總額占資產總額的比例,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可能意味著企業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總資產收益率(Roa),反映了企業整體的投資績效和投資效率;融資約束(Ww),企業本身的融資能力差異,必然會反映在數字普惠金融對企業的影響上。

3. 模型建構

根據研究目標,本文以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作為被解釋變量,數字普惠金融作為解釋變量,同時將金融發展水平等作為控制變量,構造基準面板模型(3):

[Effit=β0+β1Dfit+β2controlsit+εit] (3)

式(3)中,被解釋變量[Eff][it]為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效率,由隨機前沿函數算得。解釋變量[Df][it]為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指數,[controls][it]為控制變量,[εit]為隨機誤差項,下標i和[t]分別表示企業和年份。[β]為估計系數。為了探究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創新效率的門檻效應,進一步構建Hansen的門檻面板模型,利用此模型來描述變量間的非線性關系。門檻回歸模型如下:

[Effit=γ0+γ1Dfit×I(qit≤χ1)+γ2Dfit×I(χ1<qit≤χ2)+…+γnDfit×I(χn?1<qit≤χn)+γnDfit×I(χn<qit≤χn+1)+γicontrolsit+εit] (4)

式(4)中,[qit]為門檻變量,I為指示函數,[χ]為測算出的門檻值,[γ]為估計系數,代表不同門檻區間內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

五、 實證結果

1. 描述性統計

各個指標的描述性統計如表2所示。

2. 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創新效率的影響

本文數據處理及實證分析采用Stata17.0軟件。在進行門檻效應研究時,采用300次Bootstrap抽樣方法,以檢驗門檻效應的顯著性。門檻效應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顯示,在原假設為不存在門檻的條件下,單一門檻和雙重門檻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門檻值分別為3.2975和6.6224,第三個門檻未通過顯著性檢驗,故不存在第三個門檻值。為了進一步驗證結果的有效性,本文繪制似然比函數圖(圖1),藍色曲線殘差平方和與紅色虛線LR統計量相交,說明門檻值真實有效。據此,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存在雙重門檻效應。

Df1、Df2、Df3分別表示金融發展水平小于第一門檻值、金融發展水平大于第一門檻值并小于第二門檻值、金融發展水平高于第二門檻值的三種情況下,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由表3、表4可知,當金融發展水平處于第一門檻值3.2975以下時,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為顯著的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3945;當金融發展水平處于第一門檻值3.2975與第二門檻值6.6224之間,兩者之間的影響關系依然為正,相關指數增大至0.3998,說明此時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效果隨著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強;在金融發展水平超過第二門檻值6.6224的情況下,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系數降至0.3903。說明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正向促進作用減弱,存在邊際遞減效應。總的來說,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促進作用,會隨著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強,但達到一定的門檻值之后,其促進作用反而會減弱。

3. 異質性分析

(1)地區異質性分析

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資源稟賦以及政策環境等因素都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會直接影響數字普惠金融在該地區的發展水平和普及程度。此外,不同地區的金融發展水平、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以及金融產品的創新程度等,也會影響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作用。鑒于此,本文將所有樣本按照地理位置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分別針對這三個區域,分析數字普惠金融是否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有影響,是否也存在門檻效應,并進一步比較各區域之間的差異。

由表5可知,東部地區單一門檻和雙重門檻效應顯著,門檻值分別為4.0513和4.3608,三重門檻不顯著;中部地區單一門檻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雙重門檻效應不顯著,因此中部地區存在一個門檻,門檻值為3.3024;西部地區單一門檻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雙重門檻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因此西部地區存在門檻值為4.2797的單一門檻。東、中、西部地區的似然比函數分別見圖2、圖3、圖4。

東部地區的有效觀測值為3002,占總樣本觀測值的多數,因此回歸的結果也和總樣本的門檻回歸結果相同,存在雙門檻效應并且影響系數均為正,說明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創新效率起正向促進作用;在大于第一門檻值小于第二門檻值之間的影響系數最大,說明東部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在這個區間的時候,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促進作用最強。中部和西部地區存在單一門檻效應Df1顯著為正,說明中部和西部地區金融發展水平低于門檻值時,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起到促進作用;Df2也顯著為正說明中部和西部地區金融發展水平高于門檻值時,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依然起促進作用。但中部和西部的Df2影響系數均低于Df1的影響系數,說明地區金融發展水平高于門檻值后影響效果減弱,存在邊際遞減效應。同時橫向比較來看,東部地區Df1的系數為0.3940、中部地區Df1的系數為0.4261、西部地區Df1的系數為0.4668,東中西部地區在低于第一門檻值區間內影響系數遞增,說明西部地區制造業企業的創新活動受數字普惠金融的影響最大,東部地區最小。在高于第一門檻值的區間里,Df2的系數也是西部地區的最高,這說明在西部地區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創新效率的影響更大。東部地區市場化程度較高,創新人才與各種信息資源豐富,為企業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西部地區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創新資源和環境相對不足。這可能導致西部地區企業開展創新活動時,受數字普惠金融的影響更為明顯。

(2)產權性質異質性分析

關于數字普惠金融對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門檻效應,本文將進一步探究不同產權性質企業是否存在不同影響。遵循研究慣例,依據企業最終控制人性質,將整體樣本劃分為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兩個子樣本。

由表7可知,國有企業存在單一門檻效應,民營企業存在雙重門檻效應。為了進一步考察真實性,本文分別繪制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似然比函數圖(圖5、圖6)。

對于國有企業,當地區金融發展水平低于門檻值6.2910時,影響系數為0.4251,并通過顯著性檢驗;在高于門檻值時,影響系數變小但依然為正。說明無論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如何,數字普惠金融對國有企業的創新效率均為促進作用,但隨著金融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并跨過某一門檻值時,影響效應會降低。同樣,對于民營企業,無論地區金融發展水平的高低,數字普惠金融對民營企業的創新效率都呈現正相關;在地區金融發展水平高于第一門檻值低于第二門檻值時,數字普惠金融對民營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系數最大。說明地區金融發展水平在適當的區間里時,數字普惠金融對民營企業制造業創新效率的影響最有效。橫向比較來看,國有企業的影響系數均比民營企業的大,可能是因為首先相較于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由于其背景和地位,通常擁有更穩定的資金來源和更低的融資成本,數字普惠金融的引入能夠進一步降低其融資門檻,使其更容易獲得資金支持,從而加大對創新活動的投入;民營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更為嚴重,盡管數字普惠金融為其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渠道和方式,但由于信息不對稱、風險偏好等問題,其融資成本和難度仍然較高。其次,國有企業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政府支持和資源傾斜,包括政策優惠、資金扶持等,這些支持使得國有企業在創新活動中更具優勢,能夠更好地利用數字普惠金融帶來的機遇;民營企業雖然也具備創新能力,但由于其規模較小、風險承受能力有限,可能更關注短期利潤和生存問題。因此,在利用數字普惠金融推動創新方面,民營企業會更加謹慎和保守。

(3)穩健性檢驗

為驗證結果的可靠性,本文將解釋變量“數字普惠金融”的指標“數字普惠金融總指數”,替換為“數字金融覆蓋廣度(Cob)”來表示進行穩健性檢驗。如表9和表10所示,穩健性檢驗結果與上文保持一致,結果穩健。

此外,本文還采取了將因變量滯后一期以及替換隨機前沿函數中的投入變量,重新算出因變量企業創新效率的方法進行回歸,結果均穩健,基于篇幅原因,本文未展開論述。

六、 結論與啟示

金融是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外部環境,數據資源是助力企業創新效率發展的強勁引擎。在數字化時代,數字普惠金融利用自身優勢給制造業企業帶來創新驅動力。本文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第一,在全國范圍內,在不同金融發展水平下,數字普惠金融與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影響具有顯著的雙門檻效應。在不同的門檻區間內,影響效果均為正向;當金融發展水平處于第一第二門檻值之間時,影響系數最大,說明在這個階段數字金融和實體相輔相成,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制造業企業的創新效率;當金融發展水平高于第二門檻值時,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依舊促進制造業企業創新效率的提高,但促進作用明顯減弱。說明在過度金融化的情形下,數字普惠金融對企業創新活動的影響反而會變小。第二,基于區域劃分和產權要素的異質性分析發現,西部地區制造業企業的創新活動受數字普惠金融的正向影響作用更大,數字普惠金融對國有企業的正向影響作用大于民營企業。根據結論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第一,就企業層面來看,制造業企業應積極擁抱數字普惠金融,利用其數字化的特征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對國有企業而言,要打破思維定勢,跟進時代數字化腳步,結合自身情況,積極利用數字普惠金融提供的便捷條件,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特別是在研發周期長、投入大、其他所有制企業參與意愿不強的領域堅定投入,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上有更大作為。對民營企業而言,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的形勢下,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對提振發展信心、激發創新活力更顯重要,民營企業應積極擁抱數字普惠金融機遇,進一步堅定創新發展之路,更加重視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鼓勵員工參加創新活動,同時不斷健全內部管理機制,規范經營管理行為,逐步完善信息披露。

第二,就金融機構層面來看,金融機構應切實落實好國家關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戰略部署,圍繞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主動作為、創新作為,做好“科技金融”“數字金融”等大文章。要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金融地區發展水平低的區域,提升自身的數字化水平,為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后盾。要利用數字技術拓展服務邊界,特別是在制造業集中區域,確保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的廣泛覆蓋,降低制造業企業的金融服務門檻,為制造業企業創新活動增動力、添活力。此外,還要加強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電商平臺等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提高數據資源的豐富性和準確性。

第三,就政府層面來看,政府應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明確數字普惠金融在促進制造業企業創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加強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推動信用信息共享,鼓勵金融機構和制造業企業積極參與數字普惠金融活動。要建立健全數字普惠金融的監管機制,通過數字技術手段加強風險監控和防范,確保金融服務的合規性和安全性。特別是要關注偏遠地區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在金融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優先解決網絡覆蓋等信息基礎設施問題,縮小數字鴻溝,為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白俊紅,劉宇英.金融市場化與企業技術創新:機制與證據[J].經濟管理,2021,43(4):39-54.

[2] 張永安,郄海拓.金融政策組合對企業技術創新影響的量化評價——基于PMC指數模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34(2):113-121.

[3] BLANCO I,WEHRHEIM D.The Bright Side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Options Trading and Firm Innov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7,125(1):99-119.

[4] 吳偉偉,張天一.非研發補貼與研發補貼對新創企業創新產出的非對稱影響研究[J].管理世界,2021,37(3):137-160.

[5] 宋保勝,劉淼,趙杜悅,等.財政協同金融紓困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融資約束的內在邏輯及實踐路徑[J].科學管理研究,2022,40(5):98-107.

[6] 張霞,王蕾.金融抑制、融資約束與企業創新投資[J].會計之友,2020(3):119-126.

[7] HE J,TIAN X.The Dark Side of Analyst Coverage: The Case of Innov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3,109(3):856-878.

[8] 唐松,伍旭川,祝佳.數字金融與企業技術創新——結構特征、機制識別與金融監管下的效應差異[J].管理世界,2020,36(5):52-66.

[9] 錢海章,陶云清,曹松威,等.中國數字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理論與實證[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0,37(6):26-46.

[10] 喻平,豆俊霞.數字普惠金融、企業異質性與中小微企業創新[J].當代經濟管理,2020,42(12):79-87.

[11] 任曉怡.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能否緩解企業融資約束[J].現代經濟探討,2020(10):65-75.

[12] 郎香香,張朦朦,王佳寧.數字普惠金融、融資約束與中小企業創新——基于新三板企業數據的研究[J].南方金融,2021(11):13-25.

[13] 胡偉,張可萌,許志勇,等.數字普惠金融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及傳導路徑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24(1):27-37.

[14] 周振江,鄭雨晴,李劍培.數字金融如何助力企業創新——基于融資約束和信息約束的視角[J].產經評論,2021,12(4):49-65.

[15] DEMRTZIS M,MERLER S,WOLFF G B.Capital Markets Union and the Fintech Opportunity[J].Journal of Financial Regulation,2018,4(1):157-165.

[16] 高粼彤,孟霏,田啟波.數字金融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及空間效應[J].科研管理,2024,45(6):72-82.

[17] 寧宇.數字普惠金融對企業技術創新的非線性影響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2.

[18] 梁榜,張建華.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能激勵創新嗎?——來自中國城市和中小企業的證據[J].當代經濟科學,2019,41(5):74-86.

[19] HENSEN A H R,DONG J Q.Hierarchical Business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Digital Innovation Value Chain[J].Information amp; Management,2019,57(4):103209-103209.

[20] KHIN S,HO T C.Digital Technology, Digital Capa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cience,2019,11(2):177-195.

[21] 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測度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指數編制與空間特征[J].經濟學(季刊),2020,19(4):1401-1418.

[22] 何闊云.基于門檻效應的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關系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9.

[23] 趙曉鴿,鐘世虎,郭曉欣.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金融錯配緩解與企業創新[J].科研管理,2021,42(4):158-169.

作者簡介:陳抗,女,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學、創新管理;孫錦繁,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學、企業管理。

(收稿日期:2024-12-09" 責任編輯:殷 俊)

主站蜘蛛池模板: 5555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18|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色噜噜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高清|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午夜不卡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久久动漫精品| 欧美国产三级|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国产91导航|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五月婷婷综合色|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8090成人午夜精品|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欧美精品xx|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日韩久久精品无码aV|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理论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日本国产在线| 亚洲免费三区|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天堂网国产|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理论片|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啪啪|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色香蕉影院|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