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傘故事》
民族民間舞《黃傘故事》由涼山州舞蹈家協會、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出品,馮建華、唐仁強編導,曾婷、海來爾主表演。作品參加“繁花競放”——2024年全國民族民間舞蹈創作作品匯演,獲黃河流域九?。▍^)單、雙、三舞蹈展演藏羚獎,四川省第六屆青年舞蹈展演最佳作品、最佳表演。
在彝族火把節及其他節慶活動中,黃傘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成為彝族文化展示的重要象征?!饵S傘故事》這部以彝族為題材的舞蹈作品,講述了一對年邁的彝族老人參與火把節的故事。該作品不僅在藝術表現上彰顯了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且通過詼諧幽默的舞臺呈現,細膩地描繪了他們相識、相知、相愛的歷程,深刻揭示了彝族人民的生命觀念與情感世界。這部作品通過舞蹈這一形式,將彝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巧妙融合,向觀眾展現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彝族生活圖景。此外,黃傘作為涼山彝族極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道具,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實用功能,還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涼山彝族在獨特歷史背景下的文化精神、審美趣味以及藝術形態特征。
一、舞蹈風格與民族特色的融合
彝族舞蹈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它更是彝族歷史、宗教信仰和民間活動的重要載體?!饵S傘故事》在舞蹈風格上具有鮮明的界定,巧妙地運用黃傘這一元素,將彝族的浪漫情懷與現實生活巧妙融合于舞動之中。在舞蹈中,黃傘不僅是道具,它還承載著情感與文化的意義,通過黃傘與舞者及情感的互動,實現了真實與虛擬的形式創新?!饵S傘故事》通過其創新的表現手法,將豪放的風格與細膩的情感表達完美結合,既保留了彝族舞蹈粗獷、豪放的特征和剛勁有力的肢體動作,又賦予了作品現代舞蹈的審美特質。這種融合不僅保留了彝族舞蹈的原始韻味,還融入了現代舞蹈的元素,通過黃傘這一獨特元素,成功地將彝族舞蹈的傳統風格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實現了民族特色與舞蹈風格的和諧統一。
二、情感表達與生命觀的傳達
在作品中,男女主角通過彝族獨有的“朵洛荷”舞蹈,將“生命與情感”的主題融入舞步之中,深刻揭示了彝族人民對生命和情感的獨到理解。借助豐富的文化符號和獨特的審美意象,情感的表達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這種舞蹈中的情感表達,不僅是個體情感的體驗,更是彝族文化中對生命價值和情感紐帶的集體認同。這種表達方式,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靈魂深處的潛移默化。《黃傘故事》中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對彼此的傾慕之情,舞者們通過舞蹈傳達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有效地將彝族人民對生命和情感的理解傳遞給了觀眾。這部作品因此不僅是一部藝術作品,更是彝族文化的傳播媒介。
三、舞蹈藝術的創新與探索
《黃傘故事》在舞蹈藝術的創新與探索方面,展現了“大實大虛”的藝術理念。這種藝術手法的運用不僅豐富了舞蹈的表現形式,也為觀眾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和多維的思考角度。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彝族傳統舞蹈與現代舞蹈元素,展現了彝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身著華麗服飾的女子手撐黃傘,邊唱邊舞,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面。這種傳統元素的運用,不僅保留了彝族文化的原汁原味,還為作品增添了濃郁的民族氣息。在舞蹈編排上,也融入了現代審美元素。作品聚焦彝族女子的哭嫁習俗,通過細膩的情感編排和濃郁的民族風格,完整演繹了彝族這一獨特習俗。這種情感的表達方式,使得觀眾能夠更容易理解和把握作品所傳達的文化信息。同時,作品中古樸艷麗的傳統服飾與情節、人物、情感形成和諧的視覺感官體驗,在“原生態”的氛圍烘托中輔助舞蹈內涵的表達。在舞蹈動作上,借鑒了彝族傳統的“踩蕎”舞步和“翻腕”動作,并將其與現代舞蹈元素相結合,塑造了輕盈透亮的雨絲形象以及活潑靈動的少女形象。這種結合不僅為傳統彝族舞蹈賦予了新的風格,也使作品更具現代感和觀賞性。
在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方面,《黃傘故事》著重于個體情感表達的真實性,顛覆了傳統舞蹈“朵洛荷”的既定規則與框架,為舞者開辟了更寬廣的創作天地。此外,該作品還開始探索將多樣化的藝術形式與燈光效果融入舞蹈之中,通過燈光、影像與聲音的結合,營造出前所未有的視覺與聽覺盛宴。作品中虛擬與現實的風格交織并存,既展現了虛擬空間中律動的微妙變化,又在人物關系的描繪中傳達了典型風格的深邃情感。
四、文化傳承與時代價值
作為一部以彝族文化為核心主題的舞蹈作品,《黃傘故事》不僅承載了彝族的傳統文化遺產,而且映射了當代社會的價值觀念。它保留了彝族舞蹈的核心元素,例如黃傘這一富有深厚象征意義的道具,并借助現代編舞技巧與舞臺表現手法,巧妙地將彝族文化與現代社會的需求相結合,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這部作品不僅是對彝族傳統舞蹈的現代詮釋,更是對彝族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意義的重新構建和價值的重塑。通過敘述一對年邁彝族夫婦參與火把節的故事,生動地描繪彝族人民的情感紐帶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種表現手法不僅讓觀眾領略到彝族文化的獨特魅力,也映射出新時代各民族團結奮斗、勇于創新的精神風貌。作品彰顯了彝族舞蹈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顯現出它不僅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有力媒介,也是推動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關鍵途徑。在繼承彝族文化的同時,通過現代的演繹和重新詮釋,展現彝族舞蹈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演變與創新,彰顯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時代意義。
《黃傘故事》是一部集藝術性、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于一體的舞蹈作品。它不僅展示了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蘊,也體現了現代舞蹈藝術的創新精神。這部作品的上演,無疑為觀眾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彝族文化和體驗彝族舞蹈魅力的寶貴機會。
編導有話說:
我們之所以選擇編排《黃傘故事》這個作品,是因為火把節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我希望通過舞蹈藝術形式展現彝族人民深厚的情感,讓觀眾銘記這份獨特文化。作品以一對年邁夫婦參加火把節為線索,講述他們在看著年輕人熱情洋溢的青春時,不禁回憶起屬于他們的青春時光……舞蹈編排中,借墨鏡道具展現彝族時尚感,通過詼諧幽默的舞臺表現,細膩講述他們年輕時相識、相知、相愛的過往,宛如一幅新時代美麗畫卷,生動呈現了彝族人民真摯的情感脈絡與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從過去到現在,從愛情到生活,《黃傘故事》生動地展現了彝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此過程中,我們深感榮幸得到何川、吉布阿鴿、馮建華等老師的支持與鼓勵,他們是《黃傘故事》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使作品得以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