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奔息,昨日的槍炮已然遠去,滄桑正道,嘹亮的軍號吹紅滿山楓葉。百年星空,萬山紅遍,號音悠長、穿越時空。由四川藝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川藝)、巴中市人民政府出品,陳智林擔任藝術總監,馬東風導演的原創兒童劇《小軍號》(2023版)亮相第三屆四川藝術節,在四川大劇院上演。該劇以舞蹈為基本元素,從兒童劇的獨特藝術視角展現紅軍的豐功偉績,紀念為新中國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和英雄們。
《小軍號》自首演以來備受業內人士及觀眾好評。該劇成功入選“劇美天府”回望百年路" 奮進新時代——四川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季、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參演劇目,獲第十屆四川省巴蜀文藝獎、第五屆四川文華劇目大獎、四川省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等。
《小軍號》由四川藝術職業學院附屬中專和舞蹈系拉薩委培班師生共同演出。兒童劇《小軍號》源于紅色革命老區巴中的一段真實故事,以川陜蘇區的革命斗爭情況為背景,通過一個農村娃和他的小伙伴命運變化來反映當時的風云變化。他們覺醒、覺悟、成長進步的人生經歷,是被紅軍精神感召和感動的經歷,也是浸潤理想、滿懷希望,流血犧牲、前仆后繼的經歷。
《小軍號》作為第三屆四川藝術節精品劇目展演暨第五屆四川文華獎參評劇目,在歷經進一步的打磨提升后,推出了升級版本。舞臺上,扣人心弦的情節令人感動不已,演員的出色表演給現場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現場掌聲不斷。川藝院長文學菊表示:“這是一部由學院和地方共同打造的主旋律作品,作品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展示了紅色革命根據地那段艱苦的歲月,弘揚了革命前輩不勝不休、排除萬難的精神。”
該劇除了關注作品本身藝術質量的同時,還對青少年舞蹈人才的培養寄予了希望。川藝作為四川省唯一一所公辦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藝術職業學院,詮釋了在藝術教育與創作的道路上秉承追求卓越、不斷提高劇目質量的目標。充分發揮其教學優勢,結合職業教育產學研的實踐經驗,對舞臺設置、演員調配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提升打磨。《小軍號》將精品劇目的打造和優秀人才培養有機結合,對老師和學生來講,既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禮,也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在匯集川藝及省內優秀藝術家的同時,演員除使用川藝優秀的青年教師外,其余全部為學院在校學生。在完成藝術創作的同時,該劇堅持把觀眾認可作為衡量藝術的標準,讓觀眾來評價,讓觀眾來檢驗,增加觀眾的話語權和評判權,在人民群眾的口碑中校正和提升自己的創作內容。并結合川藝實際,使該劇在兼具強烈藝術感染力和良好市場前景的同時,對舞蹈青年藝術人才進行培養和歷練,使之成為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教育性于一體的藝術作品。
《小軍號》的創排是川藝深入貫徹習近平“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成果體現。為此,《現代藝術》本期“專題”欄目,從“主創談”“主演說”“大家評”三個方面全方位展示兒童劇《小軍號》。通過“主創談”,窺見創作者匠心獨運的構思與對紅色文化的深情致敬;在“主演說”中,演員聲情并茂地講述角色背后的故事,讓觀眾得以感受到劇中人物鮮活的精神面貌;而“大家評”則從藝術價值、社會影響等多維度給予了該劇高度評價,進一步強化了其作為新時代文藝作品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藉此,《現代藝術》期冀通過呈現這一系列內容用切實行動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以信仰之光照亮百年征程的輝煌足跡,激勵每一位讀者在新時代的浪潮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共同書寫中華文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