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聞高洪建畫虎很有特色,在省上的一次“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書畫展”時,展廳里最大的一張八尺整紙工筆國畫《群雄圖》,畫著6只形態各異的老虎,虎虎生威,象征著新中國成立以來不斷強大的歷程,其畫藝之精湛,讓人振奮。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書畫展”上,高洪建再展雄風,一幅丈二宣整紙的巨幅工筆國畫《飲水思源》,畫面13只老虎,追逐嬉戲、匍匐飲水、栩栩如生,代表13億中華兒女幸福不忘過去,折服了無數的觀眾與行家。自此,不少人記住了他的名字:高洪建。
高洪建參過軍,還當過農民、教師、公務員。因為從小酷愛美術,毅然從縣級機關領導位置上提前請辭,潛心作畫,專攻畫虎,令人欽佩有嘉。縱觀當今畫虎名家者眾,各具特色之極,洪建畫虎卻與眾不同。他廣學博取、先博后約、另辟蹊徑,他用鉛筆素描的筆法,結合老虎毛發的質感,開創了中鋒梳毛法。曾有專家為他定名“一筆畫虎技法”,我亦贊同,因為他的畫是用毛筆中鋒一筆一畫地形成的,應該是他獨創的藝術風格。同時在畫法上不一味追求工細,把工與寫、虛與實結合得恰到好處,頗具特色。不難看出他的畫是有理論依據的、是可以傳承和發展的、是有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
值得一提的是,洪建的兒子高利民畢業于四川美院油畫系,他畫的油畫《木船》系列很有思想內涵,從他的畫中反映出當代年輕人積極奮進,敢于拼搏的精神面貌,是一個有思想的青年畫家。江山代有才人出,洪建父子比翼飛。余以為高洪建在此基礎上,如不斷努力探索、創新,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在眾多畫虎的藝術家群體里必將以勢取雄,勁發出異樣而更為美好、生動的巴蜀虎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