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成都市府青路某大院的“紫棟書屋”畫室里,墻上掛滿了大大小小數十張國畫作品,有山水、花鳥、人物、虎豹等,這些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題材的作品,兼工代寫,線條和塊面構成的畫面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蔣子東先生堅信藝術源于生活,多年來走遍名山大川,在寫生中去尋找創作靈感,挖掘題材。
在大涼山火把節的廣場上,看著一群嘻嘻哈哈的彝族姑娘,創作出了《彝家趣話》;在桃坪羌寨的村口,面對一位手持獵槍的羌族大叔速寫,畫就了《羌寨獵人》;在成都活水公園偶遇一美女興致勃勃地拍攝荷花,瞬間速寫《打卡蓉城》,整理出一幅佳作;《竹子和西瓜》是在電子科大附小的校園里,剛踢過足球的小女生在竹林邊小憩時,將其甜蜜的笑容躍然紙上……
每當傾聽蔣子東先生對一幅幅畫如數家珍般地描述,其成就感溢于言表。但他一直以來都不滿足每件作品的探索,每幅畫都有不滿意的地方,追求其作品既有傳統的筆墨之美,又要有現代審美情趣的現代感,使他的藝術之路有了更加廣闊的探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