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宋以來,畫家對于國畫的創新一直延續至今,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風格。到了明代群星閃爍的“吳門畫派”不僅代表著明代繪畫的最高水平,而且還在師古與創新的探索中,為后世開一新河,在文人山水畫方面另辟蹊徑,創作出了富有生活氣息的繪畫作品,在畫中體現出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畫家嚴九如就是汲取這些藝術的營養,為他藝術思想的形成增添了必要的條件和養分。
勤奮是嚴九如的本性。他憑著日積月累的功力,以獨特的視角,新穎的構圖,對色彩把握的敏感度,賦予畫作鮮活的生命氣息,給人以心靈的震撼。為了能夠使自己的畫有所突破,嚴九如不斷參悟,畫技不斷提升。無論是藝術思想、理論水平,還是藝術境界,嚴九如都得到了更大更高的飛躍。諸多條件的促成,為嚴九如的藝術思想的形成增添了必要的條件和養分。
由古而今,當人們面對一紙或簡或繁的中國畫時,不會感覺那只是一紙一墨一色的結合,而是早已超出象外,從中領悟和體味到的是一種精神氣韻、一種思想語言或一種生活情趣等。特別是中國花鳥繪畫,長期以來尤其強調“物我兩忘”的精神境界。這就是我在觀賞嚴九如的花鳥畫《傾國艷》時,所能領悟的清麗脫俗的別樣情懷,滌蕩靈魂的精神氣韻。
《傾國艷》畫面清新典雅,意境空靈清曠,墨的干濕濃淡變化自如,線條足見有功力,構圖很講究,藝術留白恰到好處,體現出別樣的美感。我認為,這應該是嚴九如思想情感的某種聯系而給以強化的表現?!秲A國艷》注意美與善的觀念的表達,強調其“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張通過花鳥畫的創作與欣賞影響人們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從而表達作者的內在思想與追求。
《傾國艷》這幅畫作中,在一片山石旁開放著一叢叢姹紫嫣紅的牡丹,它們花朵碩大,筆墨濃淡相宜,競相怒放,在風中搖曳生姿,好不美觀。畫家以寫意的筆法,細膩地描繪出牡丹花的情態,觀賞此畫,領略牡丹的芳姿,似有花香從紙面飄然而出,令人贊嘆與回味。在一簇簇的牡丹之間,兩只錦雞相互傲立其中,更是相映成輝,平添了一絲妙趣,錦雞姿態可愛,逼真形象,眼神活潑靈動,似乎在凝神遠方,又似乎在深情對望,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試想,若能漫步在牡丹花叢,輕輕嗅著撲面而來的香氣,心頭是否會愜意濃濃?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傾國艷》這幅畫作清新雅麗、怡情悅目,令觀者心情豁然開朗。仔細賞之,作品墨韻酣暢,用筆細膩,線條流暢,功底深厚,可裝飾、可欣賞、亦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