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習書畫四十余載,尤善畫馬,喜作奔馬八駿圖,發胸中塊壘,揚民族精神,《八駿圖》是華夏奮發圖騰的一種象征,是美好吉祥的化身,把馬的忠誠勇敢、熱烈奔放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寄寓著人們的精神追求與人格的美好詮釋。我畫馬正是繼承前代大師的優良傳統基礎上,構建自己的藝術體系。我推崇悲鴻先生“以真馬為師”的箴言,先后多次赴內蒙、新疆等地的草原馬場,描繪自然狀態下馬的各種形態,感受那種萬馬奔騰的氣勢,胸有千駟,以書法深厚的線條功力,以行草書入畫,將行草書的筆法融入畫馬的線條中,又用墨色的濃淡、虛實,線面結合來表現馬的肌肉張力,墨色交輝,以濃墨渲染出奔馬狂放飄逸的鬃尾,畫出的馬生動而有氣勢。繪出的《八駿圖》,潑墨流水,揮毫自在,八匹神駒縱橫騰躍,神采風飛。墨色暈染隨著馬的形體結構揮灑,濃淡有致,虛實相宜。布局有開闊大氣,氣勢跌宕,順側縱放,轉換生姿,筆法蒼勁之感。黑色燥潤相生,極具藝術感染力,馬在畫中躍,人于馬前驚。“八駿”之姿,洋溢著一股令人奮進的峻爽之氣。筆下那一匹匹雄姿勃發、虎躍龍騰的駿馬,被寥寥幾筆勾勒得馬蹄叩地、騰空而起,展現出打擊樂的美感。在勾勒中,直接被用來強調馬的骨骼動感,進而突出馬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