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全國各地的“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相關負責人和入展藝術家代表齊聚“新文藝·新使命 ——2024‘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發展峰會協同創新交流大會”,共商“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發展大計;17日上午,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武侯區)實踐基地授牌儀式系列活動在成都市武侯區盛大舉行,為成都市武侯區“文藝兩新”工作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也為全國“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的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推廣;17日下午至19日,全國“文藝兩新”藝術家走進滎經,開展“文脈承續·茶馬古道行”暨天府文藝村晚走進滎經采風創作交流和主題晚會惠民活動,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動了群眾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
峰會交流:激發創新發展的機制機遇
2024“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發展峰會協同創新交流大會以“新文藝·新使命”為主題,探討“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協同創新發展機制,共同分享典型實踐案例、交流總結發展經驗、洞察最新發展趨勢,推動“文藝兩新”高質量發展。
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副主任、一級巡視員苗宏發表講話,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鄒瑾致辭。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負責人及藝術家代表,全國各地的特邀藝術家、四川省“文藝兩新”負責人及部分藝術家代表、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高研班學員共200余人參加大會。四川省文聯黨組副書記王忠臣主持大會。
會議以主旨演講、專家交流發言兩種形式舉行,來自各地區、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新文藝群體工作者展開深入交流與討論。主旨演講環節,四川省文聯原園區推進辦副書記崔念晗和河北省文聯張婷分別就《新時代“文藝兩新”園區化聚合發展創新探索》和《彰顯優勢結碩果“兩新家園”百花繁》發表演講,分享了關于“文藝兩新”事業的創新路徑與實踐價值。
“四川省文聯提出了由文聯來牽頭建設‘文藝兩新’人才創新孵化園區的想法。”崔念晗提到,“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孵化園區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年8月份,中國文聯正式授予了‘集聚區實踐基地’的稱號,這是對我們園區建設成果及創新思路的認可。”會上,她梳理分享了四川省“文藝兩新”工作的十年發展歷程,提出聚合式高質量發展是目前“文藝兩新”迫切需要的,并以大芬油畫村、丹寨萬達小鎮、四川“文藝兩新”孵化園等集聚區類型進行了分析。
河北省文聯“文藝兩新”工作負責人張婷分享了河北省文聯在扶持“文藝兩新”方面的豐富經驗,特別提及在建立“文藝兩新”常態化培訓、宣傳推介機制、評獎推優機制上的創新思路和舉措,通過強化與各部門、市縣文聯的聯動融合,為扶持服務“文藝兩新”營造良好環境和社會基礎。
專家交流發言環節,五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分別帶來了精彩發言。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宋靖聚焦人工智能與攝影藝術的融合創新,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孫若風分享了“文藝兩新”與文旅融合發展的實踐路徑,廣東詠聲動漫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閻冰探討了AI技術如何推動中國動畫的創新升級,江西省民協主席孫立新揭示了民間藝術在傳承與活化過程中的挑戰與機遇,成都星閱辰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姜嘉明則從IP運營的角度分享了國漫發展的創新理念。
本次交流大會,從兩位主旨演講嘉賓的精彩開篇到五位專家學者的深度分享,以寬廣的視野和深刻的洞察,從“文藝兩新”園區化發展的創新探索到培育“文藝兩新”事業繁榮的實踐經驗,從攝影藝術、文旅融合到動畫產業、民間文藝與IP運營,描繪了“文藝兩新”事業發展的廣闊藍圖,同時,探討了“文藝兩新”在文化傳承、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獨特作用。
本次大會由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指導,四川省文聯、成都市文聯主辦。
基地揭牌:為“文藝兩新”發展提供廣闊舞臺
2024年12月17日,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武侯區)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在成都市武侯區盛大舉行。活動由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指導,四川省文聯、成都市文聯主辦,四川省文聯新文藝組織工作處、四川省新文藝組織和文藝志愿者服務中心、中共成都市武侯區委宣傳部承辦。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諸迪出席活動并揭牌,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四川省文聯、四川文投集團、成都市、武侯區相關領導,全國知名藝術家,全國“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的負責人及藝術家,成都市和武侯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相關街道辦事處負責同志,武侯區基地入駐藝術大師工作室、文化企業、社會組織代表和四川省各市州“文藝兩新”藝術工作者代表以及記者朋友等500余人參加活動,見證這場藝術盛會的揭幕。
為促進“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會上分別簽署《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 合作備忘錄》《共建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合作(框架)協議》《四川“文藝兩新”人才創新與產業孵化園區共建(框架)協議》,旨在通過加強合作,整合資源,為四川乃至全國的“文藝兩新”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
設立巴蜀文藝精品孵化創作公益基金
四川文投集團始終牢牢把握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機遇,積極擔當社會責任,與四川省文聯攜手共筑文化繁榮之夢,并向四川省文聯所屬的四川省巴蜀文藝發展基金會捐贈人民幣800萬元,共同設立“巴蜀文藝精品孵化創作公益基金”,扶持我省重大文藝精品項目和優秀青年文藝事業,促進四川文藝事業和文藝產業傳承創新發展。活動現場,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鄒瑾,四川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任春陽簽署《四川省文聯四川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戰略合作協議》。
活動期間,精彩紛呈的藝術展示活動環節成為一大亮點,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書畫攝影邀請展,“新文藝·新創藝——‘文藝兩新’民間孵化藝術長廊展示活動”成功舉辦。四川民間工藝歷史悠久,“五朵金花”——蜀錦、蜀繡、竹編、漆藝、銀花絲匠心獨運、巧奪天工,展現出四川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此外,還舉辦以沉浸式體驗、互動的形式,邀請民間藝術傳承人現場創作“五朵金花”及四川民間非遺文化藝術精品的活動,與嘉賓、群眾沉浸式體驗四川民間藝術文化,傳播四川民間文化故事,共享四川民間文藝傳承與保護成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啟動“藝淘堡”藝術品交易平臺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促進文藝新質生產力,推進文藝文化產業發展,四川文藝期刊發展集團所屬數字化公司,創立并注冊的藝術品線上線下交易平臺——藝淘堡于當日正式上線,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藝淘堡是立足全國、面向全球的多元化文化藝術品數字交易平臺。通過融合AI、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為國內外藝術家和藝術機構打造一站式電商平臺。業務領域涉及藝術品交易、展覽、拍賣、直播,同時具備信息資訊、數字交易、版權保護、文藝作品孵化等。
藝淘堡將借助豐富的文藝資源,通過技術驅動,實現文藝和科技的融合,促進四川文藝產業向數字化轉型;通過多元化的宣傳策略,迎合年輕人的時尚趨勢,致力于引導互聯網流量回歸傳統文化,推動文化產業實現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為藝術家、藝術品及藝術機構提供全方位的推廣服務,通過專業化的運營,讓國內更多的優質藝術資源觸及全球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成為傳承與創新中華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橋梁。
面對日益壯大的“文藝兩新”群體,四川省文聯積極組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文藝創作引導、人才培養扶持、平臺搭建拓展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未來,四川省文聯將持續優化服務機制,完善“文藝兩新”工作體系,加大對“文藝兩新”的扶持力度,拓寬對外交流合作平臺,舉辦各類文藝活動與培訓項目,推動“文藝兩新”工作再上新臺階,助力更多文藝精品的創作與發展。
惠民演出:天府文藝村晚走進滎經
2024年12月17日晚,全國“文藝兩新”藝術家“文脈承續·茶馬古道行”走進滎經 ,“千年嚴道" 清雅滎經”天府文藝村晚(滎經站)主題晚會在綜合表演《古都神韻》中拉開序幕,分序、“滎經古韻" 千年風華”“川藏攜手" 共續茶緣”“同心筑夢" 共創未來”三個主題篇章和尾聲進行,通過歌曲、舞蹈、魔術、詩歌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為全國各地的“文藝兩新”藝術家和當地的父老鄉親在冬日里帶來了一場文化藝術的盛宴,充分展現了滎經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清麗脫俗的獨特氣質。
第一篇章:滎經古韻" 千年風華
此篇章聚焦展現滎經千年來沉淀的古韻之美,重現古時滎經的繁華景象,以及那些在歲月中熠熠生輝的歷史故事;帶領觀眾穿越時光,領略滎經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獨特印記,讓古老的風華在舞臺上綻放光彩,喚起人們對家鄉歷史的熱愛與自豪之情。
在古老的滎經土地上,每一縷風都仿佛訴說著對春天的期待和向往,著名歌唱家、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國家一級演員呂薇演唱的《春風十萬里》,恰似那希望與生機的使者,吹開滎經的繁花盛景。水叮當藝術團帶來的舞蹈《錦繡》從歷史的長卷中走來,每一個舞步都踏出歲月的回響,每一次揮袖都舞出古韻的悠揚,訴說著千年嚴道的錦繡華章。魔術《夢幻東方》為我們揭開虛幻與現實,通過從現代科技到傳統創新的循環,從而傳承文化精髓,好似千年滎經的發展變化,傳承創新。著名歌手尕尕以渾厚、低沉而又富有磁性的中音,演唱《蘋果香》《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給現場送來一陣陣芬芳果香的同時,也讓觀眾領略了獨特的民族風情。
第二篇章:川藏攜手" 共續茶緣
雅安是茶馬古道川藏線的起點,滎經的茶馬古道,是歲月鐫刻的傳奇之路,承載著無數的故事與記憶。那蜿蜒于崇山峻嶺間的古道,見證了滎經與藏區人民的往來交流與歷史變遷。在此篇章中,茶馬古道不僅僅是一條商貿通道,更是連接川藏地區、促進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紐帶。本篇章聚焦川藏協作,展現川藏兩地共同沿著茶馬古道傳承下來的堅固紐帶,并攜手在新時代共同奮進,續寫因茶而起的深厚緣分,共同為區域發展貢獻力量。
這份因茶而起的緣分,歷經風雨,綿延至今。回首往昔,川藏攜手走過的茶馬古道歲月依然熠熠生輝。在藏族歌手扎西尼瑪深情演唱的《次真拉姆》歌聲中和彝族舞蹈《茶歌唱彝鄉》中,再次感受那份深厚的茶緣,展現了共同續寫川藏之間關于茶的佳話。在茶香與舞姿的交融中,《漢藏茶緣》讓觀眾深刻體會到了漢藏文化交流融合的源遠流長。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張宇一曲《石榴花開葉子青》,唱出了人民之聲、時代之聲的同時,也進一步堅定了川藏兩地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努力創造更加燦爛美好明天的信心與決心。
第三篇章:同心筑夢" 共創未來
《時代號角》已吹響,從古至今,從茶馬古道到區域協作,茶馬古道本身就蘊含了川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新時代,我們將繼續秉持團結共融的精神,不斷書寫共同繁榮發展的新篇章,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在每個人心中。“同心筑夢" 共創未來”篇章旨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團結一心共創未來。
成都小小少兒川劇社的《薪火相傳》不僅展示了川劇的傳統技藝,還促進了川劇藝術在年輕一代中的傳承和發展。滎經這座美麗的千年古城,有著無數的故事和無盡的詩意,令人魂牽夢繞,就像降央卓瑪的歌曲《心中的高原》 ,使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懷。著名表演藝術家、周恩來總理扮演者劉勁氣勢恢宏地朗誦詩歌《我從滎經走過》(國家一級播音員歐陽子君和滎經縣文聯李增勇主席創作),讓滎經的山山水水、千年嚴道躍然眼前。
此次全國“文藝兩新”藝術家“文脈傳承·茶馬古道行”走進滎經暨天府文藝村晚(滎經站)的演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動群眾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激發新時代鄉村活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力量!
采風創作:全國“文藝兩新”藝術家“文脈承續·茶馬古道行”走進滎經
2024年12月17日下午至19日,全國“文藝兩新”百名藝術家走進茶馬古道的起點四川雅安滎經,開展為期三天的“文脈承續·茶馬古道行”采風創作交流活動。中國美協副主席、河北省美協主席祁海峰,中國美協理事、中國美協連環畫藝委會副主任鄒立穎,中國美協理事、中國林業文聯美協主席孫劍,中國書協副主席、江西省書協主席毛國典,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書協刻字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王志安,書法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李一等中國文聯特邀全國藝術家,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負責人;中國美協理事、四川省文聯副主席李兵,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省美協副主席姚葉紅,國家一級美術師、四川省國畫院院長龔光萬,中國禪林畫院院長、禪林畫派創始人張春德,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周雅玲,中國書協會員、四川省書協婦女專委員會副主任齊建霞,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書協會員黎光成,國家一級美術師、四川省詩書畫院副院長冷柏青,書畫篆刻藝術家、文藝評論家陳沫吾,中國書法館藝術創作交流中心常務副主任、秘書長趙安如等省內文藝家走進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走進兩千三百年嚴道,走進中國最美楨楠林……溯源千年茶馬古道。
滎經,地處四川盆地西緣,為雅安市腹地,古為“建、爐要隘,邛、雅雄藩”,沉淀有千年的歷史底蘊。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活,傳說中的顓頊即從這里走向中原;從先秦到兩漢,這里既是應對西夷入侵的軍事要塞,又是通往西南的咽喉;唐宋以后,滎經是邊茶的主要生產基地,是茶馬古道的重要樞紐。滎河、經河是源遠流長的血脈,絲路茶道是滎經的家譜裝訂線。乾隆版《滎經縣志》記載有名滿天下的“滎經八景”:瓦屋圣燈、馬耳朝霞、曬經晚照、古城煙雨、相嶺積雪、高橋明月、孟渡漁歌、龍洞靈湫,引無數文人吟贊。
文藝家們在雅安,近距離觀看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在滎經,看千年黑砂火與土的交融,觀云峰古剎生長的千年楨楠古木……在沁人心脾的茶香中,感受古道文化,沐浴巴蜀文明。
18日,文藝家們前往滎經藏茶創新創業中心,深入了解藏茶種植、加工、銷售以及文化傳承與創新,并沉浸式感受藏茶的制作過程;在中國·滎經楨楠王公園,觸摸“中國最美古樹”的根脈,領略千年古剎云峰寺的風雨歲月;在姜家大院,參觀茶馬古道裕興茶店舊址,見證滎經茶文化的繁榮,了解川西民族文化風情。19日,文藝家們在茶馬司深入了解宋以來茶馬互市、茶馬古道、名山茶和我國“榷茶”制度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在牛碾坪萬畝觀光茶園,感受獨特的層層梯田式茶園風光,以及“茶中有花、梯次開放、色彩紛呈、四季輝映”的景觀。
蜀山蒼蒼,滎水泱泱。文藝家們沐浴著清風雅雨,擁抱滎經的美麗山水,與造物游。同時,大自然的造化和神奇也激發了他們創作的靈感和激情。在采風過程中,他們把對雅安、對滎經的感受傾注筆端,揮毫潑墨,丹青溢彩,翰墨飄香,共創作出近50件書畫作品,描繪溫潤清雅的滎經性情。
結語
新時代賦予“文藝兩新”更高的使命與擔當,協同創新是推動其發展的關鍵路徑,集聚區實踐基地是其創新與實踐的重要平臺。團結引導“文藝兩新”高質量發展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文藝兩新”更多領域的深度合作,讓集聚區成為匯聚人才、技術和資金的重要平臺,持續輸出具有影響力的文化成果,扎實推動“文藝兩新”事業邁向新高度,共同書寫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新篇章,為推動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