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養研究發端于20世紀30年代,隨著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的發展,其概念不斷發展成熟。進入21世紀,面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強勁發展,媒介生態發生了急劇變化,媒介素養的內涵與外延日益豐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充分發揮信息化數字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驅動引領作用,不斷推動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把握新機遇、塑造新優勢、實現新發展。這為提高全民全社會數字素養和技能提供了方向和指引。面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新要求,提高媒介與信息素養,不僅是個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更是國家實現現代化、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關鍵。近期,媒介素養藍皮書《媒介與信息素養研究報告(2023-2024)》發布會在浙江傳媒學院杭州錢塘校區舉行。作為中國媒介素養藍皮書最新研究成果,該書提出了一系列旨在發展具有中國特色、富含社會包容性的媒介素養教育的策略建議,為提升中國全體公民媒介素養水平提供了可行的路徑,更為推動數字社會公平、促進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寶貴的智慧與力量。
該書以“數字包容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全書分為總報告、政策法規篇、數字包容與可持續發展篇、媒介素養教育篇、比較借鑒篇五個部分。秉承“行動的藍皮書”方法論,創作遵循媒介與信息素養學術前沿、時代關切與現實行動的初心,力求前瞻性、權威性、新穎性和原創性。不僅調查研究了老年人等特定群體的媒介與信息素養狀況,對中國信息素養的法律規制、歐盟媒介素養政策與教育等也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