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浙江廣電集團2025年工作會議上,浙江衛視(中國藍新平臺)喜獲豐收,收獲了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獎和先進單位,9個創新項目獎、2個十大創新實干團隊、2位十大杰出員工、1個青雁獎、71位先進工作者。這些獎項無論集體還是個人,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之所以脫穎而出,是因為背后都是新平臺一個個重點項目。
比如獲評十大創新實干團隊的“中國藍新聞”傳播運營團隊,主攻的就是“中國藍新聞客戶端傳播力建設項目”。項目實施一年,中國藍新聞矩陣全網粉絲翻番,超過4000萬,CSM全國廣電新聞融合傳播指數排名躋身前三。
比如獲評集團十大杰出員工的節目中心總導演尤敏超,他在2024年主攻的就是《奔跑吧·茶馬古道篇》項目。這一季《奔跑吧》特別季項目,刷新了多項綜藝紀錄:首次做成團建模式,創新“綜藝+文化”,讓文化傳承具象化;首次連續錄制實現降本增效;首次推出“集卡特輯”為Z視介強力引流……
重點項目是改革發展的關鍵指標,重點項目是人才成長的最好舞臺。
春天的播種
這些獲得浙江廣電集團嘉獎的優秀項目,可以說最早來自于2024年春天浙江衛視(中國藍新平臺)的播種。
2024年年初,新平臺啟動以“項目制”為核心的變革,謀劃了“全年重點突破新項目”清單,圍繞“核心報道”“浙味文化品牌”“時代文藝作品”“BGC業務”“影視劇協同定制”等十個方面,以項目為主題主線,布局實施一系列重點關鍵項目,推動衛視、中國藍新聞、Z視介聯動發展。
春天播下的改革種子,經過一年精心運營,逐漸有了收獲。在集團年度工作會議召開前夕,新平臺對2024年系列項目進行了復盤總結,評選出24個新平臺年度“Z動力”優秀項目。
這24個沉甸甸的優秀項目,構筑起了新平臺事業發展的關鍵支撐、核心動力。正因為這些優秀項目的實施,新聞中心在2024年有8件作品獲得了中國新聞獎,其中一等獎2件,連續5年蟬聯最高獎項,文化事業群3件文化節目榮獲星光獎提名;優秀自制項目所涉及的全網熱搜達3萬余個;來自于優秀項目的經營創收,占到了新平臺全年創收總盤子的90.52%……
優秀項目的份量之重、貢獻之大、作用之關鍵可見一斑。新平臺的高質量發展,正是來自于一批高質量項目的強力推動。
項目制 向未來
最近,新平臺從黨委到中心、團隊,都在認真學習討論集團年度工作會議和集團主要領導新春調研講話精神,圍繞集團“改革創新年”的號召,新平臺如何更好地“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熱議的焦點。以項目抓落實開新局,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成為新平臺一年探索后的共識和面向未來的坐標。
2025年,新平臺將繼續以項目作為系統性變革的主引擎,圍著項目轉、盯著項目干。
經過集思廣益、思想碰撞,將繼續深化項目制改革,推出“10+N+1”項目改革方案:10即開辟中國藍新聞新潮表達、社會激發性爆款綜藝、雙循環會員轉化、差異化影視劇品牌、大客戶戰略協同、工作室集群、平臺“愛AI滿滿”等十個系列項目賽道;N即每個賽道篩選確定重點項目進行重點攻堅,目前已經匯總的項目達30多個;1即每個月跟蹤項目實施,每個季度對項目進行調整,每年底進行項目考核評選。
圍繞著2025年的開年重點項目,新平臺的五大事業群、各個中心都已經在賽道上奮力奔跑。
新聞事業群最近正在盯著“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主題宣傳項目,不斷地熱烈討論、反復完善,力爭用新形態、新語態來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浙江樣板。
文化事業群的開年親子節目《我們的爸爸》項目日前正式開播,節目的網絡熱度不斷升溫;同樣,文化節目《詩酒中國心》、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9》《無限超越班3》、短劇《法醫秦明之天譴者》等一批項目,也在加緊創制中;“數字人谷小雨”項目則在接入DeepSeek的同時,開辟“VR”線下應用場景。
營銷及用戶事業群這幾天的討論會、接待會接連不斷,事業群負責人忙著“趕場子”,“NB”(New Business)項目在頭腦風暴后加速落地,區域品牌向省外拓展,漸成燎原之勢。
運營及技術事業群正集中研討DeepSeek大模型的對接運用,開始啟動“AI煥新”項目,加快打造一批實用管用的智能體,抓緊研發一些好用受用的技術功能,部落3.0、爆款運營活動持續迭代,切實讓用戶愛上Z視介,留在Z視介。
宣傳管理及公共事務事業群同樣是熱火朝天,一邊是圍繞話題激發,推出“雙百大V朋友圈”項目,強創意、拓大號、提價值、建機制;另一邊,則是啟動“招才”項目,加速科級機構干部選拔,全面鋪開工作室集群和總導演集群建設。
另外,藍巨星公司也擼起袖子,準備以“商業演出”項目撬動一片新天地。
項目制的乘法效應
“項目制”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個獎杯,更帶來了其他的乘法效應。
從2024年年初開始,新平臺黨委班子每個月就多了一項工作任務,每個月要為每個中心選送的月度項目進行評分,根據分數高低給予不同檔次的“Z動力”優秀嘉獎。

這是為了保障項目制改革的順利推動,新平臺同步啟動的“項目制薪酬”所帶來的變化,每個月的績效要以項目為考核單元,靶向考核、細化顆粒度,項目多、項目優,才能績效優。而且,相關嘉獎的人數嚴格限制,只能用于嘉獎優秀項目的核心人員。從中心層面而言,月度績效考核同樣以項目為主要依據,考核項目化、具體化、精準化,而且要公開晾曬項目名稱和主創人員,激勵大家比學趕超。一些中心說:“項目制薪酬的工作量雖然大了,但激勵更加精準和透明了,大家拼項目、拼業績的意識更強了。” 據統計,2024年,新平臺及各中心績效考核共有1400多個項目。績效頭尾部差距進一步拉大,與2023年相比差距進一步拉大超30%。
項目制帶來的乘法效應還體現在資源的整合鏈接上,正由內而外,不斷擴大。
在新平臺內部,許多月度項目并不是一個中心能夠獨立承擔的,這就需要相關中心的邊界融合、跨界作戰,因此經常能看到一個項目的背后,是一支不同中心人員組成的聯合戰隊,在項目制推進中,各中心的海陸空聯合作戰、資源協同能力大大增強。
在集團層面,新平臺通過“趣鄉村區域品牌”等一個個項目的牽引,帶動集團各兄弟頻道一起參與、一起奔跑,成為集團“鏈主制”順利實施的有力推手。去年,僅通過“區域品牌”這個系列項目,就鏈動了至少10家兄弟單位參與其中。項目制也充滿了市場的拓展張力,去年新平臺在山東臨沂舉辦的“天賜歌會”項目的探索,在國內摸索整合了票務、藝人經紀、歌曲版權等30多家社會公司,合作的朋友圈更廣,開拓全國市場的經驗也得到了鍛煉。
對于新平臺而言,一個項目,就是一場改革。
來源:ZMG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