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系統分析我國電梯行業全產業鏈相關現行標準的內在聯系,構建科學、全面的電梯產業標準體系,探討現有標準體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應對策略。【方法】基于標準化系統工程理論,以電梯產品的生產序列為導向,以我國電梯全產業鏈為研究對象,從層級維、專業維和產業鏈維共3個維度構建體系結構模型,建立層次分明、協調系統的標準體系。【結果】我國現行標準體系能較好地為我國電梯產業提供規范依據,但也存在標準體系不完善、標準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結論】應根據我國電梯產業和技術發展,持續健全適合國情的電梯產業標準體系,同時加大高質量標準供給力度,為牽引老舊電梯報廢、更新等提供規范依據,為規范我國電梯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電梯;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標準化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5698.2025.02.015
0 引 言
電梯是構筑物中重要的垂直運輸工具,在住宅、商業、公共設施等領域被普遍應用,有效提升現代構筑物的功能性、便捷性和空間延伸性[1]。隨著中國城市更新建設的加速發展,住宅、商業用房以及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等方面都有較快的發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我國共有1062.98萬部電梯注冊登記,我國電梯年產量、保有量和年增長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全球第一電梯大國。我國電梯產業經多年發展,已形成涵蓋產業上中下游的完整產業鏈,近年來陸續出臺老舊電梯更新改造等利好政策。我國電梯產業蓬勃發展,2023年中國電梯(含自動扶梯和升降機)產量達155.7萬臺,是全球最大的電梯制造國。
廣東省在用電梯約116.8萬臺,電梯保有量居全國首位,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保有量約為13.38萬臺,占比約11.45%,老舊電梯的部件磨損、操縱系統落后等安全隱患顯現,電梯安全事故頻發[2]。電梯安全要求等標準已11年未進行更新,整機報廢等安全領域重要強制性標準缺失,部分技術標準老化滯后,老舊電梯強制報廢和電梯產業轉型升級等缺少規范和支撐,現有標準體系的體系結構不均衡、協同性不強等問題凸顯。本文以我國電梯全產業鏈為研究對象,從技術發展和產業實際出發,構建較系統的電梯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為電梯的設計、制造、檢測、銷售、安裝、維護和品牌建設等提供標準供給,為規范我國電梯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為牽引老舊電梯報廢、更新等提供規范依據,為我國電梯全產業鏈的良性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1 我國電梯產業現狀
我國電梯產業經多年發展,逐步形成以電梯整機生產商為核心的,依托各地優勢資源,圍繞電梯產業上中下游的完整產業鏈的產業集群。我國電梯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及成渝等區域,匯聚了涵蓋電梯全產業鏈的電梯制造、設計研發、零部件供應、維保服務和更新改造等機構[3]。長三角地區主要集中在蘇州、湖州南潯區、上海等地。2024年上半年蘇州市電梯制造量和出口量均為全國首位。珠三角主要集中在廣州和中山等地,有超過3萬家電梯產業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重慶等地近年來推出惠稅政策助力智能電梯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中西部地區也根據區域優勢加快電梯產業集群建設,使得我國電梯產業的地域分布和結構日趨合理[4]。
電梯行業上游以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為主,包括電梯的零部件、原材料和控制部件等供應商[5]。中游領域以制造為主,國際品牌因技術優勢和布局較早等,市場份額較大,包括蒂升(原蒂森)、奧的斯、通力、日立、三菱等。近年來國產電梯發展迅猛,涌現出廣日、西奧、康力、永大等自主品牌電梯制造商。下游以電梯產業應用為主,包括萬科、保利等商業和住宅地產商,中建、中交、中海等基礎設施或市政項目建設方,以及舊樓改造相關服務方。我國電梯產業鏈圖如圖1所示。
2 構建符合產業實際的標準體系
2.1 標準體系構建原則
標準體系的構建應堅持目標性、系統性、層次性和協調性原則。電梯產業標準體系應滿足我國電梯產業發展實際和實現長遠發展目標的需要,與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方向及電梯關鍵共性技術相結合,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為宗旨[6 ]。將電梯產業的技術研發、生產管控、檢測認證和配套服務所需要的標準納入體系,厘清標準間的內在聯系,各子體系間應協調一致,以發揮標準體系的整體效能。
2.2 標準體系結構模型
在標準體系構建原則的基礎上,運用標準化系統工程理論,以我國電梯全產業鏈協調、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從我國電梯產業實際情況出發,從層級維、專業維和產業鏈維共三個維度建立體系結構模型。層級維主要是指標準的層級,包括安全基礎強制性國家標準,涉及范圍廣的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專業維包括乘客電梯、載貨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電梯橋箱廂(登機/船橋)等[7]。產業鏈維涵蓋我國電梯產業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包括原材料、設計、產品、生產制造、測評、包裝標識、安裝、售后及回收再利用、品牌建設等。我國產業標準體系結構模型如圖2所示。
2.3 標準體系架構
在已建立的標準體系結構模型基礎上,以我國電梯產業為對象,圍繞我國電梯產業的產品全生命周期,以我國電梯全產業鏈為導向而構建標準體系架構。建立標準體系架構時應充分考慮我國產業發展現狀、電梯上中下游產業特點、技術發展方向,構建覆蓋面廣、內在協調統一和具有前瞻性的標準體系架構。標準體系框架圖如圖3所示。
2.4 標準體系結構
按照《標準體系構建原則和要求》《企業標準體系 基礎保障》所推薦的標準體系結構形式,圍繞我國電梯產業的原材料、設計、測評、生產制造、產品、售后、維保、回收利用、品牌建設等各環節進行了細分,其體系結構如圖4所示。
2.4.1 基礎通用標準子體系
該子體系包括標準化導則和基礎標準兩個部分。標準化導則包括標準化工作導則、標準體系構建要求、標準化工作指南等標準。基礎標準包括標準化及電梯產業各環節涉及的術語與定義、圖形符號、原材料、零部件、技術要求、測試和服務等方面的基礎標準。
2.4.2 原材料及零部件標準子體系
該子體系包括基礎材料標準和零部件標準兩個部分。基礎材料標準包括智能門鎖面板及鎖體用鋼化玻璃、不銹鋼、合金和塑料等標準。零部件標準包括曳引機標準、開關設備和電控設備標準、鋼絲繩標準、稱重裝置標準、鏈條和鏈輪標準、緩沖器標準、導軌標準、其他零配件標準8個部分。
2.4.3 設計標準子體系
該子體系包括設計通用標準和電梯可靠性技術標準兩個部分。
2.4.4 產品標準子體系
根據產品的功能特點及適用范圍,該子體系包括電梯通用標準、家用電梯標準、自動扶梯電梯標準和其他電梯標準等四個部分。
2.4.5 生產制造標準子體系
按照電梯生產的必備要素,該子體系包括電梯生產所需的設備設施標準、工藝標準、管理標準、安全標準、環保標準、噪聲標準和職業安全健康標準7個部分。
2.4.6 測評標準子體系
該子體系包括抽樣方法標準、試驗方法標準和評價標準3個部分。
2.4.7 包裝標識標準子體系
該子體系包括包裝標準和標識標準2個部分。
2.4.8 安裝、售后及回收再利用標準子體系
按照產品銷售后服務的類別,該子體系包括安裝標準、售后標準和回收再利用標準3個部分。
2.4.9 品牌建設標準子體系
該子體系包括品牌培育標準和品牌評價標準2個部分。
2.5 統計與分析
標準體系分9個子體系,各子體系按標準相互的關系細分為34個模塊,體系文本庫的標準合計1182項,其中國家標準795項,行業標準300項,地方標準13項,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23項,團體標準49項。從標準層級構成上看,國家標準占比67.26%,行業標準占25.38%。體系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主,市場主導標準僅占比4.14%。高質量標準供給機制不健全,現有標準仍高度依賴政府主導制修訂標準,行業協會和經歷主體未發揮其在標準制修訂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市場主導標準供給不足。
我國電梯標準體系不完善,標準結構不合理,現有標準僅側重整機基礎安全、部分零部件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老舊電梯相關安全評估、性能評估和強制報廢等方面標準缺失;部分涉及電梯部件的報廢條件、風險評價等重要標準為推薦性標準,標準的強制力和約束力不強;部分標準已30年未進行修訂,技術內容老化滯后,已不適應當前電梯技術發展。標準協同性不強,部分標準存在重復、交叉甚至矛盾等現象,不同客戶可能要求不同的產品要求和檢測報告,導致生產者、經營者等無所適從,增加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和檢測等成本,加重企業經營負擔。
3 對策與建議
3.1 健全電梯產業標準體系
立足國情、統籌規劃。結合我國老舊電梯保有基礎大、增長快的產業現狀,充分發揮相關標準化職能部門在統籌協調、頂層設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對現行標準進行梳理和復審,清理重復、矛盾和冗余的現行標準,制定電梯安全基礎標準和急用標準清單。
基礎先立、急用先行。加緊制定電梯產業基礎和共性標準,與電梯技術發展及未來應用需求相結合;加快制定對產業急需的老舊電梯報廢、整機和關鍵零部件風險評價等標準,不斷完善適合國情的電梯行業標準體系[8]。
3.2 加大高質量標準供給力度
筑牢底線,保障安全。標準化主管部門應強化底線思維和系統化思維,針對電梯產業發展和老舊電梯更新等產業應用發展帶來的新挑戰和新形勢,開展電梯整機和重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等強制性標準制定工作,建議將部分重要的安全技術推薦性標準轉為強制性標準。電梯安全基礎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應“當強則強、應強盡強”,為電梯產業提供基礎性安全保障。
創新驅動,融合發展。發揮行業協會的紐帶和橋梁作用[9],發揮市場自主制定標準的靈活性和自主性等方面的優勢,以電梯產業的創新發展需求為導向,鼓勵和引導相關企事業單位將對電梯產業影響較大的技術創新成果、知識產權成果等優先轉化為團體標準或企業標準,充分融合政府、協會、科研院所、企業等在技術創新、技術成果標準化、技術成果產業化等方面的優勢,發揮市場主導標準在科技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和標準制定的靈活性、快捷性等特點,加大高質量市場標準供給力度,加強電梯行業相關各方的統籌協調,形成高質量標準供給工作合力。
4 結 語
本文對我國電梯行業概況進行簡要介紹,研究我國電梯產業標準體系的構建原則、結構模型、體系框架和結構,構建的我國電梯產業標準體系較系統全面。在接下來的研究工作中,將充分考慮電梯產業發展實際和技術創新需求,持續更新我國電梯產業標準體系,為我國電梯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高質量標準化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哈恩霖.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我國電梯安全監管問題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20.
[2]劉強.石家莊市電梯安全運營管理體系優化方案研究與設計[D].天津:河北工業大學,2022.
[3]劉琦.ZH電梯公司市場定位及品牌傳播策略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22.
[4]李陽.SJ電梯市場競爭策略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8.
[5]潘偉杰.我國電梯行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冶金叢刊,2016(4):93-94.
[6]劉鳴杰.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中國供給體系質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20.
[7]葉文一. 廈門市電梯安全管理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4.
[8]臧興杰,樊哲.中山市政務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和服務質量評價研究 [J].標準科學,2019(5):101-105+131.
[9]樊哲,臧興杰,容偉結.智能門鎖標準體系構建研究[J].標準科學,2020(10):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