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麥蓋提縣為案例,深入分析了鄉村振興背景下南疆農村婦女創業的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潛在的機遇,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建議,旨在推動南疆農村婦女的創業活動并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建議包括提升普通話水平、加強專業技能培訓、設立創業獎勵機制、發展教育體系以及加大對女性獨立意志和創業精神的宣傳力度。
問題提出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區正積極投身于這一國家行動。在此背景下,南疆農村婦女的創業活動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南疆農村婦女創業對南疆的鄉村振興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郭婧萱(2012)指出新疆女子職業培訓學校的“技能+創業”模式有助于婦女創業就業;蘇莉亞·尼亞孜(2015)認為在新疆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農村女性未受重視,培養其創業能力可發揮獨特優勢;郭婧萱(2016)與侯山等(2018)提出研究維吾爾族基層婦女就業影響因素對南疆小康社會建設等意義重大;郭婧萱(2016)和卡迪亞·塔西(2019)強調結合當地環境分析婦女相關問題并提出發展建議;卡迪亞·塔西(2019)分析少數民族農村婦女思想建設問題并提出措施;謝沁心(2023)認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時,婦女在鄉村旅游產業發揮作用可帶動經濟發展、幫助婦女致富和推動鄉村振興;張萍等(2023)指出黨的二十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政策促進農村婦女發展。已有研究探討少數民族農村婦女創業就業影響因素和南疆農村婦女創業成就,對文章有重要啟示。
婦女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了解南疆農村婦女創業情況、剖析挑戰困難、探索戰略支持很有必要。調查研究可助力現有創業項目總結困難需求以更好幫扶婦女創業,推動南疆鄉村振興。喀什地區具有代表性,調研小組選取麥蓋提縣為切入點了解南疆農村婦女創業情況。因此,文章基于喀什地區實地調查,結合多種方法對南疆農村婦女創業情況進行初步探討。
調查方法
文章綜合運用多種調查方法,旨在全面而準確地揭示當地婦女創業的現實狀況。
樣本選擇
本次樣本選擇方面我們充分考慮到了不同年齡段、不同村子、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職業背景和掌握不同技能的農村婦女,以確保樣本的多樣性,幫助我們更確切地了解創業情況。我們通過入戶走訪、推普課堂集中學習等多種途徑發放調查問卷,不僅如此,我們還訪問了鄉政府和村政府的工作人員,以補充樣本數量。
問卷設計
問卷設計方面,除了年齡、文化水平、普通話水平等基本信息外,還包括以下問題:是否有過創業經歷,如果有,創業的領域是什么;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有哪些;對政府創業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培訓和支持等。例如,“你認為目前創業最大的阻礙是資金不足、技術缺乏還是市場開拓困難?”“你是否了解當地政府為婦女創業提供的小額貸款政策?”通過這些問題,可以系統地了解婦女的創業情況和需求。
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問卷采用線上填寫方式,由小組成員在喀什地區麥蓋提縣的不同村鎮進行問卷發放并督促村民填寫,問卷一共發放兩百份,收回104份,收回問卷有效率為99%。
年齡分布情況
在多方面選取婦女作為問卷調查的對象時,年齡在20—45歲的婦女數量居多,其原因應該在于目前在鄉村地區活動的婦女大多處于青壯年時期,其普通話水平相對較高,能夠正常和他人交流,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而老年人漢語水平相對較低,相對內向,無法配合正常的問卷填寫和情況調查。調查發現在20—45歲的婦女大多對新的事物接受度較高,能夠更好地接受改變,大多掌握一定的技術。
普通話水平
南疆多數婦女為少數民族,語言不通是其創業面臨的一大難題。調查顯示,南疆農村婦女普通話水平欠佳,難以與人流暢溝通。在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聲韻母發音失誤較多,難點音超出常見范圍,聲調調值多不準,方言語調較明顯”者比例最高,達40.26%;“聲韻調發音失誤多,方音特征突出”者占18.18%;而“聲韻調發音基本標準,語調自然,表達流暢”者占比最低,僅7.79%。整體上,其普通話在聲韻母、聲韻調發音方面失誤和不準確情況較多。雖然許多婦女積極在鄉村推普課堂學習練習,渴望流利溝通,但因接觸國語較晚且缺乏良好語言環境,仍難以做到無障礙交流。
文化水平
通過走訪入戶和采訪了解,南疆地區農村婦女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初中文化水平和小學文化水平的比例最高,分別為36.36%和24.68%;而研究生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最低,僅為1.3%。整體來看,大多數人的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和小學水平。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導致很多人沒有培養起很好的學習能力,沒有學習到實用的技術能力。文化水平較低也可能會導致難以發現市場上的機遇,難以讀懂市場,找不到創業的方向和路徑。
個人技能掌握情況
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的數據揭示了南疆農村婦女在個人技能掌握方面的現狀。調查結果顯示,21位婦女(占比20.19%)未掌握任何專業技能;18位婦女(占比17.31%)掌握農林牧漁相關技能;6位(占比5.77%)擁有種養殖技能;16位(占比15.38%)精通手工藝;而加工技術的掌握者為零;另有43位(占比41.35%)掌握其他技能。盡管部分婦女未掌握專業技能,或未能將技能熟練應用于創業與就業,大多數農村婦女仍掌握一定技能,這些技能雖然在創業中尚未發揮作用,但已在就業和日常生活中得到應用。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她們在技能掌握方面的多樣性,也凸顯了潛在的創業資源。特別是手工藝技術和農林牧漁相關技能,展示了她們在傳統技能保持和發展上的潛力。
個人目前收入情況
經過深入調查發現,有超過一半(57.14%)的人收入在2 000元以下,接近四分之一(37.66%)的人收入介于2 000到5 000元之間,而收入在5 000元以上的人數較少,具體為5 000到10 000元區間有2人(占2.6%),10 000元以上區間也有2人(占2.6%)。整體來看,大部分人的收入集中在2 000元以下和2 000—5 000元這兩個區間內。這顯示出在麥蓋提縣婦女的工資水平普遍不高,說明了農村婦女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南疆農村婦女創業所面臨的機遇
政策扶持
政策扶持在南疆農村婦女創業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以麥蓋提縣為例,中央與地方的鄉村振興戰略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為婦女創業提供了堅實的支持基礎。
普通話培訓的推廣。鄉村振興工作隊在麥蓋提縣積極推廣普通話培訓,通過設立固定的培訓課程,增強村民特別是婦女的溝通能力。例如,每周二和周四晚上,由專業教師進行普通話教學,采用專門的教材,涵蓋節日、日常生活對話以及農業相關的專業術語等,使村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更有效地溝通交流。
鄉村振興辦公室的設立。專門成立的鄉村振興辦公室負責統計并掌握村民的收入狀況,定期走訪入戶,調查村民的工作和收入情況,摸排家庭存在的困難,及時提供幫助和解決方案。
信息公開與共享。通過村級公告板或數字平臺,定期更新和公布近期創業項目和就業信息,確保村民能夠快速、便捷地獲取最新的創業渠道和就業機會,從而提高他們參與創業和就業的積極性。
思想教育與愛國活動的推廣。結合周一和周三的活動,推廣健康、平等、平安的現代思想,確保村民特別是婦女的思想觀念得到持續更新和進步。此外,每周定期舉行升國旗活動,增強村民的國家意識和愛國情懷,營造積極向上的社區氛圍。
市場需求增長
南疆地區因擁有獨特的自然風景和風土人情而被外地游客當作來新疆游玩的首選。部分農村婦女掌握著一定的手工藝技術和烹飪技術,能夠較為熟練地制作一些手工藝品,還能夠制作一些南疆地區的特色美食提供給游客。
勞動力充足
南疆地區正在快速發展,即使有很多青年人選擇外出務工,但大多南疆農村的青壯年更傾向于在自己家附近務工,礙于缺少就業崗位,導致其選擇更遠的地方的工作。因此,如果南疆農村婦女的創業項目能夠順利開展,她們將能夠比較容易地在當地招募到青壯年勞動力。這不僅能有效解決本地的就業問題,而且由于這些本地人對當地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非常熟悉,他們還能為婦女創業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支持。
現狀分析
自我認知不足
自我認知不足是南疆農村婦女創業的一大障礙。長期局限于傳統角色,她們往往缺乏對自身潛能和創業機會的認識,她們沒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樣化的職業領域和挑戰,因此,對自身的能力認知較為局限,不確定自己的能力具體適用于哪些領域的發展,導致其無法準確地找到自己創業就業的方向。同時,由于長期從事農務家務等較為簡易的體力勞動,她們沒有發掘出本身具有的才能,如理財、美容美發、刺繡、營銷等。
傳統觀念束縛
在南疆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較緩,許多地方仍然維持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即男性主導外務,女性負責家務。這種觀念過分突出男性在經濟活動中的主導作用,而忽略了女性在勞動市場上的潛力和貢獻。在南疆農村的大部分地區采用以農民家庭為單位,以庭院經濟為基礎,利用自身勞動力和環境資源而進行的庭院經濟,雖然在逐步推進農業生產的機械化,但依然需要一定量的勞動力來進行家庭的生產經營,農村婦女進行創業活動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資源,很多婦女及其家庭可能會擔心影響到現有的生產生活,對現在的生活質量產生影響從而放棄。并且較為忙碌枯燥的生產生活,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較低的文化水平,導致很多婦女沒時間發現創業機會,不好意思表達自己的創業想法,不能很好的組織語言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缺乏創業本領
風險承受能力低。由于生活較為貧困,經濟基礎薄弱,鄉村婦女對風險的接受度較低,沒有足夠的保障。而創業意味著充滿未知的風險,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時間、金錢等,這些風險往往會給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缺乏創新精神。由于視野和經濟環境的局限性,鄉村婦女難以找到創新型的創業途徑,往往會局限于已知的道路和方法進行創業,而缺乏創新型的創業思路和經營理念,往往難以在時代的洪流中砥礪前行。
信息獲取受限。由于學歷水平較低,普通話水平較差,很多農村婦女不能及時地從網絡上了解當今新潮的話題,目前很多新奇的信息會通過自媒體等方式進行傳播,不能第一時間了解到這些信息,可能會導致鄉村婦女創業較為困難。
相關建議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是我國政府為了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實現城鄉融合和共同富裕而提出的一項長期戰略。它作為新時代指導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核心,對南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婦女創業具有重要意義。研究南疆婦女在鄉村振興中的創業情況,不僅揭示了該戰略對當地婦女的影響,還能為南疆農村婦女創業提供參考。根據研究結果,文章提出相關建議。
構建多元化的普通話學習平臺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以及集中學習等多種渠道,為南疆農村婦女搭建學習普通話的廣闊平臺,著力提升她們的語言能力。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許多農村婦女能夠借助拼音拼讀來理解文章內容。基于此,在開展普通話培訓時,同步強化拼音教學,有助于提高她們的漢語發音水平,促使其更好地掌握普通話,在發放文字版信息資料時,可在文件中添加拼音注釋,以輔助她們理解文件內容,從而打破語言溝通障礙,為創業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
設立專業化的培訓與指導體系
通過集中培訓等方式,向南疆農村婦女傳授專業的創業知識,使其深入了解創業的積極意義以及政府對南疆農村婦女創業全方位的支持政策。積極開展電商培訓、普通話培訓、投資培訓等多元化課程,鼓勵南疆農村婦女多維度、多渠道探索創業路徑,突破創業地域局限于南疆、創業領域局限于農業和手工業制品的現狀,深度挖掘自身潛力,開辟更為廣闊的創業渠道。同時,組織交流活動,讓南疆農村婦女有機會接觸其他地區的創業模式,拓寬視野,增強創業創新意識。
建立農村婦女創業獎勵機制
政府及鄉村振興相關部門應大力支持南疆農村婦女創業,不僅要在創業過程中給予幫扶,更要在創業取得成功后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持續支持。對創業成功的農村婦女進行表彰與獎勵,提升她們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樹立創業榜樣,激勵更多婦女積極投身創業浪潮。這種獎勵機制有助于營造積極向上的創業氛圍,推動婦女創業事業蓬勃發展。
通過在麥蓋提縣的綜合調查,文章揭示了南疆農村婦女在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多重挑戰,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對策。結果顯示,大部分農村婦女缺乏專業技能和相關培訓經歷,只有少數村委會曾提供特殊技能培訓。她們普遍面臨自我認知不足、傳統觀念束縛、教育水平低、普通話能力弱、缺少技術培訓、就業機會少以及資金短缺等問題。
本項目獲得2024年度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南疆農村婦女創業實踐調查研究”(20241076600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池英才計劃-青年博士項目“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對南疆疆外務工收入影響的調查研究”(ZX20230102);新疆財經大學2023年度校級科研基金項目高層次人才專項人才項目“鄉村振興戰略下南疆語言景觀建設助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實踐研究”(2023XGC0010)等項目資助;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脫貧攻堅戰略中邊疆地區扶志扶智實踐典型經驗調查”(20XDJ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