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干眼癥是2型糖尿病在臨床中常見的眼部并發癥,常常給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帶來不少困擾。近年來關于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癥的研究日益增多,為更好地治療本病提供了一定的臨床依據。從“現代醫學認識”和“中醫認識”兩大版塊對定義及診斷、影響因素及發病機制、治療等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2型糖尿病;干眼癥;中西醫;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25)02-0095-05
糖尿病(DM)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以高血糖和代謝紊亂為特征。隨著經濟物質水平提升,其發病率也在年復一年的增長,目前,糖尿病已是危及人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將會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1],當累及到眼部時,則可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角膜病變、干眼癥等。而所有眼病中又以干眼癥多見。臨床上,2型糖尿病(T2DM)的在糖尿病全部類型的發病率上占90%以上,T2DM患者中干眼癥的發病率則高達50%[2]。現對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癥的中西醫研究進展進行論述。
1 現代醫學認識
1.1 干眼癥的定義、診斷和發病因素 干眼癥是一種以淚液和眼表改變為特征,由多因素引起,因淚液的量或質或流體動力學異常引起的淚膜不穩定和(或)眼表損害,從而導致眼部不適癥狀及視功能障礙的一類疾病[3]。當患者有出現干眼臨床癥狀并符合相關實驗室檢查異常結果,即可診斷為干眼癥[4]。環境、性別、全身情況等都與干眼癥的發生有著密切聯系,其中的糖尿病更是干眼癥發病的高風險因素。血糖濃度上升,導致的粘蛋白親水性下降和瞼板腺功能障礙是引起淚膜穩定性失衡的關鍵因素[5]。此外,細胞凋亡、氧化應激反應、神經調節異常、性激素失調也是誘發干眼癥的重要因素。眼表損傷時,上皮細胞的過度凋亡可能會導致上皮變性及杯狀細胞丟失,炎癥細胞的凋亡或缺陷可能會導致細胞因子釋放、炎癥浸潤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6]。氧化應激反應誘發干眼的原因可能與其形成的自由基引起眼表損傷有關[7]。糖尿病患者的角膜神經存在不同程度的丟失或缺陷,這將導致角膜的敏感性下降,進而讓糖尿病患者出現眨眼頻率減少、淚液蒸發量增加,淚液反射性分泌減少[8]。性激素具有調節瞼板腺及淚腺發育、分化、形態及分泌的功能;絕經后的女性,血液中雄激素水平下降,淚液分泌功能、瞼板腺功能的減退和淚腺內抗炎環境的喪失等都會影響淚膜的穩定性,從而引發干眼[9]。
1.2 2型糖尿病干眼癥的治療 干眼癥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眼表并發癥,因此原發病的控制是治療的基石。目前干眼癥的藥物治療有人工淚液、抗炎與免疫抑制劑、抗氧化應激制劑、糖皮質激素、自體血清、P2Y2受體激動劑、性激素等。玻璃酸鈉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及羧甲基纖維素鈉滴眼液等為臨床常見的人工淚液。人工淚液雖被廣泛使用,但因其多含有防腐劑,長期使用會對眼表造成一定的損傷[10]。第3代免疫抑制劑環孢素A可以通過抗炎、抗細胞凋亡、減少淋巴組織浸潤而增加杯狀細胞密度,還能刺激感覺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促進淚液的分泌[11],但研究發現其治療后出現的眼部燒灼感不良反應相比人工淚液等藥物更多[12]。抗氧化應激可以作為有效的干眼局部治療方法。常見的牛磺酸是一種抗氧化劑,能維持眼表上皮細胞的形態,減少眼表的損傷[13]。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能明顯提高眼表的健康指數,其強大的抗炎能力可以減輕眼表炎癥,改善瞼板腺的功能等,但其不良反應較多,長期使用,容易出現眼壓升高、并發青光眼、誘發真菌和細菌感染等不良反應[14]。自體血清與人體淚液成分相似,能夠加速角膜上皮細胞的增殖分化及角膜上皮神經的修復[15],且不易致敏[16]。但自體血清制備過程較為復雜,在存儲、治療安全方面也有許多限制,有待進一步研究[17]。地夸磷索鈉(DQS)是一種 P2Y2 受體激動劑類人工淚液,可激動眼結膜上皮和杯狀細胞上的 P2Y2 受體,促進水分及黏蛋白的分泌,提高淚膜的穩定性[18]。性激素替代治療能對干眼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雖然當前在機制上仍存在著爭論,但有很多研究顯示激素療法有助于干眼癥的治療[19]。除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也可作為干眼癥患者的選擇。目前干眼癥的物理治療除了傳統治法如熏蒸、熱敷、瞼板腺按摩、霧化等,還涌現出許多新的技術如濕房鏡、硅膠眼罩、治療性角膜接觸鏡等,這些療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眼部癥狀。淚小點栓子和類小點封閉術有保存淚液的作用,其中輕度、中度干眼癥患者適合選用淚小點栓子,較為嚴重的干眼癥患者則適合選用淚小點封閉術[20]。對于使用任何藥物均無效的重癥干眼癥患者,可以考慮自體唇腺移植術、腮腺管改道術、自體游離頜下腺移植術等手術。
2 中醫認識
2.1 病名 2型糖尿病干眼癥在祖國醫學上并無明確的病名,糖尿病歸屬于“消渴病”的范疇,干眼癥與中醫的“白澀癥”、“神水將枯”、“干澀昏花癥”相類似,現代醫家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多將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癥歸于“白澀癥、神水將枯”的范疇[21]。白澀癥以自覺眼內干澀不適,甚視物昏朦為主癥[22]。該病名最早可追溯至晉代《針灸甲乙經》中相關的論述:“目澀身痹,灑淅振寒……臨泣主之”;“干澀昏花”、“神水將枯”的病名記載則首見于明代《證治準繩》,其言:“目自覺干澀不爽利,而視物昏花也”,對“目澀昏花癥”的臨床表現進行了描述[23]。《審視瑤函》首次提出了“白澀癥”病名,其言:“不腫不赤,爽快不得,沙澀昏朦,名曰白澀”,又言:“奈因水少津液衰,莫待枯干光損害”,對其病名的由來和病因作了簡要的敘述[24],至此,白澀癥的病名沿用至今。
2.2 病因病機 古代醫家對干眼癥作出了不少論述,為后世治療干眼癥提供了借鑒和參考。《靈樞》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表明眼睛的視功能依賴五臟六腑精氣的充養,五臟六腑之精氣充足,視功能便能正常發揮。《靈樞》言:“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于目而為之睛。”可見五臟六腑皆與眼的生理病理相關,且離不開經絡的溝通。后世醫家也多沿用了內經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有所側重。《太平圣惠方》中有云:“明孔遍通五臟,臟器若亂,目患即生。”指出干眼病機與肺、肝、脾、腎密切相關,肺為水之上源,脾為氣血津液化生之源,肺脾不利則津液失布,肝主疏泄,氣機不調則津液輸布不暢,腎主藏精,精化氣,為生命活動之根本,任一臟腑功能失調皆能影響目珠功能。《諸病源候論》謂:“其液竭者,則目澀”,認為陰虛為干眼之病機所在。《證治準繩》中言:“視珠外神水干澀而不瑩潤”,認為干眼是由目珠缺乏神水所致。
現代醫家結合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機特點,對2型糖尿病相關干眼癥提出了更為細致的論述。曹平等[25]認為目為肝之竅,肝血的濡養對目珠功能的發揮尤為重要,身為水臟,乙癸同源,消渴日久,氣血陰津虧損,不能上乘于目,目失濡養故發為干眼。吳正正等[26]認為消渴病陰虧日久,虛熱內生,傷陰耗氣,日久則見氣陰兩虛之證,氣滯而血瘀,津液疏布不利,則出現干眼癥狀。沈紅燕等[27]認為消渴患者因陰津虧損、燥熱偏勝,日久腎陰虧虛,肝腎精血無以上乘于目而法為干眼。王滿華等[28]認為肺胃陰虛為干眼癥的病機,肺胃陰虛致目失濡養,發為干眼。張云舒[29]認為脾胃濕熱為干眼癥病機之一,脾胃功能受損,濕熱蘊積,水谷精微運化不利,目竅一則失于濡養,二則受濕熱邪氣所困,可出現目澀及分泌物黏膩不爽等癥狀。由此可知,糖尿病相關干眼癥與肺、脾、肝、腎相關,陰虛為主要病機。
3 治療
3.1 內治法
3.1.1 辨證分型予中藥湯劑內服 肖采尹[30]應用滋陰潤燥法治療陰虛內燥型2型糖尿病干眼癥,治療后發現中藥組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未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羅丹等[31]將本病分為肺陰不足、肝經郁熱、肝腎陰虛、氣陰兩虛4個證型,分別用養陰請肺湯、丹梔逍遙散、杞菊地黃湯、生脈散合杞菊地黃丸加減治療,療效滿意。
3.1.2 中成藥 在糖尿病合并干眼癥的中醫治療中,芪明顆粒是較為常用的中成藥。宋思文[32]用芪明顆粒治療本病,結果發現患者經治療后患者癥狀明顯緩解,客觀指標改善,治療總有效率達97.22%。杞參顆粒為左韜教授家傳治療干眼癥的經典方;鞠品等[33]使用杞參顆粒治療氣陰兩虛型2型糖尿病干眼癥,結果發現治療后治療組瞼板缺失情況評分低于本組治療前及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3.2 外治法
3.2.1 中藥熏蒸 中藥熏蒸屬于中醫外治法之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眼部組織營養狀況,促進淚液的分泌;結合中藥發揮的功效能夠起到各種滴眼液達不到的效果[34]。董慧杰[35]使用大全寶散熏蒸治療本病,與單純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做對照,治療12天后觀察患者癥狀和干眼相關指標,結果發現使用大全寶散熏蒸治療組有效率為66.7%,高于對照組(50%)。
3.2.2 中藥霧化及中藥離子導入 在中醫傳統外治“熏法”和“敷法”基礎上改良的眼部霧化技術,可以疏經通絡、促進眼部的血液循環、延長藥物分子作用時間從而改善干眼癥狀[36]。張皜妍等[37]使用中藥超聲霧化聯合人工淚液眼液來治療本病,結果發現該療法能有效緩解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癥狀,既能改善患者的淚膜穩定性、促進淚液分泌,又能修復瞼板腺的功能。高峰等[38]采用中藥離子導入聯合0.1%玻璃酸鈉滴眼液治療干眼癥,結果發現治療后患者眼部癥狀積分較治療前降低,淚膜破裂時間、淚液分泌量較治療前增加,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55%,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70.97%)(Plt;0.05)。
3.2.3 針灸 針灸作為中醫傳統治法,不僅能改善患者眼部的血液循環進而改善視功能,還能調理全身氣血,鞏固療效。薛研等[39]應用“進火補”針刺法治療氣陰兩虛型糖尿病性干眼癥患者,結果發現經治療,患者淚膜破裂時間延長,淚液分泌量增多,療效顯著優于治療前(Plt;0.01)。
盛麗蘭等[40]以雷火灸聯合人工淚液治療本病,經治療后發現其總有效率達81.82%。秦小永等[41]用隔核桃灸聯合針刺治療干眼癥患者,發現其總有效率達100%。有研究[42]顯示熱敏灸對2型糖尿病相關干眼癥也有較好的療效。
3.2.4 局部刮痧 研究[43]表明對眼區局部進行刮痧有活血通絡的功效;刮拭攢竹、絲竹空、魚腰、太陽可以祛風明目,刮拭承泣、四白、球后、太陽可散風清熱、明目止淚,點刮懸顱、陽白可益氣明目、祛風清熱。
3.2.5 耳穴壓豆 “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根據祖國醫學的全息理論,耳朵有特定的點位對應自身的五臟六腑,當臟腑有病變之時便往往會在耳廓相關穴區出現反應,刺激這些反應點或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耳廓上的目1、目2穴直接對應眼部,通過刺激這兩個穴位點可作用于眼局部,結合其它相應穴位可以起到綜合調理的效果[44]。
4 小結
干眼癥是2型糖尿病在臨床中常見的眼部并發癥,常常給患者帶來許多不便,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發病人數的增加,越來越多的臨床醫師和學者關注到了本病,相關的研究報道也不斷增多和深入。西醫在本病的治療方面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雖能緩解癥狀,但卻存在諸多不良反應或副作用。中醫在本病的治療上有著豐富的手段,且以整體觀念出發,不僅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而且較為安全,毒副作用小,還能延緩病程的發展。臨床診療過程中可以充分結合中西醫的優點,結合現代醫學技術,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M L J,R A G,Jennifer S.Evaluation and Car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0,382(17).
[2]Jing-Hao Q,Li L,Lei T,et al.Epithelial Changes with Corneal Punctate Epitheli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ime to Healing.[J].BMC Ophthalmology,2018,18(1).
[3]亞洲干眼協會中國分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眼科學專業委員會眼表與淚液病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眼表與干眼學組.中國干眼專家共識:治療(2020年)[J].中華眼科雜志,2020,56(12):907-913.
[4]彭清華,謝立科,王育良,等.國際中醫臨床實踐指南 干眼(2021-12-14)[J].世界中醫藥,2022,17(16):2235-2239+2244.
[5]侯雪.中藥熏蒸技術對糖尿病相關性干眼癥患者的護理研究[D].吉林:長春中醫藥大學,2023.
[6]Maiese K.New Insights for Oxidative Stress and Diabetes Mellitus[J].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2015,2015.
[7]Shanshan W,Yan J,Tao L,et al.Dry Eye Disease Is More Prevalent in Children with Diabetes than in Those without Diabetes.[J].Current Eye Research,2019,44(12).
[8]陳敏,竇京濤.糖尿病與性腺疾病[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31(4):260-262.
[9]Colin C.干眼診療實用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48-49.
[10]曾潔,周渝姣,張傳寶.環孢素A滴眼液治療干眼癥的作用機制和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2014,23(13):1-4.
[11]田小輝.0.05%環孢素A用于治療干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D].新疆:新疆醫科大學,2023.
[12]王翠蓮.牛磺酸對東莨菪堿誘導小鼠干眼的改善作用及機制初探[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21.
[13]方美釵.糖皮質激素及非甾體類抗炎藥在白內障術后的合理應用分析[J].中外醫療,2021,40(34):118-121.
[14]Tsubota K,Yokoi N,Shimazaki J,et al.New Perspectives on Dry Eye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A Consensus Report by the Asia Dry Eye Society[J].The Ocular Surface,2017,15(1).
[15]羅雪瀾,蹇文淵.自體血清在干眼癥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中醫眼耳鼻喉雜志,2021,11(1):54-58.
[16]剛立杰.自體血清對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干眼癥的治療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1):77-78.
[17]孫嘉悅,劉濤.P2Y2受體激動劑用于干眼治療的研究進展[J].眼科新進展,2016,36(8):796-800.
[18]肖婉莉,胡紅莉,王海燕.地夸磷索鈉滴眼液聯合環孢素滴眼液治療干眼癥的療效[J].北方藥學,2023,20(6):43-45.
[19]邢悅,張曉梅.干眼病因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21,31(18):49-54.
[20]鄧顯峰,朱峰,陳偉,等.淚小點栓塞術聯合中藥治療中度干眼癥的療效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4):1967-1969.
[21]白淑瑋,李鳳至.糖尿病與非糖尿病干眼癥患者臨床特點及相關細胞因子表達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6,45(4):477-479.
[22]彭清華,謝學軍,肖家翔,等.中醫眼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1-20.
[23]李俊鋒,柳成剛,王曉麗.白澀癥源流淺析[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21,31(1):46-49.
[24]傅彥江,黃欣.中醫對干眼癥的認識[J].中醫雜志,2011,52(22):1978-1979.
[25]曹平,蘇露煜.潤目湯治療肝腎陰虛型糖尿病干眼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6,34(6):93-95.
[26]吳正正,張瑋瓊,接傳紅,等.益氣養陰活血法治療96例糖尿病患者干眼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20,30(10):723-727.
[27]沈紅燕,楊偉球,胡俊華,等.滋腎養陰中藥眼部氧氣霧化輔助治療糖尿病性干眼癥臨床研究[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1(4):352-355.
[28]王滿華,袁銘悅,王莉.加味沙參麥冬湯聯合眼針治療干眼癥臨床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16):2443-2446.
[29]張云舒.腹針治療脾胃濕熱型干眼的臨床療效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21.
[30]肖采尹,許家駿,張南,等.滋陰潤燥法治療陰虛內燥型2型糖尿病干眼癥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8,33(3):1191-1193.
[31]羅丹,高衛萍.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干眼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21,31(5):331-336.
[32]宋思文.觀察芪明顆粒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癥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1):207.
[33]鞠品,趙磊,李月鑫,等.杞參顆粒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氣陰兩虛型眼干燥癥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33):96-99.
[34]張海娟,馬遙,張俊秀,等.便攜式干眼熏蒸儀中藥熏蒸對干眼的短期療效[J].眼科,2018,27(3):178-181.
[35]董慧杰.大全寶光散熏蒸治療肝胃郁熱夾瘀型糖尿病干眼癥的臨床研究[D].銀川:寧夏醫科大學,2018.
[36]沈紅燕,楊偉球,胡俊華,等.滋腎養陰中藥眼部氧氣霧化輔助治療糖尿病性干眼癥臨床研究[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1(4):352-355.
[37]張皜妍,左韜.中藥超聲霧化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臨床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20,32(4):743-747.
[38]高峰,趙志清,劉雅妮,等.中藥離子導入治療干眼癥患者的效果觀察[J].寧夏醫學雜志,2021,43(2):172-174.
[39]薛研,趙耀東,元永金,等.“進火補”針刺法治療氣陰兩虛型糖尿病性干眼癥32例[J].中醫研究,2017,30(11):50-52.
[40]盛麗蘭,錢麗君,張永姣,等.雷火灸聯合玻璃酸鈉滴眼液治療糖尿病干眼癥患者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20,58(3):66-69.
[41]秦小永,侯全云,曹亞永,等.隔核桃殼灸配合針刺治療干眼癥30例[J].中國針灸,2016,36(10):1088.
[42]左小燕.熱敏灸聯合針刺治療水樣液缺乏性干眼癥的臨床觀察[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18.
[43]陳詠敏,范惠霞,曹岐新,等.中藥熏蒸與刮痧聯合西藥治療肝腎陰虛型2型糖尿病干眼癥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0,52(19):164-167.
[44]唐棠,許家駿,王福,等.耳穴壓豆配合玻璃酸鈉滴眼液治療干眼的隨機對照研究[J].現代中醫臨床,2021,28(5):20-23.
(收稿日期: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