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脂血癥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主要病因之一,是AP反復發作的重要原因及影響AP預后的重要因素。由于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具有病情重、治療難、易復發等特點,因此成為臨床治療研究的重點與難點。中醫藥在治療HLAP方面具有改善癥狀、調節血脂、控制炎癥反應等優勢,現將近年來中醫藥對HLAP病因病機的認識和中醫藥療法相關研究進行綜述。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癥;中醫;病因病機;治療
中圖分類號:R65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25)02-0082-04
近年研究結果顯示,高脂血癥已超過酒精成為我國急性胰腺炎(AP)發作的第二大病因[1]。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HLAP)具有“發病年輕化、合并癥多”,“病情進展快、易發展為重癥”,“更易復發”等特點[2],較其他原因的AP,HLAP發生持續性器官衰竭的概率及臨床嚴重程度更高[3],中醫療法在快速改善HLAP癥狀、降低血脂指標、改善HLAP嚴重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現整理近年來中醫學在治療HLAP方面的研究進展。
1 中醫對HLAP的認識
根據現代醫學AP的癥狀,可將AP歸屬于中醫學“腹痛”“脾心痛”“胰癉”“結胸”等范疇。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與肝、膽、胃有密切聯系,同時可涉及其他多個臟器,如心、肺、腎、腦、腸,其基本病機為腑氣不通[4]。高脂血癥作為AP的病因,兩者常互為因果。根據臨床特征,高脂血癥歸屬于中醫學“膏”“脂”范疇。全國名中醫白長川教授提出“脂濁[5-6]”的概念:“膏脂”不能正常輸布、利用及排泄不及,膏脂過剩,停于脈管、皮下、膏肓等,滋生病理之脂濁,指出脂濁與高脂血癥等多種疾病相關,也是HLAP發病的病因。張娜等[7]指出痰瘀互結是高脂血癥發生發展的病機:脂濁入血,氣機不暢,阻于血脈,聚而為痰,影響氣血運行,日久生瘀,痰瘀互結。劉爽等[8]根據歷代醫家的臨證經驗,提出了痰瘀理論對高脂血癥性胰腺炎(HLP)發病的重要性。李玉瑩等[9]在AP發病機理的熱病觀基礎上提出熱邪為高甘油三酯血癥相關性胰腺炎重癥化的核心。
2 治療
中醫對于HLAP的治療,多在以對AP的治療基礎上進行,結合HLAP獨特的發病機理和病理產物,以“通里攻下”為主要治療原則,加以“清熱解毒”、“祛濕化痰”、“活血化瘀”等治法;中醫治療HLA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緩解癥狀、促進胃腸功能恢復,調節脂質代謝,抑制炎癥反應、調節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減輕HLAP嚴重程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
2.1 緩解癥狀、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腹痛是HLAP患者最主要的臨床癥狀,合理的鎮痛鎮靜可減輕應激帶來的病理性損傷,有利于改善HLAP患者的預后。HLAP疼痛以“不通則痛”為病機總則,選用具有通腑瀉下功效的中藥復方有助于減輕腹痛、改善胃腸道癥狀。
胡業順等[10]選用具有峻下熱結功效的大承氣湯化裁灌腸治療輕中度HLAP(腑實熱結型),治療1周后觀察組腹痛、便秘、胸悶、發熱等中醫證候緩解率和胃管留置時間、排氣排便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等胃腸功能恢復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譚冬梅等[11]選用清熱化濕、理氣通便的溫膽湯合大承氣湯治療輕中度HLAP(濕熱中阻型),觀察組腹痛、大便干結、小便短赤等癥狀及腹膜炎體征消失、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改善均優于對照組。芒硝具有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等功效,藥理研究發現外敷芒硝具有消炎止痛、改善腸道局部循環、促進消化道功能恢復等作用[12]。對于AP的外敷治療,臨床研究多為芒硝單藥或以芒硝為主要成分的外敷袋為主。居偉等[13]發現芒硝外敷可促進輕中度HLAP患者胃腸功能恢復。
針灸是中醫鎮痛的重要手段。研究顯示,針刺可減輕AP患者腹痛、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胃腸道功能障礙[14-17],臨床上多選用足三里、中脘、內關、天樞、上巨虛等穴位進行針刺[18]。潘慧等[19]應用撳針聯合西醫常規療法治療妊娠期HLAP患者1例,表明其鎮痛效果明顯,且無毒副作用。中醫藥不僅能改善HLAP患者腹痛、腹脹等常見的臨床癥狀,對于胸悶、發熱、便秘等癥狀也有所改善。
2.2 調節脂質代謝 高脂血癥既是HLAP的病因,又是導致HLAP患者病情不斷惡化的誘因;因此,病因治療為HLAP的核心治療,核心治療的關鍵在于降脂。快速降低并控制血清TG水平在5.65mmol/L以下是救治HLAP并預防其復發的核心環節。中醫藥在防治高脂血癥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目前已知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藥有上百種;以降TC為主的中藥有山楂、澤瀉、柴胡、川芎、當歸等,以降TG為主的中藥有甘草、黃芩、黃連等,對兩者均有作用的中藥有大黃、絞股藍、葛根、決明子等[20]。中藥復方多加入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藥或藥對以達到降脂作用。
張榮展等[21]選用具有祛濕化痰、健運脾胃的功效的澤瀉湯(澤瀉、白術),探究其對HLAP的防治作用。結果表明,澤瀉湯可抑制肝臟中的脂滴蓄積,降低HLAP模型小鼠的TC、TG水平,達到調脂的作用。劉小虎等[22]發現濟陰顆粒(生地黃、淫羊藿、香附、丹參、黃柏)可通過調節血清中TG含量對高脂血癥誘導的大鼠胰腺組織損傷產生保護作用。羅旭娟[23]發現大黃可降低TC水平,改善HLAP大鼠模型的脂質代謝。
針刺治療高脂血癥多從脾論治,臨床上以足三里、豐隆、三陰交為核心選穴[24]。劉美玲等[25]通過Meta分析比較發現針刺療法(包括普通針刺、電針、穴位埋線)對比單用他汀類藥物在降低TC、TG、LDL-C方面有相同功效,在升高HDL-C、降低中醫證候積分方面具有優勢,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2.3 抑制炎癥反應、調節免疫功能 AP是以急性腹痛和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消化系統疾病。約有20%的AP患者會出現持續性SIRS,進而發展為持續性器官功能衰竭,表現為SAP[26]。對于HLP,甘油三酯分解代謝產生的游離脂肪酸會增加炎癥因子的釋放,加重HLP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發生[27];研究發現[28],AP的發生發展與機體免疫功能失調密切相關,免疫細胞過度活化也會加重全身炎癥反應[29]。以下法為功效的中藥復方可以降低HLAP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調節免疫功能。
瞿兵等[30]選用具有通腑瀉熱、清熱散瘀、行氣止痛的柴黃清胰活血方治療HLAP(腑實熱結型),觀察組治療3、7 d后TNF-α、IL-8、IL-18水平低于對照組。馮萍萍等[31]研究具有清熱瀉火、行氣除脹、疏利樞機、通里攻下功效的柴芍承氣湯口服加灌腸對HLAP不同臨床時期的療效,研究顯示,治療組對淀粉酶、WBC、CRP、TG、TNF-α、IL-6、IL-10等水平影響優于對照組,且早期干預優于中期干預,同時,兩者皆優于晚期干預。景海波[32]等選用清熱化瘀、行氣止痛的清胰方治療HLP(腑實熱結型),治療七天后,治療組免疫指標IgG、IgM、IgA明顯高于對照組。楊帆等[33]選用活血化瘀、通腑瀉熱、通里攻下的清胰湯鼻飼治療HLP,治療2周后,治療組血清CD4+、Lym含量較治療前、對照組升高(Plt;0.05),CD8+含量較治療前、對照組降低(Plt;0.05),表明清胰湯可提升機體免疫功能。
2.4 改善凝血功能 HLAP發生時,高甘油三酯可激活血小板,導致全身凝血機制障礙,導致胰腺微循環障礙,使胰腺組織缺血壞死;重癥HLAP時,炎癥介質和細胞因子可激活凝血酶原,導致纖溶系統亢進,出現凝血功能紊亂和血流動力學異常,進一步加重胰腺缺血壞死[34]。研究發現[35-36],凝血指標PT、FIB、D-二聚體指標對預測HLAP病情嚴重及預后具有一定價值。文獻顯示,中醫藥對HLAP凝血功能指標的改善也有一定療效。
王宏等[37]選用疏肝理氣、通腑瀉熱的降脂清胰湯內服及灌腸治療輕中度HLP患者(肝郁氣滯型),結果表明,觀察組vWF、PT、FIB、D-二聚體等凝血功能指標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降脂清胰湯口服及灌腸可改善凝血功能,且治療7天后的觀察組SAP轉化率低于對照組(3.13%VS14.75%)。譚崇友[38]等發現以丹參為主要成分的復方丹參注射液可調節HLAP 患者APTT、PT及D-二聚體等凝血指標。郭曉丹[39]等選用具有攻下解毒、清熱化濕、行氣止痛功效的柴芍承氣湯鼻飼治療HLP(腑實熱結型),治療7d后,治療組PT、APTT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2.5 減輕HLAP嚴重程度 對于HLAP嚴重程度的評估主要使用改良CT嚴重指數(MCTSI)、BISAP評分、APACHE Ⅱ評分等;研究顯示,中醫藥在降低HLAP嚴重程度評分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焦鵬等[40]使用清熱解毒、通腑化瘀的解毒通胰湯保留灌腸治療HLSAP(瘀毒互結型),治療10天后觀察組APACHEⅡ評分、SOFA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安盈等[41]選用降脂清胰湯口服與保留灌腸治療HLSAP,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治療,治療后觀察組BISAP、APACHEⅡ評分低于對照組。郭秀紅等[42]選用清熱通腑、內瀉熱結的清胰降脂湯治療輕中度HLAP,治療一周后,觀察組MCTS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2.6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研究顯示,HLAP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其他病因所致AP。中醫藥可降低HLAP并發癥發生率。
張榮等[43]選用峻下熱結、通里攻下的大承氣湯治療高脂血癥重癥急性胰腺炎(HLSAP),治療后觀察組ARDS(15.63%VS50.00%)、胸腹腔積液(43.75VS71.88)、呼吸衰竭(12.50VS25.00)發生率低于對照組,Rason評分低于對照。楊成寧等[44]選用清熱化濕解毒、化瘀攻下存陰的清解化攻方治療HLAP(瘀毒互結型),治療7天后,觀察組胰周膿腫、假性囊腫、膿毒癥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15.2%VS40.6%)。
3 小結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逐漸上升,研究顯示,中醫藥在治療HLAP方面取得了一定療效,其具有改善癥狀、保護胃腸道粘膜、抗炎、降脂、調節免疫、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重癥化傾向等作用。但是中醫對于HLAP的研究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一是對于HLAP多合并糖尿病、肥胖癥等代謝性疾病及更易并發急性腎損傷的研究仍然欠缺;二是對HLAP易復發的研究仍有待進一步開展;三是中醫對于HLAP的治療以腑實熱結型為主,缺少對其他中醫證型的研究;四是已開展臨床研究的缺乏多中心大樣本臨床研究,可信度不高。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應該注重開展針對HLAP獨特的高質量的中醫藥干預的臨床研究,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的證據和幫助,發揮中醫療法的特色與優勢。
參考文獻:
[1]《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診治急診專家共識》專家組.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診治急診專家共識[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30):3781-3793.
[2]杜奕奇,宋英曉.高三酰甘油血癥急性胰腺炎的特點與處理[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21,41(1):10-13.
[3]Li X,Ke L,Dong J,et al.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linical features between hypertriglyceridemia and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30 patients from a tertiary center[J].BMC Gastroenterol,2018,18(1):89.
[4]張聲生,李慧臻.急性胰腺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7,33(11):2052-2057.
[5]戰麗彬,牛新萍,白長川.論脂濁致病[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6):1103-1105.
[6]項紅,崔鈺瑩,朱禹潼,等.基于脂濁理論探討高脂血癥胰腺炎的治療[J].中醫雜志,2023,64(15):1612-1615.
[7]張娜,章怡祎,劉萍.從痰瘀論治高脂血癥[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29(6):1263-1264.
[8]劉爽,王垂杰.從痰瘀理論探討高脂血癥性胰腺炎[J].環球中醫藥,2019,12(2):243-244.
[9]李玉瑩,楊鑫敏,鐘少琦,等.從“膏-濁-熱毒”病機演變淺析高甘油三酯血癥相關性急性胰腺炎重癥化的機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24,47(5):672-678.
[10]胡業順,楊曉麗,王啟志,等.大承氣湯化裁灌腸聯合西醫治療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急癥,2023,32(12):2171-2174.
[11]譚冬梅,李彬,何成偉,等.溫膽湯合大承氣湯治療高脂血癥急性胰腺炎(濕熱中阻證)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22,31(4):663-666.
[12]Wang Y,Zhang X,Li C.Applying Hot Compresses with Rhubarb and Mirabilite to Reduce Pancreatic Leakage Occurr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Iran J Public Health,2017,46(1):136-138.
[13]居偉,周文明.基于“三才理論”的耳穴-外敷-灌腸治療輕中型急性高脂血癥性胰腺炎療效觀察[J].山東中醫雜志,2023,42(12):1307-1313.
[14]Zhu F,Yin S,Zhu X,et al.Acupuncture for Relieving Abdominal Pain and Distension in Acute Pancreat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Front Psychiatry,2021,12:786401.
[15]馬柳一,劉倩倩,吳蕾,等.針刺足三里、中脘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喂養不耐受的影響[J].針刺研究,2021,46(4):312-317+325.
[16]李佳,趙雨,文謙,等.電針干預重癥急性胰腺炎伴麻痹性腸梗阻: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6,36(11):1126-1130.
[17]王新宇,石現,何磊.電針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腸動力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J].針刺研究,2007(3):199-202.
[18]陳俊伍,何文珊,李應昆.針刺輔助治療急性胰腺炎選穴規律分析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6):278-280.
[19]潘慧,唐奇,李寧.撳針合西醫常規療法治療妊娠合并高脂血癥型急性胰腺炎驗案1則[J].湖南中醫雜志,2019,35(7):88-89.
[20]李霜楓,劉鈺涵,陳旭.中藥治療高脂血癥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6):138-139.
[21]張榮展,湯甜甜,黃芳,等.基于內質網自噬系統探究澤瀉湯對高脂血癥急性胰腺炎的防治作用[J].中草藥,2024,55(11):3705-3715.
[22]劉小虎,梁茂新,李國信,等.濟陰顆粒對高脂血癥大鼠胰腺組織TLR-4信號通路的影響[J].解放軍醫藥雜志,2021,33(4):1-5.
[23]羅旭娟,白雪,李增暉,等.糞菌移植與中藥大黃治療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效果比較[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2,38(12):2767-2773.
[24]劉佳,吳煥林,張立晶,等.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分析針灸治療高脂血癥患者的選穴規律[J].世界中醫藥,2021,16(24):3683-3689.
[25]劉美玲,張青穎,郭義.針刺療法干預高脂血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33):4268-4275.
[26]金濤,李蘭,張瀟穎,等.《急性胰腺炎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解讀[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24,31(2):205-211(2023-05-31).
[27]趙慧佳,吳東,吳文銘.高脂血癥性胰腺炎研究進展[J].協和醫學雜志,2022,13(4):637-643.
[28]Shen Y,Cui NQ.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infection from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Inflamm Res,2012,61(7):743-748.
[29]彭凱新,文禮.急性胰腺炎的發病機制研究進展及未來展望[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24,45(2):167-177.
[30]瞿兵,曾莉蓉,朱淑云.柴黃清胰活血方治療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21,30(3):485-487.
[31]馮萍萍,徐燕芳,童寶燕,等.柴芍承氣湯對不同時期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淀粉酶、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20,27(1):15-18.
[32]景海波,周松陽,朱桂祥.清胰方對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湖南中醫雜志,2021,37(5):66-68.
[33]楊帆,程黎娜,張玲娟,等.清胰湯聯合生長抑素對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患者胃腸與凝血功能及免疫系統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14(7):954-957.
[34]李孟可,陳三洋,劉艷娜,等.動態血小板及凝血相關指標對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的預測價值[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21,30(9):1113-1118.
[35]茍園園,姚隆,曹潔.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凝血指標與D-二聚體水平變化及其預測疾病嚴重程度的價值[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23,48(7):1050-1058.
[36]Yang N,Zhang DL,Hao JY.Coagulopathy and the prognostic potential of D-dimer in hyperlipidemia-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J].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2015,14(6):633-641.
[37]王宏,安瑩,閆鐵靜,等.降脂消胰湯內服與灌腸聯合西藥治療高脂血癥性胰腺炎療效及對患者血脂、凝血功能的影響[J].陜西中醫,2024,45(6):785-788.
[38]譚崇友,覃雪蓮,高飛,等.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生長抑素治療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觀察[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19(6):26-30.
[39]郭曉丹,周建華,馮亞娟,等.柴芍承氣湯聯合低分子肝素對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患者炎癥介質、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8,24(18):175-179.
[40]焦鵬,申霖,翟盈盈,等.解毒通胰湯保留灌腸聯合常規療法治療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3,55(12):47-52.
[41]安瑩,王宏,閆鐵靜.中藥口服與保留灌腸聯合生長抑素在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中應用[J].遼寧中醫雜志,2023,50(11):99-102.
[42]郭秀紅,張期,葛來安,等.清胰降脂湯治療高脂血癥性胰腺炎的療效觀察及對胰腺CT的影響[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22,34(4):56-59.
[43]張榮,程賢文,徐長飛.大承氣湯聯合低分子肝素鈣配合雙重血液濾過治療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3,39(9):989-992.
[44]楊成寧,劉禮劍,劉錕榮,等.清解化攻方輔助治療瘀毒互結型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學,2021,43(24):2928-2932.
(收稿日期: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