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直播行業的快速、大規模發展,直播行業逐漸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并與其他行業形成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在中國,直播行業發展時間短、規模大、擴張速度快,但由于部分直播平臺類公司不注重企業內部控制,使得稅務風險管理出現一定程度的困難。在此以直播平臺的代表企業H公司為樣本,使用多樣的納稅評估分析方法詳細梳理其涉稅數據,并針對其稅務風險問題進行歸納,從稅務管理體系的構建與稅務風險的降低出發,以提高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強化稅務信息溝通、構建完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為目標,為幫助H直播平臺建立良性的稅務風險防范措施提供思路。
中國直播平臺的特點
直播平臺在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手機端視頻技術的廣泛應用,這使得廣大的手機用戶能夠通過不同的APP渠道觀看直播平臺的多元化娛樂節目。
各類直播平臺主要在娛樂性和商業性兩個維度之間尋找自己定位,節目收益形式有直播帶貨分成、粉絲打賞、插播廣告、節目收費、游戲比賽轉播等多種形式,既滿足人的娛樂需求、交際需求等,也形成了各種文化社區頻道或圈層。整體而言,直播平臺的特征呈現出“消費者(用戶)—平臺—商家”的三維互動結構,文化娛樂功能與商業經濟功能兼具。
直播平臺在觀賞性和娛樂性兩個方面的總體特點是交互性強,其與觀眾的實時參與熱情緊密相關,且日益突出“陪伴與分享”的核心價值。但另一方面,根據《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所提供的近10年的數據,很多直播平臺呈現生命周期短、高度依賴網絡系統、虛擬貨幣和虛擬交易泛濫、“刷流量”現象普遍,以及內部企業組織結構呈現扁平化和簡單化的特點。
H直播平臺財務和涉稅基本情況
H直播平臺于開曼群島注冊,以游戲、影視娛樂、文藝娛樂、教育、戶外、體育賽事為主營業務,直播內容多元,產品覆蓋PC、Web、移動端APP,直播節目達3300款之多,主播規模長期保持在6000—7000名左右,直播平臺月活躍用戶數量為1.7億人次以上,于202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H直播平臺財務狀況
H直播平臺2019—2024年間擴張迅猛,5年時間資產規模擴張了90倍,現保持在120—130億元之間,總負債規模保持在26—30億元之間,所有者權益為100億元左右,近年來浮動較小。其業務模式分為直播收入和廣告收入兩類,除了前兩年利潤為負值,截至2024年平均每年毛利潤保持在4億元左右,凈利潤保持在8000萬—9000萬元之間。
H直播平臺涉稅基本情況
H直播公司的涉稅稅種中,增值稅及文化事業建設費,稅率6%。海外股東股息紅利所得稅依據開曼群島現行稅法,不加征收。其在新加坡設立的子公司征收外資企業所得稅17%。其因業務開展,在中國香港所產生的應稅收入征收16.5%所得稅。中國內地從事生產經營所得收入一律按照25%企業所得稅繳納。
涉及的稅收優惠情況顯示:文化事業建設費依“財稅2019年46號”文件精神降低了50%;H直播平臺在中國內地的企業所得稅自2019年起獲得“國家重點軟件企業”資格認定后,次年經稅務機關審查可于當年享受10%優惠稅率;在稅基式減免方面,其企業研究與開發費用可享受75%的加計扣除政策,在計算應納所得額時按實際發生研發費用的175%在稅前扣除;稅額式減免方面,由于其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向股東支付股息后不會征收預扣稅,香港子公司支付股東的股息在香港亦不受任何扣繳稅的限制。
H直播平臺稅務指標風險分析
根據H直播公司2019—2024年間年報的信息,H直播平臺的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和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數據符合正常經營的公司業務增長邏輯,出現多列支成本費用降低稅負水平的稅務風險較低。比較異常的是2019年、2020年初期的數據,由于當時直播行業競爭達到白熱化,用于向主播及用戶返利的費用成本高居不下,主營收入較正常年份減少約30億元,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也增高到880.34%,主營業務純利潤率低至負值以下30%左右。此外,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和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配比率保持在100%左右,也表明該公司的經營狀況比較正常。
H直播公司在2019—2020年企業所得稅稅前利潤為負,因此兩年間該公司不需要繳納所得稅。而年報顯示的營業利潤稅負率持續穩定地處于一個低水平,近期企業所得稅稅負率保持在16%左右。研發、營銷、行政等費用配比整體保持在1%-6%之間,波動不大。
基于涉稅具體情況的問題分析
研發費用歸集與核算的稅務風險
H直播公司在2020年營業收入翻倍增長的情況下出現了降低,營業收入增長率2019—2024年間分別為174.16%、149.26%、113.35%、79.58%、30.33%,而研發費用增長率在這五年間分別為-9.65%、55.83%、91.86%、51.23%、44.34%。其研發費用無法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穩定同比增長,甚至出現反比現象。由于研發費用開支主要用于開發人員的薪金福利及股份補償,這種簡單的科目設置也體現出相關會計人員的不嚴謹與不專業。
VIE架構(可變利益實體)所內含的稅務風險
VIE架構的優點是可以為公司上市帶來吸引外資注入的機會,因H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最頂層母公司設立在開曼群島,所以資本利得稅的稅負為0。但中間層的香港子公司和最基層的內地的廣州子公司,卻不能幫助企業降低稅負,甚或可能面臨稅務風險。另外,根據中國稅法規定,通過獨家協議支付的服務費也需要繳納增值稅、城建稅、企業所得稅等稅款,這同樣增加了H公司的稅務風險。
主播個人的稅務風險
H直播平臺主播個人的收益模式劃分基本為三類。第一類是獨立主播,未與經紀公司和直播平臺簽約,可直接將直播取得的收入提現;第二類是公會主播,與經紀公司簽約,經紀公司分別與平臺、主播個人進行分成收益結算;第三類是與直播平臺簽約的簽約主播,H直播平臺按月與簽約主播進行工資收益結算。這三類方式既包含雇傭勞動關系、勞務關系,也包含合作關系。雇傭勞動所得,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項目由直播平臺代扣代繳。勞務所得主要源于打賞分成,也由直播平臺先預扣預繳稅款。合作所得因沒有隸屬關系,需要主播個人以市場主體名義繳納企業所得稅。鑒于上述收益模式類型的多樣性、交叉性,以及個人主播之間所得的差距,其存在扣繳義務人身份認定不明確而導致的稅務風險。經紀公司或直播平臺也有可能出現轉嫁與逃避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義務的風險。
完善H直播平臺稅務風險管理的建議
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和科學問責審查制度的實施
由于H直播平臺采用VIE架構,因此其外資股東資本利得稅負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隨著我國法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H公司企業管理層必須加強風險管理意識,首先要做好稅務合規方面的工作。其次,鑒于研發費用歸集與核算的稅務風險,簡單的科目設置也體現出相關會計人員的不嚴謹與不專業,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問責機制,對研發人員的薪金福利及股份補償應及時量化考核,提升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其三,針對主播個人稅務風險,需要制定科學的內部審查制度,增強員工及合作方防范稅務風險管理的宣講與培訓工作,確保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層層落實。
暢通稅務信息溝通渠道
H直播平臺高度信息化、數字化的運營模式決定了其內部涉稅信息的交流和與外部稅務機關、稅務咨詢機構的信息交流必須暢通高效。
在加強內部各部門稅務信息溝通方面,H直播平臺需要打破內部壁壘,將平臺、經紀公司、主播個人通過內部溝通機制高效關聯起來。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搭建起直播平臺內部專門的涉稅信息庫,在保證保密性、實時性的同時,優化稅務信息管理流程,加大涉稅問題的日常科普和稅務風險管理的日常宣傳。
其次是加強與政府機關的涉稅信息溝通。主動向稅務機關分享平臺的涉稅信息,能夠有效減少因涉稅政策的變動帶來的稅收爭議和稅收政策理解偏差。尤其是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以及VIE架構海外上市等涉稅問題上,這都需要H直播平臺緊跟政策步伐,從而減少稅務風險的發生。
其三是與稅務咨詢相關的專業機構保持良好的信息溝通渠道。這些第三方服務機構作為專業的稅務咨詢部門,其在涉稅事項處理和專業人員協助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也具有充足的政策變動應對措施。H直播平臺在涉及到主播個人稅務代繳代扣、研發費用歸集核算等重大涉稅情況時,外聘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能夠幫助企業彌補稅務政策變動盲點,其還能提供財稅知識培訓等服務,可有效在納稅工作方面控制相關風險發生。
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首先,明確稅務風險管理目標是指引企業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前提,而做好這項工作,需要企業對本公司的涉稅情況做好調查,之后再進行具體涉稅管理目標的規劃。其風險管理目標包括:日常經營行為和商業目的應符合的稅法規定;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應遵循的會計準則;稅務登記、賬簿憑證管理、稅務檔案管理等。H直播平臺在稅務目標的確立上必須做好細節內容安排。
其次是正確識別、分析稅務風險。H直播平臺針對目前研發費用歸集與核算方面所產生的相關稅務風險隱患、VIE架構(可變利益實體)所內含的稅務風險、主播個人收益代繳代扣所產生的相關稅務風險,需根據實際情況列出稅務風險清單,定期對日常經營活動所涉及的稅務風險進行逐項識別與分析,以科學的納稅評估指標體系,高效地排查稅務風險。
第三個方面是制定稅務風險應對措施,在評估好稅務風險成本之后,以合法合規的方式選擇應對策略。
第四是建立監督、反饋和改進稅務風險的管理機制,以績效考核的形式將監督工作落實到具體崗位和人員,以委托專業會計事務所、稅務事務所的方式定期評估和反饋稅務問題,進而不斷改進、優化、完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地防控和化解稅務風險。
結語
總而言之,在直播行業迅速發展壯大的同時,很多直播企業并沒有建立起包括預防、評估、檢查、規避等一系列措施在內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再加之部分直播企業缺乏專業稅務人員,其財務人員與稅務部門信息交流缺乏,致使主播涉稅問題突顯,直播行業稅源流失問題也時有出現。加之互聯網技術的數字化、虛擬化、即時化支付交易,更是給稅收征管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這需要H直播平臺在提升稅務風險管理意識、暢通稅務信息溝通渠道,以及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完善方面不斷努力,以降低相關稅務風險。
課題: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干部學院一般課題,稅收風險推送與基層稅務機關有效應對,課題編號:2024YBKT010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干部學院(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