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xercise fear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ZHOU Tingting,SHI Weiqin,JIN Liping,ZHU Fang*
School of Clinical Oncology,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jian Cancer Hospital,Fujian 350014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ZHU Fang,E-mail:139609298724@163.com
Keywords"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exercise fear; influencing factors; symptom disturbance; dyspnea; nursing; influencing factors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調查肺癌化療病人的運動恐懼現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福建省某三級甲等腫瘤醫院住院的110例肺癌化療病人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中文版恐動癥評估簡表(TSK?11)、中文版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肺癌特異性模塊(MDASI?LC)和改良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呼吸困難指數(mMRC)進行調查。結果:110例肺癌化療病人的運動恐懼得分為(27.90±6.17)分,癌癥困擾得分為(116.23±39.33)分,呼吸困難指數分級為(1.50±1.12)級。運動恐懼與癥狀困擾、呼吸困難指數呈正相關(r值為0.338,0.401,Plt;0.001)。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文化水平、合并癥數量、疼痛程度、癥狀困擾和呼吸困難是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的影響因素(Plt;0.05)。結論:年齡、文化水平、合并癥數量、疼痛程度、癥狀困擾和呼吸困難是影響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的主要因素。醫護人員應采取多學科團隊協作來提高病人對運動益處的認識,構建肺癌病人化療期間運動方案,降低肺癌化療病人的運動恐懼,提高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 肺癌;化療;運動恐懼;影響因素;癥狀困擾;呼吸困難;護理;影響因素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4.029
2022年,我國肺癌新發病例為106.0萬例,占全部惡性腫瘤的22.0%,肺癌死亡人數約為73.3萬例,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28.5%;肺癌在男性和女性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人數中均占首位[1]。化療作為肺癌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盡管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但同時也可能導致病人肌肉萎縮、體力下降,進而影響其日常活動能力和治療耐受性[2?3]。有研究表明,適量運動不僅能夠抵消肺癌化療后出現的肌肉力量下降[4],且在化療期間能為病人帶來快速的肌肉適應和健康益處,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5]。盡管多項研究證實運動可以改善肺癌化療病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6?7],且在化療期間,高強度間歇訓練也被認為對癌癥病人是安全的[8?9],但由于對運動加劇病情的擔憂、對未知的焦慮以及對化療期間身體極限的不確定感等因素,肺癌化療病人往往伴有對運動的恐懼、緊張等負性情緒[10]。運動恐懼是指個體對自身活動或運動時產生的一種過度的、非理性的恐懼[11]。目前,國內外關于運動恐懼的報道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及手術后病人中[12?13],詳盡探討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的現狀,并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以期為肺癌病人化療期間制定有效的運動干預策略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福建省某三級甲等腫瘤醫院住院的110例肺癌病人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經病理學確診為原發性肺癌;2)年齡≥18歲;3)小學及以上文化水平;4)采用化療治療,且化療≥1個療程;5)預計生存期gt;3個月。排除標準:1)合并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缺陷或衰竭者;2)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障礙者。樣本量估算按照橫斷面研究樣本量粗略計算的方法,樣本量應為自變量的5~10倍,本研究共納入16個變量,同時考慮20%的無效問卷率,最終應至少選取96例研究對象。本研究已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K2024?245?017)。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本研究團隊在基于研究目標和參考相關文獻的前提下,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了可能會對最終研究結果產生影響的各類社會人口學變量以及與疾病相關的變量。社會人口學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體質指數(BMI)、居住地、婚姻狀況、文化水平、職業狀態、家庭人均月收入、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吸煙史;疾病相關資料包括腫瘤分期、合并癥數量、化療藥物、化療周期、腫瘤類型、治療方案、疼痛程度等。其中,BMI=體重(kg)÷身高(m)2,lt;18.5 kg/m2為體重過輕,18.5~lt;24.0 kg/m2為正常體重,24~lt;28 kg/m2為超重,≥28 kg/m2為肥胖。化療周期是從開始使用化療藥物的第1天算起,直至第21天結束。疼痛程度以疼痛數字評分量表(NRS)進行評定,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可忍受,但不影響生活和睡眠;4~6分為中度疼痛,明顯不適,可能需要止痛藥,且影響睡眠;7~10分為重度疼痛,難以忍受,需要止痛藥,且嚴重干擾睡眠和日常活動。
1.2.2 中文版恐動癥評估簡表(Tampa Scale of Kinesiophobia,TSK?11)
TSK?11是從原始的17個條目版本[14]修訂而來,由Woby等[15]基于2005年提出的恐懼?回避運動模型編制而成。該量表共11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強烈反對”至“強烈同意”分別計1~4分。總分為11~44分,得分越高表明恐動水平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83,重測信度為0.798[16]。
1.2.3 中文版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肺癌特異性模塊(Lung Cancer Module of 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LC)
該量表由Cleeland等[17]進行開發,由我國學者張立力等[18]于2013年進行漢化。該量表包括2個子量表,癥狀嚴重程度子量表中包含13個癌癥核心癥狀和6個肺癌特異性癥狀;癥狀困擾程度子量表中包含一般活動、情緒、工作、與他人的關系、走路、生活樂趣6個癥狀困擾條目。該量表要求病人評估過去1 d內上述癥狀的嚴重程度及其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困擾程度。每個條目計0~10分,0分表示“無癥狀”,10分表示能想象的最嚴重程度。得分越高表明病人體驗的癥狀程度越嚴重。本研究中該量表2個子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751,0.760。
1.2.4 改良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呼吸困難指數(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
該量表由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在1959年提出的,評估等級分為0~4 級[19]。劇烈活動時感到呼吸困難評為0級;爬小坡或平地快步行走時出現氣促評為1級;平地行走時速度較患病前慢或需要休息評為2級;平地行走數分鐘或行走100 m后需要休息評為3級;換衣服時出現氣促或因明顯的呼吸困難而無法離開房間評為4級。分級越高表示病人運動時呼吸困難越嚴重。
1.3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于調查前對2名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在肺癌病人化療期間收集病人的一般資料以及TSK?11、MDASI?LC、mMRC的調查問卷信息。由研究者用統一且標準的指導語向病人解釋量表條目的內容、含義及填寫注意事項。問卷以匿名的方式當場發放,對于填寫有困難的病人,由調查者采用統一語言解釋每一個條目,然后依據病人的選擇代替其完成相關內容的填寫。填寫完畢后立刻收回,逐一核對調查表的內容,如有漏填則及時補充。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10份,有效回收率為91.7%。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服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探究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癥狀困擾和呼吸困難之間的相關性;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探究其運動恐懼的影響因素。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癌癥困擾和呼吸困難現狀
110例肺癌化療病人的運動恐懼得分為(27.90±6.17)分,癌癥困擾得分為(116.23±39.33)分,呼吸困難指數分級為(1.50±1.12)級。
2.2 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的單因素分析(見表1)
2.3 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與癥狀困擾、呼吸困難的相關性
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與癥狀困擾呈正相關(r=0.338,Plt;0.001),與呼吸困難呈正相關(r=0.401,Plt;0.001)。
2.4 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的多因素分析
以肺癌化療病人的運動恐懼得分為因變量(原值輸入),將單因素分析和Pearson相關性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自變量賦值方式為:年齡,lt;40歲=1,40~60歲=2,gt;60歲=3;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高中或中專=2,專科及以上=3;BMI,過輕=1,正常=2,肥胖=3,超重=4;合并癥數量,1個=1,2個或3個=2,≥4個=3;化療周期,1期或2期=1,3期及以上=2;腫瘤分期,Ⅰ期=1,Ⅱ期=2,Ⅲ期=3,Ⅳ期=4;疼痛程度,輕度及以下=1,中度=2,重度=3;癥狀困擾及呼吸困難以原值輸入。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文化水平、BMI、合并癥數量、腫瘤分期、疼痛程度、癥狀困擾、呼吸困難是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的影響因素(Plt;0.05)。見表2。
3 討論
3.1 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現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肺癌化療病人的運動恐懼得分為(27.90±6.17)分,處于中等水平。與陳曉東等[20]的研究結果相似。肺癌化療病人普遍對運動持有較強的負面態度,造成這種態度可能的原因是:1)化療本身會對病人的身體造成一定的負擔,導致身體出現疲乏、虛弱等不適感;2)肺癌病人往往伴隨著一些慢性病或并發癥,如心肺功能下降等,這些因素都可能限制病人的運動能力,使其在運動過程中感到不適或擔心出現意外情況;3)長時間的治療和病痛折磨可能使病人產生沉重的心理負擔,心態消極,從而不愿意參與運動;4)肺癌病人可能缺乏對運動益處的了解,或擔心運動會影響化療效果,從而導致運動恐懼水平較高。因此,對于肺癌病人來說,正確的引導和疾病教育至關重要。醫護人員可通過同伴教育、“互聯網+”科普等方法向病人解釋運動的好處,并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以幫助其克服對運動的恐懼和抵觸心理,積極參與運動,促進身體功能的恢復。
3.2 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的影響因素
3.2.1 年齡
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肺癌化療病人對運動的恐懼感也隨之增加。梁發存等[21]的研究也發現年齡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運動恐懼的重要危險因素,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運動恐懼感的增加可能與老年病人在多個方面的特殊性有關。首先,老年病人往往長期患病,其身體狀況和健康狀況不如年輕人,長期的疾病負擔可能導致老年病人對運動產生恐懼,擔心運動會加重其病情或引起不適。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肺功能和其他生理功能會逐漸下降,老年病人的肺功能不佳可能使其在進行運動時感到呼吸困難,這種生理上的挑戰也可能成為其對運動產生恐懼的原因之一。再者,老年病人可能對運動持有過多的顧慮和謹慎態度,其擔心運動帶來跌倒或受傷等的風險,因此在參與運動時更加謹慎和猶豫[22]。這提示醫護人員應針對高齡病人構建安全、有效、易實施的運動方案,定期評估病人的運動反應和健康狀況,及時調整運動計劃。
3.2.2 文化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肺癌化療病人的文化水平與其運動恐懼水平呈負相關,與Gunay[23]認為慢性頸痛病人文化水平越高則運動恐懼水平越低的結果一致。分析原因:文化水平高的病人其運動自我效能感更高[24],更容易接受運動給疾病康復帶來的好處,能更好地理解肺癌化療和運動的意義,從而產生堅持運動的決心。而受教育水平較低的病人可能因缺乏相關知識和自我管理能力而對運動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認識不足,因而更容易感到運動恐懼。此外,受教育水平較低的病人可能在獲取健康信息和資源方面存在障礙,且疾病接受程度更低[25],這進一步加劇了其對運動的恐懼感。臨床中醫護人員對于受教育水平較低的病人可以通過漫畫、回授法等簡單易懂的方式幫助其更好地了解運動康復的重要性和方法,降低其運動恐懼。
3.2.3 合并癥數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合并癥數量越多的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水平越高。有研究發現,在肺癌篩查人群中,高血壓、COPD、缺血性心臟病等合并癥的患病率較高,這些疾病本身就會限制病人的體力活動,加之化療期間疲乏、惡心等一系列不適癥狀,均會加重肺癌病人的運動恐懼[26]。此外,較單一慢性病病人,合并癥數量多的病人承受更沉重的疾病負擔,可能會更擔憂在鍛煉時發生跌倒或扭傷等意外情況,這樣的顧慮會加重其對運動的恐懼[27]。針對肺癌共病病人,醫護人員應積極采取多學科團隊協作的形式為病人制定個性化計劃,保證其營養攝入充足,且應對其合并癥進行積極管理,提高病人的舒適性,從而降低運功恐動水平。
3.2.4 疼痛程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肺癌化療病人的疼痛程度與運動恐懼呈正相關。這與Marshall等[28]的研究結果一致。腫瘤病人常伴有癌痛,運動時可能會加劇疼痛,導致病人對運動產生恐懼和回避。這種恐懼多源于對疼痛的過度擔憂,即疼痛災難化,會嚴重影響病人的運動意愿[29]。另外,長期疼痛病人可能因心理負擔對運動持謹慎或恐懼態度,影響其自我運動效能,形成疼痛與恐懼相互加劇的惡性循環,增加運動恐懼。醫護人員在做好病人疼痛管理的同時應關注病人的心理狀態,早期識別病人的疼痛災難化思維,采用正念減壓、活動日記等方式降低其運動恐懼[30]。
3.2.5 癥狀困擾
本研究結果顯示,癥狀困擾越重的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水平越高。與諶欣欣等[31]的研究結果一致。癥狀的嚴重程度會影響病人的體力活動水平,反之,體力活動水平的增加被認為可以減輕癥狀群的負擔。肺癌病人在化療期間會出現乏力、睡眠障礙、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可能進一步加重病人的疾病不確定感,從而增加病人的運動恐懼。對于癥狀較重的肺癌化療病人可以采用更加個性化和溫和的運動處方,以適應其當前的健康狀況和能力,如漸進式的體力活動計劃、床上或椅子上的溫和運動等。
3.2.6 呼吸困難
本研究結果發現,肺癌化療病人的呼吸困難與其運動恐懼呈正相關。與Katay?f??等[32]的研究結果相吻合,即呼吸困難越嚴重的病人其運動恐懼越高。當肺癌病人出現呼吸困難時,病人的活動耐受性下降,會感到胸悶、氣促,繼而引發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變得更加敏感和脆弱。這種心理狀態會進一步加重病人的運動恐懼。另外,病人往往難以辨別其呼吸困難是由運動造成的還是腫瘤本身所導致,由于趨利避害,其往往會選擇減少活動,甚至對運動產生恐懼[20]。這提示臨床中醫護人員針對呼吸困難的病人應進行多學科綜合治療,在給予藥物治療、心理支持的同時應指導呼吸訓練技巧,可采用六字訣、腹式呼吸等方法減輕病人的呼吸困難癥狀,提高運動能力,降低其運動恐懼。
4 小結
綜上所述,肺癌化療病人的運動恐懼處于中等水平,年齡、文化水平、合并癥數量、疼痛程度、癥狀困擾及呼吸困難是肺癌化療病人運動恐懼的影響因素。醫護人員應積極進行多學科團隊協作以提高病人對運動益處的認識,構建肺癌病人化療期間的針對性運動方案,降低其運動恐懼感,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少明,鄭榮壽,韓冰峰,等.2022年中國人群惡性腫瘤發病與死亡年齡特征分析[J].中國腫瘤,2024,33(3):165-174.
[2] OLNEY N,WERTZ T,LAPORTA Z,et al.Comparison of acut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between 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exercise and three regimes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J].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2018,32(8):2130-2138.
[3] BATCHELOR T T,TAYLOR L P,THALER H T,et al.Steroid myopathy in cancer patients[J].Neurology,1997,48(5):1234-1238.
[4] BOZZETTI F.Forcing the vicious circle:sarcopenia increases toxicity,decreases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and worsens with chemotherapy[J].Annals of Oncology,2017,28(9):2107-2118.
[5] FURMANIAK A C,MENIG M,MARKES M H.Exercise for women receiving adjuvant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J].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16,9(9):CD005001.
[6] 項文彥,韓潔,陳雪珺.個案管理的個性化指導對肺癌化療患者呼吸功能恢復及運動耐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3):1-4.
[7] CHEUNG D S T,TAKEMURA N,LAM T C,et al.Feasibility of aerobic exercise and Tai-Chi interventions in advanced lung cancer pati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2021,20:15347354211033352.
[8] SCHMITT J,LINDNER N,REUSS-BORST M,et al.A 3-week multimodal intervention involving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in female cancer survivor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hysiological Reports,2016,4(3):e12693.
[9] NILSEN T S,THORSEN L,FOSS? S D,et al.Effects of strength training on muscle cellular outcomes i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on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amp; Science in Sports,2016,26(9):1026-1035.
[10] LI W,LI X T,CHEN T,et al.Factors affecting lung cancer patients' intention to perform early postoperative exercise:a qualitative study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23,31(11):649.
[11] 秦靜雯,熊娟娟,潘鑫,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恐懼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22,57(4):408-414.
[12] 肖景芳,王瑞,謝敏娟,等.PCI術后患者運動恐懼潛在剖面分析及與體力活動的關系[J].護理學雜志,2024,39(1):42-46.
[13] ALSALEEM M K,ALKHARS A M,ALALWAN H A,et al.Kinesiophobia post total hip arthroplasty:a retrospective study[J].Cureus,2021,13(6):e15991.
[14] KORI S H,MILLER R P,TODD D D.Kinesophobia:a new view of chronic pain behavior[J].Pain Managment.1990,1(3):35-43.
[15] WOBY S R,ROACH N K,URMSTON M,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TSK-11:a shortened version of the 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J].Pain,2005,117(1/2):137-144.
[16] 蔡立柏,劉延錦,徐秋露,等.恐動癥評估簡表中文版在全膝關節置換患者中應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9,28(3):270-274.
[17] CLEELAND C S,MENDOZA T R,WANG X S,et al.Assessing symptom distress in cancer patients:the 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J].Cancer,2000,89(7):1634-1646.
[18] 張立力,臧瑜.MD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肺癌模塊的修訂和考評[J].腫瘤,2013,33(5):434-438.
[19] 陳果,李小惠,李蔚.應用改良版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問卷、自我評估測試問卷和臨床問卷評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狀況的比較研究[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5,12(1):59-60.
[20] 陳曉東,龔芬芬,陳隱.鼻咽癌病人運動恐懼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循證護理,2023,9(3):541-544.
[21] 梁發存,劉夢如,尹艷茹,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運動恐懼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23,58(6):721-726.
[22] 王露佳,王銀萍,喬曉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運動恐懼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24,38(7):1228-1232.
[23] GUNAY U 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in severity,kinesiophobia,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non-specific chronic neck pain[J].Journal of Back and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2019,32(5):677-683.
[24] 檀亞玲,鄭曉真.肺癌患者運動自我效能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醫院統計,2023,30(6):426-430.
[25] 張月,許方蕾,任鵬娜,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心房顫動患者運動恐懼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22,47(7):821-827.
[26] ALMATRAFI A,THOMAS O,CALLISTER M,et al.The prevalence of comorbidity in the lung cancer screening popul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Medical Screening,2023,30(1):3-13.
[27] 呂丹,劉青,李萌,等.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患者呼吸困難相關運動恐懼的現狀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23,58(13):1585-1590.
[28] MARSHALL P W M,SCHABRUN S,KNOX M F.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fear,depression,anxiety,and catastrophizing on pain related disability in people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J].PLoS One,2017,12(7):e0180788.
[29] 茍艷君,王銳霞,夏琴,等.運動恐懼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疼痛災難化與鍛煉依從性間的中介作用[J].現代醫學,2023,51(9):1257-1262.
[30] 王自盼.大腸癌幸存者體力活動指導方案的構建[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20.
[31] 諶欣欣,劉國鳳,楊英姿,等.肺癌化療患者住院期間體力活動水平和癥狀群的相關性分析[J].結核與肺部疾病雜志,2024,5(3):197-206.
[32] KATAY?F?? N,HüZMELI ?,?RI? D,et al.Impairments of functional exercise capacity,muscle strength,balance and kinesiophob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a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Nephrology,2024,25(1):19.
(收稿日期:2024-04-11;修回日期:2025-01-21)
(本文編輯 趙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