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 of 7E teaching method on clinical ability of new nurses in internal medicine
MIAO Weili1,YUAN Yue2*
1.Taikang Xianlin Drum Tower Hospital,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Nanjing University,Jiangsu 210000 China;2.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Huai'an
* Corresponding Author" YUAN Yue,E-mail:y900603@163.com
Keywords" 7E teaching method;new nurses;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nursing education
摘要" 目的:探究7E教學法對內科新入職護士臨床能力的影響,為臨床護理教育提供參考。方法:選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江蘇省2所醫院內科新入職護士26名為對照組,2022年7月—2023年6月新入職護士32名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傳統臨床教學方法,觀察組在其基礎上運用7E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學后比較兩組護士的理論成績、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結果:教學后,觀察組護士的理論成績、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7E教學法可以提高內科新入職護士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優于傳統臨床教學方法;其在提升新入職護士綜合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7E教學法;新入職護士;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護理教育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4.034
隨著護理事業發展,病人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使臨床護理工作的量、內容、范圍明顯增加[1?2]。內科作為醫院重要的臨床科室,對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求較高[3]。內科護理的發展離不開新護士的加入,但新入職護士第1年離職率較高[4],而具備較好的知識和實踐儲備以及適應能力可使新入職護士平穩地度過高離職風險期[5]。建設人才隊伍是一項重要工作,新入職護士由于臨床知識和技能的欠缺,可能影響護理的安全和質量[6]。高效的培訓能使新護士盡快掌握臨床知識和技能。由于內科護理工作的細致和煩瑣,傳統教學培訓的知識和技能較為零碎,不能在短時間內讓新入職護士有效地結合和靈活運用。7E教學法由激發(elicit)、參與(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釋(explain)、精制(elaborate)、評價(evaluate)與延伸(extend)7個環節組成[7],是2003年美國生物科學課程基于建構主義理論開發的5E教學模式的擴展版,增加“激發”和“延伸”2個環節[8?9]。近些年,國內外運用7E教學法在護理實習生和臨床護士教學中取得明顯效果[10?12]。7E教學法可激勵護士自主探究活動,增加探究過程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有系統性、循環性和實用性等特點[11]。本研究旨在探討7E教學法在我院內科新入職護士培訓中的應用效果,為今后的護理教學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和淮安市第五人民醫院內科新入職的26名護士列為對照組,2022年7月—2023年6月的32名新入職護士列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注冊護士;2)應屆畢業生;3)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進修護士;2)生活助理護士;3)脫離崗位gt;1個月者。本研究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批件號:KY?P?2022?030?11)。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傳統教學培訓,主要根據《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考核大綱(試行)2022》要求,由護理部和內科科室聯合制訂相關培訓計劃并進行培訓。主要內容根據收治病種情況進行理論和專科操作學習,并學習相關規范標準、應急處置、溝通技巧等內容。
觀察組在其基礎上每個階段運用7E教學法對新入職護士進行培訓。
1.2.1 教學團隊建設
教學團隊共有13人組成,其中教學團隊總監由1名護理部教學副主任擔任,組長由1名大科護士長擔任,主要負責教學質量控制和指導;1名教學秘書負責數據收集等工作;10名帶教老師負責教學任務。教學團隊總監職稱為主任護師、教學管理專家;組長為副主任護師;教學秘書為主管護師;帶教老師中有省專科護士2人,市專科護士4人,其職稱均為主管護師,其余4名成員為本科學歷,職稱為護師及以上。
1.2.2 運用7E教學法實施教學
1.2.2.1 激發
培訓前,利用30 min向新入職護士介紹內科收治的病種和特色醫療技術,并展示既往成功的救治案例。通過分享真實的護理案例并提供演示文稿、圖片、視頻等資料,激發新入職護士的學習興趣。
1.2.2.2 參與
此環節主要將理論與真實案例結合,運用45 min讓新入職護士通過病例找出問題,并結合相關資料充分參與討論。內科各科室的教學老師提前1周提供真實救治案例,新入職護士可根據自身知識儲備或查閱文獻資料,找出相應的護理問題、護理診斷、診斷依據和護理措施等。
1.2.2.3 探究
此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時長為120 min。根據真實案例和理論授課的結合,新入職護士須結合自身的知識儲備,在教學老師的引導下自主查閱相關文獻。當文獻資料出現偏差時,教學老師會推薦合適的文獻資料以供閱讀。每個小組(3~5人/組)結合案例和文獻資料總結歸納案例中的護理問題、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等。
1.2.2.4 解釋
每組推薦1名護士進行展示,展示形式不限,可以采用模擬人查體匯報、演示文稿、思維導圖等方式,充分展示學習成果,展示時間為每組15 min。展示過程中鼓勵其他護士進行討論,指出不足和偏差,教學老師進行補充、糾正和引導。在實踐中教學老師可以通過演示和講解原理,充分激發新入職護士的參與感。
1.2.2.5 精制
本環節主要為靈活運用階段性學習的理論和實踐技能。要求每位護士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編寫成案例,在案例中充分展示階段性學習的內容和掌握的技能。編寫的案例需要經過教學老師審核,審核過程中教學老師可以提出修改意見。小組通過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來演示案例,每組展示時間為20 min,展示過程中要體現所掌握的理論和實踐的要點,并在實踐操作中展現操作的規范性。在展示過程中教學老師和護士應記錄存在的問題,展示結束后提出疑問,并進行糾正。
1.2.2.6 評價
此環節主要評估新入職護士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帶教老師將對每次小組展示的成果進行評分,評分表的評價項目主要包括知識掌握、操作規范、人文關懷和應急反應能力4個方面。每輪培訓結束后還將進行階段性理論考核,并將兩項成績最終記錄在案。
1.2.2.7 延伸
引導新護士將每個階段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不同病種的護理中;鼓勵新入職護士多與病人或家屬交流,進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關系。在實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時由教學老師負責指導和答疑。在進入下一階段學習前,利用20~30 min總結上一階段的不足,并由教學老師在下一階段重點講解相關內容。
1.2.3 教學頻率及注意事項
本教學方案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持續3個月,每個階段選擇3個內科常見病例,每個月針對1個病例進行教學。每個病例的學習過程分為3個主要環節:第1周為“激發”和“參與”環節,激發新入職護士的學習興趣并促使其參與案例討論;第2周為“探究”“解釋”和“精制”環節,引導護士深入分析案例,查閱文獻,展示學習成果,并通過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進一步鞏固理論和實踐技能;第3周為“評價”和“延伸”環節,通過小組展示、評分和反饋,總結每個階段的學習成果,并指導護士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解決臨床護理中的問題。每1個病例均按相同的步驟進行,確保每個階段的3個病例都能得到充分的學習和實踐。
1.3 評價指標
1.3.1 理論和實踐能力考核
每個階段由護理部和內科護士長負責組織相關考核,考核內容包括本季度或之前所學內容。考核形式包括理論考核和實踐能力考核,理論考核為本教學團隊自編試卷,實踐能力考核的內容涵蓋基礎操作、專科操作和應急處置等方面。理論和實踐考核成績滿分為100分,理論成績lt;60分為不合格,實踐成績lt;80分為不合格,統計每個階段的考核成績取平均值進行比較。
1.3.2 自主學習能力評價量表
采用由張喜琰等[13]研制的自主學習能力評價量表對新入職護士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評價。該量表共30個條目,總分30~150分。該量表總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22,表明內部一致性良好。
1.3.3 中文版評判性思維能力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
采用由彭美慈等[14]根據英文版加利福尼亞評判性思維傾向問卷并結合我國現狀進行修訂的CTDI?CV對新入職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進行評價。該量表包含尋找真相、系統化能力、求知欲、分析能力、開放性思想、自信心、認知成熟度7個維度,每個維度10個條目,共70個條目,采用Likert 6級評分法,總分70~420分,≥350分表示評判性思維能力較強,280~lt;350分表示評判性思維能力處于中等水平,gt;210~lt;280分表示評判性思維能力不穩定,≤210分表示為評判性思維能力較弱。
1.4 質量控制方法
為了確保本研究的質量和結果的可靠性,嚴格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確定研究對象,以保證樣本的同質性和代表性。本研究組建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學團隊,成員均具有豐富的臨床和教學經驗,確保培訓質量。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培訓內容和方法嚴格按照《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考核大綱(試行)2022》進行,確保培訓內容的統一性和規范性。在資料收集階段確保考核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所用量表經過嚴格的信效度檢驗,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數據收集采用雙人雙錄入方式,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教學團隊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培訓和考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案。對培訓過程進行全程監控,確保培訓質量和效果。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定性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結果顯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3名男性;兩組學歷主要以本科為主,且在干預前,分別對兩組自主學習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進行了比較。兩組護士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 干預后兩組護士自主學習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比較(見表2)
2.3 干預后兩組護士理論成績和實踐能力比較(見表3)
3 討論
3.1 7E教學法可以提升內科新入職護士的理論成績和實踐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護士理論和實踐能力考核成績分別為(77.27±7.97)分和(86.96±3.88)分,而觀察組護士為(83.25±8.77)分和(93.81±3.66)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lt;0.05),與彭宇等[11?12]的研究結果一致。表明運用7E教學法較傳統的臨床教學方式對提高新入職護士的理論成績和實踐能力更為有益。傳統的臨床教學主要由科室資深護士采用演示文稿講解和實踐操作示范等方式傳授知識和技能。然而,這種教學模式缺乏思維的引導,導致新護士對知識的理解不夠充分。而7E教學法作為建構式教學的重要變式,系統綜合并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為無序課堂提供了邏輯性與程序性的教學范式,使知識以結構化、遞進化的形式呈現[15],符合新護士的認知結構與認知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具有系統性、循環性和實用性的特點。通過臨床真實案例、視頻、圖片導入能充分激發護生的探索欲,可鼓勵小組成員不斷展開討論、思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此外,較傳統教學法,多模式教學能將知識延伸至多學科領域,促使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得到充分鍛煉[16]。未來護理教育有望更多地借鑒建構式教學理念,如7E教學法等,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為重點,通過引入更多真實案例和跨學科內容使教育更貼近實踐需求,幫助護生更好地應對未來復雜的醫療環境和挑戰。
3.2 7E教學法可以激發內科新入職護士的自主學習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教學前對照組和觀察組的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得分分別為(115.58±21.02)分和(111.41±23.81)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488),在教學后兩組自主學習能力得分分別為(110.58±20.69)分和(121.16±17.97)分,兩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42),表明7E教學法可以提高新入職護士的自主學習能力。7E教學法轉變了既往傳統教育模式,改變了教學老師灌輸、新護士被動接受的模式;每個環節都強調護生的參與性,尤其是在“激發”環節,主要提升新護士的學習興趣。通過參與和探究,新入職護士能夠通過多種途徑獲得所需資料,資源共享,共同討論解決問題,這期間新入職護士學習獲取資料途徑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得到了提升[17]。在“精致”和“評價”環節中,新入職護士通過展示過程提高了主動性,減少了知識隱藏[18],讓新護士充分展示自己。這不僅激發了其對高質量資料的篩選能力,還提升了團隊協作能力。7E教學法中多個環節的任務進一步擴展了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機會,強化了其自主學習能力[19]。
3.3 7E教學法可以提升內科新入職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教學后觀察組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321.83±16.67)分]明顯優于對照組[(307.33±14.5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5)。此外,干預后觀察組的CTDI?CV總分高于干預前。觀察組CTDI?CV得分的7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變革,現代護理教育需要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專業護理人才[20]。高素質的護士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還應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21]。本研究在內科新入職護士的培訓中運用7E教學法,有助于提升護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7E教學法的“激發”環節,通過運用圖片、視頻等資料激發護士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在“參與”和“探究”環節,基于真實案例鼓勵其查閱相關資料,提出護理問題、護理診斷、診斷依據和護理措施等,從而訓練分析能力和系統化能力。在“解釋”環節,由教學老師對遇到的問題進行解釋和引導,打破局限思維,拓展開放性思維。在“精審”和“評價”環節,不僅可以提升分析能力,還能通過對獲取知識的應用,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不同見解,增強批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未來,護理教育應更加注重培養護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結合7E教學法全面提升護士的綜合素質和臨床實踐能力,通過引入短片、視頻和真實案例分析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分析能力和開放性思維,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護理專業人才。
4 小結
本研究通過對比7E教學法與傳統臨床教學方法在內科新入職護士培訓中的應用效果,發現7E教學法在提升護士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方面具有明顯優勢。7E教學法通過激發、參與、探索、解釋、精制、評價和延伸7個環節形成了一個系統化、互動性的教學過程,有效地提升了新入職護士的綜合能力;可以幫助護士更好地適應復雜的臨床工作,規范其臨床操作和培養批判性思維。總之,7E教學法在護理教育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提升護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未來應考慮在更多護理領域推廣該方法以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與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陳小燕,賈曉雁,殷曉方.改良分層管理在心內科護理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20,19(10):79-81.
[2] 宋姍,魏琳,劉楊晨,等.應用數據包絡分析法評價心內科護理人力資源效率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21,21(5):745-749.
[3] 王芹,王琳,田莉,等.護理人力短缺管理措施進展[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21,28(5):486-488.
[4] KOVNER C T,BREWER C S,FATEHI F,et al.What does nurse turnover rate mean and what is the rate?[J].Policy,Politics amp;amp; Nursing Practice,2014,15(3/4):64-71.
[5] HEATHER K SPENCE LASCHINGER RN P.Job and career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of newly graduated nurses[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12,20(4):472-484.
[6] 魏大瓊,王沙沙,龍春花,等.臨床多站培訓模式在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8,33(2):75-77.
[7] BALTA N,SARAC H.The effect of 7E learning cycle on learning in science teaching:a Meta-analysis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6,5(2):61-72.
[8] EISENKRAFT A.Expanding the 5E model[J].The Science Teacher,2003,70:56-59.
[9] DAINES B,BERRY A,DAROOWALLA F,et al.The use of the 5E instructional design strategy to teach respiratory physiology to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J].Advances in Physiology Education,2019,43(4):546-552.
[10] NEKOUEI M,TEHRANI F J,VASLI P,et al.The effect of seven-step educational strategy on knowledge of diabetic foot ulcer prevention,critical thinking and self-efficacy of nursing stud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Nurse Education Today,2024,137:106164.
[11] 彭宇,沙麗艷,劉洋,等.7E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學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23,20(8):951-956.
[12] 滕小蕓,李浩宇,陳秋生,等.7E學習環模式在精神科本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4,42(4):97-99.
[13] 張喜琰,李小寒.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工具的研制[J].護理研究,2009,23(7):639-640.
[14] 彭美慈,汪國成,陳基樂,等.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的信效度測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44-647.
[15] 先鏡.7E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州:貴州師范大學,2022.
[16] 遠洋.混合式教學法在高職基礎護理學實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2(40):158-161.
[17] 張樂,劉莎莎,龍芳,等.信息化環境下CBL聯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兒科見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3,8(13):159-162.
[18] 孫建,宋瑰琦,朱艷,等.護士團隊內部競爭感知及權力距離與知識隱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22,37(3):62-64.
[19] 吳田瑞,王俊霞,趙煜華,等.角色扮演對造口治療師學員共情能力影響的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21,18(1):78-81.
[20] 劉飛,王毅.以案例實訓為基礎的思維培養方法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23):86-88.
[21] 袁亞敏,周曉歡,李嘉鋅,等.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模式教學在婦產科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4):108-109.
(收稿日期:2024-05-30;修回日期:2025-01-23)
(本文編輯 趙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