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探討不同周年輪作模式對煙草根結線蟲的影響。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進行田間定位試驗,以烤煙-冬閑-烤煙為對照,設烤煙-綠肥-高粱、烤煙-綠肥-萬壽菊、烤煙-燕麥-萬壽菊、烤煙-大麥-萬壽菊、烤煙-藜麥-萬壽菊5個輪作處理,研究不同輪作處理在不同時期對煙草根結線蟲數量及烤煙發病率、病情指數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大麥、燕麥、藜麥收獲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顯著低于烤煙-冬閑-烤煙處理(CK)烤煙移栽前,表明小春種植大麥、燕麥、藜麥相對于冬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根結線蟲數量增長。烤煙-燕麥-萬壽菊、烤煙-大麥-萬壽菊、烤煙-藜麥-萬壽菊處理在萬壽菊收獲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萬壽菊盛花期分別下降了14.9%、20.0%和41.3%,表明烤煙與燕麥、大麥、藜麥、萬壽菊進行周年輪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根結線蟲的數量。
關鍵詞:烤煙; 周年輪作模式; 根結線蟲
中圖分類號:S435.72;S154.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5)01-0070-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5.01.01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nnual crop rotation patterns on tobacco root-knot nematodes
LI Jun-ying1, ZHOU Min2, DENG Xiao-peng1, ZOU Bing-li2, ZHANG Hong3,
ZHANG Liu-chen3,YANG Jing-hua2, ZHOU Shao-song2
(1.Yunnan Academy of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 650021,China;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 650205,China;3.Yunnan Tobacco Company, Kunming" 65001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nnual crop rotation patterns on tobacco root-knot nematodes, a field position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Zhanyi District, Quj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With flue-cured tobacco-winter fallow-flue-cured tobacco as the control, five rotation treatments of flue-cured tobacco-green manure-sorghum, flue-cured tobacco-green manure-marigold, flue-cured tobacco-oats-marigold, flue-cured tobacco-barley-marigold, flue-cured tobacco-quinoa-marigold were set up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otation treatments on the number of tobacco root-knot nematodes, the incidence rate and disease index of flue-cured tobacco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root-knot nematodes in the soil after harvesting barley, oats, and quino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ansplanting in the tobacco winter fallow (CK) treatment, indicating that planting barley, oats, and quinoa in winter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root-knot nematodes compared to winter fallow. After harvesting marigold, compared to the peak flowering period of marigold flowers, the number of soil root-knot nematodes decreased by 14.9%, 20.0%, and 41.3% in the treatments of tobacco-oat-marigold, tobacco-barley-marigold, and tobacco-quinoa-marigold, respectively. It indicated that annual rotation of tobacco with oats, barley, quinoa, and marigold could reduce the number of soil root-knot nematodes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 annual crop rotation patterns; root-knot nematodes
近年來,全國各煙草種植區煙草根結線蟲病呈逐年加重的趨勢,尤其在云南省、貴州省、湖南省、河南省、四川省等煙草主產區危害加重[1,2]。煙草是云南省的主要支柱產業,也是全國最大的煙葉原料生產基地。由于煙草連作或不合理輪作,云南省部分煙區煙草線蟲病害日益嚴重,給煙草生產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煙草根結線蟲病是由植物根結線蟲(Meloidogyne spp.)引起的,主要為害煙草的根部,嚴重影響煙草的生長發育。同時,根結線蟲侵染對煙草造成的機械傷口極易誘發多種煙草根莖類病害,如煙草黑脛病、鐮刀菌根腐病、根黑腐病、青枯病等,形成的復合侵染病害導致煙株長勢衰弱,抵抗力差,進而加重煙草多種病害的發生與流行[1]。
煙草根結線蟲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包括選育抗病品種、農業生態防治、化學農藥防治和生物防治[3]。農業生態防治中主要采用烤煙與禾本科植物,或與抗病強或感病輕的蔥、蒜、韭菜等實行3年或3年以上輪作[4,5]。烤煙與菽麻間作,對根結線蟲的防效可高達54%,并且能夠顯著提高煙葉產量和產值[6]。烤煙間作萬壽菊對根結線蟲病具有一定的防效,但防效僅為30.98%[7]。烤煙與萬壽菊間作同時使用厚孢輪枝菌對根結線蟲病的防效可高達68%,比單獨間作萬壽菊或單獨使用厚孢輪枝菌防效可提高20個百分點以上[8]。烤煙間作豬屎豆同時施用淡紫擬青霉對煙草根結線蟲的防效高達67.5%,較單獨間作豬屎豆的防效提高了22.9個百分點,較單獨使用淡紫擬青霉的防效提高了10.2個百分點[9]。萬壽菊與煙草輪作可以通過降低土壤中優勢的植物線蟲數量來有效改善土壤線蟲種群結構,從而減輕煙草線蟲病害,提高煙草產量[10]。萬壽菊莖和花混合提取物對降低根結線蟲發病率有較好的效果[11]。萬壽菊植株粉粹物對設施土壤根結線蟲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2]。萬壽菊秸稈有機肥與生防菌劑復配對煙草根結線蟲的防效最好,團棵期、旺長期和成熟期防效分別為57.89%、59.10%和55.55%[13]。在烤煙前茬種植綠肥并翻壓,不僅改善了煙草養分供給,促進了煙草生長,增強了煙草抗御線蟲危害的能力,還對煙草根結線蟲危害起到了防治作用[14]。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烤煙與不同作物間作輪作、萬壽菊提取物、萬壽菊秸稈對根結線蟲的防治效果方面。關于烤煙與不同作物的周年輪作對根結線蟲的影響研究則鮮見報道。以烤煙—綠肥(燕麥、大麥、藜麥)—萬壽菊(高粱)和烤煙—冬閑—烤煙周年輪作模式研究不同輪作模式對煙田根結線蟲數量變化的影響,從而找出控制煙田根結線蟲數量的輪作模式,為種植制度防治根結線蟲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大坡鄉大坡村委會,海拔2 004 m,土壤類型為紅壤。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設6個處理,T1,烤煙-綠肥-高粱;T2,烤煙-綠肥-萬壽菊;T3,烤煙-燕麥-萬壽菊;T4,烤煙-大麥-萬壽菊;T5,烤煙-藜麥-萬壽菊;T6,烤煙-冬閑-烤煙(CK)。每個小區84 m2,3次重復,共計18個小區。烤煙品種為云煙87,高粱品種為紅茅6號,萬壽菊品種為博浩1號,綠肥品種為光葉紫花苕子,燕麥品種為白燕2號,大麥品種為云飼麥3號,藜麥品種為TBW32。
所有處理2022年大春均種植烤煙, T1、T2處理2022年小春種植綠肥;T3、T4、T5處理2022年小春分別種植燕麥、大麥、藜麥;T6處理2022年小春冬閑;T1處理2023年大春種植高粱;T2、T3、T4、T5處理2023年大春種植萬壽菊;T6處理2023年大春種植烤煙。T1、T2處理種植的綠肥在播種后160 d將地上部分翻壓還田。T3、T4、T5處理燕麥、大麥、藜麥在子粒乳熟期收割地上部分作為青儲飼料。T6處理在2022年烤煙采烤結束后翻犁整地后冬閑。2022年烤煙于2022年4月21日移栽,9月20日采烤結束。綠肥、燕麥、大麥、藜麥于2022年9月29日播種,綠肥于2023年3月8日翻壓還田,燕麥、大麥、藜麥于2023年3月14日收割。2023年高粱于2023年5月25日播種,11月14日收獲。萬壽菊于2023年5月28日移栽,9月26日采花結束。烤煙于2022年4月19日移栽,9月18日采烤結束。
1.3 方法
1.3.1 土壤采集方法 分別在2022年、2023年烤煙移栽前、旺長期、打頂后,綠肥、燕麥、大麥、藜麥收獲后,萬壽菊盛花期、收獲后,高粱抽穗開花期、收獲后,烤煙移栽前,共分12個時期采集根際0~20 cm土壤,每個小區采用5點取樣法取土樣約500 g,混勻后裝入自封袋中,樣品帶回實驗室內置于4 ℃冰箱冷藏保存,用于測定分析。
取樣時間分為12個時期:時期1,烤煙移栽前(2022年4月20日);時期2,烤煙旺長期,(2022年6月28日);時期3,烤煙打頂后(2022年7月29日);時期4,綠肥、燕麥、大麥、藜麥收獲后(2023年3月14日);時期5,烤煙移栽前(2023年4月18日);時期6,烤煙旺長期(2023年7月11日);時期7,烤煙打頂后(2023年7月24日);時期8,萬壽菊盛花期(2023年8月10日);時期9,高粱抽穗開花期(2023年9月11日);時期10,烤煙采烤結束后(2023年9月19日);時期11,萬壽菊收獲后(2023年9月26日);時期12,高粱收獲后(2023年11月14日)。
1.3.2 烤煙根結線蟲發病率、病情指數計算 2022年、2023年烤煙采烤結束后,烤煙-冬閑-烤煙(CK)處理每小區隨機選取10株煙株作為調查對象,用清水清洗干凈煙株根系,在明亮的光線下觀察根結數量,計算發病率和病情指數。
根結指數按煙草病蟲害分級及調查方法GB/T23222—2008進行分級:0級,根部正常;1級,0~1/4根上有少量根結;3級,1/4~1/3根上有少量根結;5級,1/3~1/2根上有根結;7級,大于1/2根上有根結,少量次生根上產生根結;9級,所有根上(包括次生根)長滿根結。
發病率=[根結指數1級以上總株數調查總株數×100%] (1)
病情指數=[(根結指數級數×該級別指數)根結指數的最高級別×調查總株數](2)
1.3.3 根結線蟲數量測定方法 土壤樣品根結線蟲數量測定按植物線蟲檢測規范(SN/T 2757—2022)進行。
1.4 數據處理
采用DPS 19.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輪作處理在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根結線蟲數量
從表1可以看出,在2022年烤煙移栽前,土壤根結線蟲數量以烤煙-大麥-萬壽菊處理最高,烤煙-綠肥-高粱處理最低。烤煙-大麥-萬壽菊處理與烤煙-燕麥-萬壽菊、烤煙-綠肥-高粱處理間的根結線蟲數量差異達到顯著水平,烤煙-大麥-萬壽菊處理與烤煙-綠肥-高粱處理間的根結線蟲數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在2022年烤煙旺長期,土壤根結線蟲數量以烤煙-綠肥-高粱處理最高,烤煙-大麥-萬壽菊處理最低。各個處理間的根結線蟲數量無顯著差異。
在2022年烤煙打頂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以烤煙-綠肥-高粱處理最高,烤煙-綠肥-萬壽菊處理最低。烤煙-綠肥-高粱處理與烤煙-綠肥-萬壽菊、烤煙-大麥-萬壽菊、烤煙-藜麥-萬壽菊、烤煙-冬閑-烤煙(CK)處理間的根結線蟲數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在2023年綠肥、燕麥、大麥、藜麥收獲后,烤煙-綠肥-高粱處理小春種植綠肥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最高,烤煙-大麥-萬壽菊處理小春種植大麥后最低。烤煙-綠肥-高粱、烤煙-綠肥-萬壽菊、烤煙-冬閑-烤煙(CK)處理與烤煙-燕麥-萬壽菊、烤煙-大麥-萬壽菊、烤煙-藜麥-萬壽菊處理間的根結線蟲數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在2023年烤煙打頂后、萬壽菊盛花期、高粱抽穗開花期,烤煙-冬閑-烤煙(CK)處理土壤根結線蟲數量最高,烤煙-綠肥-高粱處理最低。各處理間的根結線蟲數量無顯著差異。
在2023年烤煙采烤結束后,萬壽菊、高粱收獲后,烤煙-綠肥-高粱處理土壤根結線蟲數量最高,烤煙-藜麥-萬壽菊處理最低。烤煙-綠肥-高粱處理與烤煙-燕麥-萬壽菊、烤煙-大麥-萬壽菊、烤煙-藜麥-萬壽菊處理間的根結線蟲數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烤煙-藜麥-萬壽菊與烤煙-冬閑-烤煙(CK)處理間的根結線蟲數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2.2 不同輪作處理在不同生育期間土壤根結線蟲數量的變化幅度
從表2可以看出,在2022年烤煙種植季,所有輪作處理烤煙旺長期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移栽前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烤煙-綠肥-高粱處理上升幅度最大,烤煙-大麥-萬壽菊處理最低。除烤煙-綠肥-萬壽菊處理下降外,烤煙打頂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旺長期也有不同幅度的上升,且達到整個生育期的最高值。
各個輪作處理在2023年綠肥、燕麥、大麥、藜麥收獲后和烤煙移栽前,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2022年烤煙打頂后均大幅度下降,并且達到整個輪作周期的最低值,其中種植大麥后降低幅度最大,達94.2%;烤煙-綠肥-萬壽菊處理降低幅度最小,為79.2%。
2023年烤煙旺長期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移栽前快速上升,達1 317.4%。烤煙打頂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旺長期下降11.3%,烤煙采烤結束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打頂后下降9.0%。
萬壽菊盛花期、高粱抽穗開花期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綠肥、燕麥、大麥、藜麥收獲后上升幅度較大,烤煙-大麥-萬壽菊處理最高,達2 929.2%,烤煙-綠肥-高粱處理最低,為826.9%。高粱收獲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高粱抽穗開花期上升23.5%;萬壽菊收獲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萬壽菊盛花期,除烤煙-綠肥-萬壽菊處理基本保持穩定外,其他處理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烤煙-燕麥-萬壽菊、烤煙-大麥-萬壽菊、烤煙-藜麥-萬壽菊處理分別下降14.9%、20.0%和41.3%。
2.3 烤煙-冬閑-烤煙處理不同土壤根結線蟲的發病率、病情指數
從表3可以看出,烤煙-冬閑-烤煙處理(CK)在2022年和2023年烤煙采烤結束后土壤根結線蟲發病率均為100%,但是2023年根結線蟲病情指數顯著高于2022年,說明即使小春采用冬閑模式,烤煙連作也非常有利于土壤根結線蟲對烤煙根系的侵染。
3 討論
在烤煙與小春作物(綠肥、大麥、燕麥、藜麥)、大春作物萬壽菊、高粱的輪作體系中,煙田土壤根結線蟲數量在烤煙種植季隨烤煙的生育時期逐漸升高,并在打頂后達到峰值,這是因為烤煙生長季節溫度基本符合根結線蟲發育最適溫度(20~28 ℃)[5]。在小春種植綠肥、大麥、燕麥、藜麥收獲后和冬閑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打頂后有大幅度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冬季土壤溫度低于10 ℃,土壤中的根結線蟲幼蟲活躍度下降導致的[5]。
在大麥、燕麥、藜麥收獲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顯著低于烤煙-冬閑-烤煙處理(CK)冬閑后烤煙移栽前,證明小春種植大麥、燕麥、藜麥相對于冬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根結線蟲數量增長。大麥、燕麥對根結線蟲抑制作用與楊瑞娟等[15]、翟旭光等[16]的研究結果一致。而藜麥對根結線蟲抑制作用則未見報道,有必要對其原理進行深入研究。
烤煙-冬閑-烤煙處理(CK)第二季烤煙旺長期、打頂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第一季相同生育期增長11~13倍,第二季烤煙的根結線蟲病情指數也顯著高于第一季,這與王峰吉等[17]的研究結果一致。
在綠肥收獲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顯著高于大麥、燕麥、藜麥收獲后,并與烤煙-冬閑-烤煙處理(CK)冬閑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相當。這是因為種植綠肥后,根瘤固氮能增強土壤的供氮能力,為土壤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土壤動物(土壤昆蟲和其他微小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從而促進了寄生性線蟲的繁衍,為它們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繁殖條件,其數量得以增加[14]。
在萬壽菊收獲后,烤煙-燕麥-萬壽菊、烤煙-大麥-萬壽菊、烤煙-藜麥-萬壽菊處理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萬壽菊盛花期下降幅度較大。這是由于萬壽菊根系能分泌對根結線蟲具有引誘效果的物質,能將根結線蟲誘集到其根系周圍,達到降低其他區域蟲口密度的目的[18]。萬壽菊還能分泌抑制線蟲的α-三聯噻吩,其被認為是具有殺根結線蟲作用的主要化合物質[19]。這可能是萬壽菊根系分泌物在盛花期后分泌量較高導致的。
烤煙-綠肥-高粱處理在高粱抽穗開花期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綠肥收獲后上升幅度低于其他處理。高粱收獲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高粱抽穗開花期上升幅度較大。可能是由于綠肥翻壓后,促進了寄生性線蟲的繁衍,但是高粱是南方根結線蟲的弱寄主植物,對根結線蟲有一定程度的抗性,對其繁殖具有負作用[20],綠肥對根結線蟲的促進作用大于高粱的抑制作用,導致了根結線蟲數量的上升。
烤煙-綠肥-萬壽菊處理在萬壽菊收獲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與萬壽菊盛花期相當,可能是萬壽菊根系分泌物對根結線蟲的抑制作用與綠肥的促進作用基本相當導致的。
根結線蟲對烤煙的侵染是較為復雜的過程,雖然烤煙-燕麥-萬壽菊、烤煙-大麥-萬壽菊、烤煙-藜麥-萬壽菊處理在萬壽菊收獲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出現了下降,但是在下一季大春種植烤煙時根結線蟲的病情指數是否降低,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4 小結
在大麥、燕麥、藜麥收獲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顯著低于烤煙-冬閑-烤煙處理(CK)烤煙移栽前,證明小春種植大麥、燕麥、藜麥相對于冬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根結線蟲數量增長。烤煙-燕麥-萬壽菊、烤煙-大麥-萬壽菊、烤煙-藜麥-萬壽菊處理在萬壽菊收獲后,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較萬壽菊盛花期分別下降14.9%、20.0%和41.3%,說明烤煙與燕麥、大麥、藜麥、萬壽菊進行周年輪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根結線蟲的數量。
參考文獻:
[1] 陳瑞泰,朱賢朝,王智發,等.全國16個主產煙省(區)煙草侵染性病害調研報告[J].中國煙草科學,1997(4):1-7.
[2] 孔凡玉,朱賢朝,石金開,等.我國煙草侵染性病害發生趨勢原因及防治對策[J].中國煙草,1995(1):31-34.
[3] 崔江寬,任豪豪,孟顥光,等.我國煙草根結線蟲病發生與防治研究進展[J].植物病理學報,2021,51(5):663-682.
[4] 黃 闊,武霖通,丁 偉,等.煙草根結線蟲病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方法[J].植物醫生,2018,31(3):57-59.
[5] 王 靜,孔凡玉.煙草根結線蟲病綜合防治技術[J].煙草科技,2002(9):43-44.
[6] 張宗錦,閆芳芳,孔垂旭,等.烤煙菽麻間作對煙草根結線蟲防效及煙葉產質量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 2019,40(2):52-56.
[7] 楊再福,喻會平,劉 杰,等.煙草間作萬壽菊對根結線蟲的控制及土壤線蟲群落的影響[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21,40(2):16-20.
[8] 楊章明,常寧濤,吳先華,等.萬壽菊與厚孢輪枝菌聯合對煙草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效果[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7):160-162.
[9] 閆芳芳,曾慶賓,官 宇,等. 豬屎豆與淡紫擬青霉聯合防治煙草根結線蟲病的效果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 2018,34(9):136-140.
[10] 吳文濤,董 瑩,王曉強,等.萬壽菊-煙草輪作對土壤線蟲群落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19,32(2):342-348.
[11] 徐天養,桑應華,徐俊駒,等.萬壽菊提取物對烤煙根結線蟲發病率及產質量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2022(12):35-39.
[12] 高 博,郝永麗,劉慶鵬,等.萬壽菊粉碎還田對設施土壤根結線蟲的抑制作用[J].北方園藝,2020(18):32-37.
[13] 王 斌,盤文政,朱永立,等.萬壽菊秸稈有機肥生防菌復配對烤煙根結線蟲及其生長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21," " " " 49(9):59-65.
[14] 劉建香,曹衛東,郭云周,等.紅壤翻壓綠肥對煙草農藝性狀及線蟲危害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5(4):123-127,130.
[15] 楊瑞娟,王騰飛,周 希,等.禾本科作物伴生對番茄根區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及根結線蟲的影響[J].中國蔬菜,2017(3):38-42.
[16] 翟旭光,鄧光兵,潘志芬,等.小麥及其近源屬對南方根結線蟲的抗性鑒定[J].種子,2008,27(7):1-3.
[17] 王峰吉,尤垂淮,劉朝科,等.不同連作年限植煙土壤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產質量的影響[J].福建農業學報,2014,29(5):443-448.
[18] PUDASAINI M P,VIAENE N,MOENS M. Hatching of the root-lesion nematode, Pratylenchus penetra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host[J].Nematology,2008,10(1):47-54.
[19] 張繼沖,續九如,李福榮,等.萬壽菊的研究進展[J].西南園藝,2005,33(5):17-20.
[20] 賈 嘗,張偉樸,鄧云穎,等.二十種植物與南方根結線蟲寄主關系的研究[J].北方園藝,2011(16):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