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寫字樓上班的小王每天都被一條廣告“洗腦”,廣告的核心內容是“辣條一出生就不是甜的,而是正宗麻辣”。這讓小王陷入了迷茫:如果辣條不應該是甜的,那么自己以前吃的是什么?
其實,辣條到底是不是甜的,對于消費者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麻辣王子憑借不斷營銷“辣條一出生就不是甜的,而是正宗麻辣”這一概念,在被衛龍掌控的“辣條宇宙”中成功突圍,實現了逆襲。
2023年,麻辣王子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同比增長45%,在麻辣味辣條細分市場中,品牌占據類目第一的位置,市場占比達57.9%。到了2024年,其全年銷售業績更是突破15億元,相較2023年實現大幅增長,成為業內增幅最大的品牌。
麻辣王子的崛起,離不開“辣條一出生就不是甜的,而是正宗麻辣”這一關鍵營銷理念。
在辣條市場的早期發展中,甜辣口味的辣條憑借其獨特的口感,迅速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成為市場上的主流口味。衛龍就因其口味甜辣,產品普適性強,便于不擅長吃辣者與朋友一起分享的優勢,迅速打開市場,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而衛龍也順勢搶占了辣條行業的優勢位置,幾乎與辣條畫上等號,成為辣條的代名詞。
但消費者也會產生疑問:“最初吃辣條的時候我就有疑問,既然叫辣條,為什么它是甜的呢?既然叫辣條,它怎么就不辣?”
消費者的疑問恰恰是開拓新市場的契機。經過對市場的深入調研和分析,結合對消費者口味偏好的研究,麻辣王子發現,雖然甜辣口味的辣條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麻辣口味的辣條有著強烈的需求。這些消費者追求辣味的刺激和花椒的麻香,希望能夠品嘗到更加正宗的辣條口味。
于是,麻辣王子決定專注于麻辣口味辣條的研發和生產,以滿足這一細分市場的需求。基于對市場的深刻洞察,麻辣王子決定以“麻辣”為核心,提出了“辣條一出生就不是甜的”這一理念,強調“正宗麻辣”的概念,打造獨特的產品口味。其辣條選用優質的辣椒和花椒,經過精心調配,使產品具有濃郁的麻辣風味,辣得過癮,麻得夠勁。
麻辣王子的這一策略,成功避開了與辣條界“霸主”衛龍的正面競爭,開辟了屬于自己的細分賽道。在衛龍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麻辣王子憑借“正宗麻辣”的差異化定位,迅速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成為辣條市場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吸引了大量喜歡吃辣的消費者。
麻辣王子的目標消費群體主要是喜歡重口味、追求正宗辣條風味的年輕人。這一群體具有鮮明的消費特點,他們追求個性、注重口味,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愿意嘗試不同的食品。
對于這些年輕人來說,辣條不僅僅是一種零食,更是一種社交和情感的載體。他們在分享辣條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快樂和滿足。麻辣王子的“正宗麻辣”口味,正好滿足了他們對獨特口味的追求,讓他們在品嘗辣條的過程中,體驗到與眾不同的味覺刺激。
見過最早辣條的人都知道,早期的辣條包裝簡陋,甚至外包裝看起來滿是油膩感,給人一種“廉價、不健康”的印象。在消費者購物時越發注重食品安全問題的當下,這種包裝的食物會被消費者下意識地認為是“垃圾食品”。
察覺到這種趨勢后,為了撕下“垃圾食品”的標簽,麻辣王子做了很多在當時業內人看來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

2013年,麻辣王子投資3 000萬元建設行業首個10萬級的GMP潔凈車間,這可是生產醫用注射劑的標準。為此,麻辣王子還砍掉了占銷售額60%的“一塊錢辣條”產品。
接下來幾年,麻辣王子帶頭升級原料,采用天然面粉、非轉基因食用油,不添加甜蜜素、安賽蜜、紐甜、阿斯巴甜等化學合成甜味劑,取消色素和化學合成的防腐劑,這一系列操作讓麻辣王子有了“沒得罪消費者”的底氣。
2016年,麻辣王子進行了一次意義重大的包裝升級,采用了皇冠紅色獨立小包裝,并印有創始人等個人IP頭像。這種包裝設計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一種高端、精致的感覺,還增加了產品的辨識度,讓消費者更容易記住。
包裝升級后,明艷的外包裝與衛生健康的辣條讓麻辣王子成功擺脫了“垃圾食品”的標簽,以全新的形象示人。
當消費者在購買辣條時,除了價格和口味,還會考慮產品的品質和品牌形象。麻辣王子正好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品質和形象的追求,使得它更多地出現在消費者的購物車中。
有了良好的形象,麻辣王子在營銷方面也毫不遜色。在互聯網時代,線上營銷已成為品牌推廣的重要手段,麻辣王子敏銳地意識到這一點,積極布局線上渠道,通過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進行品牌宣傳和推廣,打造了一系列爆款話題,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
麻辣王子的創始人張玉東曾說,因為大多數辣條消費者是女性,而她們都有一個“王子夢”。
而麻辣王子真的為消費者打造了一個關于“王子”的故事。這就是張玉東的兒子張子龍被隱瞞家產長達二十年的經歷。
2024年1月,“麻辣王子創始人隱瞞兒子億萬家產20年”的話題登上熱搜,這個熱搜背后,隱藏著一段充滿戲劇性的經歷,這經歷正好與當時火爆的電影《抓娃娃》劇情相呼應,一段現實與魔幻的故事就此發生。
在這個故事中,張子龍成了不知爹富的豪門少爺,父母隱瞞家庭真實經濟情況多年,全家擠在平江縣城的一個小房子里。大學畢業后,他向自家企業投簡歷,面試品牌專員的崗位,結果沒有通過。然后在董事長老爹的內推下,進入了公司,才知道家里的財富狀況,并在自家企業從品牌專員一路做到營銷負責人,手底下管理著80多位員工。
這個故事瞬間引爆全網,外表樸素、行為低調的張子龍給這個故事增添了一些真實性。網友表示,“爽文照進現實”。
且不論故事是否有演繹的成分,但一家企業往往有很多故事可講,為什么麻辣王子選擇了講張子龍的個人故事?因為這個故事符合當下社會的主流情緒,“爽文”更容易獲得關注,故事更容易被傳播,“主人公”更容易被記住。而張子龍因為其身份,他的名字多了一個前綴 —— 麻辣王子,因此在宣傳張子龍的同時,也宣傳了麻辣王子。
此外,麻辣王子也著眼于年輕人的興趣愛好,2024年8月,麻辣王子邀請電競選手JackeyLove喻文波成為品牌體驗官,并在上海舉辦的簽售會中發布了定制辣條。借助電競選手的影響力和粉絲基礎,麻辣王子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曝光度,吸引了一大撥電競女粉消費者。
而與流量明星合作,與電熱毯廠家聯名發售寵物版辣條電熱毯,并招募寵物試睡員等營銷方式,麻辣王子也是運用自如。
類似的種種手段,讓麻辣王子緊緊抓住了年輕人,而這些年輕人,恰好是辣條消費的主力軍。
通過突出“正宗麻辣”,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后,麻辣王子也在積極尋找更多的可能。
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和消費場景,麻辣王子不斷進行產品創新,推出了一系列特色產品。除了經典的麻辣口味辣條,麻辣王子還推出了微麻微辣口味的辣條,以滿足那些不太能吃辣但又想嘗試辣條的消費者。
2024年端午節,麻辣王子推出了一款極具創意的香菜辣條粽子禮盒。這款禮盒將濃郁的香菜、正宗麻辣辣條與香軟耐嚼的糯米相結合,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味覺體驗。對于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消費者來說,這種獨特的組合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香菜作為一種具有獨特氣味的食材,一直以來都有著兩極分化的評價。但正因為如此,香菜成了餐飲界的流量密碼。香菜方便面、香菜比薩、香菜冰激凌、香菜薯片等,都自帶極高的熱度。
麻辣王子將香菜與辣條、粽子相結合,這種創新的產品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口味的多樣化需求,還巧妙地利用了香菜這一流量密碼,為麻辣王子帶來了又一波的熱度。
這款禮盒的推出,也為麻辣王子、為辣條拓展了新的消費場景。以往,辣條主要作為休閑零食出現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而香菜辣條粽子禮盒的出現,讓辣條跳出了休閑零食的范疇,賦予了辣條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