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國家對體育事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特別是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保護與傳承給予了高度關注。舞龍舞獅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其傳承與發展對于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存在效率低下、反饋滯后、個性化不足等問題,難以滿足現代體育訓練的需求。因此,本文從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的重要性入手,從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構建、個性化訓練計劃制訂、可視化訓練輔助工具應用、智能化訓練管理平臺建設等四個方面,對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進行設計,最后提出了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的策略。通過研究,為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提供了科學的指導與實踐路徑。
關鍵詞:數字化" 廣西高職院校" 舞龍舞獅"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05-106-3-XWJ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已成為推動各行各業變革的重要力量。在體育教育領域,特別是在高職院校的課余體育訓練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且深入。舞龍舞獅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其課余訓練方法的數字化創新不僅關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直接影響到運動員技能水平的提升與訓練效果的優化。因此,本文基于數字化背景,深入探討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的創新策略,以期為相關院校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指導。
1、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的重要性
1.1、提升訓練效率與精準度
在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針對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進行革新,顯著提高了訓練活動的效率與精準度。通過引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數字化運動分析系統、可穿戴設備等,教練員能夠實時捕捉并分析運動員的動作軌跡、力量輸出、速度變化等關鍵數據,進而實現對訓練內容的精確指導與調整。這一過程不僅加速了信息反饋的速率,還有助于及時糾正錯誤動作,減少無效訓練時間,從而有效提升整體訓練效率與成效的精準度。
1.2、促進訓練過程的可視化與個性化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為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視化視角。利用高清攝像技術、三維重建軟件等工具,訓練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被清晰地記錄下來,并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這種可視化的展現方式,不僅幫助教練員更直觀地了解運動員的技術特點和問題所在,還為運動員自我評估與改進提供了依據。同時,結合數據分析,可以為每位運動員量身定制訓練計劃,實現訓練的個性化與差異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能與優勢。
1.3、加強訓練管理的智能化與規范化
數字化平臺的建設與應用,使得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的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通過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統,可以實現訓練計劃的編制、執行、監控與評估的全程電子化,提高管理效率。該系統能夠自動化記錄訓練數據,進行數據分析與預測,為決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此外,數字化管理還促進了訓練流程的規范化,確保每個環節都符合既定標準與要求,避免了人為因素的干擾與錯誤,從而保證了訓練質量的一致性與穩定性。
2、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設計
2.1、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構建
在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的設計需緊密結合現代信息技術,以構建高效的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為核心。該系統旨在通過精準的數據收集與深度分析,優化訓練策略,提升訓練效果。
(1)系統框架。
主要內容見表1。
(2)數據采集內容。
具體見表2。
(3)數據分析方法。
①動作分析: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識別并分析舞者動作,評估其準確性、流暢性和力量分布。
②體能評估:結合生物生理數據,監測訓練過程中的體能消耗與恢復情況,預防運動傷害。
③訓練效果評估:對比訓練前后的數據變化,評估訓練計劃的有效性,并據此調整訓練方案。
2.2、個性化訓練計劃制訂
在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的個性化定制顯得尤為重要。個性化訓練計劃的制定,需依托于全面的學生身體狀況評估及明確的訓練目標設定。
首先,利用數字化手段,如智能體能測試系統,對學生的身體類型、基礎代謝率、身體成分及健康狀況進行全面評估,確保訓練計劃的科學性與安全性。
其次,明確學生的訓練目標,如增強體質、提升技能水平、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等,這些目標應具體且可量化,以便后續訓練效果的評估與調整。結合學生的體能水平、興趣愛好及時間安排,個性化地安排訓練頻率、強度及種類。例如,對于體能基礎較弱的學生,初期可側重基礎體能訓練與技能入門,逐步增加訓練難度;而對于已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則可在技術細節與團隊配合上提出更高要求。在訓練過程中,利用數字化工具監控學生的訓練數據,如心率、運動軌跡等,實時調整訓練強度,確保訓練效果的最大化。同時,通過視頻分析軟件,對舞龍舞獅的技術動作進行精細化分解與評估,幫助學生精準糾正錯誤動作,提升技能水平。
最后,結合數字化平臺,構建舞龍舞獅課余訓練社區,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分享,形成積極向上的訓練氛圍。通過定期發布訓練計劃、分享訓練心得、組織線上競賽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與參與度,進一步推動舞龍舞獅運動的普及與發展。
2.3、可視化訓練輔助工具應用
在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的創新,關鍵在于充分利用現代可視化技術輔助訓練過程。首先,高清視頻錄制系統可全程捕捉訓練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包括舞者的動作姿態、團隊協作的默契程度等。這些視頻資料不僅可用于訓練后的復盤分析,還能作為教學示范素材,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技術要領,糾正錯誤動作。其次,三維動畫模擬技術能夠構建出虛擬的舞龍舞獅場景,模擬不同難度級別的動作與套路。通過動畫演示,學生可以預先熟悉復雜的動作組合,減少實際訓練中的試錯成本,提高訓練的安全性。同時,動畫模擬還能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條件和技術水平,提供個性化的訓練方案。最后,數據分析軟件也是可視化訓練輔助工具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訓練視頻進行深度解析,軟件能夠自動提取出舞者的速度、力量、協調性等關鍵指標,并與標準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這種數據驅動的訓練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精準定位自身短板,制訂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從而實現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
2.4、智能化訓練管理平臺建設
在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的智能化管理平臺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該平臺旨在通過集成信息技術、大數據分析及智能算法,實現訓練過程的全面數字化、精細化管理,以提升訓練效率與成效。
首先,智能化訓練管理平臺應具備訓練數據實時采集功能。利用傳感器、可穿戴設備等工具,自動記錄運動員在訓練中的身體狀態、動作表現等關鍵數據,為訓練分析提供基礎資料。同時,平臺應具備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力,運用先進的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算法,對訓練數據進行深度分析,識別運動員的技能短板與提升空間,為個性化訓練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其次,該平臺應支持訓練計劃的智能生成與調整。根據運動員的體能狀況、技術水平及訓練目標,系統自動生成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并根據訓練反饋實時調整優化,確保訓練方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最后,智能化訓練管理平臺還應加強與其他數字化系統的互聯互通。通過與校園一卡通、教務管理等系統的對接,實現訓練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利用,為運動員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訓練支持。同時,平臺還應支持遠程教學與指導功能,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先進技術,打破地域限制,為運動員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體驗。
3、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的策略
3.1、構建數字化訓練資源庫
在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應積極探索并構建全面、系統的數字化訓練資源庫。該資源庫的建立旨在整合優質的教學與訓練資源,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資源的集中管理、便捷訪問與高效利用。首先,應廣泛搜集并整理舞龍舞獅的傳統與現代教學視頻、動作解析、技術要點等多媒體資料。這些資料應涵蓋從基礎動作到高難度技巧的全方位內容,確保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同時,利用數字化技術對這些資料進行分類、標注與索引,以便快速檢索與高效利用。其次,引入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先進技術,開發舞龍舞獅訓練的虛擬仿真系統。該系統能夠模擬真實的訓練場景,使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技術動作的練習與糾正,提高訓練效果與安全性。此外,通過數據分析與反饋機制,系統能夠實時記錄學生的訓練數據,提供個性化的訓練建議與指導。最后,建立舞龍舞獅教學與訓練的在線交流平臺。該平臺應支持師生間的實時互動與資源共享,促進教學經驗的交流與傳播。同時,可以邀請舞龍舞獅領域的專家學者入駐平臺,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與咨詢,進一步提升其訓練質量與水平。
3.2、引入智能評估與反饋系統
在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應積極探索智能評估與反饋系統的引入。該系統通過高精度傳感器、圖像識別及數據分析技術,能夠實時監測學生在訓練中的動作完成情況、技術運用以及體能狀態,確保訓練數據的全面性與準確性。智能評估系統基于大數據分析,能夠客觀評價每位學生的技術掌握程度與進步情況,為教練團隊提供科學的訓練依據。同時,反饋系統通過即時反饋機制,將評估結果轉化為可視化的訓練報告與建議,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自身不足,明確改進方向。此外,智能評估與反饋系統還具備個性化訓練計劃制訂的功能,能夠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訓練內容與強度,實現精準訓練。
3.3、強化數字化師資培訓與團隊建設
在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應積極構建智能化訓練與反饋系統。該系統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如動作捕捉、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算法,并將之實現訓練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和高效指導。具體而言,可借助穿戴式設備監測學生的運動姿態、力量輸出及耐力狀況,實時傳輸至云端進行分析。訓練完成后,系統基于大數據分析自動生成個性化訓練報告,反饋學生的進步情況、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此外,智能化訓練系統還能模擬實戰場景,為學生提供更為接近比賽的訓練體驗,提升其應變能力和技術水平。通過這樣的智能化訓練與反饋系統,能夠顯著提高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3.4、拓展數字化交流平臺與合作機制
在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應積極拓展數字化交流平臺與合作機制,以促進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的發展。首先,建立一個綜合性的數字化交流平臺,匯集來自不同院校的師生,使他們在平臺上分享教學經驗、訓練技巧和創新思路。通過這個平臺,教師可以互相學習;學生也可以交流心得,共同進步。其次,利用社交媒體和在線社區,建立舞龍舞獅愛好者群體,定期舉辦線上交流活動、比賽和研討會,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同時,邀請國內外知名舞龍舞獅專家進行線上講座和指導,拓寬師生的視野,提升教學水平。此外,與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開發舞龍舞獅訓練的數字化工具和應用,如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模擬真實訓練場景,使學生在安全環境中進行技能練習,提高訓練效果。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對學生訓練數據進行實時監控與分析,發現潛在的訓練問題和進步空間,及時調整訓練計劃,提升訓練效率與質量。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促進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升廣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
4、結論
在數字化背景下,本文對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課余體育訓練方法進行了深入探索與總結。通過引入智能評估與反饋系統、強化數字化師資培訓與團隊建設、拓展數字化交流平臺與合作機制等策略,實現了訓練過程的全面數字化、智能化管理。這些措施不僅提升了訓練效率與精準度,還促進了訓練過程的可視化與個性化發展,為運動員技能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薛浩.我國舞龍舞獅運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20).
[2]許文強.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民族體育舞龍舞獅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05).
[3]陳維東.高職院校舞龍舞獅運動特色課程的建設與開發[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02).
[4]劉羽,陸露.高校舞龍舞獅課程發展路徑探析[J].武術研究,2024,9(07).
[5]尹晨旭,尹彤好.基于SWOT分析下高校舞龍舞獅課程的開展現狀與發展路徑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3(08).
[6]王濤,張鑫.核心素養下高校龍獅課程教學的價值審視、現實困境與對策研究[J].武術研究,2022,7(10).
基金項目:1.2023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運動課程建設路徑研究”,項目編號:GXGZJG2024B265;2.梧州職業學院2024年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高職院校舞龍舞獅運動課程建設路徑研究”,項目編號:WZJGZD202414。
作者簡介:李美琪(1996-),女,漢族,廣西梧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
通訊作者:楊軍(1984-),男,土家族,湖南湘西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