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供給狀況相對寬松,即使發生導致實際或預期供給中斷的事件,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幅度也有限,在高位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2025年伊始,國際原油價格猛然上竄,似有要一舉撕破石油嚴重過剩論的陰影。1月15日,WTI、Brent 分別上漲至80.04美元/桶和82.03美元/桶,創2024年8月以來新高,百分比上漲幅度分別高達11.60%和9.90%。公開顯示的原因主要是美國擴大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制裁,但有部分上漲屬于超跌反彈的正常修正。經過半個月的小幅震蕩,直至2月6日,國際油價全線下跌,WTI 3月合約跌0.72%、報70.52美元/桶,Brent 3月合約跌0.52%、報74.22美元/桶。
為了客觀分析以正視聽,筆者對2024年的國際原油價格走勢預測值與實際值的差異進行一個梳理。筆者關注到,美國能源信息署(EIA)2024年1月發布的WTI現貨價格2024年全年平均值為78美元/桶,實際平均值為76.63美元/桶,預測與實際差異1.37美元/桶,百分比幅度1.79%。
大多數機構預測值與實際值之間的差異不大。路透社調查的34位經濟學家和分析師預測的2024年Brent價格平均值為82.56美元/桶,僅有一個機構預測值超過90美元/桶;而實際Brent現貨價格年平均值為80.52美元/桶、近月期貨價格平均值為79.86美元/桶,差異分別為2.04美元/桶和2.70美元/桶,百分比差異分別為2.53%和3.38%。
這說明,在國際原油價格走勢不發生方向性變化時期,各方的預測值雖有差異但相差不大,與實際結果之間雖有差異但也不大。這也是國際原油價格預測歷史一貫的狀況。
2025年,全球供需狀況將依然處于供給寬松狀態。這是當前的基本狀況。因此,國際原油價格走勢發生方向性變化的概率不大,各方預測值與實際值迥然不同的情況出現的概率不大。
從全球供需狀況基本面角度,短期事件的影響持續不斷,但宏觀經濟和石油供需狀況變化的影響將主導市場情緒變化和價格走勢。筆者自編的國際原油價格計算模型計算結果顯示,2025年,WTI近月期貨合約價格年度走勢核心趨勢線平均值75美元/桶,區間上下波動5美元/桶;年內各交易日結算價格低點、高點分別為64.47 美元/桶和85.16美元/桶。
美國能源信息署2025年1月14日發布《短期能源展望》月度報告,預測2025年WTI和Brent原油現貨價格平均值分別為70.33美元/桶和74.33美元/桶,并認為全年全球石油庫存平均增加24萬桶/天。
路透社調查34位經濟學家和分析師,預測2025年WTI和Brent價格平均值分別為70.86美元和74.33美元/桶,明顯低于2024年的預測和實際水平。
在全球供給狀況相對寬松時期,即使發生導致實際或預期供給中斷的事件,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幅度有限,在高位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美國拜登政府擴大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的制裁,短時間驅動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市場的緊張情緒有所上升,但表現相對溫和。新當選總統特朗普極可能促成結束俄烏戰爭,對俄羅斯的制裁可能由相對偏緊轉向相對偏弱,俄羅斯石油進入國際市場的阻力將下降,國際原油價格之前積聚的溢價或將快速消退。
責任編輯: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