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es'"spritual climate in tertiary comprehens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XIE Bo WU Xiaxin BI Yaxin HE Yuying ZHANG Yu
1.Y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su 225001 China;2.Yangzhou University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Yu,E?mail:yizhangyu@yzu.edu.cn
Keywords "tertiary comprehensive TCM hospitals;spiritual climate;nurse;job burnout;influencing factors
摘要""目的:探討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護士精神氣候現狀及影響因素。方法:選取2023年2月—3月揚州市3所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的546名臨床護士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精神氣候簡式量表、組織支持感量表(SPOS)、護士團隊合作問卷(NTS)、職業(yè)認同評定量表(NPIQ)進行調查,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Pearson相關性分析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探究護士精神氣候的影響因素。結果:護士精神氣候總分為(69.93±14.71)分。護士所在科室、工作年限、護士團隊合作、組織支持感和職業(yè)認同是護士精神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Plt;0.05),可解釋總變異的75.1%。結論:三級中醫(yī)醫(yī)院護士感知的精神氣候總體情況較好,但仍有上升空間,管理者可以從護士團隊合作、組織支持感和職業(yè)認同入手,采取相應措施提升其精神氣候。
關鍵詞""三級中醫(yī)醫(yī)院;精神氣候;護士;職業(yè)倦怠;影響因素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2.021
精神氣候是指通過鼓勵員工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世界而創(chuàng)造的工作環(huán)境的精神文化氛圍[1],這種氛圍鼓勵和尊重每個人表達自己的精神想法,同時促進自我價值體現和從事有意義的工作的感覺,會促進員工的內在和諧[2?3]。研究表明,良好的精神氣候可提升護士工作敬業(yè)度和工作積極性,提高生產力和績效,還可以增加護士主觀幸福感和工作滿意度、減少護士職業(yè)倦怠和離職意愿[4?7]。目前,關于護士精神氣候的研究主要包括基于量表的現狀調查、精神氣候對護士自身以及護理工作帶來的影響,而較少有研究探討護士精神氣候的前因,對護士精神氣候的影響機制尚不清楚,也未見精神氣候的干預方案。本研究在文獻研究和前期質性研究的基礎上,旨在調查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護士精神氣候現狀及影響因素,為管理者提升護士精神氣候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于2023年2月—3月對揚州市3所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的臨床護士進行調查。納入標準:臨床在職注冊護士;在當前科室連續(xù)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時間≥6個月;同意并且自愿參加本次調查。排除標準:調查期間處于輪休、產假、病假、退休和進修的護理人員;后勤、供應室等輔助科室的護理人員,不直接為病人提供護理服務的行政部門護理人員;填寫時間少于300 s(預計4 min完成)。本研究方案經揚州大學護理學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批號:YZUHL2020023)。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包括護士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學歷、聘用方式、工作年限、職稱、所在科室、月收入、月夜班數等。
1.2.2 精神氣候簡式量表
該量表是由Janel等編制,由吳夏鑫等[8]進行漢化并應用于臨床醫(yī)務人員。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33。量表包括4個條目,條目1:在科室里我被鼓勵說出心里話,能夠傾聽彼此的心聲;條目2:在科室里當我吐露我心聲的時候他們會尊重我的想法;條目3:在科室里和身邊人說我心里話的時候我會有一種歸屬感;條目4:在科室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能夠被接受。每個條目按照Likert 5級評分法計分,總分計算方式為4個問題總均分減去1后乘以25,總分為0~100分。總分越高說明精神氣候狀態(tài)越好。
1.2.3 護士團隊合作問卷(NTS)
NTS由美國護理專家Kalisch等構建,由宋春燕等[9]于2014年翻譯并修訂成中文版,用于評價護士的團隊合作程度。問卷總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08。該量表包括信任與支持、團隊取向、團隊領導及團隊心智模型4個維度,共32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為32~160分,得分越高表明團隊合作度越高,得分32~96分為較差,97~128分為較好,129~160分為好。
1.2.4 組織支持感量表(SPOS)
該量表由孟雪梅[10]在凌文銓編制的組織支持感量表基礎上結合醫(yī)護人員的特點編制而成。該量表總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42。該量表包括工作支持(5個條目)、價值認同(3個條目)和利益關心(4個條目)3個維度,共12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總分為12~60分,得分越高表示組織支持程度越高。得分12~24分為較差,25~36分為一般,37~48分為較好,49~60分為好。
1.2.5 職業(yè)認同評定量表(NPIQ)
該量表由劉玲等[11]編制,用于測評護士的職業(yè)認同水平。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38,包括職業(yè)認知評價(9個條目)、職業(yè)社交技能(6個條目)、職業(yè)社會支持(6個條目)、職業(yè)自我反思(3個條目)和職業(yè)挫折應對(6個條目)5個維度,共30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為30~150分,分數越高提示職業(yè)認同水平越高。得分30~60分為低,61~90分為偏低,91~120分為中等,121~150分為高。本研究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03。
1.3 資料收集方法
通過問卷星進行調查,研究者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核實,對不符合納入標準、填寫錯誤的問卷予以剔除。按照問卷調查樣本量一般是自變量個數的5~10倍原則,并擴大20%的樣本量,本研究自變量為26個,樣本量至少為156人,本次調查最終回收有效問卷共546份,樣本量符合要求。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用頻數、百分比(%)表示。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探討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護士精神氣候的多因素分析。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
本研究發(fā)放問卷579份,剔除無效問卷33份,最終獲得有效問卷546份,有效回收率為94.3%。546名護士工作時間為9.89(1~35)年,年齡(31.85±7.15)歲,lt;30歲259名(47.43%),30~lt;40歲201名(36.81%),40~lt;50歲78名(14.29%),≥50歲8名(1.47%);所在科室:重癥監(jiān)護室(ICU)"19名(3.48%),婦產科43名(7.88%),外科127名(23.26%),內科246名(45.05%),血液凈化中心27名(4.95%),手術室33名(6.04%),急診科51名(9.34%);工作年限:lt;5年148名(27.11%),5~lt;10年195名(35.71%),10~lt;20年123名(22.53%),20~lt;30年66名(12.09%),≥30年14名(2.56%)。
2.2 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護士精神氣候得分情況
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護士精神氣候總分為(69.93±14.71)分。條目得分最高的是條目4,得分最低的是條目1,見表1。
2.3 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護士精神氣候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見表2)
2.4 護士精神氣候與護士團隊合作、組織支持感、職業(yè)認同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護士精神氣候與護士團隊合作呈正相關(r=0.329,Plt;0.01),與組織支持感呈正相關(r=0.537,Plt;0.01),與職業(yè)認同呈正相關(r=0.708,Plt;0.01)。
2.5 護士精神氣候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將護士精神氣候總分作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3。本研究方差膨脹系數(VIF)為1.520~3.621,VIF均lt;5,容差為0.276~0.658,提示各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德賓?沃森檢驗(Durbin?Waston)為1.859,接近2,說明方程中變量不存在序列相關。結果顯示,所在科室、工作年限、護士團隊合作、組織支持感和職業(yè)認同是精神氣候的獨立影響因素。見表4。
3 討論
3.1 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護士精神氣候總體情況較好,但仍有上升空間
本項調查結果顯示,三級中醫(yī)醫(yī)院護士精神氣候得分為(69.93±14.71)分,說明護士精神氣候總體情況較好,但仍有上升空間。與Wu等[12]研究結果相比,三級中醫(yī)醫(yī)院的護士比三級西醫(yī)醫(yī)院的護士感知到更高的精神氣候,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中醫(yī)醫(yī)院與西醫(yī)醫(yī)院相比,收治的病人中,急、危重、大手術的病人比例相對少,中醫(yī)醫(yī)院護士工作負荷和工作壓力比西醫(yī)醫(yī)院小;另一個原因是中醫(yī)是人文科學、哲學與醫(yī)學相結合的產物,中醫(yī)文化在醫(yī)院人文關懷氛圍建設中起重要作用,使中醫(yī)醫(yī)院工作的護士更加注重與人的情感交流,這些會促進成員間的合作交流,從而提升工作環(huán)境精神氣候[13]。本調查結果顯示,精神氣候4個條目中,分值最低的是條目1,與Wu等[12,14]的調查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分值最高的是條目4,與Cruz等[14]的調查結果不一致,其結果顯示條目2“在科室里當我吐露我心聲的時候他們會尊重我的想法”分值最高,分析原因可能與各國的社會歷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特點,這些思維方式上的差異造成了不同的表達和語言方式,而中國傳統組織文化下很多護士不會主動與同事表達自己的觀念,而護理管理者更關注護理安全、護理質量和護理服務,注重臨床護理工作的完成情況,對護士之間分享內心體驗的關注度不夠。本研究提示,護理管理者應重視在工作領域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圍,要鼓勵護士表達自己的心聲,和同事主動分享自己的內心體驗,從而達到彼此認同和支持來滿足個體精神需求的同時,為病人提供更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
3.2 護士所在科室和工作年限為護士精神氣候的影響因素
本調查結果顯示,內科和急診科的護士感知的精神氣候較其他科室低,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中醫(yī)善于慢性病的防治,相對西醫(yī)醫(yī)院,中醫(yī)醫(yī)院內科病房收治的病人以老年人居多,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點,內科病房護理工作繁重,而且病人、家屬及醫(yī)生對護理工作的要求高,急診科接診的病種多,就診病人具有病情急或者病情重的特點,護士長期處于工作強度大、壓力大、風險高和醫(yī)患關系緊張的環(huán)境中,護士工作疲憊感較高,影響工作積極性,工作缺乏激情,與他人主動溝通交流的行為會減少,從而影響護士精神氣候。本研究結果顯示,工作年限5~lt;10年的護士感知到的精神氣候較其他工作年限的護士低,這可能與這個時期護士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和工作經驗不夠完善,又要面對高負荷的工作、不定期的檢查與考核、頻繁的倒班模式有關,而且這個時期也是組建家庭和維持家庭穩(wěn)定的關鍵時期,很難做到工作與家庭的平衡,此階段的護士最容易感到職業(yè)倦怠,工作投入減少,諫言行為會減少,影響護士精神氣候[15?16]。提示護理管理者對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大的科室要科學合理進行人力資源的調配,避免護士過量地加班和頻繁的輪班,實行彈性排班,緩解工作壓力,對這些壓力大、風險高的科室的護理人員,管理者要給予其一定的待遇傾向和政策保護。護理管理者做好護士的分層管理和使用,關注工作年限5~lt;10年的護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加強溝通,對他們存在的負面情緒正確引導,進行相應干預;加強專業(yè)培訓,給予更多的外出進修、交流和學習的機會,提高他們勝任工作的能力,給他們提供在工作崗位上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才能的機會和平臺,提高工作積極性、使命感和認同感[17]。
3.3 護士團隊合作為護士精神氣候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團隊合作影響護士精神氣候,與Kumra等[18]的研究結果一致,Kumra認為團隊合作的先決條件是共同的目標、開放的溝通和信息共享,團隊合作的加強意味著團隊人員必然會有更多的溝通行為,而這個溝通行為會提升護士精神氣候。Pirkola等[19]建議通過增強團隊合作來改善護士工作環(huán)境的精神性。提示管理者應注重護士文化智力的建設,要引導護士正確看待他人和自己存在的問題并正確處理,促進成員間信任和有效溝通,主動分享信息和想法,征求他人意見和建議,通過共享心智模式和正確的團隊導向來改善團隊合作[20?21],在實踐中給予適當的授權,并輔以適用的團隊培訓、基于TeamSteeps的專業(yè)實踐、正念訓練等方式提升護士合作水平,從而提升精神氣候[22?24]。
3.4 組織支持感為護士精神氣候的影響因素
高水平的組織支持感具有積極的影響,員工會將組織視為尊重、情感支持和正義的來源,能增強員工對組織的信任,使員工產生信念和期望,增強組織承諾,為了更好地實現目標,會加強與團隊的溝通和合作[25]。本研究結果顯示,組織支持感可影響護士精神氣候,與該研究結果一致。組織支持感可以增強護士與組織的情感聯系,激發(fā)工作熱情,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加強和他人的溝通,從而提升精神氣候。提示護理管理者要在科室內建立和諧公正、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樂于交流的科室精神文化,給護士提供更多交流經驗、分享情感的機會;注重采納下屬護士的建議,采取更多工作授權;爭取更多的支持政策,如人力資源配備、晉升、護士福利、薪酬待遇等;對護士進行專業(yè)技能培訓,提升護士工作能力和應對突發(fā)狀況的技能,為護士提供了個人和職業(yè)發(fā)展的機會,使其感知較強的組織支持,從而提升精神氣候[26]。
3.5 職業(yè)認同為護士精神氣候的影響因素
Ren等[27?28]的研究提示,職業(yè)認同感和心理獎勵滿意度以及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職業(yè)認同會提高護士的工作滿意度。護士對從事的護理工作認同,就會對自己的職業(yè)身份和職業(yè)責任有自豪感,有職業(yè)發(fā)展追求,主人翁意識增強,行動上主動與組織的目標和使命保持一致,積極投入到護理工作當中,為了更好地實現目標,會加強與領導的溝通,主動說出對護理工作的看法和建議,從而提升精神氣候。提示管理者應幫助護士樹立職業(yè)規(guī)劃意識,培養(yǎng)其職業(yè)規(guī)劃能力,明確個人的職業(yè)定位(護生職業(yè)規(guī)劃、實習經歷等因素)對職業(yè)認同的影響;管理者在護士工作和生活方面給予護士更多的幫助、關心,實施人文關懷,給護士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為護士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我發(fā)展平臺,拓展護士的職業(yè)發(fā)展路徑,從而提升精神氣候[29?30]。
4 小結
本研究結果顯示,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護士的精神氣候為中等水平,但仍有上升空間,護士工作環(huán)境精神氣侯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護士所在科室、工作年限、護士團隊合作、組織支持感和職業(yè)認同。提示護理管理者要重點關注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大科室及工作5~lt;10年的護士,可以采取一些增加護士團隊合作,增加護士組織支持感和職業(yè)認同感的措施來提升護士工作環(huán)境精神氣候。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此項研究只調查了揚州地區(qū)的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護士,未來還需在更多地區(qū)不同層級的中醫(yī)醫(yī)院開展研究,多中心的研究能更全面地反映我國三級綜合中醫(yī)醫(yī)院護士工作環(huán)境精神氣候的現狀及影響因素,為護理管理提升護士工作環(huán)境精神氣候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LEBET R M,HASBANI N R,SISKO M T,et al.Nurses' perceptions of workload burden in pediatric critical care[J].Americ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an Official Publication,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ritical-Care Nurses,2021,30(1):27-35.
[2] ZHANG Y,WU X X,WAN X J,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burnout and intention to leave amongst clinical nurses:the role of spiritual climate[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19,27(6):1285-1293.
[3] FRADELOS E C,TZAVELLA F.Spiritual climate as is perceived by greek clinical nurses.a validation study[J].Materia Socio-Medica,2020,32(1):66-70.
[4] CRUZ J P,ALQUWEZ N,BALAY-ODAO E.Work engagement of nurses and the influence of spiritual climate of hospitals:a cross-sectional study[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22,30(1):279-287.
[5] POURAGHA B,SHEIKHBARDSIRI H,ASGHARNEZHAD M,et al.Does workplace spirituality enhance motivation of hospitals social workers? The scrutiny in Iran[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2022,68(5):1135-1140.
[6] DORAM K,CHADWICK W,BOKOVOY J,et al.Got spirit? The Spiritual Climate Scale,psychometric properties,benchmarking data and future directions[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7,17(1):132.
[7] BELLA R L F,QUELHAS O L G,FERRAZ F T,et al.An initial approach to increase job satisfaction through workplace spirituality[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12:768290.
[8] 吳夏鑫,張瑜,吳金鳳,等.中文版精神氣候簡式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護理研究,2019,33(14):2396-2399.
[9] 宋春燕,吳紅艷,王改利.護士團隊合作問卷的漢化與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5):620-624.
[10] 孟雪梅.醫(yī)護人員組織支持感、心理資本與工作壓力關系實證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6.
[11] 劉玲,郝玉芳,劉曉虹.護士職業(yè)認同評定量表的研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3):18-20.
[12] WU X X,HAYTER M,LEE A J,et al.Positive spiritual climate support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s means to reduce nursing burnout and intent to leave[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20,28(4):804-813.
[13] 李安琪,劉芳.中醫(yī)與西醫(yī)醫(yī)院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的比較研究[J].護理研究,2018,32(3):441-443.
[14] CRUZ J P,ALQUWEZ N,ALBAQAWI H M,et al.Nurses' perceived spiritual climate of a hospital in Saudi Arabia[J].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2018,65(4):559-566.
[15] 程爽,熊振芳,蔡藝,等.中國護士職業(yè)倦怠影響因素的meta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20,36(15):2112-2116.
[16] 顧春艷.護理人員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干預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2):6-8.
[17] 王娟,惠康花,楊艷,等.分層級別護理管理對急診護士綜合能力、職業(yè)倦怠及職業(yè)認同感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23):4244-4247.
[18] KUMRA T,HSU Y J,CHENG T L,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teamwork climate in a network of primary care practices[J].Health Care Management Review,2020,45(2):106-116.
[19] PIRKOLA H,RANTAKOKKO P,SUHONEN M.Workplace spirituality in health care:an integrate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16,24(7):859-868.
[20] GU Y F,YU H P,WANG Y Y,et al.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ultural intelligence between nurses' relationship conflict and teamwork[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22,30(7):3313-3321.
[21] GOH P Q L,SER T F,COOPER S,et al.Nursing teamwork in general ward settings:a mixed-methods exploratory study among enrolled and registered nurs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20,29(19/20):3802-3811.
[22] VAN PEPPEN L,FABER T J E,ERASMUS V,et al.Teamwork training with a multiplayer game in health care:content analysis of the teamwork principles applied[J].JMIR Serious Games,2022,10(4):e38009.
[23] KRIVANEK M J,DOLANSKY M A,GOLIAT L,et al.Implementing teamstepps to facilitate workplace civility and nurse retention[J].Journal for Nurs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2020,36(5):259-265.
[24] MONROE C,LORESTO F,HORTON-DEUTSCH S,et al.The value of intentional self-care practices:the effects of mindfulness on improving job satisfaction,teamwork,and workplace environments[J].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2021,35(2):189-194.
[25] AL-HAMDAN Z,BANI ISSA H.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on work engagement among registered nurses in Jordan:a descriptive study[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22,30(7):2154-2164.
[26] GADOLIN C,LARSMAN P,SKYVELL NILSSON M,et al.How do healthcare unit managers promote nurses'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and which working conditions enable them to do so? A mixed methods approach[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22,63(6):648-657.
[27] REN Z,ZHANG X M,SUN Y,et al.Relationship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sychological reward satisfaction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hinese nurses[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21,29(6):1508-1516.
[28] NISKALA J,KANSTE O,TOMIETTO M,et al.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nurses' job satisfa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20,76(7):1498-1508.
[29] WEI L Z,ZHOU S S,HU S,et al.Influences of nursing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internship experience,and other factors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J].Nurse Education Today,2021,99:104781.
[30] WANG Y B,HAN T,HAN G Y,et al.The relationship among nurse leaders' humanistic care behavior,nurses' professional identity,and psychological security[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2023,47(2):321-336.
(收稿日期:2024-05-30;修回日期:2024-12-26)
(本文編輯"賈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