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色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顏色之一,這是因為相關的材料很容易從泥土中獲得。最早的黃色顏料是黃赭石,由粘土、氧化鐵和二氧化硅組成。人們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黃赭石痕跡來自公元前45000—前40000年。史前時期最著名的例子來自法國的拉斯科洞窟。在洞穴的一處,兩匹體形健碩的黃色駿馬一前一后地奔跑著,周身的箭暗示著它們正在從一場捕獵中突圍。奔馬身上依舊鮮艷的顏色表明,黃赭石具有很強的穩(wěn)定性。
黃色常被當作光的象征,這在很多古代文明的藝術中有所體現(xiàn)。比如,古埃及最有名的建筑金字塔——作為太陽光芒的象征,就是黃色的。而在古埃及的宗教中,以太陽神拉(Ra)為代表的眾神的骨頭和血肉被認為由金子做成。作為拉在人間化身的法老,他們的面具和人形棺槨,常用純金打造。在古埃及的繪畫中,金色就被黃赭石和雌黃代替。在古希臘的藝術中,太陽神阿波羅不僅被描繪為一頭金黃色卷發(fā)的俊美男子,他的頭上還往往圍繞著一圈光環(huán)。到了繼承希臘文化的古羅馬時代,出現(xiàn)了另外一位太陽神赫利俄斯,其任務是每天駕駛由四匹神馬拉動的太陽戰(zhàn)車,從東方的海洋飛升至天空,再在晚上于西方的海洋落下,和古埃及拉神的設定非常相似。學術研究表明,希臘人可能在與埃及的接觸中了解到太陽神的概念,并將其與自己的神話和信仰相結合。
當然,作為自然物的太陽本身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畫作中。當風景畫在17世紀獨立成科后,它在畫面中的重要性便更加凸顯出來。英國19世紀風景畫家威廉·特納在一生中畫了數(shù)百幅描繪日出和日落的畫作。他讀了包括摩西·哈里斯的《顏色的自然體系》和歌德的《色彩理論》在內的顏色理論書,并認為在三原色里,黃色是最重要的。為了研究黃色的各種可能效果,特納常常在畫室中待上幾個小時。在他的顏料盒里,有黃赭石、雌黃、瑪斯黃、藤黃、專利黃、鍶黃、鉻黃、印度黃等,其中的一些,同時代的畫家們根本沒用到過。在作品《奴隸船》中,海面遠處的殘陽讓天空和海面呈現(xiàn)出色階和色相不同的黃色,微妙的顏色變化揭示了這位大師調和黃色的能力。
如果說哪位藝術家以“黃色”揚名天下,那一定是梵高。梵高對黃色的使用也與太陽不無關聯(lián):他筆下的向日葵是太陽最忠誠的追隨者;在高產(chǎn)時期,他居住在法國南部陽光晴好的城市阿爾勒,住在他描繪過的黃房子里;他筆下金燦燦的麥田得益于太陽的滋養(yǎng);《夜間咖啡館》中溫暖的燈光,也是一種人造的太陽……在某一年,梵高畫下大約300幅以黃色為主色調的作品。這位太陽的崇拜者在給弟弟提奧的信中寫道:“太陽,它的光最好用黃色、淺硫黃色、淡檸檬色和金色來描繪。黃色多美啊!”正是和太陽的關聯(lián),黃色有了包括希望、快樂、光明等在內的許多正面含義。在當代藝術家沃爾夫岡·萊普的極簡藝術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是他耗費大量時間采摘和提取的花粉。當純凈的黃色花粉鋪開在展廳中時,觀眾會感到一種被太陽照耀的救贖力量。
但是,黃色不只有積極的含義,它有時也代表背叛和懦弱、身體或心理疾病。比如,在基督教題材的插圖、繪畫和彩色玻璃畫中,猶大常常被表現(xiàn)為一個穿著黃色長袍的教徒。我們都知道關于猶大背叛基督的故事:為了得到幾十枚銀幣,他以親吻的方式指認了自己的老師。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代表畫家喬托的《猶大之吻》中,畫家將這一戲劇性的事件放在了畫面的中央,猶大展開的黃色長袍甚至遮蓋了耶穌的身體,十分惹眼,這種構思似乎暗示著背叛者的得逞。黃色似乎是矛盾的:它既代表健康向上、充滿活力,卻又和疾病和衰敗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盡管它們并不是一種黃,如同鮮紅色和暗紅色的血含義不同,甚至相反一樣。同樣是在基督教的范疇內,表現(xiàn)耶穌死去的“上十字架”“下十字架”“圣母憐子”等主題的繪畫常將畫面的主角描繪成蠟黃色。在德國文藝復興畫家格呂內瓦爾德的《上十字架》中,死去的基督與活著的哀悼者和迫害者的膚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耶穌的身體已然發(fā)黃,圣母、圣徒和士兵的臉上泛著代表生命的紅色。黃色對心理疾病的暗示則在奧地利畫家埃貢·席勒的繪畫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作于1910年的《自畫像》中,畫面中的藝術家全身裸露、骨節(jié)畢現(xiàn),黃色的使用讓人物的心理更顯病態(tài)。
黃色在藝術史中的嬗變揭示著人類文明對色彩認知的復雜性。這種源于大地的古老顏料,既承載著原始先民對太陽的崇拜,又因文化語境的分野衍生出多義性象征。當代藝術對黃色的運用延續(xù)并拓展了其雙重屬性: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在《天氣計劃》里借人造夕陽的黃光讓人們反思現(xiàn)代社會對自然的改造;安尼施·卡普爾則在《金色鏡子》中揭示了金錢對人形象的扭曲和塑造。當藝術家們持續(xù)解構與重組黃色的物質性與隱喻性,這種跨越數(shù)萬年的原始色彩,仍在不斷書寫著人類感知世界的色譜詩學。
(作者系湖北美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