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正其形、靜其心、知其法、賞其美、樹其德五個維度的教學實踐與研究,闡述提高書法教學水平的策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書法學習中受益。
【關鍵詞】正其形 靜其心 知其法 賞其美 樹其德
中國書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數千年的歷史和文明,是中華民族的獨特標志之一。練習書法能讓人平心靜氣,能磨煉意志、培養耐心和專注力,有助于提升個人的修養和品格。因此,在中小學開展書法教學的意義愈發凸顯。讓每一個學生上好書法課,成為了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我們進行的小學書法課堂“五維一體”教學實踐與研究,旨在從正其形、靜其心、知其法、賞其美、樹其德五個維度全面提升學生的書法素養。
一、第一維度:正其形,促進身體健康發展
書法教學需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我們倡導“練字先練姿”?!半p姿”即執筆姿勢和坐的姿勢。在書法教學中,我們始終把“雙姿”訓練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學生書寫時堅持做到:坐姿正確,即頭正、身直、臂開、足安。執筆規范即執筆點正確、筆桿扣點正確、角度正確、掌心留空縫、手腕正確。只有執筆姿勢與坐姿正確得體,才能使腕、指、臂的骨骼、神經、肌肉等各部分得到充分的活動和協調發育。
二、第二維度:靜其心,培養靜心專注能力
在小學書法課堂中,我們強調,修身靜心,以靜制動。習字或創作時,講求心情愉悅、舉止舒展、呼吸均勻、手眼協調,身心一致;講究運動節律,做到靜中有動、動中寓靜。這無疑有助于培養學生靜心專注的能力。
三、第三維度:知其法,了解并初步掌握書寫技能
當今時代不斷發展,學校教育與課堂教學在整體上已趨于成熟,然而書法藝術的課堂教學仍處于探索階段。書法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類。
1.講授。
講授法,即教師運用語言描述、說明、解釋等方式,系統地將書法知識傳授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是傳統實用的教學方法,也是課堂教學中運用最為廣泛的方法,它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隨著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制作精美的課件對教學有極大的幫助。好的課件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書法的感知。因此,教師可借助課件,優化課堂講授的效果??傊?,講授適合書法基本知識、書法文化、書法審美等內容的教學,有利于針對全體學生,保持傳授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2.示范。
示范是書法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一名書法教師必須具備比較高的臨摹能力。對古典碑帖的臨摹效果還比較模糊的中小學生來說,教師的臨摹水平往往也決定著學生的臨摹水平。課堂上的示范是教師展示自己臨摹功夫的平臺,每一個書法教師要高度重視示范的運用。書法藝術的初級階段是技法能力訓練階段,許多特定的技巧必須通過規范的訓練才能掌握。古人書論和當下許多教材中的論述都比較生澀難懂,而通過教師的示范可以使比較理性的描述變得感性,容易讓學生感知。此外,投影儀、攝像機等現代化教學設備的普及,為書法課堂示范帶來了極大便利,讓教師能夠輕松地將示范過程投影到大屏幕上。這樣的方式,不僅直觀呈現了每一個書寫細節,還確保了全體學生都能清晰觀看,顯著提升了書法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
3.提問。
提問是教師和學生以口頭問答的方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提問根據問答的對象不同,可分為“教師問、學生答”和“學生問、教師答”兩種。提問教學從提問和獲取答案的方式上,可分為“獨立思考提問和回答”與“討論總結提問和回答”兩種。它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與語言表達的能力,并且有助于學生對特定知識點的記憶強化。
4.討論。
討論教學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小組的形式圍繞特定中心問題展開的教學活動。小組內成員各自獨立思考并充分發表見解,經討論、辯論與總結等環節達成獲取知識與鞏固技能的目的。此教學法能有力激發全體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促使他們相互啟發、彼此借鑒、共同學習,進而匯聚集體智慧。同時,它對加深學生知識理解、提升學習熱情、培育鉆研能力均有顯著的推動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意義重大、價值非凡。
5.訓練。
訓練是技法操作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書法教學要高度重視書法課堂教學訓練法的運用。中小學書法教學,重點在訓練,訓練課占據比較大的比例。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步探索訓練法的方式,先單項動作訓練、再連貫動作訓練;先簡單筆畫訓練、再整字書寫訓練、再一組綜合訓練;先臨摹訓練、再創作訓練;先求正確、再求熟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單一到綜合。
6.作業點評。
作業點評是教師通過對學生作業的點評,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以提高觀察能力、審美眼光、表達技巧的教學方法。作業點評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也是督促學生消化知識、提高書寫能力、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當然,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根據自身能力和教學條件,隨機應變,做好策劃、設計,讓教學有的放矢、井然有序。比如,有的地方沒有現代化教學設備,教師只能用傳統的口傳手授法;有的教師示范能力比較差,可以在課件中插入名家示范視頻。
四、第四維度:賞其美,探知中國書法之美、中華文化之美
賞是指通過對經典碑帖或作品的鑒賞和評價,使學生理解、領悟書法的藝術美感,如形態美、質地美、韻律美、力量美、氣勢美、結構美、章法美、意境美、風格美、自然美。同時,它包括書法本體的技法表達和文化內涵,以培養學生對書法藝術的感悟能力,借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中小學書法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書法鑒賞法的運用,因為廣大中小學生對書法的領悟能力還比較弱,理解書法藝術的知識儲備還不夠,如果這個時候教師一味地進行技法訓練,會使學生對書法課產生抵觸情緒,而生動有趣的鑒賞課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借助多媒體教學,將視頻、動畫等方法引入課件,可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效果。
五、第五維度:樹其德,習字礪志、啟智樹德
我們倡導書品與人品的有機融合。人們常常借助練習書法來學習并提升道德修養,其根源在于道德是規范個人與他人、社會集體以及自然之間關系的原則與準則。而練習書法與培養道德這兩件事,共同具備正己、守規以及正確處理整體與部分關系這三個要素與要求。書法練習,有助于牢牢把握好這三個關鍵環節,促進學習者的道德培養與提升。
總而言之,通過正其形、靜其心、知其法、賞其美、樹其德五個維度的教學實踐與研究,我們致力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書法學習中受益。這不僅可讓他們寫好字,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如專注力、耐心、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讓書法教育在小學階段綻放出絢麗的光彩,進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