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研究》評介

2025-03-13 00:00:00宗世昊
絲綢之路 2025年1期
關鍵詞:交流

[摘要] 絲綢之路游藝文化研究,著眼于中古絲綢之路沿線游藝活動的起源與發展,是絲綢之路與中古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層面和領域。叢振教授新著《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研究》,打破了此前研究局限于游藝項目本體的桎梏,將游藝活動與其交流過程中的人、時、地等因素充分結合,從背景、項目、人物和場地等四個方面全方位揭示了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過程中體現的文化共興、民族共榮、教俗共生等特征,創造性地提出絲綢之路亦是一條“游藝之路”的觀點。本書結構得當、資料豐富,既是一部專業性較強的研究專著,也是一部適合大眾閱讀的科普讀物,兼有學術研究與文化普及兩大重要意義,是絲綢之路研究領域的一次寶貴探索。

[關鍵詞] 《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研究》; 絲綢之路; 游藝活動; 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 G12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1005-3115(2025)01-0106-07

《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研究》作者是聊城大學的叢振教授,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研究”(17CZS050)階段性成果。本書深入探討了歷史上絲綢之路作為文化交流橋梁的角色,特別是對游藝文化方面的傳播與互鑒起到了紐帶作用。此書通過豐富的史料分析與細致的案例研究,揭示了這一古老商路在促進東西方游戲、藝術、音樂、體育等游藝形式交流中的獨特作用。書中詳細描繪了不同時期、不同文明背景下,各種游藝活動如何跨越地域界限,在絲綢之路上流動、融合與創新。通過分析這些游藝文化交流,讀者可以深刻理解到,它們不僅僅是娛樂消遣的體現,更是社會文化、宗教信仰乃至經濟政治交流的縮影,對沿線各地的文化認同、社會結構乃至國家關系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學術價值上,對當前學術界深入研究絲綢之路文化的交流,特別是游藝文化的發展和傳播起到了較為突出的推進作用。

一、游藝文化的深入和理論提升

此書對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背景、項目人物、場地和特征等方面進行了討論,闡述了其在絲綢之路沿線不同地區和民族中的傳播與交融最大程度地還原其發展脈絡和場景盛況。通過對交流中所蘊含的外來與本土、宗教與世俗、社交與禮儀、等級與程式等特征的釋讀,一方面為探知絲綢之路各民族乃至中華民族多元娛樂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絕佳材料;另一方面為當代絲綢之路沿線各國間的文化交流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提供歷史借鑒。就研究內容而言,是對中國古代游藝文化所進行的研究深入和理論提升。

本書共可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背景研究。趙毅衡在《文學符號學》中提道:“文化是一個社會中所有與社會生活相關的符號活動的總集合。”[1]89換言之,文化的孕育與形成必然同產生文化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等諸多社會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也不例外,本書作者也充分意識到了這一方面,并在行文之中提出了這一觀點:“游藝文化交流最早的動機可能并不是游藝活動本身,其可能是貿易往來的附屬品,亦可能是外交朝貢的衍生物,其發展與演變必然受到絲綢之路沿線的交通環境、地理地貌、政治經濟、社會風俗、宗教信仰等各個方面的影響。”[2]63因而此部分主要討論三個問題:其一是對絲綢之路游藝文化的釋名和絲路游藝文化交流史研的空間基礎;其二是分析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民族、文化等時代背景這類時間基礎;其三是討論影響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軍事政治、商貿往來、宗教傳播、節日文化等物質和文化基礎。在上述諸多社會因素的共同影響與作用下,游藝文化得以在絲綢之路沿線進行豐富、充分的傳播和交流,并最終促使游藝文化在絲綢之路沿線出現了獨一無二且豐富多彩的繁榮發展景象。

第二部分為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項目研究。不同類型的游藝項目是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載體,也是最直接反映交流的特征所在。故這一部分也是課題研究的重點之一。但在此之前,學術界尚未或很難對種類繁多的游藝項目進行統一的定性與歸類,因而本書作者創新性地參考并結合中國古代傳統游藝活動的分類方式以及絲綢之路上進行的各類游藝的具體情況,將絲綢之路游藝項目劃分為四個主要類型:第一類是技藝類游藝項目,此類項目“以投射、球戲和各種賽力技藝活動為代表”[3]69,具有著相對較長的歷史和演變過程,代表性的如馬球、蹴鞠、射藝等;第二類是百戲類游藝項目,此類項目在絲綢之路沿線具有較高的普適性,既是宮廷舞樂制度中的必要環節,也是民間社會不可或缺的休閑娛樂形式,主要有雜技、幻術、角抵、獸戲等;第三類是博弈類游藝項目,此類項目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娛樂活動,也是中國古人崇尚哲學思想并將其融入休閑活動的一種體現”[4]92,主要有樗蒲、雙陸、圍棋、藏鉤等;第四類是雜藝類游藝項目,主要包含了難以精準確定屬性并準確歸類,但仍然在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中有所體現的諸多游藝活動,如投壺、燈戲、斗戲、童戲等。

第三部分為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人物研究。“絲綢之路因人的需要而開通,也因人的活動而拓展演變。”[5]21-26人無疑是游藝交流的主導者,此部分通過史料和圖像討論影響絲綢之路游藝交流的各種人物,把他們分為三類:第一類人物為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主動倡導者,這一類人群主要是絲路兩端的統治階層,如帝王將相等,他們倡導游藝交流的目的多為政治需要和休閑享樂;第二類人物為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功利驅使者,這一類人群主要是往來于絲綢之路的商人;第三類人物是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表演和參與者,包括中原的移民、粟特胡兒、吐蕃騎手、天竺僧人,這一類人群是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最廣泛的受眾。

第四部分為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場所研究。文化與文化的傳播交流是無形的,但作為文化傳播交流載體的場所和地點是有形的。游藝文化的交流很多時候需要場所,探討不同類型的游藝交流場地,可更直觀看到交流的階層性。“正因為有著多種多樣的、由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的游藝文化交流場所的存在和不斷發展,絲綢之路游藝文化的發展傳播才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和如此廣闊的傳播與影響范圍。”[2]233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將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場所依照不同的使用階層劃分為三種,從而更加鮮明地突出不同階層文化的融合對于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第一種是統治階層場所,如馬球場、蹴鞠場、圍獵場等,這一類場所需要專門修筑,多為統治階層所使用;第二種是社會公共組織場所,如都城主要街道、廟會寺院等地,這一類場所的游藝活動多是在官方組織下進行的,時間集中在歲時節日;第三種是非正式場所,本部分論述的這類場所是游藝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方,主要有酒肆、賭場、瓦舍、絲路沿途等地,進行的是最民間、最純粹的游藝活動。

第五部分為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特征研究。絲綢之路游藝文化在交流中形成了以下三大特征:其一,游藝項目的外來化與本土化、參與者的專業化與大眾化、場地的專門化與簡易化等交流的本體特征;其二,娛樂至上與忘憂清樂、宗教信仰與世俗娛樂、地域特色與民族融合的屬性特征;其三,偶發性與功利性、社會化與生活化、程式化與等級化的社交特征。

目前,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從項目的形式對游藝文化進行討論,本書則力圖突破這一瓶頸,多角度、全方位分析絲路游藝文化交流中的倡導者、傳承者、交流場地、民族屬性等影響游藝交流的因素。在研究方法上,本書利用文獻與圖像中的游藝資料,集中展現絲綢之路上豐富多彩的游藝生活。陳寅恪先生曾言:“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6]236本書作者則通過對文物、文獻、圖像等多源證據的綜合分析,同時進行和理論的提升使得歷史不再是枯燥的事件堆砌,而是活生生的文化交流與碰撞的過程。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書中對一些長期被忽視或誤解的文化現象給予了重新評估,比如對某些邊緣群體或小眾藝術形式的深入探討,為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史增添了新的維度和色彩。

二、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新角度

歷史上,不同民族間的相互交往交流與融合實踐,以及這一長期歷程中積淀的深厚民族情感和共同向心力,構成了當前各民族能夠繼續深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堅固基石。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生活著漢人、回紇人、吐蕃人、突厥人、于闐人、粟特人等眾多族群。這些不同民族的人群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交流乃至交融,不僅展現了中華民族形成與發展的動態畫卷,也深刻揭示了各民族在相互作用中不斷成長壯大的內在邏輯。

隋唐時期是絲綢之路活躍與繁盛的黃金時代。隋唐王朝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融合與文化交匯。隋唐王朝通過強大的政治影響力和開放包容的政策,成功地將邊遠地區整合進一個多元而又統一的國家體系之中,激發了周邊眾多族群對中央政權的強烈歸屬感與認同之情。這一進程不僅是領土的擴大,更在社會文化上奉行“華夷一家”“胡漢無差”的觀念,實現文化的緊密相連。在此背景下,絢爛多姿的文化景象蔚然成風,而絲綢之路上的游藝文化交流則是這一時期民族交流、交融的絕佳側面。如唐代前期注重射藝,貞觀五年正月癸酉日,唐太宗“大蒐于昆明池,蕃夷君長咸從”[7]40-41。其中的“蒐”意為春時狩獵,狩獵的過程實際也正是唐帝國與周邊民族政權射藝交流的過程。

作者在書中也指出:“‘絲綢之路’的民族遷移、交流,客觀上也令一些民族充當了文化傳播的使者,特別是游藝文化的傳播使者。”[2]63當人們在遷入河西走廊乃至更西的絲綢之路沿線地帶時,形成雜居且聚居的情況,一方面處于與其他民族共同居住于此地的大環境下,另一方面則在局部地區形成聚居的場面。在這樣的客觀局勢下,各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交流機會,如中原地區的移民不僅將自己民族的傳統游藝文化傳播到其他民族之間,如圍棋、樗蒲等傳統中原游藝,更是吸取其他民族游藝中的特點以豐富自身游藝表演的觀賞性與競技性,如馬球、橦技等。其他民族的游藝文化的交流發展亦是如此。本書的作者則就關注到了這一視角,將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傳播與中華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研究中相結合、相呼應。

在“‘絲綢之路’技藝類游藝項目交流研究”一節中,馬球則是較為體現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質。在唐朝,馬球不僅在中原頗為流行,高昌回鶻、吐蕃等少數民族對馬球這一項運動也極為熱情,如唐中宗時期臨淄王李隆基等人就曾與吐蕃的“善球者”進行過馬球比賽。封演記述道:“景云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于梨園亭子賜觀打球。吐蕃贊咄奏言:臣部曲有善球者,請與漢敵。上令仗內試之。決數都,吐蕃皆勝。時玄宗為臨淄王,中宗又令與嗣虢王邕、駙馬楊慎交、武秀等四人,敵吐蕃十人。玄宗東西驅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吐蕃功不獲施,其都滿贊咄,尤此仆射也。”[8]53另有如龜茲、于闐等西域諸國也時常為唐朝朝貢馬球和供打馬球的馬匹。時至宋代,北方的遼朝契丹皇室仍將馬球作為重要的娛樂方式,遼穆宗、圣宗、興宗三帝均有打馬球的記錄。馬球在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的廣泛流行,深刻推動了各民族在游藝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這也就不難理解,本書作者形容“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完全可以把‘絲綢之路’稱之為‘馬球之路’”[2]80。

較能反映出作者這一問題意識的是,其對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相關人物、場所研究。如在討論游藝場地的變化轉換這一問題時,作者援引同樣流行于少數民族地區和風靡中原王朝的射箭游藝為例,指出吐蕃和隋朝同樣將宴會場地轉化為了進行射藝的場地,以此來接待其他民族的使者、外客,實現自身的政治目的,促進了文化的交流。由此,作者認為游藝場地不僅僅限于游藝文化在平民階層內的交流,有時也是不同民族和政權之間交流的重要平臺。

在研究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的倡導者時,作者將以隋煬帝、唐太宗、唐玄宗作為君主帝王這一群體的三個個案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考察,并指出這些君主舉辦各種游藝,是有著極為明確的政治目的。例如《隋書·音樂志》中記載了隋煬帝會在每年正月十五“萬國來朝”之時,“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為戲場。百官起棚夾路,從昏達旦,以縱觀之。至晦而罷。伎人皆衣錦繡繒彩。其歌舞者,多為婦人服,鳴環佩,飾以花毦者,殆三萬人”[9]381。通過邀請各國使者前往觀看樂舞百戲的方式,隋煬帝展示了隋帝國兼收并蓄、寬容并包的文化風貌,而這種由中央政府統一組織召開的大型活動也從側面反映了國家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綜合國力。另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先后用兵擊敗突厥、吐谷渾等,由是“西北諸蕃咸請上尊號為‘天可汗’”[7]39,對絲綢之路上的經濟文化交流的穩定暢通發揮了重要作用。作者引《唐會要》中所載唐太宗與包括高昌國王在內的諸多外藩君長參加的狩獵活動,指出唐太宗舉辦這次狩獵的目的在于意在強調唐朝國力強盛,以團結西域,保持絲綢之路暢通,從而實現“六合大同,萬方咸慶”的局面。唐玄宗對斗雞的熱愛同樣也蘊含了懷柔附遠的政治意味。是時,絲綢之路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粟特人尤其活躍,這一群體宗教信仰多元,但主要以祆教為主。《安祿山事跡》中記載:“玄宗嘗御勤政樓,于御座東間設一大金雞帳,前置放一榻,(安祿山)坐之,卷去其簾,以示榮寵。”[10]80據文川在《安祿山祖籍為昭武九姓康國考》中的考證,安祿山祖籍應為粟特人居住的康國,而公雞又是粟特人所信仰的祆教中的圣獸,由此觀之,玄宗以“大金雞帳”待安祿山,其中的政治韻味便不言而喻了。簡而言之,游藝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隨著絲綢之路的商業網絡和旅行者的足跡跨越廣袤地區,不僅播撒了藝術技巧與娛樂形式,還催化了審美趨向、休閑方式及社會價值觀念的互學互鑒。各民族通過游藝文化這一通俗易懂的方式不斷在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等方面進行交流、交融,實現不同民族間的理解與共同繁榮。這也是作者在本書中所論述和表達的重要觀念之一。

三、中外交流史研究的創新與提升

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這一時期的文化互鑒不僅加深了東西方的理解與合作,也為后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作為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在隋唐時期達到了鼎盛。長安和洛陽成為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了來自西亞、中亞乃至歐洲的商人。這些商隊不僅帶來了珍稀商品,如香料、寶石、玻璃器皿,也將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紙張等物品帶往西方,促進了物質文化的交流。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也開始影響世界。同時,絲綢之路除了是一條商旅之路,同時也是一條傳教之路,如佛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等都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在絲綢之路的東西方文化大交流中,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游藝文化傳播使者的角色。至于藝術方面,如音樂、舞蹈、繪畫等領域,中西方元素互相融合,如唐代樂舞就融入了西域和中亞的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該書首先在研究視角上實現了突破,不同于以往多數研究聚焦于物質文化交流的單一維度,本書所討論的游藝文化也是這一時期中外交流的重要內容。作者將鏡頭轉向了游藝文化這一較少被觸及卻同樣重要的領域。游藝文化作為人類精神生活和社交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絲綢之路上的傳播與交流,無疑為東西方文化的互鑒提供了生動的注腳。作者巧妙地將游藝文化置于歷史的長河中,展示了它們如何跨越語言與地域的障礙,成為情感共鳴與審美共享的橋梁。

在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各類項目中,作者在書中所舉的最典型的例子當屬名為猧子,這是一種來自拜占庭帝國(時稱拂菻)的寵物狗,因此它在唐代也被稱為拂菻狗。這種寵物狗深受唐代兒童和婦女的喜愛。如唐代詩人王涯曾作《宮詞》詩,其中就有“白雪猧兒拂地行,慣眠紅毯不曾驚”[11]3878的語句。除文字史料外,作者還搜集并使用了部分圖像和實物資料用以佐證當時“趁猧子”的風靡:其一是今新疆地區阿斯塔那唐代墓葬群壁畫中兒童懷抱猧子的形象,其二是今陜西岐山唐元師獎墓壁畫中的“童子戲犬圖”;實物方面則以今江蘇揚州邗江區唐城遺址出土的童子、猧子陶塑為例。另外,作者還通過敦煌文獻以及相關出土的實物史料對該種寵物狗的傳播路線、分布情況等問題進行了考釋,對猧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扮演的角色進行了闡釋。作者指出:“這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兒童養寵物的問題,還展示了我國文化包容吸收的胸懷之深,更體現了‘絲綢之路’這一中外文化交流區域的珍貴之處與影響之大。”[2]179

《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研究》一書展現出了極高的豐富性和深度。作者不僅關注游藝文化的表層流動,如具體藝術形式的傳播路徑和變異,更深入探討了其背后的深層社會、經濟、宗教乃至心理因素。例如作者在討論絲綢之路游藝文化的參與者這一問題時,以經過絲綢之路來到西域地區的中原移民為例,其指出從漢代到隋唐,大量漢人開始經過絲綢之路進入西域。這些移民的身份包括官吏及其隨從、戍邊的將士、和親的公主以及躲避災疫、戰亂的漢族移民等。這些移民在閑暇之時投身于多彩的娛樂活動之中,無形中搭建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兩種異質文化的游藝相互滲透與融合。他們保留并傳承了諸如圍棋、投壺、藏鉤等富含中原風情的傳統游戲,這些活動不僅是他們生活情趣的展現,也成為了東西方文化互動的生動注腳。這說明大批移民遠赴萬里扎根邊塞甚至異域,同時也將來自中原地區的游藝文化帶到了絲綢之路沿線,促進了中外游藝文化的交流融合,也顯示出中原傳統游藝成為移民思懷故土的一種文化載體。

另一方面,中原地區的眾多漢族游藝表演藝人也以絲綢之路作為學習途徑學習到了來自異域的游藝技術,并以此來提高自己水平。如作者指出身處于宮掖內、豢養于教坊間的藝人則出于表演需要等多種原因,主動或被動地學習異域游藝文化,并與自身所掌握的百戲、雜技等游藝技術相融會貫通,如唐玄宗時期在勤政樓前舉辦并邀請西域諸國君主使節參加的一次“大酺”,史載:“教坊大陳:山車旱船,尋撞走索,丸劍角抵,戲馬斗雞。又令宮女數百飾以珠翠,衣以錦繡,自帷中出,擊雷鼓,為《破陣樂》《太平樂》《上元樂》。又引大象犀牛入場,或拜舞,動中音律。”[12]1544生動反映出當時的中原地區對外來文化的開放包容。這同時也說明了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雙向性。

另外,作者也注意到中古時期的寺院以及因寺院而生的廟會、佛社中常有來自西域的雜技百戲等游藝,這些佛教場所同樣承擔了絲綢之路游藝交流、傳播的場所功能。在當時的廟會上同時存在著寺院佛會與百戲表演兩種相互融合的文化因素,并且百戲表演規模較為宏大。通過作者的研究,不難發現來自西域的雜技、百戲等游藝形式,在這些佛教場所找到了展示的舞臺,展現了絲綢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廣度。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研究》的出版,不僅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啟示。它提醒我們,早在千年前,人類社會就已通過絲綢之路建立了緊密的文化聯系,不同文明之間不是孤立發展的,而是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繁榮。面對當今世界文化多樣性與全球一體化之間的張力,書中所展現的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精神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學習歷史上的游藝文化交流,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差異,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間的尊重與理解,為構建和諧共存的國際社會貢獻力量。

四、結語

《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研究》是一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作品,作者在書中創造性地提出,“‘絲綢之路’上各種游藝項目開展與交流頻繁,東西方的游藝項目在‘絲綢之路’均能夠尋覓到蹤跡,故而‘絲綢之路’亦應該可以被稱為東西方交流的‘游藝之路’”[2]2。書中通過對絲綢之路上游藝文化交流的背景、項目、人物和場地的闡述,對絲綢之路上多民族、多地區之間的游藝文化交流進行了最大限度、全面系統地討論,揭示了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帶來的中外文化交流融合、民族交往共榮、宗教世俗共生等特征,勾勒出中華民族游藝文化發展演變的脈絡,以游藝文化交流這一微觀視角去認知和解讀中華文明史的構建。當然,《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研究》仍有很大的繼續開拓空間:一是絲綢之路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和渠道,本書大多關注于絲路東段的游藝文化交流,而絲路西段卻缺乏一定的關注;二是絲綢之路從運輸方式上主要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該著作研究重點在于陸上絲綢之路,作為同樣承擔著游藝文化交流傳播重要功能的海上絲綢之路卻有所忽視。總之,本書的出版不僅填補了絲綢之路研究中游藝文化交流領域的空白,更以其細膩的筆觸、寬廣的視野,提升了我們對古代中外交流史的整體認識。

《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研究》不僅是一部學術價值高的專業著作,同時也是對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感興趣的廣大讀者了解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魅力的佳作,它以獨特的視角拓寬了我們對絲綢之路歷史意義的認識,促進了對多元文化交流重要性的思考,讓我們在享受藝術之美時,更能深刻體會到文化交融帶來的深遠影響和無限魅力。

[參考文獻]

[1]趙毅衡. 文學符號學[M].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89.

[2]叢振. 絲綢之路游藝文化交流研究[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24.

[3]王輝. 中國古代娛樂[M]. 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 2015:69.

[4]王巍. 隱式人機交互[M].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5:92.

[5]何玉紅.走向以“人”為中心的絲綢之路研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6):21-26.

[6]陳寅恪. 金明館叢稿二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36.

[7]劉昫. 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8]封演撰. 封氏聞見記校注[M]. 北京:中華書局, 2005.

[9]魏徵. 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0]姚汝能.安祿山事跡[M]. 北京:中華書局,2006.

[11]彭定求等編. 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2]李昉等編. 太平廣記[M]. 北京:中華書局,1961.

[作者簡介]" "宗世昊(1997- ),男,山東泰安人,在讀博士。研究方向:敦煌學,西北區域史。

[基金項目]" "蘭州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安史之亂后唐、吐蕃和回鶻關系史研究(756-840)”(2024lzujbkyxs015)。

猜你喜歡
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報(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學習交流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學習交流
學習交流
學習交流
學習交流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海峽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回眸·交流
遵義(2018年14期)2018-08-06 06:32:18
交流&イベン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在线免费a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在线欧美国产| 91久久大香线蕉| 91欧美在线| 午夜激情婷婷| 成人亚洲视频| 国产91导航| 一个色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国产流白浆视频|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日韩欧美91|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欧美一区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主播| 高h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国产a网站| 亚洲天堂777|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啪啪啪亚洲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2019国产在线| 亚洲免费成人网| 性网站在线观看| av色爱 天堂网|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色哟哟国产精品| 91伊人国产|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色135综合网|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五月天久久婷婷|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午夜天堂视频| 无码人妻免费|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午夜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