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及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下,農業機械化不僅關系到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更關系到農村經濟結構的優化和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因此,深入探討農業機械化在鄉村振興戰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來發展方向,成為適應國際競爭和國內發展需求的迫切任務。該研究不僅有助于促進農業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還對于加快農業與農村現代化進程、培育鄉村振興的新動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影響。
一、農業機械化在鄉村振興戰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農業機械化通過替代傳統的人力和畜力作業,實現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提高耕作、播種、施肥、收獲等農業生產環節的作業效率。例如,使用現代農業機械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面積的耕作和播種,不僅大幅度縮短作業時間,而且能提高作業的準確性和均勻性,降低作物生產過程中的損失和浪費,提升單位面積的產出效率。農業機械化也能提高農作物品質和減少生產成本,通過精確施肥、精準灌溉等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保障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供給更為科學合理,還可以有效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同時減少環境污染,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機械化通過提高收獲和后處理的效率和質量,也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農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二)促進農業現代化
現代農業機械配備先進的導航和監控系統,如北斗導航、智能監控等,可以提高作業的精確性,減少種植誤差,提高作物的生長條件,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例如,精準農業技術的應用使得施肥、灌溉等環節更加科學化、精細化,有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和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農業機械化還可以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大規模應用農業機械,可以有效地支持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促進農業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同時,農業機械化還有助于農業多功能性發展,通過農機合作社等形式,實現設備共享,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收入,促進社會服務功能的拓展,如農業旅游、休閑農業等新型農業模式的發展。
(三)改善農村經濟結構
農業機械化通過減少對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依賴,可以有效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和配置。農業生產自動化水平的提升使大量農村勞動力從繁重的農業勞作中解放出來,轉向農村其他經濟領域,如農村第二、三產業,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多元化發展。農村地區通過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能夠開發出更多增值較高的產業鏈,如休閑農業、農產品深加工等,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引入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也為農產品的品牌化、標準化鋪平了道路,從而進一步促進農業向產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為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新的增長點。
(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在鄉村振興戰略布局中,農業機械化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其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產量,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現代化的農業機械設備如收獲機、播種機等的廣泛應用,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面積的農田作業,縮短作物生長周期、提高年產量。同時,農業機械化還能有效降低因人為操作不當造成的作物損失,確保獲得更高的產出率;農民通過高效的農業機械,可以促使農業生產向更高效益、更適應市場需求的作物結構調整。如,精準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應用,能夠根據土壤條件、氣候變化等因素精確調控種植結構和生產方式,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作物的整體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灌溉系統、土壤管理等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農田水利設施的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結構,增強作物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從而保證在不利氣候條件下穩定農業產出。
(五)促進農村社會穩定
首先,農業機械化可以減少對人力的依賴,緩解農村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農村地區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面臨著勞動力老齡化的困境。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如自動化的播種、施肥、收獲機械,能降低農業生產對人力的需求,使得老年農民也能輕松應對農業生產任務。其次,農業機械化有助于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農業機械應用不僅可以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從而直接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經濟收入的增加,也將進一步促進農民消費水平的提升,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推動農村地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第三,農業機械化不只局限于傳統的耕種收機械,更多涵蓋農業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領域。農民通過農業信息化平臺,可以更便捷地獲取種植技術、市場信息、政策支持等內容,提高農業生產的科學性和精準性。第四,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有助于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公平。農村地區通過提高農業生產現代化,能夠更好地融入國家經濟發展大局,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地位得到提升。
二、農業機械化在鄉村振興戰略布局中面臨的挑戰
(一)設備更新維護成本高
設備的更新與維護所需的成本不斷上升,是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大難題。農業機械化涉及的范圍廣泛,從播種、耕作到收獲等各個環節,均依賴于先進的機械設備以提升效率與產量。但同時,新型機械設備的更新頻率的加快與維護技術的復雜性使得成本急劇上升,對大多數農戶而言,投入成為一大負擔,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機械設備的采購成本本身便較高。盡管政府提供一定的補貼政策,但對于許多小型農戶而言,初期投資仍然是一項沉重的經濟負擔[1]。二是伴隨著機械化農業設備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其維護和修理的復雜性也隨之增加。農戶不僅需投入資金購買設備,還需定期投入資金進行維護和更新,以保證機械的正常運轉和高效作業。然而,專業的維護服務往往價格不菲,又增加農戶的經濟負擔。三是機械設備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也會因為磨損、老化等原因,導致性能下降,進而影響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定期更換零件或進行升級,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盡管現代農業機械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其運營成本,便很難實現廣泛推廣與應用[2]。
(二)適應性與兼容性問題
農業生產方式的多樣化及作物種植模式的變化,對農業機械的需求提出更高要求。農業機械不僅要具備高效的作業能力,還應具有良好的適應性與兼容性,以滿足不同農作物、不同地形以及不同農業生產模式的需求。然而,目前市場上的農業機械針對特定作物或特定作業環境設計,其適應性和兼容性有限,無法廣泛適應復雜多變的農業生產條件。一方面,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差異顯著,如土壤類型、地形特征、氣候條件等,上述差異要求農業機械具備高度的適應性。然而,目前許多農機產品難以在不同的生產環境中發揮最佳效能,限制其在廣泛地區的應用。另一方面,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和農作物種植結構的優化使得農業機械化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農戶和農業企業對于能夠執行多種作業功能、兼容不同作業附件的多功能機械需求日益增加,而市場上能夠滿足上述需求的機械產品卻相對缺乏。同時,農業機械的更新換代速度快,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但新舊設備間的兼容性問題成為另一大難題。舊設備與新技術或新產品的不兼容,導致農戶為適應新的農業生產需求,不得不更換整套設備,也增加農業生產的成本,制約農業機械化技術的快速更新與普及[3]。
(三)人才培訓與技術普及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業機械化的推進不僅依賴于先進設備的普及,還受人才培訓與技術普及的挑戰影響。農機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直接關系到農業機械化的效率和效益,然而,在許多鄉村地區,由于教育和培訓資源的不足,農機操作和維護人才缺乏,制約農業機械化的深入推進。農業機械化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要求操作人員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以適應新設備的操作和維護需求。然而,現有的培訓體系未能充分滿足該需求,技術傳播和人才培訓機制尚不完善。農機操作人員往往難以獲得及時、有效的技術培訓,導致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受阻。技術普及和知識傳播的不足,也使得農戶對農業機械化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不高,影響農業機械化的普及率和應用效果。許多農戶由于缺乏對農機操作和維護的基本知識,難以充分發揮農業機械的效能,甚至因操作不當造成設備損壞,增加生產成本。農業機械化人才培訓與技術普及還面臨區域不均衡的問題。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機技術普及和人才培訓相對較好,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是偏遠鄉村,由于資金、師資和設施等資源的限制,農機技術培訓和普及工作難以開展,導致上述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水平明顯滯后。
三、農業機械化在鄉村振興戰略布局中的發展方向
(一)向智能化發展
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在農業機械領域的應用開啟了精準化、自動化及智能化農業生產的新篇章。人工智能技術可以促進作物種植管理的精確性。其通過對大量農業數據的分析,可以精確控制種植的每一個環節,從而實現作物產量和品質的最大化。大數據技術使農業生產決策更加科學化。其通過收集和分析從土壤條件到市場需求等多維度數據,使農業生產者精確預測作物的最佳種植時間和地點,優化資源配置。物聯網技術推動農業機械化向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安裝在農機上的傳感器,可以實時收集作物生長狀態、土壤濕度等關鍵數據,并通過物聯網平臺進行傳輸和處理,實現更為精準的操作。
(二)向綠色農業機械發展
推廣綠色農業機械不僅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需求,更是提升國際競爭力和維護生態平衡的戰略選擇。綠色農業機械的發展,聚焦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與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農民通過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和材料,如電動農機、太陽能驅動的灌溉系統等,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推廣節能環保的農業機械設備,還涉及對農業生產流程的優化。智能化管理系統,如精準農業技術,可以有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從而保護土壤和水質,促進生態平衡。在農業廢棄物處理方面,綠色農業機械化的應用可以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資源,解決農業廢棄物的環境污染問題,又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楊再紅. 發揮農業機械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23(1):34-36.
[2]張平. 發揮農業機械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J].河北農機,2023(7):14-16.
[3]王青松. 關于農業機械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思考[J]. 江西農業,2023(16):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