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不知道移風易俗是什么,只知道鄉干部、村干部一直掛在嘴上說,現在聽得多了、見得多了,也都快成半個專家嘞!……”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把深入推進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堅持守正創新、弘揚良好風尚,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共同破除陳規陋習、厚植新風正氣,淳樸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激蕩在海原大地廣袤的田野間,獲得感、滿足感洋溢在群眾幸福的笑臉上。
立足全局深切關注
矢力推動移風易俗新風尚
海原縣聚焦鄉風陋習,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內宣鼓勁、外宣聚力特點,以推動文化浸潤行動為抓手,持續開展高額彩禮、大操大辦、薄養厚葬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大力宣傳激勵政策措施和先進典型事例,引導廣大群眾破除陳規陋習,弘揚文明新風。
2024年年初以來,全縣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親敬老等社會風尚漸顯,文明鄉風管理機制和工作制度進一步健全,農村陳規陋習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聚焦重點全面推進
持續探索文明實踐新舉措
“如今婚事要新辦,花錢太多不劃算,拆了東墻補西墻,坑自己;黨員帶頭做表率,干部負責敢擔當,全民參與齊協力,泰山移……”史店鄉組織拍攝的移風易俗“三句半”短視頻上了微信朋友圈熱搜,在全縣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和廣泛共鳴。
海原縣持續整治婚俗陋習,培育婚俗新風,緊盯黨員干部“關鍵群體”和婚喪事宜籌備“關鍵節點”,結合農村高額彩禮專項治理,嚴格落實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兩報告一承諾”制度,引導督促黨員干部自覺抵制超標準、超規模的婚喪宴席和人情往來,為廣大群眾樹榜樣、做表率。
“彩禮低要、婚事新辦、婚宴從簡,不做高額彩禮的奴隸,現在大家都有這種意識了,農村的風氣也逐漸好起來了。”談到高額彩禮專項治理帶來的變化,海原縣鄭旗鄉鄭旗村黨支部書記李成發說道。
海原縣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創新移風易俗載體,強化村規民約激勵約束功能,將抵制高額彩禮、革除陳規陋習納入村規民約,引導干部群眾破除高額彩禮、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樹立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全縣148個行政村均已完成村規民約新修訂。
“這就是一面會說話的墻。誰做的好、誰做的差,群眾心里都有數?!焙Th賈塘鄉村民紛紛點贊當地推出的“道德紅黑榜”,對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對不敬父母、亂倒垃圾的村民公布曝光,廣大群眾深受教育、引以為戒。
海原縣堅持把移風易俗工作融入日常、做在平常,創新“宣傳先行,引導在前”工作思路,堅持線上線下同向發力,提高廣大群眾對移風易俗的知曉率、支持率以及參與率,積極引導群眾倡導移風易俗新風尚,自覺抵制陳規陋習,深植移風易俗理念。
成效彰顯滋潤人心
合力共推鄉村風貌展新顏
“我主要考慮女婿的人品,高彩禮會給他們婚后帶來很大負擔?,F在國家政策這么好,養老、醫保政策也有保障。只要娃娃們幸福,我們也就幸福?!薄傲悴识Y”示范戶杜志旺說。
提起杜志旺“零彩禮”嫁女一事,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杜志旺帶頭樹立嫁娶新風、抵制高額彩禮,用實際行動引導親朋好友和身邊群眾爭做文明婚嫁的踐行者。
2024年,海原縣先后組織開展“禮約鵲橋 情定南華”移風易俗青年集體婚禮、2024年“禮贊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百姓大舞臺廣場文藝演出、中衛市“媽媽的家常菜”系列之“媽媽油香”美食大賽系列文化活動、寧夏“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集中示范活動及移風易俗巡演展演、寧夏移風易俗典型事跡分享交流故事匯等系列活動,小品《支書嫁女》、舞蹈《文明和諧好運來》、花兒伴舞《幸福花兒漫南華》等移風易俗類文藝節目,在全縣掀起了一股倡導文明新風的熱潮。隨著移風易俗深入推進、惠民活動持續開展,全縣鄉村環境面貌和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兒子結婚時,親家沒要一分錢彩禮,確實給我們減輕了大負擔。只要兩個孩子以后婚姻幸福,我就滿意了?!编嵠爨l撒臺村李成孝坐在兒子的婚房里高興地說。
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近年來,海原縣持續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作,多形式宣講婚事新辦理念,通過一系列措施,移風易俗理念深入人心,娶親嫁女“零彩禮”“低彩禮”的例子越來越多,文明健康婚俗新風尚已經形成,“減負”婚嫁持續為幸福“升溫”。
在團結村,村民老楊拿著剛用積分兌換的大米高興地說:“這個積分超市辦得太好了!以前閑在家里沒事干,現在通過參加村上組織的活動,既能為村里做點貢獻,又能得到實惠,感覺生活更有意義了?!边@種“小積分”帶來的“大變化”,不僅讓居民在物質上得到了滿足,更在精神上收獲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近年來,海原縣各村通過建立積分超市,將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環境整治等納入積分兌換范圍,鼓勵群眾參與移風易俗,獲得積分,兌換積分,贏取肯定,走出了一條“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促文明”的鄉村共治共享新路子。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海原縣將堅持多方發力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文明新風,厚植向上向善風尚,不斷引領全社會向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轉變,讓文明鄉風勁吹希望田野,讓鄉村振興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