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護苗”圖書,上好一堂“護苗”課,成立一個“護苗”聯盟……去年,云南紅河邊境管理支隊騎馬壩邊境派出所多措并舉,開展了多項“護苗”行動,如同溫暖陽光和滋潤雨露,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播下陽光的“種子”
“校園安全是學校和諧穩定的基石,更是社會治安管理的一項重要課題,給孩子們上法治課,關鍵在于能否講清、講明、講徹,目的就是讓他們學會如何保護自己。”騎馬壩邊境派出所的民警馬文劍這樣說。
為了提升教師、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理念,該所以“拒絕校園霸凌,撐起法治晴空”“送法進課堂”“法治副校長講法律”等活動為主題,多次組織法治副校長深入轄區的各個課堂。
緊貼時下形勢,根據青少年的年齡、心理和生理特點,以日常生活為切入點,運用一系列鮮活的真實案件,參照《治安管理處罰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細致講解有關交通安全、防校園霸凌、防電信詐騙、自身安全防范等宣講活動,不斷引導學生做一個正義感充足、守法學法懂法、誠實向上的陽光好少年,遠離罪惡的深淵。其間,開展法治講座35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懸掛宣傳橫幅15條,已收到學校贈送的錦旗4面。
筑牢安全的“屏障”
“校門口不能停車,請您將車騎到一邊。”“同學,你慢點兒跑,要注意交通安全啊……”為了切實抓好校園及周邊道路的交通安全,騎馬壩邊境派出所在上下學高峰時段始終站好“護學崗”,營造校園門口“見警察”、校園路段“見警車”、校園周邊“見警燈”的安全氛圍。
其間,該所認真分析研判校園周邊道路交通情況和周邊治安特點,研究制定“一校一策”治理方案。早、晚在學校各路口對車流進行安全引導,對周邊可疑車輛、人員進行核查,嚴厲處罰超員、逆行、未系安全帶、未戴安全帽等違法行為,及時勸導、疏散逗留在校門口的無關人員和社會青年。
與此同時,定期對校園周邊商鋪、流動攤點、出租房屋、賓館酒店等場所進行清理整頓,督促商戶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和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害的產品,并要求賓館、旅店落實《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須》,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實保障。目前,已開展校園周邊整治40余次,消除安全隱患17處,切實提高周邊見警率、辦事率。
點亮心靈的“明燈”
為了真正把溫暖和關懷送到群眾心中,騎馬壩邊境派出所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主動聯系轄區村委會和學校,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情況,確保有針對性地對其給予幫助。
面對單親家庭、留守兒童和經濟困難學生在經濟支持、情感陪伴、教育機會及安全監護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該所民警建立起“緣起·心愿”微信群作為愛心公益平臺,并自發捐款用于幫助困難兒童。這一行動開始不久,便得到了很多老師和社會愛心人士的響應和支持。“能幫一個是一個,希望我們的努力能讓這些孩子看到希望。”一位參與愛心行動的老師表示。
捐款所得都用于購買學習用品、牛奶、大米等慰問品,并親自送到幫扶學生的家中。駐村民警、輔警還會在閑暇時間定期與孩子們嘮家常,講解法律知識,跟進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和思想動態,給予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勵。
通過這些實際行動,該所不僅解決了群眾的部分困難,也使學生及其家庭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善意和溫暖。“警察叔叔帶來的不僅是物資,更是溫暖和希望!”受助學生小明感激地說。
目前,騎馬壩邊境派出所共幫扶了轄區69個自然村寨中的留守兒童家庭3戶7人,單親家庭兒童1戶1人。“護苗”行動永遠是進行時,下一步,該所將力度不減、標準不降,持續照亮未成年人的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