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白蓮巷29號宅院內的桂花散發出一陣陣清幽的香味。
陳子祥站在書房的窗戶前看著院中桂花樹枝頭上金黃色的花瓣,喃喃自語道:“桂花開了,還有幾天就到中秋節了。”
陳子祥臉上帶著滿意的微笑,離開窗戶,在紅木圈椅上坐下,拿起黃花梨書桌上今天的《申報》瀏覽著。突然他像被燙了一下,“啊呀”一聲,從圈椅上跳了起來,走到窗戶前,朝著在院子里習武的十五歲的兒子喊道:“天民,你過來!”
陳天民一溜小跑地進屋,站在父親面前,恭敬地問道:“父親,您有什么要教導兒子的?”
陳子祥臉色嚴峻,用右手拿著的煙斗敲擊報紙說:“你看看,九月十八日,日本軍隊向東北軍發動突然襲擊,炮轟北大營,占領沈陽城。”
陳天民一驚,忙從父親手里接過報紙來看。
“這幫強盜!他們的侵略目標絕不僅僅是東北三省。”陳子祥氣憤地用手指敲著桌面,望著兒子說:“你說說日本人在咱們國家還發動過哪些侵略戰爭?”
受父親的影響,陳天民從小就關注國家大事,此刻應聲答道:“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清政府割讓臺灣,將福建劃歸其勢力范圍;庚子年參加八國聯軍并且是出兵最多的;一戰時占領德國在山東的殖民地膠州灣。1928年以保護僑民為借口,出兵山東,制造了濟南慘案。”
陳子祥欣慰地看著兒子,吸了一口煙斗,噴出煙霧,臉上浮現出一絲揶揄的笑意:“我在日本痛打坂垣征四郎的事,你知道吧。”
陳天民點點頭,想起父親對他說過的這段往事。陳子祥15歲跟隨武術師學習,練就了一身好武藝,18歲到京城參加武打比賽,獲得了第一名。清末政治黑暗,官吏腐敗,為了尋求救國之路,陳子祥東渡日本留學,進入日本士官學校學習。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孫中山先生,加入了同盟會參加反清活動。日本士官學校有一個名叫坂垣征四郎的學生,經常欺負中國學生。陳子祥看在眼里,氣在心里。一天,陳子祥從操場走過,坂垣擋住他的去路,挑釁地盯著他。“讓開!”陳子祥喝道。坂垣兇狠地撲向陳子祥,陳子祥靈巧地閃開,一個掃堂腿將坂垣絆倒在地,然后騎在他身上,一手揪住他的耳朵,坂垣疼得像殺豬似的嗷嗷叫。要不是老師過來拉開,坂垣的耳朵恐怕要被揪下來,但還是被扯下一塊肉。即使他后來當上了將軍,也落了一個“殘耳將軍”的綽號。
陳天民想到這里,和父親相視,哈哈大笑。
陳子祥揮著拳頭,大聲說:“對那些欺負中國人的小日本就應該這樣!”
陳天民:“兒子謹記在心。”
“拳不離手。”陳子祥吩咐道,“武術不能荒廢了。”
“是!”陳天民從小就跟著父親習武,曾作為少年武術隊隊員,獲得在省城舉行的少年武術比賽冠軍。
陳天民和同學們罷課、集會、游行,他還參加了學生請愿團,前往南京,反對對日消極不抵抗政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本為了轉移中國對東北的注意力,以便順利實施建立“偽滿州國”的陰謀計劃,在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向駐守上海的十九路軍發動進攻。十九路軍奮起抵抗,成為舉國敬佩的英雄。陳天民參加了大學生義勇軍,為上海前線的十九路軍運送彈藥、物資、搶救傷員。他親眼目睹了日本飛機肆無忌憚地在上海上空盤桓、轟炸,看到閘北等地的中國房屋被飛機炸彈擊中成片倒塌,淪為廢墟,居民慘死;看到肩背斗笠,穿著單衣的十九路軍士兵在日機的掃射下成排地倒下,血染沙場。中國沒有空軍,只能看著日機橫行霸道而無可奈何。這一切,陳天民刻骨銘心。他發誓如果我國建立空軍,第一個報名參加。
一九三二年秋,陳天民得知中國要開辦航空學校培養空軍飛行員,欣喜異常,連忙趕到杭州參加飛行員考試。陳天民在一系列考試中成績優異,但體檢中有一項“對眼睛”,他一直做不好。落選后,陳天民對“對眼睛”進行了認真反復地練習。第二年一月,終于考取了中央航空學校,他改名為懷民,意為愛國懷民,將來能有所作為。 陳懷民在杭州筧橋中央航校第五期飛行科學習了三年,他的各科成績都很優秀。他的老師、美國教官肯特說:“陳懷民將來無疑是中國最優秀的飛行員。”
陳懷民在西子湖畔收獲了愛情,起因是他常到浙江大學參加籃球比賽,是球隊的中鋒。
王璐璐是浙江大學的女學生,是銀行家的獨生女,長得溫婉可愛。她十分喜愛籃球,浙江大學的每一場籃球賽,她都不曾落下。
這天,浙江大學籃球隊與之江大學籃球隊比賽。王璐璐坐在球場邊觀看,只見陳懷民在籃球場上健步如飛,用一個漂亮的假動作突破對方球員的防守,運球轉身,躍起投籃,命中!王璐璐大聲喝彩,使勁鼓掌。陳懷民出色的表現深深地吸引著她,而陳懷民對在場邊熱情歡呼的王璐璐也是情有獨鐘。
他們相愛了。
陳懷民畢業后被分配到空軍第四大隊第23中隊任少尉飛行員。
“七七事變”后,陳懷民所在的航空大隊即將去北方投入作戰。王璐璐趕去看他,送給他一套景德鎮瓷器廠燒制的茶壺,并特意在壺身刻了一行字:
懷民吾兄惠存 妹 璐璐贈
1937年7月27日
兩位戀人從此就要天各一方。依依惜惜的時候,王璐璐的眼圈紅了。陳懷民知道空戰的危險性,但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他不怕死,怕的是癡情的女友承受不了,他覺得要向她講明白,讓她有思想準備:“我很愛你,你也很愛我,我是多么希望和你永遠在一起,但是抗戰爆發了,我們的愛情與國家民族是緊密相連的,我們部隊馬上要到華北去打仗了,我一定奮勇殺敵報效國家。上了前線,特別是上了天,隨時都有可能犧牲,如果我犧牲了,你要好好保重身體。”
王璐璐淚水漣漣。
八·一三事變后第二天,日軍九架轟炸機竄到杭州筧橋上空,陳懷民第一次參加空戰,第四大隊擊落日機三架,首戰告捷。
尖厲的警報響徹天空,陳懷民駕駛2405號霍克-3型戰斗機隨隊迎戰空襲南京的日軍三十余架飛機。陳懷民被四架日機包圍,他臨危不懼,一邊沉著應對,一邊尋機反擊。很快他就擊落了一架敵機,但自己的座駕也被擊中,迫降時飛機撞在一棵大樹上。陳懷民被彈出座艙,夾在樹杈上,巨大的沖擊力使得他的鼻梁骨折斷,胸部、肩部受傷。劇烈的疼痛使他昏了過去。等他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原來當地村民趕來把他解救下來,送到了江浦縣醫院。
王璐璐和陳懷民分別后,只能靠信件互訴衷腸,但因為戰事緊張,加上通信不便,王璐璐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收到陳懷民的來信了。她每天翻閱報紙,希望能從中找到男友的行蹤。
這天,她從報上看到陳懷民從江浦被送往南京中央醫院的報道,立即收拾簡單的行李,乘火車趕到南京。陳懷民看到女友風塵仆仆地出現在自己面前時,感動得一把抱住了她。
王璐璐望著渾身多處受傷的男友,眼淚像斷線的珍珠掉落下來。陳懷民輕輕為她擦去眼角的淚水,說:“我不疼,真的,一點都不疼。”
王璐璐撲進男友懷中,哭得更厲害了。她每天陪在他的身旁,為他喂飯喂水,為他念書讀報,陪他聊天,逗他開心……
陳懷民經過三個多月的治療,康復出院后,空軍部門考慮他重傷初愈,打算派他去航空學校當教官,但被他拒絕了。他說自己年輕,受點傷不算什么,空軍中像他這樣有實戰經驗的飛行員很少,如果離開,將會是一個損失。
日軍十二架重型轟炸機在二十六架驅逐機的掩護下空襲武漢,陳懷民和隊友們僅用了十二分鐘的時間,就取得了擊落敵機十二架的輝煌勝利。陳懷民因座機被擊中跳傘腿部負傷,經過治療,腿傷很快恢復了。
桃紅柳綠、鳥語花香的季節,王璐璐趕到武漢,看望朝思暮想的懷民哥。
陳懷民非常高興,對王璐璐說:“我們一起逛街去。”
兩個聚少離多的年輕人難得手牽手地走在大街上。
陳懷民為女友挑了一件印花旗袍,說:“這件衣服就當是我給你的紀念品。你穿在身上,就好像我在你身邊一樣。”
兩人來到江邊,夕陽似火,燃得江水一片血紅,給人一種震撼的美。王璐璐依偎在陳懷民的懷里,兩人都不說話,靜靜地看著。
陳懷民想到赤壁之戰的發生地離這里不遠,又想到《單刀會》中關羽的唱詞《駐馬聽》,不覺興起,吟道:“水涌山疊,年少周郎何處也?不覺地灰飛煙滅!可憐黃蓋轉傷嗟,破曹的檣櫓一時絕,鏖兵的江水猶然熱,好叫我情凄切。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好一首充滿英雄氣概和悲壯情懷的曲子。”王璐璐贊嘆道,她知道他不只有硬漢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
陳懷民拿出一張信箋說:“璐璐,這是我為你寫的一首詩。”
王璐璐看道:“為你,我愛戀發狂;為你,我相思成瘋。不知今生還能否再見你? 我只愿親吻你的唇,那便是我一生的幸福。”
王璐璐握著陳懷民的手,堅定地說:“我們會永遠在一起,不管你到哪里,我都會陪著你。”
陳懷民眼中閃著希冀的光芒:“等抗戰勝利了,我們就結婚!”
戰機俯沖下來,陳懷民看見下面駐守棗莊的日軍的兵營,他投下復仇的炸彈后返航途中與日軍飛機遭遇,在座機中彈的情況下撞毀一架日機后成功跳傘。
幾次死里逃生,說明空戰的兇險,陳懷民毫不畏懼,對戰友說:“每次飛機起飛的時候,我都當作是最后的飛行。與日本人作戰,我從來沒想著回來!”
月色溶溶,江城的夜很美。陳懷民沐浴著溫柔的晚風,回家探望父母,鎮江淪陷,陳子祥和妻子魏靜誠來到了武漢。魏靜誠眼里含著淚水,盯著兒子看,問他的身體狀況;陳子祥問他打下了幾架日機。臨走時,陳懷民幾次欲言,沉吟再三,還是沒有說出來。他掏出一塊銀圓交給魏靜誠,說:“爸媽,這幾天日軍常來武漢,我們部隊二十四小時處于臨戰狀態,我隨時都會升空作戰,你們想吃什么東西多買一些,盡量少出門。”
陳子祥、魏靜誠出門送他,直到他的背影已經消失了,還站在那里凝望。
陳懷民回到宿舍,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掏出鋼筆,打開日記本,寫道:“在家中,我很想把自己的心情向父母講講,我怕他們難受,又怕他們為我的安全擔心,故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我常與日機在空中作戰,打仗就有犧牲,說不定哪一天,我的飛機被日機擊落。如果真的出現了那種事情,你們不要悲傷,也不要難過,我是為國家和廣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價值。如果我犧牲了,切望父母節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繼續投身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第二天,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九日,是日本的天長節。日軍經過精心策劃,準備在這一天空襲武漢,企圖一舉消滅駐扎在武漢的中國空軍,作為獻給天皇生日的禮物。下午二時十五分,日軍海軍航空兵第十二航空大隊出動三十六架“九六”戰斗機和十八架重型轟炸機撲向武漢。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奉命迎戰,在武漢上空與日機展開激烈地搏斗。陳懷民表現出了過人的智慧和勇氣,他駕駛伊-16型戰斗機瞄準一架日機,“跶跶跶”一串猛烈機槍掃射,子彈擊中日機的油箱,轟的一聲,日機燃起一團大火,一頭栽入滾滾江濤……緊接著他掉轉機頭,又擊落了另一架日機。陳懷民的出色戰斗力引起了敵人的注意。很快五架日機猛撲過來將他團團圍住,瘋狂攻擊。陳懷民的戰機多處中彈,他的胸部也被一塊灼熱的彈片擊中,殷紅的鮮血汩汩流出。這時,飛機油料所剩無幾,子彈也全部打光……陳懷民心里清楚,他要是跟以往一樣跳傘,是有可能保住性命的。然而,陳懷民沒有這樣做。他看著周遭日軍飛行員狂妄得意的樣子,怒火滿腔,他不能讓敵人的飛機在祖國的天空耀武揚威。他想起了父親對他的諄諄教誨;想起了筧橋航空學校的校訓: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于盡;想起了一·二八事變中國婦女兒童在日軍飛機狂轟濫炸下血肉模糊、尸橫遍野的慘狀;想起了犧牲的戰友,他熱血沸騰,毅然決定放棄求生的機會。這時他看見了一架特殊的日本戰機,上面有一個罕見的標志——紅武士,在日本,只有幾十人獲得“紅武士”這個稱號。這架飛機的駕駛員是在日本空軍被譽為“神話人物”的王牌飛行員高橋憲一。陳懷民心想,如果能擊落紅武士戰機,將會給日軍一個極大的打擊,給國人一個極大的振奮。
陳懷民用盡最后一點力氣駕駛冒著青煙的飛機,向上倒翻一百八十度,猛地拉大油門,開足馬力,向著紅武士飛機撞去。高橋憲一面對視死如歸的陳懷民大驚失色,慌忙躲閃,但為時已晚,轟隆一聲巨響,兩架飛機在劇烈碰撞后頓時燃燒起火,迸裂的碎片,連同燃燒的飛機殘骸紛紛飄墜長江之中。陳為民壯烈殉國,年僅二十二歲,他高大英武的形象永遠地定格在了藍天綠水之間。
武漢數百萬市民目睹了這悲壯的一幕,無不為之動容。
陳懷民的驚天一擊,使日軍魂飛魄散。而他的戰友們越戰越勇,中國空軍在這場空戰中大獲全勝,以損失十一架飛機的代價擊落日機二十一架,日本海軍航空隊向天皇獻禮的美夢化為泡影。
王璐璐得知陳懷民犧牲的噩耗,當即暈了過去。
她醒來后,無法接受這樣殘酷的事實,穿著陳懷民送她的旗袍來到武漢,尋覓兩人在一起的蹤跡。她想起和愛人在這里逛街,他給她買旗袍,兩人一起吃熱干面……如今物是人非,空余淚痕。
王璐璐來到江邊,這里是她上次來武漢和陳懷民相約抗戰勝利后結婚的地方,也是陳懷民撞機后墜落江中的地方。
“懷民哥,你為國捐軀我不阻攔,可我們說好了會永遠在一起,等等我,我來陪你了。”王璐璐說罷,縱身跳入江中……
鮮紅的云霞倒映下來,整個江面煥然一新,此時此刻,天邊像燃起了熊熊烈火。
作者簡介:
林敏,江蘇鎮江人,鎮江市作協會員。曾在《金山》雜志發表過小小說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