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路
媽媽,這片森林看起來似乎沒有終結。
我,一個近乎不存在的人,
為什么會先于你站在這兒?
媽媽,你聽,草木正在發出指令:
“別把你的影子抱得那么緊,
它該像世間所有的玫瑰,
盡情綻放
至枯萎。”
媽媽,或許自由之路就在附近。
但,光芒一遍遍穿過我的時候,
我該如何給枯萎的影子命名?
媽媽,多少次,
當我說出“自由”這個詞,
這個詞必弄臟我。
擊敗我。
接" 受
接受那片灼灼盛開的桃花
一次次,被手持鐮刀的春風賜死
接受三月從二月帶來的提示
下雨的時候不打傘,以便砸痛人世間
接受昨晚信箋上風聲鶴唳的句子
生活一直是一面反復破碎的鏡子
接受一只烏鴉贈予的最熱氣騰騰的咒語
不必質疑,人類殘缺的靈魂總是太過擁擠
你坐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目睹成千上萬個自己,平凡地活著
又死去
喀納斯湖
出發前,我試圖用詞語建造一面湖泊
一艘滿載月光的輪船,和幾個小水怪
可事實上,下了車,導游就揮舞著
旗幟,固執地把我們往山林的深處帶
一部分我,迷失在了律動的森林
一部分我,徘徊成雪山逶迤的注腳
我一遍遍詢問
“喀納斯湖在哪里?
哪一條路,能最終
走到湖泊的中心?”
開始下雨了,我的嘴唇
爬滿了新鮮的泥土
風從湖中來
我忽然覺得危險起來
我看見我身體里的湖泊
正將我慢慢淹沒
失眠術
持續性失眠。月光接連敲碎九個夜晚
風來的時候,一切變得充盈起來
他首先在窗外見到了藍色的大海
一艘廢棄的輪船、一面腫脹的帆
走近一點,能看見浪花
鼓滿腮幫,一朵一朵綻放
再走近一點,能看見無數個自己
睜著魚的眼睛,飄蕩在海面上
漁網里,月光漸漸枯萎
他們像極了被囚禁的白云
反復溺水
反復品嘗死里逃生的滋味
無盡夏
后來我們在夏天相愛,湖邊楊柳依依
我的膝上盤旋著稻花濃烈的香味
白云潛游水底,山洗滌山的影子
格桑梅朵從高原一直怒放至低矮的空地
多么清澈的洗禮。先生,你知道
蓬勃的愛總是這樣生生不息
當斷翅的蜻蜓從綠葉上掉下來的時候
夕陽的光,試圖接住每一個向下跌落的生命
暮色緩緩降臨。售賣冰淇淋的姑娘走下扶梯
步伐歡快輕盈。她講,在夏天,漫山遍野都是
愛情
先生,這叫我想起了你和一封封綿長又怯怯
的信
信里折疊著螢火蟲、月光和遠處細細的蟲鳴
它們像你一樣,悠遠不盡
分" 娩
的確,維多利亞港到了十月才被生了下來
蜷縮在臺階上的人,用一個永續的夜晚
奮力捕捉,隱匿在血液中的躁動和不安
如果行駛的輪船在此時靠岸,除了碼頭
一定還有別的東西比臍帶,更血跡斑斑
一具被用舊的子宮,還能再分娩出新鮮的
霧、霓虹、獅子山,以及磅礴的熱帶雨
蝸居在時代的罅隙里,月光和潮濕總能
適時地鉆進人們的身體。它們像磨劍一樣
將人群磨得鋒利、麻木、熱衷輕盈勝過沉重
有時,也能磨疼一位書生仆仆的腳步
他掏出豢養在眼底的剪刀,一把剪斷
纏繞在命運深處的臍帶,有疼痛漫漶出來
他正遞來滾燙的語言:你看啊,這里
到處是夭亡
到處是新生
到處涌動著歧途
到處奔騰著新路
烏鴉的啟示
親愛的芒果先生,我記得那個時刻,
騎自行車回家的路上,突然天降大雪。
我將車停在路邊,任憑雪花親吻我的
發梢、額頭與眉間。路兩邊的樹葉都落光了,
七只烏鴉靜穆地棲于枝條上,
還有一只,血肉模糊地躺在枯草地里。
它們睜著圓溜溜的眼睛暗示我,
要學會對一場大雪保持沉默。
我不敢驚擾它們,只是一個人
躡手躡腳地朝著空曠的麥田走去。
此時,呼嘯的風聲瞬間將我包裹。
想起姑姑離開的那日,天空也下大雪。
我立在床前,怎么也哭不出聲來,
只是死死地攥住她漸漸冰涼的手。
親愛的芒果先生,這么多年過去了,
我一直都沒有向烏鴉學會,
該如何面對生死,該如何在風中站穩。
特別是,當一場大雪簌簌落下的時候,
該如何,才不會白白地度過這一生?
又一個春天
走在煒華運動場上,我們說起
又一個即將逝去的春天
仿佛昨日櫻花的香氣還踩在我們的雙肩
轉眼便落紅滿地,任風打旋
你停下腳步,背靠墨綠色的鐵柵欄
將時間虛構成一條駝背的直線
“看呀,花落時的死多接近生。”
你說這話時,一朵小巧而笨拙的云
站在生命之外,正從暮色深處
緩緩
漫出來
夜幕降臨時
夜幕降臨時,我在
一團烈焰中醒來
我變成一只金黃的老虎
蟄伏于已經消失的馬戲團
可我,仍在不停地鉆火圈
人群看著我,月亮枯萎了
幾次。灼熱的光
使我的眼淚,像溪水
一樣流淌。風越來越大
我和火中的自己
競相模仿。精湛的演技
從不讓嚴苛的馴獸師失望
現在,我身上的大火
愈燒愈旺。先是指甲,而后
蔓延到胡須、眉毛……
哦,閉嘴吧
我親愛的朋友。請不要呼號
即使我們終其一生
都鉆不出這
命運的火圈
薔" 薇
沒有什么比猛虎更接近薔薇
沒有什么比陽光更鐘情葳蕤
沒有什么比凋謝更懂得安寧
在那薔薇盛開過的小徑
你擁有的生命
是散落一地的魚鱗
還是某種
碾作塵的指引
作者簡介:
余冰燕,碩士畢業于南京大學。作品散見《詩刊》《當代·詩歌》《星星》《揚子江》《詩歌月刊》《詩潮》《草原》《青年作家》《山東文學》《詩探索》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