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于1月20日宣誓就職當天簽署了超過40個總統行政令,撤銷前任總統拜登所簽署的近80項行政令和備忘錄。截至2月10日,特朗普共計公布了84項行政令與備忘錄,涵蓋政府改革、加征關稅、傳統能源、地緣外交等諸多方面。其對內更加民粹化、保守化,對外更加推行交易性孤立主義,將導致全球地緣秩序和經貿面臨重塑、產供鏈加速轉移,美國政局動蕩但經濟優勢顯現,2025年國際油價運行或將受特朗普政策的全面主導。
聚焦國內,注重兌現選舉承諾
系列行政令聚焦國內,注重兌現選舉承諾。對內包括政府管理(24項)、經濟(13項)、移民(9項)、國防(8項)、氣候與能源(6項)、外交(5項)、教育(4項)、醫療(2項)、其他(13項)領域,著重提升政府效率、加強邊境安全、推動能源開發、調整外交政策等。
優化政府效率。組建名為“政府效率部”的顧問委員會,由企業家馬斯克牽頭,通過重組機構、設立專業團隊以提升聯邦政府運行效率。同時,改革政府招聘工作流程,恢復線下辦公及相關問責制度。相關改革更聚焦于內部管理體系優化而非應對外部挑戰,短期內可能面臨較大的政治阻力。
加強移民管控。宣布南部邊境進入緊急狀態,要求采取加強人員和資源部署、增加物理屏障等措施,停止所有非法移民入境,取消非法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權。
加大關稅力度。特朗普宣稱將組建對外稅務局,負責對外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并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產品征收25%的關稅、對中國征收10%的關稅,暗示后續或將對歐盟征收關稅。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對中國加征關稅的力度不及此前的競選口號,同時推遲了Tiktok禁令并計劃百日內訪華等,預示著其在經貿問題處理上可能更具交易思維。
再次退群毀約。特朗普簽署行政令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以及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組織,同時暫停對外發展援助資金。系列舉措顯示特朗普秉承“美國優先”原則,延續了第一任期的“孤立主義”政策,將施壓盟友轉嫁戰略負擔。
支持傳統能源。特朗普在就職演說中宣布美國進入“能源緊急狀態”,強調大力開采石油以降低通貨膨脹。大力推動阿拉斯加能源開發,暫停風電項目審批和許可,撤銷拜登的電動車強制令,全力釋放傳統能源潛力。
重塑地緣格局。特朗普屢次提及巴拿馬運河、格陵蘭島等問題并簽署行政命令將“墨西哥灣”改名為“美國灣”,希望以擴張疆土來展現政績并彪炳史冊的愿望依然強烈。其將俄烏沖突延長至 “6個月解決”,但并未提及其他國家和區域的問題和“盟友”等說法,對美國利益以外的事務缺乏關注和承諾。
將給全球多領域帶來深刻調整
特朗普施政方針將導致全球政治、經濟等四方面的深刻調整。
全球地緣秩序和經貿格局面臨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加速轉移。特朗普延續了第一任期通過“美國優先”政策重塑國家實力的策略,其“交易式孤立主義”將使全球秩序更加混亂,“退群”行為將蔓延至更多國際組織,國際輿論也將更難認可國際規則或道義上對大國的約束力。特朗普意圖通過貿易戰“肢解”中國完備的產業體系阻止中國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并向更高端轉型,將低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轉移至東南亞等更易控制的國家,將中高端的車輛、電子、新能源等產業重心轉移回美國。國際間的關稅壁壘和貿易限制將使各國在全球化貿易鏈中的協作難度增加,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不穩定性加劇。
美國政局動蕩但經濟優勢顯現,美元偏強運行。特朗普講話內容和政策側重于國內議題,預計國內改革將成為其初期發力重點。政府治理方面,政府效率部已對國防部、財政部等核心部門展開調查,試圖動搖軍政各界根深蒂固的隱形腐敗機制,此舉將加劇民主共和兩黨撕裂,導致美國政壇陷入混亂。經濟方面,特朗普將廣泛減稅,以擴大政府支出和基礎設施項目為手段帶動就業和經濟增長并通過減少對外軍事開支和增加關稅收入來保持財政赤字的穩定,美國經濟有望得到提振,在關稅助力下相對于其他國家的“對比優勢”更加明顯。同時,受特朗普減稅和關稅政策影響,疊加美國經濟相對優勢和市場避險情緒助力,中短期美元指數將偏強運行。
中美貿易戰拉開帷幕,于我國而言危中有機。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中國對美原油及LNG等實施反制。從能源面看,2024年中國自美國進口原油和LNG分別僅占進口總量1.7%和5.4%,疊加國際油氣市場產能偏向寬松,對中國加征美國油氣關稅后不會實質性影響中國的油氣供應和進口成本;從經濟面看,中國出口短期在搶出口效應下抬頭向好,但中長期將面臨艱巨挑戰,主要是經墨西哥等國間接出口減弱;從潛在機遇看,貿易戰將倒逼中國強化產業升級和自主創新,繼續涌現更多“Deepseek時刻”;特朗普破壞他國主權行為將削弱美國干涉中國臺灣問題的道德立場,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更有利的輿論條件;美國“退群毀約”也有利于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發揮更大影響力,以中國模式推動全球治理改革。
2025年國際油價運行或將受特朗普政策的全面主導。一是關稅政策壓制全球石油需求,貿易戰將導致全球GDP增速下滑,原油需求同步縮減,美元指數強勢也將壓制國際油價;二是產能擴張沖擊市場平衡。特朗普已與沙特等OPEC+國家接觸,要求其增加石油產量以打壓國際油價;同時國內監管松綁釋放增產潛力,能源獨立戰略的深化將重塑全球供給格局。三是制裁升級重構全球原油流向,對伊朗等國極限施壓,恢復次級制裁以震懾亞洲買家,為美國油氣開拓市場;四是平息沖突削減地緣溢價,推動沙以關系正常化,烏克蘭危機降溫,打擊胡塞武裝對關鍵航道的騷擾行為。特朗普幾乎在需求、供應、地緣、金融等全維度出牌,市場將跟隨其施政預期以及預期差展開交易,2025年的國際油價波動幅度將顯著放大,運行區間60美元~80美元/桶。
責任編輯:鄭 丹
znzhengdan@163.com
特朗普的施政舉措,或將給全球政治、經濟、能源等領域帶來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