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勞動教育能夠幫助幼兒了解現實世界,使幼兒學習并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勞動教育中的體驗學習對幼兒的認知發展具有積極影響,有助于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感受團隊協作的力量,從而促進其社會性品質的形成。文章從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困境、特點和實踐路徑三個方面展開論述,旨在讓勞動教育助力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勞動教育;健康成長
《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在具體評估指標中提出,引導幼兒養成勞動習慣,增強環保意識、集體責任感。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勞動教育可以使幼兒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在親身參與中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成果。為此,教師應該將勞動教育融入日常課程,將學習內容與現實世界聯系起來,讓幼兒了解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一、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困境
1. 不知勞
幼兒園勞動教育面臨的主要困境是成人對勞動的固有標準與幼兒的實際勞動能力之間的不匹配。教師和家長常常基于成人的經驗來評價勞動活動,這種標準往往與幼兒的發展階段不相符。由于成人的期望過高,導致幼兒在嘗試勞動時的探索被誤解為效率低下的錯誤嘗試。成人潛意識中對每項勞動都有一套固定的衡量標準,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幼兒進行勞動活動時,成人往往因為擔憂安全或追求完美結果做出包辦、代替的行為,剝奪了幼兒自主嘗試的機會,阻礙了幼兒勞動技能的發展,影響了幼兒獨立性格的形成。
2. 不會勞
幼兒勞動能力的發展并非完全與年齡對應。在獲得及時、有效的勞動支持時,幼兒會更容易掌握勞動技能。那些缺乏勞動教育支持的幼兒,其在掌握勞動技能時往往顯示出一定的滯后性。目前的幼兒園勞動教育模式單一,教師主要采用直接傳授或說教的方式來教授幼兒勞動技能,這種教學方法不能滿足所有幼兒的學習需求,減少了幼兒自主探索勞動的機會,無法發揮幼兒的潛力。此外,過度依賴教師指導影響了幼兒自我探索勞動的欲望,從而限制了幼兒勞動技能的發展。
3. 不愛勞
勞動成果往往具有延時性,這與幼兒易轉移興趣的特性形成鮮明對比。由于幼兒的年齡小,其很難長時間關注單一任務,若勞動成果不能立即顯現,他們的興趣很快就會轉移到其他能即時滿足其好奇心的活動上。部分幼兒園在實施勞動教育時照搬成人的勞動評價標準,不符合幼兒的心理認知特點。成人勞動評價側重于最終成果,但對于幼兒來說,勞動過程中的探索和體驗更為重要。當幼兒感覺到勞動是任務時,會表現出抗拒。長此以往,將會降低幼兒的勞動熱情,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幼兒園勞動教育的特點
1. 整體性
成人的勞動通常會按照固定的時間、地點和任務來安排,且強調效率和結果。相比之下,幼兒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其認識事物、獲取經驗的過程呈現整體性。幼兒借助勞動活動了解世界。因此,勞動活動的開展不應該局限于單一的任務,幼兒園勞動教育應該是整體性的學習過程。在開展幼兒園勞動教育時,教師應該將勞動自然融入幼兒的日常學習活動,讓幼兒在參與勞動的同時學習如何合作、如何解決問題,發展語言能力。幼兒園勞動教育要避免將勞動作為孤立的活動開展,要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從整體角度來開展。因此,幼兒園實施勞動教育應該突出其整體性,強調通過勞動活動整合多方面的學習體驗,自然而然地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2. 生活化
成人的勞動往往可以與日常生活分離,但幼兒園勞動教育是否有效則與生活經驗密切相關。教師將勞動教育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勞動興趣,從而提高勞動教育的成效。在開展勞動教育時,教師要將勞動與生活融合,將勞動內容與幼兒的真實生活場景緊密相連,確保幼兒可以理解開展勞動活動的意義。除此之外,幼兒在勞動教育中常常模仿成人的行為,這不僅是對技能的學習,還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探索。通過觀察成人如何處理日常事務,幼兒能夠學習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收到同樣的效果。將勞動教育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相結合,能夠確保教育內容生活化。這種教育方式不僅能增強勞動教育的吸引力,還能通過生活化的實踐活動讓幼兒將學到的勞動技能應用于日常生活,從而有效促進幼兒全面成長。
3. 游戲性
幼兒的行動受到直接需求的影響,他們以較高的熱情積極探索感興趣的事物,這種探索通常是自發的,充滿好奇心,呈現出游戲性特征。勞動行為的游戲性不僅能讓幼兒在進行看似平常的活動時感到愉悅,還能鼓勵他們自主開展實踐活動。勞動行為和游戲的融合表現在活動的自主選擇上。幼兒在勞動教育中的行為體現了游戲的本質,即自由、非強制和充滿樂趣。勞動教育的游戲性允許幼兒在活動中隨時開始與結束,這種靈活性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通過這種方式,幼兒能夠在勞動中自主探索、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從而在輕松的環境中發展必要的生活技能。
三、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實踐路徑
1. 開展自主游戲,引領勞動發展
自主游戲作為勞動教育的核心策略,強調從兒童視角出發,促進游戲與勞動的有機融合。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活動,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深化他們對勞動本質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引導性問題促使幼兒在游戲中自發地模擬實踐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場景,深化他們對勞動的理解。
例如,在幼兒園勞動教育“石磨之旅”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游戲活動,讓幼兒通過觀察和實踐,深入體驗從黃豆到豆漿的轉變過程,加深對傳統勞動方式的認識。活動開始前,教師準備必要的工具材料,包括石磨、黃豆、水、篩子、鍋和爐具等。同時,教師要設置安全操作區,讓幼兒在安全的環境中完成勞動活動。教師讓幼兒圍繞石磨集合,為幼兒提供未處理的黃豆,讓幼兒觸摸并感受黃豆的質地,觀察黃豆的大小和形狀。接著,教師將黃豆浸泡在水中,并向幼兒解釋浸泡的目的是軟化豆粒,便于后續的磨制。隨后,教師讓幼兒將黃豆放入石磨中,指導幼兒如何正確使用石磨,讓幼兒嘗試自己轉動石磨。在操作中,幼兒能夠觀察到黃豆被磨成豆漿這一變化。磨制完成后,教師要講授過濾的重要性,讓幼兒使用篩子過濾豆渣,體驗磨豆子的過程,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比一比哪名幼兒把黃豆磨得更細、豆渣過濾得更干凈。過濾后,教師將豆漿倒入鍋中,對豆漿進行加熱。在加熱豆漿的過程中,教師安排幼兒在一旁觀察豆漿的變化,注意豆漿沸騰的時間,防止溢出。加熱至適當溫度后,教師幫助幼兒將豆漿倒入杯中,并進行品嘗。整個“石磨之旅”不僅是制作豆漿的過程,還是通過實踐和觀察讓幼兒深入了解傳統勞動技能的教育活動。這樣的活動使幼兒在實際操作中獲得綜合性的學習體驗,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
2. 融入一日生活,落實勞動教育
在日程安排中嵌入勞動活動,能夠使幼兒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體驗勞動。為此,教師需要策劃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勞動教育活動。在一日生活中,教師要觀察幼兒的參與情況,及時給予必要的支持,確保每名幼兒都能參加勞動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不同類型的勞動任務,保證幼兒體驗多樣化的勞動內容,從而全面發展其勞動技能。
例如,在幼兒園勞動教育“娃娃家”活動中,教師向幼兒介紹“娃娃家”區域的各個部分,展示家務勞動的內容。教師要確保每種家務勞動的工具都是安全、易用的,如拖把、布娃娃、水桶、非毒性清潔劑等。在擦桌子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準備了干抹布和濕抹布,并向幼兒展示擦桌子的技巧,指導幼兒從一端開始擦拭,逐漸向另一端推進,以確保無遺漏。在擦桌子的過程中,幼兒要注意觀察桌面的清潔程度,對于比較難處理的桌面可以嘗試進行多次擦拭。教師還需給幼兒配備拖把和水桶,讓幼兒能夠完成拖地勞動活動,同時為幼兒演示干拖和濕拖的區別,并引導幼兒實踐。在拖地時,幼兒要尋找地面上的污跡,并嘗試用拖把進行清潔。教師還積極開展了洗衣教學活動,進行完整的洗衣演示,將衣物平鋪在洗衣板上,把適量的洗衣粉均勻撒在衣物上的污漬處。接著,教師演示了用小勺舀取適量的水(確保水溫適中,避免燙傷幼兒),然后把水倒在洗衣粉和衣物上,再用軟毛刷輕輕擦拭污漬部分,展示如何有效去除污漬而不損傷衣物。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輪流體驗洗衣服的過程,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洗衣工具,注意水溫和洗衣粉的用量。在“娃娃家”區域活動中,教師不斷巡視,觀察幼兒的參與情況和技能掌握程度,及時給予指導。同時,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調整家務的難易程度,確保每名幼兒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成長。
3. 豐富自然體驗,拓寬勞動視野
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園所處的自然環境來開展豐富多樣的勞動活動。教師可以借助合適的園所場地開展相應的種植活動,引導幼兒開展自然探索活動,觀察周圍的植物,在此過程中學習基礎的生態知識,同時形成尊重自然的意識。教師要通過具體的勞動活動,使幼兒能夠在真實的環境中學習、探索并享受勞動的樂趣。
例如,在幼兒園勞動教育“開心小農場”活動中,教師可以圍繞“番茄種植”這一主題設計具體的活動,使幼兒能在實踐的過程中直接體驗從播種到收獲的整個過程。活動伊始,教師引導幼兒來到幼兒園中預先劃定的種植區域,讓幼兒使用小鏟子進行細化土塊工作,使土壤變得更加松軟、適合種植。此時,教師解釋土壤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確保幼兒理解準備土壤的目的。播種前,教師向幼兒展示番茄種子,并講解種子的形狀、結構。教師給每名幼兒發幾粒種子,并示范如何在土壤中開小溝,再小心地將種子置于溝內,在溝上覆蓋薄土,最后輕輕按壓土壤,以確保種子與土壤能夠接觸良好。教師指導幼兒確保種子間隔適當,防止生長時彼此擠壓。種植后,教師教授幼兒使用小型噴壺,均勻、輕柔地澆水,避免沖散剛播下的種子。幼兒學習如何控制水量,確保提供足夠但不過量的水,促進種子發芽。隨著種子逐漸發芽、生長,教師定期安排觀察、養護的時間,引導幼兒觀察植株的生長狀況。在此階段,教師介紹簡單的病蟲害識別方法,指導幼兒如何檢查植株是否有蟲害或病斑,并學習如何處理。當番茄成熟時,教師示范如何正確摘取成熟的番茄,避免損傷植株。摘取后,教師開展品嘗活動,讓幼兒品嘗自己種植的番茄,體驗勞動成果。
4. 創設職業情境,培養勞動意識
教師可以在幼兒園內設置扮演角,并在每個區域配備相應的工具和裝備,使幼兒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模擬不同的職業活動。教師可以組織特定的職業體驗日活動,邀請不同職業的人與幼兒互動,讓幼兒從他們那里了解不同職業的具體情況。這樣的互動不僅豐富了幼兒的體驗,還能使他們直觀看到勞動的多樣性。
例如,在幼兒園勞動教育“小小工程師日”活動中,教師可以創設以“工程建設”為主題的職業情境,讓幼兒通過模擬工程師的職業活動來理解基本的工程概念。教師先將活動場地劃分為多個小工區,每個小工區配備安全的塑料工具(如錘子、螺絲刀、水平尺等),以及各種建筑材料(如積木、紙板等)。活動開始前,教師先向幼兒介紹工程師的基本職責,并展示簡單的建筑模型圖紙。隨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搭建房子。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完成建筑模型的搭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巡視各個小工區,提供技術指導,幫助幼兒正確使用工具,確保幼兒安全,同時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建造技巧。在建造過程中,幼兒親自測量材料的長度,切割紙板,并用膠帶粘合結構,自行體驗勞動的樂趣。通過這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活動,幼兒不僅能學習基本的工程建設技能,還能在實際操作中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各種勞動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幼兒得以在游戲和實踐中理解勞動的意義,并通過親身體驗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借助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幼兒園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的日常學習,使之成為培養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勞動教育的實踐,不僅涵蓋了生活技能的教學,還激發了幼兒對不同職業的好奇心,為幼兒未來的職業生涯初步搭建了橋梁,幫助幼兒建立了積極勞動的意識,有效促進了幼兒健康、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周蕾. 主題教育活動背景下的幼兒園勞動教育探析[J]. 江西教育,2024(15):93-95.
[2]李容香. 幼兒園勞動教育的時代內涵與實踐路徑[J]. 大眾文藝,2023(22):130-132.
[3]葉麗晴. 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實踐路徑[J]. 好家長,2023(3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