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部分學術論文存在輕研究問題重技術路線、“唯美而實用性不足”的傾向,以《財務管理研究》雜志為例,從有為、有用、有趣三個維度,對其開設“案例”專欄以支撐應用性學術期刊定位的邏輯進行分析,認為應用性學術期刊更加重視扎根于中國實踐的研究成果,更加重視基于現實情境的機制理論,對指導中國實踐、創新中國特色管理理論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應用性學術期刊 案例研究 專欄 情境理論 機制理論
學術期刊是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我國的學術期刊數量龐大,根據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先后于2014年12月和2017年2月公布的兩批學術期刊認定名單,我國的學術期刊已有6430種。[1][2]如何在同類期刊中塑造差異化定位,是每本期刊都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2021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對學術期刊出版提出“突出優勢領域,做精專業內容,辦好特色專欄,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的要求。[3]特色專欄對于讀者閱讀的“集約化”、作者投稿的“傾向化”、編輯人員的“專業化”等都具有促進作用。做期刊就是做品牌,內容的差異化是構建品牌的有效手段之一。
《財務管理研究》是一本財經管理類學術期刊,自2019年10月創刊始,為了在當時品種多達60余種的財會類期刊中取得競爭優勢,經過深入的市場調研,提出了“以案例專欄為引領打造應用性學術期刊特色定位”的內容運營目標。經過5年多的努力,《財務管理研究》的案例研究特色已在業內廣為人知,應用性期刊品牌形象初步建立。但也應注意到,由于傳統上人們對學術和應用存在著難以彌合的“認識鴻溝”,應用性學術期刊的提出難免引起了一些爭議和質疑。應用性學術期刊的定位是“不守正”還是“在創新”?應用性學術期刊的運營目標和運作路徑應該是什么?本文以《財務管理研究》為例,探討應用性學術期刊的內涵、意義及案例論文對應用性研究的支撐作用。
一、應用性學術期刊的內涵
學術期刊是指經國家新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持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領取期刊出版許可證,以刊載研究發現和創新成果的學術論文、文獻為主的定期連續出版物。學術期刊內容的認定條件為,刊發的學術論文、文獻或在理論上有創新見解,或在實踐中有創新應用,或具有重要的文化積累價值。[4]具有實踐創新應用的學術論文也屬于學術期刊的界定范圍,本文將其稱為“應用性學術期刊”。
一直以來,為數不少的論文,研究過程過于注重“技術路線”,研究成果多為難以指導實踐的“智慧之花”,論文“唯美”而難接地氣。于是,社會上出現了如何讓學術期刊更親民的呼聲。《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明確將圍繞黨和國家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及圍繞群眾關注的歷史和現實問題列為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提升學術引領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應用性學術期刊定位的提出,其主要指向就是更大力度地從研究問題確定、研究方法選取、研究結論價值等方面貫徹應用導向和實踐導向。
《財務管理研究》的出版單位機械工業出版社,在學術出版方面頗有建樹,2024年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評為2014—2023年最具學術影響力出版社,但其總體上還是以實用出版見長,其出版的書刊更多地服務于科學技術和工商管理實踐。《財務管理研究》在創刊之日起,其辦刊宗旨確定為:刊載企業財務管理研究成果,促進學術交流,傳播先進理念,推動財務管理創新,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在此辦刊宗旨下,《財務管理研究》的編輯出版團隊經過認真調研,確定了在做學術期刊的原則下突出應用的內容路線,具體訴求就是讓刊物搭建學術界和實務界連接的橋梁,奉行“研究的價值在于應用”的辦刊理念。
應用型學術期刊的本質屬性還是學術期刊,是在學術期刊大類別下側重于應用性研究論文刊載。立足于傳播扎根于實踐的研究,是應用性學術期刊的突出特色。
二、“案例”專欄可以對應用性學術期刊形成支撐
在期刊選題方面,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強化導向意識,注重在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上展現作為的前提下,堅持“有用、有趣”的策劃方針。《財務管理研究》開設“案例”專欄,正是基于有為、有用、有趣三個方面的考慮。
1.有為——案例研究有助于構建中國特色管理理論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作出重要講話,提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5]管理學作為社會科學的重要分支,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理論方面肩負著重要使命。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總量不僅在全球的地位不斷攀升,經濟發展的質量也逐步提升,尤其在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出現了不少管理實踐在全球具有創新性和引領性的企業。因此,如何對我國管理實踐進行深入觀察、分析和研究,并將其通過理論發掘和創新納入全球管理知識體系,對于管理學界和學術期刊界而言已迫在眉睫。
學術期刊是論文發表的載體,也是論文發表的風向標和把關者。學術期刊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最好的作為就是要把緊緊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和宣傳思想工作根本任務貫徹好、落實好。中國期刊應積極推動構建中國特色管理理論體系,刊載從中國情境中提煉出的新概念、新理論,發揮構筑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應有作用。很長一段時間,我國企業的管理思想均以西方管理學為主導,而許多中國企業的卓越成就卻難以用西方管理理論作出解釋,中國的管理學理論滯后于管理實踐的現象比較嚴重。為此,學術期刊應強化責任擔當,積極搭建基于中國實踐的案例研究文章,為構建中國特色管理理論“架橋鋪路”。
《財務管理研究》自創刊之日起即每期均開設案例專欄,既是出于對期刊品牌差異化的考慮,更是積極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媒體情懷使然。
2.有用——案例研究是扎根實踐、服務實踐的研究
管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從其產生之日起就與管理實踐須臾不可分離。理論的有用性,更多地體現為理論的實踐性。那么,通過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中國本土企業而獲得的論文成果,是不是具有這樣的特質呢?
案例研究是基于情境的研究。正如羅伯特·K.殷對案例研究方法的定義,案例研究是深入研究現實生活中正在發生的現象(即案例),且待研究的現象與所處環境背景之間的界限并不十分明顯。[6]也就是說,案例研究強調情境的嵌入,將情境納入研究對象一起來考察,而不像實驗研究法和調查研究法那樣將情境因素加以剝離。經由案例研究而獲得的理論被稱為情境理論。如今,我們倡導構建中國特色管理理論,就是要歸納總結基于中國情境下的理論成果,需要將中國特有的情境因素納入考察而得出我們自己的本土理論。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知識產出就是在給定情境下,提出能夠描述和解釋管理活動規律的理論知識。管理學的中國特色,是由其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特定具體環境因素所決定的。[7]管理就是決策,而決策就需要考慮環境(情境)因素。要讓管理理論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就需要注重理論成果的情境依賴性,該情境就是該理論成立的前提或者條件。因此,通過案例研究所形成的論文成果對于構建中國管理論體系的有用性是顯而易見的。
案例研究是貼近實踐的研究。開展案例研究,因為研究對象是現實中正在發生的現象,因此需要研究者深入案例現場開展田野研究,提取鮮活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數據,在搜集數據中分析理論邏輯、在分析中探尋進一步的數據搜集方向。因此,研究方法論學者均認為案例研究是一種扎根于實踐的研究,這種方法最大程度規避了理論與實踐的隔離。《財務管理研究》倡導案例研究,就是鼓勵以中國實踐為基礎,提出原創性的理論觀點。該觀點應該能夠解釋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的生動管理變革和創新,也能幫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實踐,為構建人類管理學術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一個理論是否有用,一本刊物刊載的內容是否有用,最終還是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從實踐出發、最終用于指導實踐的研究成果,其有用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案例研究是挖掘機制的研究。從各種研究方法的適用性角度看,統計研究是針對眾多樣本的淺表研究,目的是探尋個別因素對結果的影響程度,重點回答是什么、有多少等問題;而案例研究是針對一個或多個案例的深入研究,目的是探尋從原因到結果的影響機制,重點回答怎么樣、為什么等問題。案例研究是縱貫式研究,它通過全面梳理和展示整個事件一段時間的過程,觀察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細節因素及其互動過程,進而得出一定結果產生的所有動因。因此,案例研究的理論成果也被稱為過程理論或機制理論。統計研究在確定導致某種結果的產生有什么原因方面大有可為,但在說明原因如何導致結果方面卻無能為力。案例研究正好彌補這一缺憾。管理是科學與藝術的統一,而藝術融于細節之中。案例研究對把握從現實條件到實現管理目標的路徑方面具有特殊啟發作用。
《財務管理研究》將內容“有用”的標準放置于對管理實踐的指導性。“科學管理”的兩大開創式人物——泰羅和福特,無不都是在100多年前的真實生產線現場,歸納出了效率理論和專業分工理論,堪稱案例研究的典范。
3.有趣——案例研究是體現故事性的研究
一直以來,內容有趣是期刊編輯出版的追求。而學術期刊是刊載理論成果的載體。理論所要求的邏輯和概念所要求的抽象性,使得學術期刊難以做到生動有趣。傳統上學術期刊的主流讀者大多為崇尚理性思維的學術共同體。《財務管理研究》是否可以在保持學術理性的框架下增加一些有趣的成分?案例研究論文的故事性表達可以在此方面有所貢獻。
通俗而言,案例研究論文就是“揣著理論講故事”。案例研究是縱貫式研究,本質上是追蹤一個或多個隨時間軸不斷變化的過程,需要有人物、時間地點等要素的參與,事件所經歷的過程就是一個特定故事的呈現。一個好的案例研究的判定標準,就是應具有啟發性,既有好的故事,也有好的理論。案例研究是由研究者通過訪談、觀察和文檔資料等方式,通過案例實踐的系統分析,經由歸納生成新的理論,或對現有理論進行拓展或證偽,能夠兼顧“好故事”和“好理論”。當然,以尋求知識為目標的案例研究,其重點并不是講故事,而是呈現故事中的行為特征、關鍵條件、動力來源和因果關系。但相對于統計研究而言,案例研究梳理細節的特點決定了其故事性表達。
案例選擇是案例研究方法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典型性、極端性是案例選擇的重要的判定標準。業內經常說,要讓研究結論具有啟發性、創新性,案例應該選取“一頭會說話的豬”。所以,案例研究論文追求故事的精彩性與刊物追求內容有趣性會相得益彰。
三、案例專欄在運營實踐中的挑戰
通過前面的論述,可以發現案例研究論文非常有助于彰顯應用性學術期刊的定位訴求,通過《財務管理研究》5年來的實踐,也取得了預期效果。比如,雜志發行量相對于其他同類期刊而言比較高,其主要原因是獲得了實務界專業財務人員的認可和訂閱。但也應該看到,由于應用性學術期刊試圖擺脫傳統學術期刊的“小圈子”,力圖將有理論抱負的實務界管理人員納入作者和讀者對象,因而也出現了一定的質疑,認為這種寄希望搭建“橋梁”的做法卻有可能導致期刊運營落入“騎墻”的陷阱。事實上,從目前主要基于影響因子對學術期刊的評價系統來看,對應用性學術期刊的學術評價確實有不利的地方:5年來《財務管理研究》在中國知網數據庫的下載量明顯高于引用量,下載量大約是引用量的160倍,其影響因子在同類期刊中的排名還處于中游水平。這說明刊物對應用性的側重雖然獲得了實務界的認可,而理論性還需提高。由于案例研究目前尚不像傳統實證研究具有明確的范式和技術路線,所以對研究者的總體素質要求較高。
從實踐總結看,《財務管理研究》要在應用性學術期刊定位之下不斷取得新的進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不斷總結刊物案例研究論文的寫作范式,提取其共有的特征作為刊物推薦的論文體例;二是讓優秀的實務界人士和學術界專業人士“牽手”,由實務界人士提供“好故事”,由學術界人士凝練“好理論”,實務界人士因為日常事務繁雜,難以有深厚的理論積累,但由于處于管理一線,是“能夠聽到炮聲”的人,因而擁有豐富的案例素材,這就為高質量案例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呼吁業界將應用性學術期刊作為學術期刊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更加重視情境理論(或稱中層理論)對指導管理實踐的重要作用,為側重刊載該類理論成果的學術期刊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四、結語
本文從應用性學術期刊定位的提出,沿著應用性學術期刊的內涵、案例研究對該定位支撐的可行性,以及案例專欄的運營操作問題的邏輯進行了闡述,認為應用性學術期刊對于理論知識的提供、對管理實踐的指導、對更大范圍讀者的“好閱讀性”而言均具有積極意義。當然,因為案例研究方法本身在目前階段存在局限,“案例”專欄的建設還任重而道遠,需要各方協作,不斷取得突破。
參考文獻:
[1]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名單正式公布[A/OL].(2014-12-09)[2024-12-23].https://www.nppa.gov.cn/xxfb/tzgs/202312/t20231226_824143.html.
[2]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式公布第二批認定學術期刊名單[A/OL].(2017-04-10)[2024-12-23].https://www.nppa.gov.cn/xxfb/tzgs/201704/t20170410_666152.html.
[3]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 科技部印發《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的通知[A/OL].(2021-05-18)[2024-12-23].https://www.nppa.gov.cn/xxfb/zcfg/gfxwj/202106/t20210623_4514.html.
[4]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規范學術期刊出版秩序促進學術期刊健康發展的通知[A/OL].(2014-04-03)[2024-12-23].https://www.nppa.gov.cn/xxgk/fdzdgknr/zcfg_210/gfxwj_215/201404/t20140414_4670.html.
[5]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2016-05-17)[2023-11-14].https://www.ccpph.com.cn/sxllrdyd/qggbxxpxjc/qggbxxpxje/201901/t20190110_256821.htm.
[6]羅伯特.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M].周海濤,史少杰,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7.
[7]張維.管理研究的“中國風”[J].管理世界,2021,37(6):13-14.
(作者單位系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財經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