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為探究復合式訓練對高校籃球運動員專項能力的影響,該研究運用運動干預實驗的方法,以聊城大學體育學院籃球專項運動員為實驗對象,采用復合式訓練模式和傳統訓練模式兩種干預方式,對比分析了實驗前后運動員在1 RM(最大重復力量)、原地縱跳、半場V字上籃、5-0-5測試等四項指標上的變化情況。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運動員在實驗后各項指標均呈現出顯著提升,這表明復合式訓練模式對高校籃球運動員的專項能力具有有效提升作用。因此,建議將復合式訓練模式引入高校籃球訓練中,以此豐富和創新訓練方法,進而提高訓練效果。
【關鍵詞】 復合式訓練" 籃球" 專項能力" 后激活增強效應
【中圖分類號】 G8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813(2025)02-0035-03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Compound Training on the Specialized Abilities of College Basketball Players
LIU Guangqi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Province, 252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ompound training on the specialized abilities of college basketball players, this research adopted the method of sports intervention experiment, selected the specialized basketball players of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Liaocheng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xperiment adopted two intervention modes: compound training mode and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The changes in four indicators of athlet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including 1RM, vertical jump, half-court V layup and 5-0-5 tes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all index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experiment, indicating that the compound training mode has an effec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specialized abilities of college basketball players. Therefore, the compound training mode is recommended to introduce into college basketball training to enrich and innovate training methods, thereby improving train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 Compound training; Basketball; Specialized abilities; Post-activation enhancement effect
現代籃球競技性日益增強,比賽節奏不斷加快,對運動員技戰術水平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球項目作為高校體育中普及程度最高的項目之一,深受大學生喜愛,各高校籃球隊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因此,如何提升高校籃球運動員的綜合能力成為了教練員及科研人員關注的重點?;@球項目屬于高強度對抗類項群[1],其技戰術靈活多變,進攻和防守均需運動員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體能作為基礎。當前,多數研究聚焦于運用某種訓練方式來提升運動員的靈敏素質、力量素質等單一專項素質[2-5]。然而,籃球作為一項技術動作復雜的項目,需要綜合提升運動員的各項素質能力。特別是對于高?;@球專項運動員而言,急需一種創新的訓練模式來全面提升其專項能力,從而有效提高高?;@球訓練的效率?;诖?,本研究采用復合式訓練作為干預手段,選取下肢力量素質、彈跳能力、速度素質以及變向能力作為評價指標,旨在分析復合式訓練對高校籃球運動員專項能力的影響,并為高?;@球專項訓練方法的豐富與創新提供可借鑒的內容,促進高?;@球運動員專項能力的有效提升。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復合式訓練對高?;@球運動員專項能力的影響效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百度學術、Web of Science等數據庫中,以“復合式訓練”“籃球”“專項素質”“Compound Training”“Basketball”“Special Quality”等為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結合本研究的主要內容,篩選具有參考價值的高水平文獻進行研讀。同時,查閱籃球訓練、運動訓練領域的國內外專著,為本研究的開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1.2.2" 訪談法
就高?;@球專項運動員的訓練情況,對高校一線籃球教練員進行訪談,了解當前高?;@球專項訓練方法的應用、訓練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訓練效果等內容。同時,向運動訓練、籃球訓練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訪談,充分了解前沿的運動訓練理論及方法,為本研究提供更多可借鑒的資料信息。
1.2.3" 實驗法
1.2.3.1" 實驗對象
本研究選取聊城大學20名籃球運動員(為避免性別差異,均選擇男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別,每組各10人。所選受試者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無心理問題,近半年內未發生過運動損傷?;厩闆r如表1所示,兩組受試者在年齡、身高和體重3項基本指標上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符合實驗開展的條件。
1.2.3.2" 實驗流程及方案
為探究復合式訓練對高?;@球運動員專項能力的影響,本研究在訓練干預實施前對兩組受試者的專項能力進行了測試,以確保同質性檢驗結果的一致性。然后開展為期8周的訓練干預實驗,最后再次對兩組受試者的籃球專項能力指標進行測試,并對實驗前后以及不同組別受試者的專項能力進行對比分析。
在訓練干預手段上,實驗組受試者實施復合式訓練方法,對照組則開展傳統常規訓練法。
整個8周的訓練周期分為3個階段,訓練負荷逐漸提升。第一階段(第1周)為適應訓練階段,每周完成2次訓練,每次訓練90 min;第二階段(第2~4周)為基礎鞏固訓練階段,每周完成3次訓練,每次訓練90 min;第三階段(第5~8周)為強化提升訓練階段,每周完成3次訓練,每次訓練90 min。
對照組的訓練內容以傳統的力量訓練為主,訓練負荷隨訓練周期的推進逐漸增加,訓練強度與結構與平時訓練計劃相一致。實驗組在訓練內容上,將力量訓練與符合籃球運動生物力學特征的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相結合,以復合式訓練的形式開展,旨在最大限度地發展運動員的籃球專項能力。實驗組各階段的訓練動作如表2所示。
1.2.3.3" 實驗變量控制
為減少外界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本研究中實驗的時間、地點及訓練組數均保持一致。兩個組別的訓練方案由同一人實施,并有1名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協助并監督受試者訓練的完成情況。在訓練干預期間,受試者被要求不進行其他任何形式的訓練,同時保持正常的飲食及作息習慣,測試前48 h內避免飲酒及攝入含咖啡因類飲料,且禁止劇烈運動。
1.2.3.4" 評價指標
本研究選取了下肢力量、彈跳能力、速度素質以及變向能力四項指標來評價籃球運動員的專項能力。下肢力量的評價采用深蹲1 RM測試,即運動員最多能完成1次深蹲動作的最大負荷,重量越大,表明運動員的下肢力量越強。彈跳能力的評價則通過原地縱跳測試來實現,高度越高,說明運動員的彈跳能力越好。速度素質的評價采用半場V字上籃測試,時間越短,表明運動員的速度素質越優秀。對于變向能力的評價,采用5-0-5測試法,時間越短,說明運動員的左右變向能力越強。
1.2.4" 數理統計法
實驗測試數據使用Excel進行分組、分類整理,并采用SPSS 2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差異性分析被用于數據的對比。其中,同一組別實驗前后數據的對比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不同組別數據的對比則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顯著性水平設定為α=0.05,Plt;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gt;0.05,則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實驗結果
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受試者在籃球專項能力的4項評價指標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符合實驗研究開展的條件。實驗后,對照組的1RM指標提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而彈跳能力、速度素質以及變向能力3項指標雖有提升,卻沒有統計學意義(Pgt;0.05)。實驗組的1RM、原地縱跳、半場V字上籃、5-0-5測試成績分別提升至124.65 kg、68.07 cm、15.82 s、2.83 s,與實驗前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且顯著優于對照組實驗后的成績,特別是在原地縱跳、半場V字上籃、5-0-5測試方面表現突出,具體見表3。
3" 討論
在高?;@球訓練中,傳統的大重量抗阻訓練或增強式訓練雖能提升籃球運動員的專項素質,但過度的重復性訓練容易導致運動員疲勞或損傷,影響訓練效果。
復合式訓練起源于國外,是一種力量-速度主導的訓練模式,通過抗阻訓練動作與速度素質動作的銜接與搭配,滿足運動員對力量與速度素質提升的需求,已廣泛應用于爆發力項目的體能訓練中[6-8]。因此,本研究設計了復合式訓練方案,運動員在完成抗阻力量訓練后迅速與專項生物力學相似的快速伸縮復合訓練銜接,利用激活后增強效應有效提升專項能力。
復合式訓練的成功機制在于后激活增強效應,通過低負荷刺激與專項生物力學相似的快速伸縮復合訓練,激活運動員各肌群神經肌肉系統的興奮性,再通過后續鞏固強化的周期性訓練,將后激活增強效應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從而提高和保持運動員的運動表現,這也是實驗組運動員籃球專項能力優于對照組的主要原因。
4" 結語
綜上所述,復合式訓練模式對高?;@球運動員的專項能力具有顯著提升效果,特別是在下肢力量、彈跳能力、速度素質以及變向能力4個方面。因此,高校籃球訓練可以采用抗阻訓練與快速伸縮性訓練相結合的復合式訓練模式,充分利用復合式訓練的后激活增強效應,將力量訓練與技術動作訓練相結合,進而有效提升運動員的運動表現能力。
參考文獻
[1] 宋丹黎.高強度間歇訓練對籃球運動員專項力量素質干預效果研究[C]//國際班迪聯合會(FIB),國際體能協會(ISCA),中國班迪協會(CBF).第五屆國際體育科學大會論文集(中).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院,2024:4.
[2] 齊順發.核心力量訓練對籃球專項學生專項素質和進攻技術影響的實驗研究[D].天津:天津體育學院,2023.
[3] 張宇.8周整合性神經肌肉訓練對普通中學籃球隊專項體能表現及基本技術的影響[D].廣西:廣西民族大學,2022.
[4] 楊梟.敏捷梯球性訓練對高校籃球專項學生運球突破速度影響的實驗研究[D].南寧:南寧師范大學,2023.
[5] 邱全.功能性訓練對高?;@球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22):23-25.
[6] 李玉.單、雙側復合式訓練對高校足球專項學生下肢爆發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濟南:山東體育學院,2023.
[7] 齊隆瑞.復合式訓練對體育院校網球運動員專項移動能力的影響研究[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23.
[8] 杜昊儒.單、雙側復合式訓練對發展散打運動員下肢專項力量影響的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大學,2023.
作者簡介:劉廣前(2003—),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運動訓練、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