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天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在天津發展歷史進程中具有標志性里程碑意義。回顧一年來工作,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交織并行,天津在真抓實干中勇毅前行,在積蓄成勢中銳意進取。
1月14日,在天津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天津市市長張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天津正處在穩步提升的戰略機遇期、發展動能的提質轉換期、厚積薄發的積累釋放期……天津堅持當好新質生產力發展主力軍,做強優勢產業,壯大新興產業,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先行區,在區域產業配套協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體制機制創新上發揮更大的帶動作用。
堅持創新,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天津堅持新質生產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澎湃動力,一系列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航空航天、車聯網、信創等產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分別增至283家、38家。優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以下幾方面的戰略布局:
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層面,天開高教科創園“一核兩翼多點”布局持續拓展,實施促進天開園發展條例、升級版支持政策,注冊科技型企業累計超過2600家,組建天開九安海河海棠母基金等39只科創基金。全國重點實驗室達到17家,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20項,華海清科高端集成電路拋光設備加速產業化,合源生物創新藥擴大臨床應用,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上線運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均突破1.2萬家。
在優化營商環境層面,建立天津投資促進體系和市級工作協調機制,海河產業基金帶動74只母基金投資721個項目。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落地。市對區財政體制改革穩步實施,零基預算改革加力提速。政務服務事項承諾制、“證照聯辦”范圍進一步擴大,“高效辦成一件事”更加利企便民。
在釋放市場活力層面,中國民營企業投融資洽談會在津舉辦,政企務實交流機制更加完善。民營規上工業增加值、限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外貿進出口總額占比分別為23.1%、62.5%、45.5%。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66家。
激活新動能,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科技創新與產業換新對于天津的發展至關重要,張工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5年,天津將以“三新”“三量”為重要工作抓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產業換新帶動科技創新、支撐城市更新,以做優增量推動盤活存量、有效提升質量,不斷增強培育新動能、更新舊動能的支撐成效:
在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層面,天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產業類國企做強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功能類國企提高效率、拓展市場合作,公益類國企降本增效、優化服務質量,金融類國企穩健經營、更好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在擴大開放層面,天津主動謀劃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穩步拓展電信、醫療、航運、金融等領域開放;完善制度型服務機制,建強常態化服務交流平臺和重點外資項目專班,支持外資企業參與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納入“兩新”范圍拓展國際國內市場,服務推動空客二線、大眾變速器動力電機等建成投產。
在培育外貿新動能層面,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提升進出口全鏈條貨物通關效率,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等金融支持,鼓勵外貿企業開拓內銷和新興市場,促進服務貿易、數字貿易擴容提質,引導工程技術、研發設計等專業服務機構“走出去”,開展“跨境電商產業帶”行動,促進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
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層面,天津積極建好中歐(亞)班列集結中心,優化“班列+保稅”等運行模式,加強綠色低碳、中醫藥等國際合作,做優做強魯班工坊,深化與新加坡在綠色發展等領域交流合作。辦好夏季達沃斯論壇等重大活動,深化國際友城經貿合作,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