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彭城大地處處涌動著蓬勃的發展熱潮。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徐州搶先“布局”,主動“迎戰”。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2024年1-11月,徐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開票銷售收入、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收分別增長6.3%、6.3%、7.2%,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高于全省平均。為有效投資推動經濟穩增長,徐州積極搶抓“兩重”“兩新”政策機遇,其中“兩重”獲批超長期特別國債23.44億元、居江蘇省第四,設備更新帶動投資570億元,助力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2%。
挖掘“數字城市”背后動力
企業是發展經濟的基礎,徐州錨定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以改革破難題、以實干促發展,取得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經營主體總量達146.9 萬家;消費品以舊換新拉動大宗消費90億元;快遞量突破10億件……數字,是城市發展的無聲見證者,也是經濟脈動的生動注腳。每一個數字都承載著一段故事,每一項成就都凝聚著無數努力。
從數字中,不僅能看到徐州在產業升級、消費提升、城市建設等方面的顯著成果,更能深切感受到這座城市實干奮進的力量。在江蘇2025年重大工業項目清單中,徐州有66個項目入選,數量創歷史新高,年計劃投資達273.7億元。
吸引企業投資興業,需要在政策供給、環境塑造與企業訴求、市場需求之間尋找新的共振點。
在徐州,“碼上辦”“即來即辦”已成常態。針對重大項目建設,徐州更是在審批時限、流程上做足“減法”,在深化審批改革、服務上做好“加法”,為項目招引、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徐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徐州將持續開展“招商引資質效提升年”行動,大力推進年度省市重大項目的實施,以扎實的步伐推進項目的招引、建設和達產,用實績實效助力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重大產業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壓艙石”。春節期間,徐州多項產業項目持續刷新“進度條”,沖刺首季“開門紅”。
挖掘機長臂揮舞,正在進行基礎開挖作業;一輛輛貨車來回穿梭,運輸正忙;工人們頭戴安全帽,身著反光安全衣穿梭在工地,搶抓工期……為了確保工程進度,春節假期,博鼎動力天然氣發動機項目堅守在建設第一線,該項目建設方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1號廠房正在進行廠房基礎墊層澆筑施工,預計6月份廠房建成產線投產,2號、3號、4號、5號、6號廠房預計在7月陸續投產。
徐州市各大企業、生產、建設一線“熱氣騰騰”,全力以赴趕訂單,各道工序有條不紊進行,以昂揚的姿態開啟新年“加速跑”。
大年初二,在協鑫硅材料5GW顆粒硅應用示范項目車間內,308臺單晶爐全部開足馬力生產,AGV智能運輸車在車間里自如穿梭,多晶、單晶、切片各分廠工人緊張快干。
協鑫硅材料機加車間主任徐發國表示,近期公司新收獲了一筆1000多萬元的大單,目前公司在崗800余人,大家堅守一線,確保公司春節期間產能充足。
眼下,協鑫硅材料月產單晶棒可達1000噸。這些硅棒經過切片后,將運往下游廠商被制成電池片,最終變成光伏組件。
春節期間,美興光電同樣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奮力奪取開門紅。走進美興光電藍寶石圖形化襯底項目生產車間,技術人員正有序調試設備、進行圖形制作,工人緊張快干,現場一派火熱的繁忙景象。
美興光電主要生產4英寸、6英寸、8英寸藍寶石圖形化襯底片和半導體化合物圖形化襯底片,產品廣泛應用于高亮度LED、MicroLed等芯片,以及車載照明、城市景觀照明等方面。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春節假期,車間共有150余名員工堅守崗位,特別是對電力維護、產品檢驗等重點崗位,確保24小時輪班值守,在趕生產的緊張階段全力保障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員工輪流加班,每天滿負荷運行,將產能穩定在45萬片以上。
做強做大“一號產業”
“增強信心、奮發有為,更好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12月31日,江蘇徐州市委書記宋樂偉在徐工集團調研時,動員徐工為做大做強工程機械“一號產業”、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提供堅實支撐。
從數據層面分析,徐州工程機械產業實現了由量到質的飛躍。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全國市場占比超20%;產品覆蓋二十大主要門類,汽車起重機、履帶起重機、裝載機等16個主機產品銷量全國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既有以“徐工”為龍頭的一批國有企業,也有卡特彼勒、利勃海爾、蒂森克虜伯等一批全球巨頭,還有一大批實力雄厚的民營企業,擁有千億級企業1家、百億級企業1家、億元以上企業50余家。
從集群化布局來看,企業名錄滿載“金字招牌”。近年來,徐州先后被評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首批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并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稱號。
由傳統制造業到“智改數轉”的轉型,是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變革,徐州在數據戰略布局中,搶先破局、不斷釋放品牌效應……
“智改數轉”不僅僅是技術的應用,更是產業的深耕,作為徐州“343”創新產業集群“一號產業”的鏈主企業,徐工按照江蘇省委省政府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的要求,將研發需求傳遞至供應鏈,助推研發成果更新迭代。加速整個產業鏈在關鍵技術、零部件的技術突破。
推動制造業服務一體化發展
在“鏈主”徐工集團引領帶動下,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不斷強鏈補鏈延鏈,提升產業集群能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號產業”是徐州從未停止過的發展沖動,邁向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跨越時空而來的工程機械產業正爭先破局、向新而行。
徐州還積極發揮龍頭企業的標桿作用,徐州整體籌劃“一號產業”全過程式“上云”,目前,徐工集團的工業云平臺——徐工漢云鏈接全球設備超145萬臺,躋身全國“雙跨”平臺第二位,以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舊發展動能平穩接續轉換。
素以制造業見長的徐州,正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推動制造服務一體化發展,在立足徐州“343”創新產業集群的基礎上,持續做大工業互聯網服務、軟件研發和IC設計服務、工程技術服務等3大優勢領域,不斷做強安全科技服務、醫藥研發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等3大特色領域,積極發展人工智能服務、電商平臺和營銷服務、檢驗檢測服務等3大潛力領域,推動徐州服務外包產業向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發展。
在擴大企業主體規模層面,開展離岸外包接發包項目系列對接,促成一批離岸外包訂單。加強招商引資,加快推動格蘭德等招商項目落地并開展離岸業務。用好各級商務發展資金,促進本土重點企業積極開拓業務,不斷擴大離岸外包規模。
在夯實產業支撐平臺層面,積極發揮徐州經開區、徐州高新區等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區在企業培育、人才培養和政策創新等方面的引領作用,促進服務外包提質擴量。支持各級示范區、培訓基地和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推動徐州軟件園、新沂互聯網產業園等省級示范區爭先進位,鼓勵市級示范區爭創省級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