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跨境電商已成為推動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生力量,并為全球經貿發展注入新動能。據世貿組織預測,2026年之前全球跨境電商將保持27%的增速。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指出,根據初步統計,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增長10.8%。
截至2024年,中國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主體已超過12萬家,其中有1.6萬家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成為拉動外貿提質增效的重要力量。
跨境電商成為出海生力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跨境電商出口。跨境電商與海外倉等新型外貿基礎設施協同聯動,減少中間環節、直達消費者,有利于促進外貿結構優化、規模穩定,有利于打造國際經濟合作新優勢,已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
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專家委員會專家李鳴濤表示,跨境電商企業從生產制造到銷售服務的各個環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跨境電商產業鏈。跨境電商企業不斷加大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力度,不少企業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和國際化布局,不斷提升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一些頭部企業依靠全球化優勢,快速調整市場戰略,不斷塑強國際競爭力,實現了市場占有率與品牌影響力的雙提升。
跨境電商的作用是什么?我國為什么要大力發展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是今后中國外貿發展的重要方向和支撐力量。”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魏浩表示,現在跨境電商就像沙子和水,在傳統貿易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通過跨境電商可以讓更多民族企業占據世界各國的市場。“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力量是涉外經濟,在此背景下,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艱難,不放棄涉外經濟,是所有國家政策目前立足的觀點。”
近年來,跨境電商與跨境倉儲等新型外貿基礎設施協同聯動,發展速度快、增長潛力大、帶動作用強,正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占全國進出口的比重提升至6%。4年間,中國跨境電商貿易額已增長逾1萬億元。蓬勃發展的跨境電商為中國產品走出國門暢通了通道,將更多優質產品直達全球消費者,也為中國企業的品牌建設和本土化運營提供了試驗場,不斷縮短中國品牌與傳統國際大品牌之間的競爭半徑,推動“網紅”變“長紅”。
數據背后,是跨境電商服務推廣和平臺生態建設的變革,拼多多便是代表案例之一。
2024年9月至今,拼多多密集落地了“百億減免”一攬子舉措,先后推出了技術服務費、推廣服務費等多項退返權益,下調了先用后付服務費、商家店鋪保證金以及提現門檻,全方位降低商家的經營成本,很多農貨、國貨及產業帶商家僅推廣服務費的退返,每年就能節省數十萬元,為產業帶轉型升級創造了活力和空間。實際上,拼多多在去年下半年就相繼發布了“百億減免”“電商西進”“新質商家扶持計劃”等多項措施,通過“減免+扶持”的雙重舉措,持續助力商家提質增效,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
為了緊抓出海新機遇,搭建外貿新通路。拼多多今年1月8月宣布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平臺先后推出了“異常訂單預警”“低價風險預警”等創新功能以及改進“僅退款”的多項舉措,“降低活動門檻”和“促進凈成交”也是近期推出的惠商新舉措。
過去一年,拼多多始終踐行高質量發展戰略,不斷加大對平臺生態建設的投入,先后推出了“百億減免”“電商西進”“新質商家扶持計劃”等多項重磅舉措,帶動超千萬商家實現降本增效,推動西部地區進入電商“全面包郵”的新階段,助力上千個農產區、產業帶擁抱“新質供給”的轉型升級。
此外,拼多多還在促進“商家凈成交”方面推出了升級版服務,進一步擴大了“推廣服務費”的退返范圍,并給予商家更精細化的數據支持,持續助力商家提高投產比。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胡麒牧指出,拼多多此次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是優化經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提振了商家信心,在電商平臺領域具備示范效應。
政策加碼為企業保駕護航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就在去年6月,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在培育跨境電商經營主體層面,圍繞主體能力建設,支持跨境電商賦能產業發展,支持企業“借展出海”,加強行業組織建設與人才培養,持續推進品牌建設。
在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和物流體系建設層面,推動跨境電商海外倉高質量發展,增強物流保障能力,助力跨境電商相關企業“走出去”,夯實發展基礎。
在優化監管與服務層面,優化跨境電商出口監管,提升跨境數據管理和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環境。
此外,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央地協同,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細,促進外貿新業態健康持續發展。
一是加強行業交流培訓,舉辦跨境電商綜試區現場會、外貿新業態專題培訓,邀請地方商務主管部門、相關試點以及行業企業代表等參加,進行政策解讀,加強經驗分享,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
二是加強跨境電商企業供需對接,辦好廣交會、數貿會等重點展會,支持按市場化原則提升現有地方性跨境電商展會辦展水平,推動進一步優化海外智慧物流平臺功能,為企業提供更多展示對接平臺。
三是扎實推進綜試區建設,指導165個綜試區深入開展規則和標準建設、品牌培育、海外倉高質量發展等系列專項行動,積極利用跨境電商賦能本地產業發展。
四是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在多雙邊交流合作中推動加入跨境電商等相關議題,支持跨境電商綜試區、“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開展國際交流,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營造開放、包容、公平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