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該文通過文獻調查、規范檢索等方法收集相關信息資料,梳理總結了我國公路橋梁在國家及交通行業層面的養護管理目標,明確了公路養護發展綱要、法規制度和標準規范對養護管理目標的相關要求,提供了構建特大橋專業化養護體系的思路,為公路橋梁規劃養護目標、制定養護計劃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目標;要求;發展綱要
中圖分類號 U4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5)04-0185-03
0 引言
我國的公路建設在經歷一段快速發展時期后,現階段已形成了基本的公路網,越來越多的新建公路和橋梁在通車后進入養護階段[1],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和逐年加大的交通量以及人為環境等因素的綜合作用,這些公路橋梁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和病害[2,3],路用性能逐漸衰減。如何提高這些即將運營和正在運營的公路橋梁的管養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4],而實現科學養護、標準化養護的第一步便是明確其養護管理目標和要求。基于此,該文綜述了國家以及交通行業對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目標的要求,以期為養護單位對公路橋梁進行養護規劃和完善內部養護管理制度提供理論基礎。
1 國家對交通發展目標的要求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命脈的支柱性產業,交通發展關系到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建設,我國在多個方面提到對交通發展目標的要求。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交通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建成了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等一系列優質出名的橋梁工程[5],我國正式從“交通大國”邁到“交通強國”的發展軌道。在軌道高效運轉的同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對交通發展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出臺為我國建設一個高水平的、可持續性的“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交通發展體系規劃了明確方向。2021年,《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發表,提出“綠色、標準化”的要求,以實現公路交通行業的可持續和標準化發展。2022年,《“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發布,旨在建立一種統籌兼顧發展與安全的格局,以綠色安全、開放共贏的發展模式來推動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的發展。2023年,《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深入實施質量強國戰略,著力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在公路交通方面則體現為建設優質交通工程、提升公路養護質量。從國家相關發文中可以看出,未來交通發展將貫徹“安全”和“綠色”的理念,立足本質安全水平建設,打造安全保障制度模式,以精細化管理為手段,不斷優化交通安全生產體系,健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同時注重綠色協調發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為原則,加強交通生態環境保護,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 交通行業對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目標的要求
2.1 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的要求
“十一五”至“十四五”期間,交通運輸部公路局相繼出臺了養護管理方面的發展綱要。2006年,《“十一五”公路養護管理事業發展綱要》發布,其中要求公路網形成“暢通、安全、和諧、高效”的總體布局,堅持“以人為本,用戶至上”的基本原則,對公路管養工作的服務宗旨和價值取向作出了明確規定。到了“十二五”規劃期間,《“十二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又有新的養護管理目標要求,其中有一點是,在先前“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上增加了“安全第一、養護優先”等要求。2016年,《“十三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發布并明確提出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養護發展理念。2022年4月3日,交通運輸部《“十四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文件發表,明確了公路發展新階段的養護目標,具體要求有:全方位堅持和踐行“公路建設是發展,公路養護管理也是發展,而且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著力推進養護專業化和管理現代化,提升公路管養整體水平。
梳理總結我國各階段發展綱要的要求可知,我國公路養護管理目標正經歷著不斷發展、深化和提升的過程,由原來的“安全”“高效”“以人為本”等基本元素又逐漸融入了“優質”“創新”“綠色”“專業化”“數字化”等多方面的新元素,強調共享與可持續發展,并在新的發展形勢和環境下,通過不斷調整和深化目標要求,順應新時代養護管理發展的理念。
2.2 行業法規和制度的要求
自1991年起,交通運輸部下發了若干條關于公路橋梁養護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規及管理制度,以確保公路在通車后的安全與暢通。為了更好地對公路橋梁實現養護管理,保證橋梁擁有良好的工作狀態和服役壽命,1991年,交通運輸部公路局首次制定了《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工作制度》。8年后,交通運輸部又出臺了文件《關于加強橋梁養護管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發〔1999〕74號),此項通知提道: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2001年6月20日,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橋梁養護管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發〔2001〕329號)發表并強調“要重視現有橋梁的養護管理工作,建立橋梁安全責任制”。2007年,交通運輸部針對91版《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工作制度》完成了修編工作,修訂版于2007年6月29日生效,此次修訂以適應橋梁養護形勢需要為目的,并提道:橋梁養護檢查應遵守“預防為主,安全至上”的規定,在管理職責方面遵循“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2013年,交通運輸部下發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的若干意見》(交公路發〔2013〕321號),文件明確要求:要認真貫徹“橋梁安全十項制度”,應根據養護作業種類安排“三特(特大、特殊結構和特別重要)橋梁”專項管養資金。2018年3月22日,交通運輸部完成了《公路養護工程管理辦法》修訂工作,新修版作出如下規定:在進行公路養護時,應當依據“決策科學、管理規范、技術先進、優質高效、綠色安全”的基本方針原則實施作業。隨后,基于長大橋梁的需求增多,為保障長大橋梁的安全營運,2018年3月,交通運輸部又結合長大橋梁養護現狀編寫了文件《公路長大橋隧養護管理和安全運行若干規定》(交公路發〔2018〕35號),文中主要提道:特大橋養護檢測工作應當遵循“預防為
主、科學養護、安全運行、保障暢通”的要求。2020年,為加快交通強國的發展步伐,交通運輸部出臺了意見性文件,即《關于進一步提升公路橋梁安全耐久水平的意見》(交公路發〔2020〕127號),文件中要求:公路橋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升應以“抓建設、重管養、防風險、優治理、促創新、強保障”為著力點,全面提升標準化、智能化水平,為交通強國建設保駕護航。縱觀我國公路橋梁養護管理法規制度的發展歷程可知,隨著公路養護行業自身的發展,構建“以預防性養護為原則,以保障結構耐久安全為根本,以創新為引領,以機制為保障”的現代公路養護體系,推動養護資金利用高效化、養護決策科學化、養護作業標準化,將會越來越契合我國公路養護未來的發展趨勢。
2.3 行業標準和規范的要求
對近年來交通行業標準規范里要求的公路橋梁養護目標進行梳理總結可知,作為公路養護基礎的《公路養護技術標準》(JTG 5110—2023)中明確提出:遵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科技興交,科學養路”等一系列公路養護方面的方針,強調應用先進技術開展養護工作[6]。最新版本的《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 5120—2021)于2021年發布,該規范要求公路橋梁養護遵循“防治結合、科學養護、安全運行、保障暢通”等四大原則,并重視環境保護[7]。隨著公路長大橋梁的數量增加且多以纜索結構體系為主,交通運輸部于2021年制定了《公路纜索結構體系橋梁養護技術規范》(JTG/T 5122—2021),旨在指導和規劃斜拉橋和懸索橋等纜索結構的養護維修,通過采取預防性措施和精細化管理,有效地提升纜索結構體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2022年,交通運輸部發布了《公路跨海橋梁養護技術規范》(JTG/T 5124—2022),規范規定如下內容:公路跨海橋梁養護應以“安全、耐久、適用”為主要目標,貫徹“全壽命期養護”理念,并遵循“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9]。從這些行業規范對公路養護目標的要求中可以看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是公路養護管理的重要原則,養護管理單位應根據規范的要求并結合自身特點落實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在養護管理工作中加強預防性養護,通過預防養護減少橋梁服役期間養護成本,不斷提升養護管理水平,以實現橋梁結構的安全與耐久。
3 基于養護目標要求的特大橋專業化養護體系
從各類法規制度、標準及規范文件對養護目標的要求中可以看出,為適應高效、優質、創新的養護需求,未來的公路橋梁越來越趨向于養護專業化、管理精細化、設施數字化的發展道路,該文在對橋梁養護工作做了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從公路養護目標的要求出發,提出關于如何推進橋梁專業化養護發展的一些思考與建議。
目前公路橋梁養護在人員配備上,大多是由開通初期負責管理的養護部門調配組成的,其擁有豐富的養護經驗,但缺乏橋梁結構方面的深層次理論知識,因此專業化水平不高,特別是針對纜索體系這些構造復雜、養護困難的特大型橋梁,這一方面的短板就顯得更加突出。鑒于此,有必要構建專業化的養護體系,即大橋養護管理工作由業主單位負責,具體的專業養護工作則由專業人員及團隊完成。為保證特殊構件(如拉吊索、鋼箱梁、阻尼器、特種設備等)擁有高質量的養護效果,可將構件分類后由相對固定的不同專業單位承擔養護工作,這些分項專業單位包括具有資質的檢測單位、科研機構、設備廠家等,其往往具備較高的專業養護水平和先進的養護設備,可以很好地契合養護專業化、設施數字化的養護目標。然而,專業外包也有相應的缺點,就是參與大橋檢查的單位眾多,雖對某分項構件的專業檢查水平高,但對全橋總體評估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還應增加一家綜合型專業單位來完成對大橋的總體評估,該單位應非常清楚大橋的結構特點和性能狀況,并有能力把握和整合各個分項專業單位技術成果。此外,針對一些技術復雜、流程繁多的養護工作,還可以委托專家顧問團隊開展技術指導和評價服務。綜上,則可形成“業主統籌+專業外包”“分項養護+總體評估”并結合專家顧問團隊的特大橋專業化養護體系,具體如圖1所示。
4 總結
該文綜述了國家及交通行業的發展綱要、法規制度和標準規范對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目標的要求,梳理歸納了公路橋梁在不同時期的養護理念、原則和方針,提出了建立特大橋專業化養護體系的構思。總體來看,涉及公路橋梁養護的各類管理辦法和技術規范適應國家交通規劃的發展態勢,緊跟我國交通發展建設進程,適用性愈發突出,對養護目標要求的嚴格性也更加顯著。回顧公路橋梁養護政策及規范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綠色、安全、經濟、耐久”這一目標原則貫穿始終,“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指導方針融入養護全壽命周期,“決策科學化、管理制度化、作業標準化、技術創新化”的養護模式已成為趨勢所向。該文所述關于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目標的內容,可為完善公路橋梁養護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研究公路橋梁養護對策、健全公路橋梁養護規范標準和技術指南提供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王萍,歐陽男,虞麗云.“十四五”干線公路養護管理績效評價探析[J].公路, 2023(9):406-411.
[2]李俊,衛星,唐朝勇,等.橋梁養護2020年度研究進展[J].土木與環境工程學報(中英文), 2021(S1):190-197.
[3]唐啟智,辛景舟,周建庭,等.基于檢測信息的重慶市政橋梁服役現狀及其分析方法展望[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5):57-65.
[4]邢丹丹,閆暢,劉朵等.中外特大橋梁養護管理體系對比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 2022(3):78-82.
[5]薛小龍,張鳴功,王亮等.重大工程由建設轉向運維的過渡機制——港珠澳大橋的實踐創新[J].管理世界, 2023(7):158-180.
[6]公路養護技術標準:JTG 5110—202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23.
[7]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 5120—202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21.
[8]公路纜索結構體系橋梁養護技術規范:JTG/T 5122—202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21.
[9]公路跨海橋梁養護技術規范:JTG/T 5124—202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22.
收稿日期:2024-08-08
作者簡介:朱瀟鵬(1997—),男,碩士研究生,工程師,從事公路橋梁檢測與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