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觀察基于問題的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聯合基于講授的教學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應用在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教學作用。方法"將63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采用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n=31)采用LBL教學法,觀察組(n=32)采用PBL聯合LBL教學法;2個月后觀察兩組學員在考核成績、對教學方法評價方面的差異。結果"觀察組學員的出科成績、對課程的評價或護士對住培學員的認可等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采用PBL聯合LBL教學法可顯著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作用,提升學員的知識掌握水平及實際操作能力,有效提升臨床帶教效果。
[關鍵詞]"基于問題的教學法;基于講授的教學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中圖分類號]"R273;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5.05.022
隨著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升高,臨床對具備一定腫瘤知識儲備的非腫瘤專業醫師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作為北京市第一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每年接收大量的規范化培訓學員,而腫瘤科作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及國家級重點專科,如何在學員固定的輪轉時間內幫助其快速掌握腫瘤專業相關知識及技能至關重要。本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基于講授的教學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與基于問題的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結合,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腫瘤科輪轉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63名,均來自于北京中醫藥大學2016–2017級京華試驗班。每批學員10~11名,每2個月輪轉,學員入科后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1名[男12名,女19名,平均年齡(24.31±1.25歲)]。觀察組32名[男14名,女18名,平均年齡(25.28±1.06歲)]。兩組學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nbsp;"教學內容""兩組學員的臨床教學形式包括入科教育、小講課、教學查房、病例討論等。①入科培訓:以2020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腫瘤科編寫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手冊》為藍本,主要內容包括腫瘤科常用藥物及醫保政策、臨床常用醫囑、夜班值班處理原則等;②講課:內容包括常見腫瘤基礎知識、常見腫瘤中西醫治療原則及方法;③實操培訓:腫瘤科常用技術如胸腔穿刺術、腹腔穿刺術、骨髓穿刺活檢等操作;④教學查房:選取典型病例由高年資主治或副主任醫師進行教學查房;⑤病例討論:每周二進行全科病例討論,針對疑難病種及難治性腫瘤全科進行共同討論分析。兩組學生的教學目標、學習主題、帶教教師均相同。所有學員在中醫腫瘤科規培時間為2個月,出科前均進行出科考核,考核形式包括筆試(40分)、實操(30分)及臨床答辯(30分)3個環節。
1.2.2""對照組""采用傳統LBL教學方法,入科教育及小講課以帶教老師授課為主,學員自行記錄學習;教學查房有學員跟隨帶教老師,在查房過程中老師講解疾病的診療過程,學員向老師學習查房、查體、患者溝通、交代病情等基本醫療過程。
1.2.3""觀察組""采用LBL聯合PBL的教學法。①教學準備:教學老師在正式講課前1周通知住培醫師,告知要學習內容的主題及形式,同時向學員提出PBL教學的要求,需要學員先自行學習相關內容,并通過書籍及檢索文獻等方式進行收集和整理知識,如學習主題為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需要學員圍繞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發病原因、典型臨床表現、常規治療等自行查閱資料學習;②理論知識講授:帶教老師圍繞主題內容進行提綱、概括式講解及梳理,講解內容包括常見腫瘤的臨床表現、診斷、中西醫治療方法、腫瘤科常見并發癥的治療原則、治療方法等基礎知識;③分組討論:學員5~6名1組,每批學員分2~3組不等,由帶教老師針對本次教學的主體內容提出問題進行組內討論,各學員根據知識儲備及前期準備闡述自己的看法,鼓勵學員積極發言。如討論不同腫瘤導致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的差別性處理;乳腺癌不同轉移部位如肝、肺、腦、淋巴結等轉移的中醫治療特點;左半結腸癌與右半結腸癌的表現、治療、預后的區別等;在教學查房環節以基礎知識與典型病例相結合,教師進行帶教之后由學員展開討論,重點討論患者中西醫治療策略、治療方案選擇、治療中的關鍵問題、轉歸及可能的預后等;實操環節由帶教老師講授之后各小組開展討論,模擬操作過程,討論實操過程中的風險及解決方案等。討論結束后進行實操訓練;④文獻查閱:針對討論過程中的疑問及疾病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文獻檢索查閱;⑤學員交流及教師總結:根據檢索的相關文獻,學員間進行學習交流、知識分享,最后由帶教老師進行總結和歸納,并強調本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3""觀察指標
①考核成績:包括筆試成績、操作成績、臨床答辯3部分。②問卷調查:通過自擬問卷調查表,比較兩組學員對不同教學方法的評價,包括是否能提高主觀能動性、增加學習興趣、啟發臨床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加重學習負擔、是否滿意等進行評價。③綜合評價: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腫瘤科由長期固定的主班護士專職處理醫囑,責任護士負責完成患者護理、藥物治療和相關操作,主班護士和責任護士與住培學員在工作中直接交流接觸,因此可從主班護士、責任護士第三方角度針對住培學員進行客觀評估。具體包括學員出具醫囑正確率(30分)、腫瘤醫學知識水平(20分)、臨床技術操作能力(胸腹腔穿刺)(20分)、臨床獨立決策能力(20分)、溝通能力(10分)等綜合評估,根據住培學員的日常工作表現,劃分為優秀(90分以上)、優良(80~89分)、中等(60~79分)、較差(lt;60分)4個等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員的出科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學員在筆試、實操或臨床答辯3個環節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兩組學員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比較
兩組學員在出科考核后填寫科內自擬問卷調查表,對教學課程是否能提高主觀能動性、增加學習興趣、啟發臨床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加重學習負擔、是否滿意等情況進行評價。觀察組學員的評價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210,P="0.013),見表2。
2.3""護士對學員的評價比較
觀察組學員的護士評價為優秀及優良多于對照組,觀察組學員出具醫囑準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3""討論
傳統講授教學是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廣泛應用于各學科的教育工作中,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并通過課堂講解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主要缺點是學生相對被動,無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學習興趣[1]。與LBL相比,PBL采用小組內討論互動式學習,可促進學習者的探索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并通過知識共享交流,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和發展[2-3]。運用PBL學生對臨床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相對更強,但對基礎學科知識和標準化測試卻缺乏優勢[4]。研究表明,采用PBL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夠系統全面,且可能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導致其產生抵觸心理[5-6]。腫瘤科一直以理論性和專業性較強為特點,對輪轉至中醫腫瘤科的學員來說,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習中醫腫瘤和西醫腫瘤知識具有較大的難度,鑒于學科和專業特點,單純的PBL難以滿足學員實現專業知識快速儲備,而LBL的主要目的是傳授基礎知識[7]。因此在PBL基礎上聯合LBL教學,可彌補PBL的不足,不僅能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還能提高主觀能動性,加強臨床思維鍛煉、提高團隊協作能力,二者聯合是一種能全面培養醫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質的教學方法[8]。
目前PBL聯合LBL教學法逐漸被重視和應用,在兒科、心內科、外科、產科、乳腺超聲科等已有應用[9-13]。本研究觀察組學員在筆試、操作、臨床答辯環節的成績均高于LBL組,且學員對PBL與LBL相結合教學法的認可度更高。通過自擬調查問卷測評發現,PBL聯合LBL教學法在激發學員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臨床思維方面較LBL更具優勢,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均得以優化。
中醫腫瘤教學內容較為抽象晦澀(如癌毒病機、巖燚學說[14-15]等),PBL可能導致學員的學習內容偏離大綱,所學內容零散和無序,因此對教師的教學技能和課堂組織駕馭能力要求較高,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和充分的知識儲備[16-19]。腫瘤知識專業性較強,PBL可增加學員業余學習負擔,降低學員的興趣及積極性。因此,可根據學員的專業及意愿進行分類教學,腫瘤專業或學習積極能動性較高、有意愿的學員以PBL為主,LBL為輔。同時可建立腫瘤科中醫(癌毒病機、名老中醫腫瘤專家經驗、中醫腫瘤有效成果案例)、西醫知識資源庫,方便學員PBL教學活動中知識檢索,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綜上,雖然PBL聯合LBL教學法一方面可提升腫瘤專業教學效益,激發學員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探索型和創造型腫瘤科人才,提升規培學員全員腫瘤專業知識儲備,值得在中西醫結合腫瘤臨床教學工作中進一步探索和推廣。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賈博,"劉偉,"郭慶東."初步探討PBL教學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和優化[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8,"17(3):"262–264.
[2] BARROWS"H"S,"TAMBLYN"R"M.The"portable"patient"problem"pack:"A"problem-based"learning"unit[J]."J"Med"Educ,"1977,"52(12):"1002–1004.
[3] ERDOGAN"T,"SENEMOGLU"N."PBL"in"teacher"education:"Its"effects"on"achievement"and"self-regulation[J]."Higher"Edu"Res"Dev,"2017,"36(6):"1152–1165.
[4] IGBAL"M,"VELAN"G"M,"O’Sullivan"A"J,"et"al."Differential"impact"of"student"behaviors"on"group"interaction"and"collaborative"learning:"Medical"students’"and"tutors’"perspectives[J]."BMC"Med"Educ,"2016,"16(1):"237.
[5] 黎鵬."PBL聯合LBL雙軌教學在中醫腫瘤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33):"9–11.
[6] 楊霖,"王笑民,"楊國旺,"等."中醫腫瘤科臨床帶教過程中PBL教學法實踐體會[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8,"42(3):"71–73.
[7] 盧倩倩,"畢濤,"陳旭芳."PBL教學法在腫瘤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3):"41–44.
[8] 于凱,"齊殿君,"祁慧萌,"等."PBL或PBL聯合其他教學模式對醫學教育環境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5):"10–13.
[9] 張陣,"陳信,"武玉猛,"等."PBL聯合LBL雙軌教學對兒科實習人員教學質量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20,"18(7):"1207–1209.
[10] 鄧雯劼."PBL聯合LBL教學法在心內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20,"20:"158–160.
[11] 佴永軍,"施雪松."PBL聯合LBL教學法在胃腸外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人人健康,"2020,"4:"17–18.
[12] 鐘小燕,"林若萍,"陳慧柔."PBL聯合LBL雙軌教學模式在產科輪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21,"27(11):"189–191.
[13] 李軍,"馬婷,"曹玉文,"等."PBL結合CBL教學法在乳腺超聲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20,"27:"259–261.
[14] 程海波,"李柳,"沈衛星,"等."癌毒病機辨治體系的構建[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22,"38(7):"559–564.
[15] 楊永,"王笑民."從“巖”“燚”與象思維認識惡性腫瘤的本質[J]."中醫雜志,"2017,"58(14):"1253–1255.
[16] 李青芳,"蘭潔."PBL教學模式在腫瘤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與思考[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4,"26(2):"57–59.
[17] 韓霞,"董寧霞,"陳英海,"等."PBL與LBL在腫瘤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對比[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32):"4–7.
[18] 胡佳,"楊倩."PBL教學模式在神經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3):"36–38.
[19] 步達,"劉娜,"姜超,"等."文獻計量學分析視角下的PBL教學研究——以中醫藥教育為例[J]."中醫教育,"2021,"40(1):"12–17.
(收稿日期:2024–11–15)
(修回日期: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