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在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產業的融合上,正通過創新和提升服務質量不斷開辟新的發展道路,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同時也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黑龍江省依托其獨特的冰雪資源,打造了以冰雪節慶活動為核心的旅游品牌,如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為了進一步推動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黑龍江省正在探索更多創新模式。
黑龍江省民俗文化概述
黑龍江省的歷史文化背景分析。黑龍江省的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產業融合案例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冰雪大世界”與“滿族風情園”的結合。冰雪大世界利用哈爾濱的天然冰雪資源,打造了集觀賞、娛樂、體驗于一體的大型冰雪藝術節慶活動。游客不僅可以在冰雪大世界(如圖1所示)中欣賞到精美的冰雕藝術,還能體驗到滿族的民俗文化。通過參與滿族服飾的試穿、滿族傳統美食的品嘗以及滿族傳統游戲的體驗,游客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滿族的歷史和文化。
“赫哲族漁獵文化體驗區”也是較為成功的項目。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以漁獵為生。在這一體驗區內,游客可以親自參與赫哲族的漁獵活動,如冰上捕魚、雪地狩獵等,同時學習赫哲族的漁獵技巧和生活方式。通過這種互動體驗,游客不僅能夠體驗到獨特的自然風光,還能深刻感受到赫哲族文化的魅力。這種體驗式旅游不僅為游客提供了難忘的旅行經歷,也為赫哲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播提供了新的途徑。
黑龍江省民俗文化的特色與亮點。滿族和赫哲族的語言、服飾、音樂和舞蹈等文化元素,雖然在旅游項目中得到了展示,但日常生活中使用和傳承的人數卻在減少。因此,黑龍江省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黑龍江省在民俗文化保護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通過將民俗文化融入教育體系,如在學校課程中加入相關文化知識,可以提高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識和興趣,從而為文化的長期傳承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調研發現,黑龍江省望奎縣的文旅產業發展趨勢喜人。當地政府對文旅發展高度重視,出臺了系列政策支持。望奎皮影(如圖2所示)是從河南傳過來的文化,具有跨文化的底蘊,技藝方式繁雜多變,其中涉及皮料制作、皮革雕刻、上色、樂器配合、唱腔等多種環節,較之剪紙技藝更加難以大規模教學。當地部門對其高度重視,但是側重于傳統技藝,發展思想固化,并未與現代化、大學教育相結合。文創周邊局限于旅游,發展局限,宣傳方式固化。
在創意設計產業中,望奎縣面臨來自國內外的競爭。一方面,國內其他非遺文化資源豐富的地區也在積極發展創意設計產業,爭奪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國際市場上具有獨特文化特色的創意設計產品層出不窮,對望奎縣的創意設計產業構成了一定的競爭壓力。因此,我們需要對競爭態勢進行深入分析,找出望奎縣創意設計產業的競爭優勢和劣勢,為制定發展策略提供依據。
筆者認為校企合作對于非遺的保護與傳承來說非常重要,可以引導學生返鄉發展。未來建設基層主要依靠高校培養人才,輸送人才返鄉建設。高校與各級政府應為年輕人提供發展的平臺,鼓勵其大膽創新,促進非遺文化與時俱進。
民俗文化在旅游開發中的價值與作用。黑龍江省的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產業的融合,不僅能夠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旅游體驗,還能有效地促進地方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為了更好地保護與傳承這些文化,黑龍江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強對民俗文化的保護和研究,通過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館、文化村等形式,讓民俗文化得到更好地展示和傳承。其次,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當地居民對民俗文化的認識和自豪感,鼓勵他們參與到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中來。再次,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數字化技術,記錄和保存民俗文化資料,防止文化遺失。最后,通過旅游活動的開展,讓游客在體驗中了解和尊重當地文化,從而促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
黑龍江省康養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黑龍江省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基礎堅實,得益于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文化資源。該省的康養旅游不僅僅限于傳統的觀光旅游,更注重游客的身心健康和精神享受。黑龍江省注重打造特色品牌,如“森林氧吧”“溫泉小鎮”等,這些品牌不僅提升了黑龍江省康養旅游的知名度,也增強了其市場競爭力。同時,政府和相關企業也在不斷探索和創新,通過引入現代科技和管理理念,提升服務質量,豐富旅游產品,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黑龍江省目前積極與國內外的旅游機構和企業合作,通過交流學習先進的康養旅游理念和管理經驗,進一步提升本地康養旅游產業的水平。通過舉辦各種旅游節慶活動,如冰雪節、森林節等,有效宣傳了黑龍江省的康養旅游資源,吸引了更多的國內外游客。黑龍江省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基礎堅實,具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政府和企業正通過一系列措施,不斷推動產業的升級和發展,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和高質量的康養旅游體驗。
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產業的融合路徑
開發民俗文化融入康養旅游產品項目。黑龍江省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與康養旅游產業的融合具有天然的優勢。將民俗文化活動作為康養旅游的重要內容,如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慶活動、民間藝術表演等,讓游客在體驗康養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和參與當地的文化生活。通過組織游客參與剪紙、面塑、冰雕等傳統手工藝制作,不僅能夠豐富游客的康養體驗,還能傳承和弘揚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開發以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康養旅游產品,如結合當地特色美食的養生餐飲體驗,或是以傳統中醫養生理念為基礎的健康調理項目。通過這些產品,游客不僅能享受到身心的放松和恢復,還能學習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些傳統知識來提高生活質量。
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的融合還體現在住宿設施的建設上。利用傳統民居改造的康養民宿,不僅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還通過裝飾、文化活動等方式展示當地的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的融合還需要注重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和創新表達。通過與當地文化學者、藝術家和康養專家的合作,不斷探索民俗文化在康養旅游中的新應用,使民俗文化成為康養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動力,同時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黑龍江省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服務融合的可行性。在黑龍江省,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服務的融合不僅可行,而且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首先,民俗文化活動可以作為康養旅游的增值服務,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體驗。例如,可以安排游客參與當地的民俗節慶活動,如春節的冰燈節、端午的龍舟賽等,讓游客在享受康養服務的同時,也能體驗到地道的民俗風情。其次,提高文創產品的實用價值。例如,可以申請形象專利,與奶茶店等食品包裝品牌合作形成周邊聯動并創造經濟效益。最后,創新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宣傳模式。例如,鼓勵大學生參與皮影的創意設計,擴大皮影戲的社會認知度。
民俗文化元素可以融入康養旅游的各個環節,從旅游宣傳、接待服務到旅游活動的策劃,都能體現出地方文化的特色。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服務的融合,可以通過培訓當地居民來實現。通過提供專業的培訓,讓當地居民成為民俗文化的傳播者和康養旅游的服務者,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服務質量,還能促進當地就業,帶動社區發展。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服務的融合,需要政府、企業和社區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企業可以投資開發與民俗文化相關的康養旅游產品;社區則可以組織居民參與民俗文化的保護和旅游服務工作。通過這種多方參與的模式,可以有效地將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服務結合起來,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和有深度的旅游體驗。
黑龍江省民俗文化種類豐富,歷史悠久,唯獨缺乏宣傳與傳承,這也是我國大部分民俗文化保護面臨的共同問題。黑龍江省的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的融合,不僅能夠豐富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還能提升旅游產品的吸引力,為游客提供獨特的體驗。通過將民俗文化活動、傳統手工藝、特色美食、中醫養生理念等元素融入康養旅游,可以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滿足游客對于文化體驗和身心健康的雙重需求。同時,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的結合,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有助于推動地方經濟和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展望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的未來,黑龍江省應繼續深化民俗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康養旅游產品。政府應出臺更多支持政策,鼓勵創新,同時保護與傳承民俗文化,確保文化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課題項目:2020年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產教融合模式下傳統漆藝在現代文創設計中的開發與創新研究”(202010236027);2023年省屬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民俗文化與康養旅游的融合發展研究”(YWF10236230107)。
(作者單位:綏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