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等重大戰略部署,為媒體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河北日報報業集團著力打造全新傳媒旗艦“縱覽傳媒”,以“立足河北、輻射全國、放眼全球”為目標定位,積極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自主可控傳播平臺、集團轉型發展的產業承載平臺、新技術新應用的創新孵化平臺。
縱覽傳媒聚合縱覽新聞客戶端、河北新聞網、燕趙都市報、醫院管理論壇報、河北日報國際傳播中心、河北日報數智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業務)、河北日報信息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輿情業務)七大板塊資源,現有在崗人員453人,其中“90后”員工191人。截至2025年2月,縱覽傳媒報網端微號全媒體渠道覆蓋用戶近1.3億,在中宣部全媒體生產傳播效果評價中,縱覽新聞微博1次、縱覽新聞抖音號3次,上榜全國地方媒體前十。
創新表達,系統化策劃打造精品內容“硬通貨”
優質內容始終是輿論場青睞的“硬通貨”,是媒體贏得受眾、樹立品牌的關鍵。為了保持內容的持續創新力,媒體必須不斷探索新的內容生產方式和傳播手段,以適應日新月異的媒體環境和日益多元化的受眾需求。縱覽傳媒通過強化有組織的策劃機制,重塑“策采編發評”全流程,實現了精品內容生產的系統化和精細化。
原創內容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是媒體區別于其他信息渠道的重要標志。縱覽傳媒以做大做強原創內容為抓手,成系列、成體系地推出原創內容精品。例如,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縱覽傳媒提前半年精心策劃,推出了融媒體系列報道《我們村的“第一個”》。該報道通過深入挖掘河北省75個典型農村的“第一個”故事,通過10組報道,每組采用“1+1+N”模式(即1個主視頻+1個主稿+N個相關配稿),以人物故事為主線,生動展現了鄉村振興背景下河北新農村的蝶變和農民群眾艱苦創業、勇于創新的可貴精神。通過全媒體全鏈路內容運營,引發60多家中央和省外媒體的轉發推薦,全網相關報道達1400余條,閱讀量突破3000萬次,多個話題登上熱榜。
在信息同質化嚴重的今天,獨家內容的持續追蹤、策劃和深入挖掘,成為媒體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關鍵。“感動河北”年度人物選樹活動,從燕趙都市報到縱覽傳媒,已堅守22年,被譽為燕趙兒女的“年度精神盛宴”。此外,縱覽傳媒還對河北省肅寧縣雪村戰斗烈士墓遷移事件進行了持續8個月的深度追蹤報道。從最初的獨家深度報道《一張黑白照片,一份深埋82年的牽掛》,到聯合全國12家主流媒體為烈士尋親,再到發動社會捐款對烈士遺骸進行體質鑒定和顱面復原,推動事件成為全國矚目的熱點新聞。
為了體系化生產精品內容,縱覽傳媒實施了內容欄目化、欄目精品化的策略。2024年,縱覽傳媒旗下網端進行了全新改版,首頁顯著位置推出“縱覽原創”和“縱覽熱點”兩個重點欄目,原創重頭稿件均在這兩個黃金位置呈現。同時,縱覽傳媒還立足自身新媒體生產的優勢資源,復盤傳播效果好的新媒體產品經驗,實行新媒體產品系統化輸出,推出了“曹青對話”“縱覽視評”“小花VLOG”“縱覽捉謠記”“縱覽VISTA”等品牌欄目,既豐富了縱覽新聞的內容生態,更顯著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和受眾黏性。
短視頻開道,正能量熱點助力傳播力提升
在碎片化傳播時代,短視頻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強大的傳播力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載體。縱覽傳媒作為傳統紙媒轉型的先鋒,積極擁抱短視頻傳播形式。通過全員短視頻培訓,縱覽傳媒將短視頻能力打造成為全體采編人員“標配”;創新內容制作與傳播策略,從“移動優先”升級到“移動短視頻優先”,豎屏短視頻占日常報道比例超90%,使短視頻生產成為縱覽傳媒的一大特色。截至2025年2月,縱覽傳媒旗下短視頻矩陣用戶超5000萬,其中縱覽新聞抖音號粉絲數超2400萬,2024年全年播放量超240億次,500余條短視頻登上全國抖音熱榜。
哪里有熱點,哪里就有縱覽。縱覽傳媒緊跟熱點,以短視頻為突破口,將新聞傳播與社交媒體深度融合。例如,在巴黎奧運會期間,縱覽傳媒全天24小時不間斷跟蹤賽事動態,短視頻快訊以“秒速”響應,推出的多個短視頻產品占得發布先機,登上全國熱榜,全視頻平臺發布短視頻超1100條,總播放量達11億次。其中,《河北姑娘“園”夢成真奪中國女子拳擊奧運首金,父母為看比賽徹夜未眠》僅在抖音平臺播放量就達3811.2萬次。聚焦航天領域熱點,縱覽傳媒剪輯發布了“河北航天員李聰首征太空”和“神十九發射任務圓滿成功”系列短視頻近40條,全網播放量超億次。
要讓正能量短視頻涌動大流量。縱覽傳媒不僅緊跟熱點,還深耕百姓生活,持續捕捉感人瞬間,傳遞向上的蓬勃正能量。除“感動河北”年度人物選樹活動外,縱覽傳媒還通過打造“點贊河北”“熱搜TA找到啦”等正能量精品短視頻欄目,聚焦熱點新聞,頌揚凡人善舉,挖掘推出了“小個英雄”趙成龍、“書法爺爺”等典型人物以及滄州父子蝦池救人等暖心故事。2024年6月,縱覽新聞抖音平臺推出的短視頻《主動請纓“倒掛”深井救人,趙成龍獲獎5000元!“我就是干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經發布,便迅速走紅,播放量達2216萬次。趙成龍也因此榮膺2024年度“感動河北”十大人物稱號。2024年底,縱覽傳媒精心策劃推出了《這一年的TA》年終特別報道,多名記者赴湖南懷化、江蘇南京、廣西巴馬、廣東廣州等地,對7名在2024年登上全國熱搜且具有積極正面形象的新聞當事人進行回訪和拍攝,相關短視頻播放量超4000萬次,5次登上全國熱榜。
強化用戶連接,以深度互動共筑內容新生態
用戶不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內容創造與傳播的積極參與者,只有與用戶緊密相連,才能實現媒體與用戶的共贏共生。縱覽傳媒積極探索與用戶連接的新方式,鼓勵用戶參與內容生產、活動策劃,讓用戶成為媒體發展的重要伙伴。
在2024年的“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我是家鄉代言人”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中,縱覽傳媒以“人人都是家鄉代言人,人人都為家鄉代言”為核心理念,線上廣泛征集網民作品,線下邀約網紅達人共同參與。活動累計發布稿件1200余篇,在微博、抖音等平臺開設多個相關話題,如#我是家鄉代言人河北活動#、#冀錄家鄉真美#等,激發了廣大網民的積極參與和熱烈互動,閱讀量超6.5億次。在新媒體平臺上,縱覽傳媒緊跟網民留言,及時調整內容方向,實力“寵粉”,贏得了廣大用戶的喜愛和認可。例如,2024年1月,針對文旅集體“內卷”現象,網友在縱覽新聞新媒體賬號留言:一起供稿!為河北加油!縱覽傳媒積極回應網友建議,在縱覽新聞抖音號制作推出多個宣傳河北文旅的短視頻,創建的話題#河北這波上大分#播放量超6500萬次。
走好群眾路線是媒體的根本宗旨,也是用戶連接的堅實基礎。縱覽傳媒始終將民生問題放在首位,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為群眾排憂解難。2024年,縱覽傳媒的陽光理政平臺受理群眾留言68284條,已回復60909件,辦結率高達89.20%,并根據網民需求,推出了消費維權公共服務平臺、護航“三夏”縱覽助農通道、縱覽汛期互助建議通道、2024陽光問暖等不同形式的留言平臺,緊貼新聞熱點,回應民生關切,增強了與用戶的互動和聯系。
縱覽傳媒還密切關注青年用戶的需求和喜好,通過構建“UP新生代”等青年社群,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造與青年的深度互動平臺。在“3·23”趕考日,縱覽傳媒推出全媒體直播《重走趕考路 新生代請回答》,由縱覽新聞主播和在校大學生兩兩組合,沿著紅色足跡從西柏坡到北京進行情景式走訪直播,引發了眾多年輕受眾的共鳴。同時,縱覽傳媒還試水青年人愛看的微短劇,策劃推出河北省高校“青春劇本”微短劇展演大賽活動,河北近50所高校報送了200多個劇本,投票參與數達21萬張,活動AI主題曲及MV在河北各高校廣泛傳播。
數智引領,技術賦能媒體新質生產力
互聯網新技術始終是傳媒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縱覽傳媒始終秉持技術創新的理念,依托自身技術團隊,成立了河北日報數智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日報信息數據服務有限公司,打造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數智轉型的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孵化平臺,擁有專利、軟著40余項,多次獲得王選新聞技術獎。
縱覽傳媒建立了融媒指揮艙,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入策劃、采訪、編輯、審核、發布等各個環節,極大地提升了內容生產的質量與效率,技術賦能內容創新成效明顯。例如,2024年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之際,縱覽傳媒推出了手繪創意長卷《運河新變》,通過觸發交互式新媒體技術,融合了視頻、動畫、AI效果展示等多種元素,帶領受眾沉浸式地瀏覽大運河河北段的地理風情、文化特色、歷史故事和新時代變遷。2024年國慶期間,縱覽傳媒制作的手繪+SVG(可縮放矢量圖形)交互產品《我們的人民幣》,采用perspective 3D的三維空間高階布局,以五套人民幣為線索,多角度展現了新中國75年的奮斗歷程和老百姓的生活變遷,被業內專家評價為“75周年專題下品質位列巔峰的SVG融媒體作品”。2025年2月,縱覽傳媒的核心業務和數據平臺正式接入國內領先的對話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R1。通過DeepSeek-R1大模型的深度賦能,縱覽傳媒各業務平臺將為用戶提供更智慧、更豐富、更高效的服務。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縱覽傳媒在利用先進技術賦能內容生產的同時,深入挖掘數據的價值,通過先進的算法模型和技術手段,提升傳播效果,助力輿情監測、預警及應對工作,推出了數字版權區塊鏈、冀優千品、營商助企等數據應用產品。2024年5月13日,縱覽傳媒與人民網·人民數據共建的“數據要素x”聯合實驗室在石家莊揭牌,搭建了數據資產存證登記平臺,同時組建了數據專家智庫,舉辦了多場數據培訓活動,積極拓展數據應用新場景。
創新服務模式,激活造血能力助推高質量發展
在媒體行業日新月異的今天,新型主流媒體不僅承載著黨媒的職責與使命,更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縱覽傳媒以創新為引擎,構建“全案策劃+深度服務+生態運營”三位一體服務模式,實現從傳統媒體單一宣傳服務向全鏈條產業服務的躍遷。
縱覽傳媒通過這一創新服務模式,初步形成了以輿情服務、數據業務、高端展會、活動策劃、政務服務為支柱的新型產業體系。2024年,縱覽傳媒成功策劃并執行了超過百場的精彩活動,其中,“燃情冰雪 共赴未來”主題采訪活動匯聚了全國40余家主流媒體,以沉浸式的體驗策劃贏得了業界贊譽。
通過垂直行業深耕,鍛造專業領域護城河。為了進一步深化服務,縱覽傳媒在垂直行業領域進行了深耕細作:不斷深化與文旅、體育等行業跨界融合,積極探索“賽事IP+城市營銷+數字傳播”運營模式,2024大境門徒步大賽實現用戶高效觸達,全國街舞大賽創新“藝術+科技”呈現方式,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連續五年深度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紀錄片+專題報道+精品路線推介”全媒體產品鏈,形成可復制的鄉村傳播解決方案;建立“政策解讀—執行跟蹤—效果評估”全流程服務,工傷預防宣傳項目被納入全國示范案例,成功承辦國家級“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發布會。
縱覽傳媒在技術賦能方面不斷取得突破,致力于搭建數字融合創新與智慧服務的新生態。縱覽傳媒升級了輿情服務功能,打造輿情管理2.0系統,形成“監測預警—研判處置—修復提升”閉環體系,全年開展100多場實戰演練,開發智能分析模型,重點客戶續約率達100%;積極創新服務模式,通過“宣傳+輿情”“技術+輿情”等跨部門合作,實現了多方共贏。縱覽傳媒還積極開拓河北數據要素產業化服務市場,目前已成為北京數據交易所和深圳數據交易所的數據服務商,為河北多家企業提供了數據資產服務,有效加快了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推動了河北數據產業的發展,還為縱覽傳媒在數字融合創新領域開辟了新的增長點。
優化管理機制,為改革發展提供制度支撐
為適應全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需求,縱覽傳媒在組織架構上進行了優化調整,打破了部門壁壘,建立了跨部門協作機制。同時,在人事改革、薪酬分配、考核評價等方面也進行了創新實踐,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在人事改革上,堅持“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徹底打破年齡資歷、工作年限、職稱等級等傳統限制,將實際工作表現與業績成果作為衡量人才的核心標尺。對于連續兩年在年度考核中未能達標的中層管理干部,采取調整崗位的措施,對于無法勝任崗位要求的員工,則作出調崗、待崗直至依法解除勞動關系等處理,以此實現隊伍的持續優化與高效運行。
在薪酬分配上,堅持“能高能低、能者多得”,為采編、經營等崗位設立了量化薪酬指標,實行動態化薪酬考評機制。倡導“讓聽得到炮聲的人指揮戰斗”,把薪酬調配權扁平化至一線部門負責人,讓他們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真正帶領團隊沖鋒陷陣。
在考核評價上,明確將文字記者掌握拍攝照片、制作短視頻、出鏡報道以及運用AI技術四項技能作為轉型的必備條件。同時,創新實施了報網端號一體化的考核體系,同一篇稿件,如果只在報紙刊發或者在新媒體平臺刊發后瀏覽量低于設定“閾值”,則考核不予計分。
通過一系列管理創新與優化措施,不僅提升了組織效能,釋放了發展活力,更構建了一個鼓勵干事創業、促進創新成長的良好生態。
(作者劉成群系河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侯鑫輝系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戰略發展研究部主任,張文君系河北日報報業集團編委、河北新聞網主任)
【編輯: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