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需要多方努力,但公共教育資源相對有限,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的信息文獻中心,有豐富的信息資源,要主動為學習者提供學習機會,開放一切有利于學習的場所,使學習者學有其所,為學習者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參與終身學習建設,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向社會讀者開放,開展社會服務工作,這對于提升館內資源利用效率、服務地方經濟、豐富當地群眾文化生活、構建學習型社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終身學習;社會化服務;學習型社會;社區教育;地方特色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G252
Abstract:The"report"of"the"20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emphasized"\"building"a"learning"society"and"a"learning"nation"that"supports"lifelong"education"for"all\"."Building"such"a"society"requires"collaborative"efforts"of"many"stakeholders.Given"the"limited"availability"of"public"educational"resources,university"libraries,as"the"information"and"literature"hubs"of"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have"a"wealth"of"information"resources.They"must"proactively"provide"learning"opportunities"to"the"public,open"up"all"learningfriendly"spaces,and"ensure"that"learners"have"access"to"highquality"educational"services.University"libraries"should"actively"participate"in"lifelong"learning"initiatives,using"their"resource"advantages"to"serve"community"readers"and"expand"social"service"efforts.This"approach"is"important"for"improving"the"efficiency"of"resource"use,supporting"local"economic"development,enriching"the"cultural"life"of"communities,and"promoting"the"building"of"a"learning"society.
Keywords:Lifelong"learning;Social"services;Learning"society;Community"education;Local"specificity"database
從2014年開始,全民閱讀連續10年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1]。”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是實現我國全民全面發展、完成民族復興大計的關鍵之一。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推進全民閱讀,形成全民學習的新型教育體系需要多方努力。目前,我國各地教育水平并不均衡,在相對有限的教育資源下,積極開放社會資源,使學習資源社會化,促進學習資源全民共享極為重要。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的信息文獻中心,有豐富的信息資源,要主動為學習者提供學習機會,開放一切有利于學習的場所,使學習者學有其所,為學習者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參與終身學習建設。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是指利用要發揮自身人才、信息、技術等方面資源優勢,開展面向社會用戶的服務[23]。
國家大力支持高校圖書館參與地方建設工作,高校圖書館是高校信息資源中心,作為教學和科研的服務部門,其主要職能是為本校師生的教學科研服務。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有所差異,公共圖書館面向社會服務,在服務內容、服務項目上具有較為明顯的大眾性、社會性、開放性。高校圖書館主要為高校的教學科研提供信息資源支持,長期以來,其服務偏重專業化與深化,服務的群體較為有限,主要圍繞校內師生開展工作。因此,高校圖書館雖然屬于公共資源,但是其服務社會屬性已被忽略,服務的內容及項目相對單一。作為公共資源,高校圖書館具備服務社會屬性,應履行相應的公共服務職責[4]。高校圖書館在為本校師生教學及科研服務的同時,應該深入挖掘自身潛力,擴大服務對象,拓展服務項目,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為學習型社會建設助力。對此,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逐步向社會讀者開放實體場館
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館藏、館舍資源,面向社會開展服務工作。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方式之一是逐步向社會讀者開放館內實體設施,如開放館內閱覽室、自習室等,使社會學習者學有其所。為更好地實行管理,合理利用館內資源,使人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教育資源,可將社會讀者分類為校友和社會一般讀者。對本校畢業生,可為其辦理校友卡,作為終身讀者,提供與在校師生同等的服務,既為其繼續深造提供信息資源,也有利于加深他們對母校的感情,密切與母校聯系,將來支持母校的發展建設[5]。
高校圖書館還應拓寬讀者群范圍,面向社會開放,辦理社會讀者卡,允許社會讀者使用場館設施、藏書資源,為其提供圖書借閱、參考咨詢、文獻檢索等服務。為社會讀者與本校讀者在使用場館、信息資源上資源協調,可對社會讀者入館量適當控制。社會讀者入館人數達到上限時應實行管控,實行入館預約制,對社會讀者日進館人次以及借閱數量、時間和類型等方面細致管理和優化,以避免造成資源配置不足,降低服務質量。例如,在節假日、校慶日等特殊時期,及時調整社會讀者的進館人數上限,實行錯峰入館。這樣既可以保證向社會讀者開放,又不影響本校師生對館藏資源的有效利用。
2"加強館藏資源數字化建設、向社會用戶開放電子資源
向社會讀者開放場館是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一部分,實體場館數量有限,加之開館時間的限制,社會讀者對實體場館的利用率有限。數字化時代,加強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開放電子資源是服務社會讀者的重要途徑。數字圖書館將圖書、文獻等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儲存,讀者登錄圖書館網站就能獲得信息,社會讀者足不出戶就可查閱資料獲得信息,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使用極為便利。目前,高校圖書館資源的數字化轉型雖已取得顯著進展,但尚未完全覆蓋所有資源。為了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有必要加強對紙質圖書和文獻的數字化工作,加大數據庫資金投入,采用多種途徑征集電子書籍,豐富館藏,開放電子資源,為社會讀者提供更為快捷便利的服務。
允許社會用戶利用區域高校圖書館聯盟擴大館藏,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高校圖書館聯盟形成區域內橫向、縱向的圖書館體系,實現圖書館之間相互協作、館際互借和信息互聯。開放社會讀者使用權限,社會讀者登錄圖書館網站,不僅能查閱本校的文獻,還可以查閱到聯盟中任何成員館內的文獻,通過平臺申請就可獲得其電子原文傳遞服務,不受時空制約,極大地促進了社會讀者對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獲取與利用,提高了高校圖書資源的利用率,讓高校圖書館成為全民終身學習教育資源中心。為確保社會讀者能夠順暢地訪問圖書館數字資源,高校圖書館應加強與數據供應商、現代技術中心等部門合作,開通多種校外獲取圖書館數字資源路徑的方式,如通過Shibboleth、CARS等校外訪問方式,拓寬訪問資源渠道,強化日常維護和管理,提高遠程控制能力,為社會讀者利用高校信息資源提供技術支持及服務保障。
3"走向社區,參與社區文化學習共建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不僅僅局限于接納社會讀者入館閱覽的淺層次服務,高校應拓寬思路,打破傳統界限,積極融入社會,特別是走進社區,為社區提供多層次、多方位的社會服務,加強與社區圖書室合作,積極參與社區文化學習的共同建設。社區圖書室是促進全民閱讀,推進群眾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之一,加強社區圖書室建設,有利于構建文明、和諧社區,提升社區人文素養,增強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也有利于提升社會公共文化服務水平[6]。
高校圖書館可發揮資源與服務優勢,走進周邊社區,與社區圖書室共建,協助社區圖書室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首先,可以發動高校師生捐贈閑置圖書,充實到社區圖書室中,擴大其藏書量,豐富其圖書資源,提高圖書利用率。其次,通過招募社區居民或青年志愿者對其進行業務培訓,使其勝任圖書日常管理,使社區圖書室管理更為專業、更為規范。
在協助社區圖書室開展好借閱基礎工作的同時,根據不同時期的社區宣傳教育重點,高校圖書館可協助社區圖書室開展社區宣傳教育,提供相應的文獻信息服務,協助社區圖書室開展能夠吸引居民參與、受到大家喜愛的活動。例如,開辦講座和專題報告、舉辦專題圖書展覽等,使居民體會到學習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居民走進社區圖書館,以此提高社區居民的思想素質、文化修養、衛生習慣、信息素養,持續推進社區文化學習教育活動的深入發展,動員、吸引各年齡階段的居民投入終身學習活動。終身學習已經成為提升個人生活質量和職業競爭力的關鍵。通過持續學習,社區居民可以適應時代的變化,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品質、和文化素養,從而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終身學習可以幫助社區居民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多地奉獻社會,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4"走進中小學校,做好青少年閱讀推廣
高校圖書館應走出高校,開展多元化、社會化服務,可以與周邊幼兒園、中小學校等合作,幫助其建立圖書室。館員可定期進入中小學實地調研,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興趣愛好,幫助青少年讀者制定個性化閱讀書目。加強與出版社合作,及時為青少年讀者推薦優質圖書及信息資源,提供必要的電子設備,為青少年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數字化閱讀體驗,形成線下及線上多元閱讀體驗。
開展中小學家校閱讀聯動,根據讀者特點,策劃、組織相關閱讀活動,擴大服務對象,邀請家長共同參與,根據讀者年齡、心理、生理特點,向父母推薦一些育兒類書目。對于幼兒讀者,可舉行親子閱讀,在活動中為父母提供良好的閱讀指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推薦閱讀相關的繪本,鼓勵父母和孩子共同閱讀。親子閱讀活動可以讓孩子在閱讀中找到快樂,激發孩子的閱讀熱情,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加父母和孩子互動,培養孩子和父母的感情,為孩子營造一個書香之家。這樣的活動一舉多得,應在少兒讀者當中大力推廣[7]。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高校圖書館應加強與中小學的閱讀推廣活動合作,在青少年中進行閱讀推廣,對于培養青少年的學習興趣,開闊視野,提高創新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極為重要。可結合“4·23”世界讀書日、六一國際兒童節、國慶節、寒暑假等特殊時間節點,舉辦書展、圖片展及紅色文化主題讀書征文比賽等活動,向青少年讀者推薦好書,鼓勵青少年閱讀紅色經典著作,在閱讀中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傳承紅色文化[8]。青少年讀者中開展閱讀推廣,不僅豐富青少年的課余生活,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其健康成長,同時也開辟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新空間。
5"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發展
高校圖書館作為重要的信息資源陣地,為當地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不僅可以使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還能夠盤活館內資源,幫助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高校圖書館利用專業性館藏,組織、規劃、整合圖書館資源,加大與企業合作,依據當地經濟文化需求,創建地方特色資源數據庫,為當地經濟文化發展提供信息服務[9]。
高校圖書館應加強調研,及時了解當地的人才需求、產業結構以及教育路線、方針、政策等,利用信息資源服務專業性、學科性特點,推動高校和地方銜接,協助地方產業發展、轉型及升級,促進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和協同創新[10]。在向企業提供服務時,了解企業信息需求,積極宣傳、推廣館內服務項目,建立服務協議,在科技查新、項目研究等方面提供精準、深層的信息服務。根據企業研發課題整合相關文獻信息,分析梳理行業發展趨勢,幫助企業了解行業最新動態,避免重復性研究,縮短產品研發周期,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通過參與校企合作,推進特色信息資源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推動高校科研成果轉化。豐富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模式,促進校企合作雙贏的良性局面[11],為當地學習型社會的文化發展提供資源信息服務。
結語
建設學習型社會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最新理念,為實施這一理念,一方面,學習者自身應積極主動地學習;另一面,各地需要教育機關和社會機構的大力支持。高校圖書館作為公共資源應擔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轉化思路、大膽創新,積極參與社會化服務實踐。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緩解了公共圖書館的資源不足,實現高校圖書館融入社會、回報社會、服務社會的社會價值。社會化服務的延伸是高校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建設全民學習型社會發展的需要。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讀者多方位開放,更好地滿足社會讀者的學習需求,使讀者學有其所,發揮高校圖書館在終身化學習中的作用。高校圖書館不僅為學校培養專業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資源服務,也成為構建全民終身化學習型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OL].(20221025).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的通知[EB/OL].(20160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OL].(20171105).https://www.gov.cn/xinwen/201711/05/content_5237326.htm.
[4]何奇典.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水平提升研究[D].濟南:山東財經大學,2018.
[5]王頻,何欣.我國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探討[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117120.
[6]劉晴,孫玲玲,關利革.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后社區圖書室建設與服務對策[J].采寫編,2021(2):186187.
[7]黃雅麟.少兒圖書館“體驗式閱讀”服務模式構建[J].圖書館學刊,2020(3):5558.
[8]余凱璇.“雙減”政策下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館校合作研究:以江西省圖書館為例[J].老區建設,2023(3):6266.
[9]白瑞明.全民終身學習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職能的延伸與拓展[J].中國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9(3):4952.
[10]徐旭光,張若雅,王飛,等.高校圖書館精準化社會服務路徑研究:以蘇州大學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23(2):4651.
[11]王萍.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工作現狀及服務功能延伸[J].科技資訊,2023(6):181219.
作者簡介:李朔梅(1972—"),女,漢族,湖南新寧人,碩士研究生,館員,研究方向:圖書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