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舉辦“慶元旦,迎新年”文藝晚會,于是,各班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咱班主任“胡老爹”呀,是資深班主任,最拿手的就是排練節目。這不,他又獨樹一幟出奇招,要自編自導《八老公公逛梅城》。
乍一聽,大伙都笑了。每次舉辦此類活動,就數“胡老爹”名堂多。去年編導“八老婆婆”,刮起了一股“婆婆”旋風,今年換成“八老公公”,不僅人換了,連詞、曲都換了,唯一沒有變的是表演形式,還是以唱為主。
“胡老爹”挑選演員,其實也簡單。不論美丑,不管高矮,也不分胖瘦,就一條要求,臉皮要厚,不怕出丑,不怕出洋相,要在舞臺上能唱會說。最終千挑萬選,他選定了包括我在內的八個男生。
“胡老爹”排練節目,與眾不同。先做“分解動作”,也就是把節目分成幾關,一關一關地過。
第一關是臺詞關。“胡老爹”先把臺詞分配到人,獨唱、對唱、齊唱等標注得明明白白。十幾分鐘的表演,要記的臺詞不少,幸虧都是些有趣的俏皮話,如“老漢我古稀七十零,兩鬢斑白挺精神,身強體壯能擔擔,上坡爬山勁沖沖”“面也不記得吸,碗也不記得洗,拿起個煙壺就走起”。參與表演的同學或獨自記詞,或配合著記詞,幾個回合下來,就都牢記于心啦。
第二關是唱腔關。表演唱,是有說有唱加表演的,唱的難度比說的難度要大。雖說每一段唱詞只有四句,也好記,比如:“燕子橋頭燕子多,橋頭燕子舞婆娑,橋上行人傳笑語,橋下流水唱歡歌。” 可是七八個男孩子,大多五音不全,各唱各的,有的調子還跑了十萬八千里, 追都追不回來。要拉到一個調上來,不知費了“胡老爹”多少功夫。
第三關是步法關。既然是表演,那舞臺上的步法,就與平時走路有些區別。“胡老爹”給我們講解了什么是“十字步”,什么是“進退步”。說真的,這些名字,也許是他自創的,我們都是第一次聽到。排練的時候,他在前面“走”,我們在后面學。剛學的時候,笑料百出,由于走得不一致、不協調,不是誰踩了誰的腳后跟,就是誰擋了誰的道。“胡老爹”真的是排練節目的老手,不到半天,所有表演者的步法已基本到位。然后就是利用“過門”的旋律,進行隊形的變化,只用了兩節課的時間,輪廓就出來了。
第四關是表演關。這一關最難。大多數同學在表演時,還是“本色演出”——演自己,其實,到了舞臺上,要演誰像誰。語氣語調要是老公公的,動作表情要像老公公。腰要彎下來,膝要屈下去,背要駝起來,一舉手,一投足,都要是年老者模樣。“胡老爹”手把手地教,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終于,每個人的動作像模像樣了。
到了演出那天,八個男生,戴了頭巾,畫了胡須,添了皺紋,還在某個門牙上貼了一塊黑膠布,一照鏡子,活脫脫八個老公公。結果不出所料,《八老公公逛梅城》的演出精彩不斷,高潮迭起,最終拿下了學校晚會第一名。
“胡老爹”排戲,排的是戲,演的是人生。他那積極的人生態度,年輕樂觀的心態,是我們一輩子都學不夠的。
湖南省益陽市平高學校
指導老師 周 晴
點 評
習作以班主任“胡老爹”指導大家排練節目為題材,新穎別致,富有生活氣息。寫作思路清晰,選角、排練、演出,三個層次銜接自然。從主體內容“排練”來說,臺詞關、唱腔關、步法關、表演關,環環相扣。結尾處“排的是戲,演的是人生”一句,使主題得以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