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連通全球網絡的國際通信樞紐,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是我國對外交流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
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我國先期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9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今年又在廣西南寧、山東青島、云南昆明、海南海口新設6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這些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構建了覆蓋亞太、北美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通信海纜網絡,有力支撐了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和國際合作交流。
克拉瑪依致力于打造世界級、國家級綠色智能算力集群中心和國際數字合作中心,去年算力規模1.7萬P,居全國前列;今年將繼續加大智能算力集群規模建設,實現算力規模10萬P以上,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建議在克拉瑪依設立國際通信出入口局。”接受《民生周刊》記者采訪時,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克拉瑪依市委書記石崗說,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可拓展數字經濟產業的業務范疇,加速對外數據處理和存儲業務,將有力促進我國國際通信領域發展,特別是顯著提升向西通信的互聯互通水準。
作為一座自然資源之城,克拉瑪依的石油資源和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豐富,是國際能源資源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擁有新能源開發建設用地總面積約1.5萬公頃,最大利用面積約5558平方公里,克拉瑪依具備建設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的優越條件。
克拉瑪依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干燥少雨,平均年降水量低,年平均氣溫僅8.1℃,冬季漫長寒冷,時間長達半年,冷月平均溫度低于負10℃,最低氣溫可達負40.5℃,且遠離地震帶。
克拉瑪依擁有優越的氣候,可提供天然、穩定且免費的自然冷源,可極大地降低數據中心冷卻所需的能源消耗,為算力中心節能降碳和低成本運營提供了有利條件。
克拉瑪依與周邊塔城地區開展算電產業聯動,推動“算力消納+新能源直供+共享儲能調峰”等模式落地,可為算力中心提供穩定、低價、可靠的綠色電力保障。
目前,克拉瑪依正在積極構建“疆數克算+東數西算+外數疆算”算力服務新格局,為國內企業、科研院所的大模型訓練、推理服務提供算力支持。
通過結對子方式,克拉瑪依還與東部算力需求旺盛省市開展跨區域合作,推動克拉瑪依智算集群與東部人工智能產業全面對接賦能。
近年來,克拉瑪依培育出一批具備行業競爭力的數字化企業。“華為云服務”“畜牧獸醫大數據平臺”“基層減負一張表”等多個產品服務于全國多個省區市,同時也為自治區20余個廳局和兵團單位提供云服務。
通過與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技術合作發展論壇合作,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新疆)分中心落地并實體化運行。依托克拉瑪依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和生態基礎,該中心快速搭建起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國際交流和國際數字技術合作平臺,有力推動了上合組織國家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伴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克拉瑪依強力推進算力產業。“十四五”以來,克拉瑪依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規模和算力位居新疆首位、西北前列。
克拉瑪依作為全疆重點建設的新型工業化城市,2010年提出發展信息產業,2012年11月獲自治區批準設立云計算產業園區。
近年來,克拉瑪依著力打造國家級綠色算力產業集群。經過10余年發展建設,克拉瑪依建成了華為云服務數據中心、中國移動(新疆·克拉瑪依)智算中心、中國石油數據中心(克拉瑪依)、自治區重要信息系統災難備份中心等6座數據中心,建成標準機柜6萬余個。
“作為疆內信息化建設和應用高地,克拉瑪依具備承接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的基礎和優勢。”石崗說。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與8個國家接壤。“如在克拉瑪依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將可形成陸海聯動、東西互濟的新格局,實現國際流量的更合理疏導。”石崗分析。
除了增強國際通信能力,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更能促進區域經濟合作,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在新疆設立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將有力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特別是中亞、西亞、歐洲等地區的網絡互聯互通。
按照石崗的設想,以信息流驅動人流、物流、資金流加速流動,可催生新產業、新模式,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從而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在服務保障民生方面,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可改善用戶體驗,帶動國內國際網絡資源與業務調度策略的優化調整,減少傳輸路徑繞轉,提升國際通信性能。
“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可為廣大人民群眾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開展國際交流溝通提供更好的服務,改善國際網站訪問時延、提高跨國視頻會議流暢度、加速國際文件傳輸等。”石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