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蛐蛐”總是和“多嘴”“傳謠”等貶義詞掛鉤。
有研究者記錄了人們的談話,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在人們說的八卦內(nèi)容中,只有15%是對他人的批評或詆毀,剩下的基本是中性或正面的內(nèi)容。
學(xué)術(shù)界對八卦的定義相對中性,主要指分享不在場的第三人的信息。
在這個定義下,我們一天中談?wù)摪素灾碌臅r間,絕對不少。
有研究者統(tǒng)計過,一天醒著的16個小時中,總共有將近一小時的時間,我們都在講八卦的事。在工作場所也不例外,有研究通過統(tǒng)計職場郵件發(fā)現(xiàn),在不同級別的員工之間,有15%的郵件往來,其實是在說八卦的事。
雖然我們沒有那么愛“蛐蛐”,但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對于傳播他人的負面消息的興趣,比傳播正面消息的要大得多。
有趣的是,就說別人壞話的熱衷程度而言,男女之間并沒有顯著的差異。雖然女性會花更多時間在閑聊上——她們一般會交流關(guān)于親密的朋友和家人的事情。
也就是說,有時候男生也很想聊些什么,但是怕別人說男生“蛐蛐”不好,就只好“退下”了。
不僅如此,一起說別人的壞話,很多時候,還是能讓彼此關(guān)系變好的利器。
比起交談共同愛好,一起分享對第三人的負面看法,更有利于拉近距離。這可能是因為當人們共同樹立起一個敵人時,“我們”和“他們”之間的群體區(qū)分會更加明顯,真實演繹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打個比方,兩個討厭同一個明星的陌生“黑粉”,可能比“同擔”(指喜歡同一個偶像或明星的粉絲——編者注)更容易聊到一塊。畢竟在同擔里,有人把偶像當孩子,有人把偶像當對象,不一定能聊到一塊,但是“黑粉”都會毫不動搖地認為×××一無是處。
即使是初次見面的人,同樣能通過“蛐蛐”提升親密度。人們可能會更多地覺得,和陌生人共享對他人的反感是一件少見的事,因此會對樂意一同分享的人產(chǎn)生更多的熟悉感,從而與其建立更親密的關(guān)系。
除了你的朋友與伴侶,能通過一起說壞話來增進關(guān)系的,可能就是你的同事了。
不少研究者認為,在工作場所適當?shù)亍膀序小保茏屚麻g感覺更加親近,帶來更輕松的工作氛圍。通過閑聊,大家在工作上受的氣也能得到紓解。心情舒暢了,工作效率也會隨之提高,甚至還會產(chǎn)生一些新的想法。
因此,老板們別管得太死,偶爾允許下屬們說一說無傷大雅的廢話,“吐槽”幾句高層人員,也許換來的,是更好的業(yè)績。
(米 粒摘自微信公眾號“答案如下”,王 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