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5年,動用數千名工匠,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尖頂、屋頂以及其他被大火燒毀的東西被一一修復,多年來隨歲月變黑的石頭、壁畫也煥然一新,巴黎圣母院重新對公眾免費開放。
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到巴黎,親眼看看劫后重生、以全新面貌迎接世人的巴黎圣母院?別著急,動身之前,先了解一下關于巴黎圣母院的那些隱秘細節,之后你的行程會更有意義。
巴黎圣母院建了近200年。1163年,在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的主持下,巴黎圣母院開始動工興建。1189年,主祭壇建成并舉行了祝圣儀式。1345年,歷經近200年的建設,巴黎圣母院竣工。
拿破侖在此自戴皇冠。1804年12月2日,教皇在巴黎圣母院為拿破侖加冕,拿破侖自己拿起皇冠戴到頭上,然后再為跪在地上的約瑟芬皇后加冕。不過,據說為自己加冕的拿破侖并未將皇冠戴在頭上,只是舉過頭頂做了做樣子,就放了回去。
禁忌的愛情。在巴黎圣母院的一處墻壁夾層中,發現過一些寫于中世紀的情書,那是當時的貴族與神職人員之間秘密傳遞情感的見證。他們用隱晦的文字和精美的信紙書寫的禁忌的愛情,在歷史的塵埃中被封存了數百年。
玫瑰花窗并非一開始就絢爛。巴黎圣母院著名的玫瑰花窗并非一開始就有如今這般絢麗的色彩與復雜的圖案。最初,玫瑰花窗的設計較為簡約,在巴黎圣母院后續的多次修繕與改建過程中,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不斷添加創意與心血,才逐漸形成了如今令人嘆為觀止的模樣。
法國最著名的公雞。在巴黎圣母院的尖頂有一個公雞風向標,它并非由普通金屬制成,而是用一種特殊的合金打造的,據說在陽光下會閃爍出奇異的光芒??上н@個公雞風向標在2019年的火災中從96米的高空墜落,雖受損嚴重,但依舊可以看到公雞的面貌,現在放在博物館進行展覽。
巴黎圣母院大門上的東方色彩。巴黎圣母院大門上的銅質裝飾,其實是由來自不同地區的銅料混合鑄造而成的。其中一部分來自東方國家,是通過古代的絲綢之路輾轉而來,這也為巴黎圣母院增添了一抹神秘的東方色彩。
幸存的建筑圖紙。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圖紙,曾經在一次戰爭中險些被毀。一位勇敢的牧師冒著生命危險將圖紙藏在一個特制的鉛盒里,埋在教堂后的花園中,戰爭結束后被重新挖掘出來,這才使得后續的修繕與研究得以依據原始設計進行。
敲鐘人卡西莫多。巴黎圣母院的鐘樓內部有一個隱秘的小房間,房間的墻壁上刻滿了歷任敲鐘人的名字以及簡短生平。這些刻痕深淺不一,仿佛在向后人展示著每個敲鐘人獨特的命運與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敲鐘人當數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他的名字被刻在最顯眼的位置,旁邊還刻著一個粗糙的怪人圖案。
法國最大的管風琴。這架管風琴距今已有600年歷史,由8000根音管組成,在大火中幸存并被重新翻修。內部的一些風管是用一種特殊的竹子制作而成,這種竹子是從亞洲進口的。當時的工匠發現,這種竹子能夠產生獨特的音色,可使管風琴的聲音更加空靈悠揚。
法國道路的原點。中世紀有句諺語“條條大路通羅馬”,而在法國,巴黎圣母院是法國所有道路的原點。不過直到1924年,這個用于計算城鎮之間距離的點,才由市政當局具體確認。
極具藝術美感的排水管道。巴黎圣母院教堂頂部的一些排水管道,被巧妙地設計成了天使翅膀的形狀。大家更熟悉的是屋頂的滴水嘴獸,看上去就像伸長脖子的小怪獸,下雨的時候充當排水系統,讓雨水順著脖子傾瀉而下。屋頂最著名的排水器是那個名為“思提志”的怪獸,它蹲在教堂頂,雙手托腮直視前方,翅膀在背后夾緊,似乎在認真思考。
黃金比例的運用。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的立面高度與寬度比例,接近黃金分割比 1∶0.618,整體形成“黃金矩形”。從地面到玫瑰花窗,再到塔樓頂部,各個部分的比例也都遵循著一定的數學規律,這使得建筑在視覺上給人以和諧、優美的感受。
(遇 見摘自微信公眾號“風尚志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