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推進改革發展、調整利益關系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要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當前,面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解決“三農”發展困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和創新思維的統一。
戰略思維就是登高望遠、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于把握事物發展總趨勢的思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黨立足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選擇,也是黨著眼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考量。“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離不開農業發展,建設美麗中國離不開鄉村繁榮,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是農民增收。只有下定決心搞建設,明確目標謀發展,才能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強國夢,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篇章。在新的歷史方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穩固農業在強國建設中的基礎地位,要始終堅持優化農業生產要素配置,著力提高農業種植技術和農產品加工水平,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完善產業發展鏈條,優化產業布局,推動構建農村農業發展新格局。
辯證思維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和方法認識事物,承認矛盾、剖析矛盾專注關鍵問題和洞察事物發展規律并解決問題的思維。新時代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是必須認識到城鄉發展不均衡、不協調等問題,努力打通農村與城鎮的銜接軌道,通過以城帶鄉,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疏通農業創新發展渠道。二是堅持將“三農”作為國家戰略后花園,做實農業這一國民經濟發展壓艙石,著力培育農業技術,有效釋放農村發展活力,調動農民積極性,合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三是必須立足于農村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農業改革的關鍵環節。民以食為天,農以地為要。農村發展要始終堅持和完善鄉村土地經營制度,堅持發展農村基礎性事業,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為農村事業穩定發展提供經營和制度保障。同時要積極協調農村與城鎮關系,明晰農業、工業與服務業的發展邏輯,有效推動各社會生產關系協調發展。
系統思維就是立足整體,注重從事物發展的整體出發,從結構和功能的統一去把握和認識事物的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而是要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當前,我國鄉村發展改革已經進入關鍵攻堅期和深水期,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著力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新時代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必須立足于系統性規劃,整體性發展和協同性推進。首先,要立足于系統性規劃,通盤考量城鄉發展差異,合理完善城鄉規劃體制,在繁榮城鎮的同時,防止農村脫離發展軌道。其次,要注重整體性發展,加強農業技術革新、優化農村產業要素配置、激活農民主體要素和文化協同發展,堅持“五位一體”助力鄉村發展,充分激活農村農業發展的可能性要素。最后,要著眼于協同性推進農村與城鎮,東部與西部,工業化、農業化、信息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最終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
底線思維就是要不斷增強風險意識,提高抗風險能力,設定最低目標,爭取最大期望的思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是要將中國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中國是人口大國,國家要富強,人民要幸福,糧食是基礎。只有守好糧食關,把好國家命脈,才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二是要切忌“面子工程”。政府部門要加強開展惠民工作,將資金花在刀刃上,加大農村發展資金投入,健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基本就業保障機制和基本醫療服務機制,著力保障農民的基本權益。三是要守住中國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只有劃定耕地紅線,做好農業發展規劃,保證農民有地可用、有地可養,才能保障糧食有效供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不被卡脖子。四是要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預防和杜絕整村整鄉返貧。這要求干部群體要不斷壓實責任,切忌“壘大戶”“造盆景”,守好責任底線,積極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基礎堡壘作用。
創新思維就是認識和把握事物要敢于破除陳規舊矩,具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思維。近年來,農村產業內生發展動力不足、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遇阻等問題突出,這充分印證了農村農業發展驅動力和產業融合發展上還存在諸多創設空間。新時代黨推動全面鄉村振興,發揮創新思維的先導作用,一是要加快數字技術發展,以技術賦能鄉村振興,才能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發展動能,有效推動鄉村智慧農業發展。二是要利用數字技術培育一批數字政務人,推動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基層治理,提高基層治理有效性。三是要創新黨的領導機制,有效帶動社會各成員積極參與,調動農村、農業、農民各要素活力,推動完善鄉村基層治理體系。
基金項目: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新疆紅色文化資源的話語功能研究”(項目編號:XJ2024G05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