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要沒發熱就說明不是肺炎?
流言內容:秋冬季節,孩子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孩子沒有發熱就說明病情不嚴重,沒有變成肺炎。
真相解讀:這種說法過于絕對。對孩子來說,發熱確實是肺炎的常見癥狀之一,但不能因為孩子沒有發熱就認為一定不是肺炎。對于較小的孩子來說,體溫的高低和是否得肺炎并不一定直接相關,病原體的種類、孩子的身體狀況、用藥種類等因素的綜合作用,都可能導致孩子雖然已經患上肺炎,卻仍然只表現為低熱或不發熱。因此,一方面,我們要關注孩子的體溫;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關注孩子是否出現呼吸方面的異常,如數呼吸次數,是否出現“三凹征”(吸氣時胸骨上窩、鎖骨上窩和肋間隙處向內凹陷)等癥狀,以及是否同時出現精神萎靡、食欲減退等問題。如懷疑孩子可能患有肺炎,建議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內容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維生素片可以隨便吃,沒有副作用?
流言內容:維生素片就跟日常吃糖果似的可以隨便吃,缺不缺營養都能補,還能預防各種病,多吃總沒壞處。
真相解讀:這種說法并不正確。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不能一概而論。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在體內容易通過尿液排出,因此安全性相對高一些,但一次性過量攝入仍可能加重腎臟負擔,刺激胃腸,引發皮膚過敏癥狀。而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會在體內脂肪組織或肝臟中積累,過量攝入可能導致無法完全排出,長期積累可能引發健康問題。因此,維生素片的服用應遵循醫生的建議,不應隨意大劑量長期服用。
內容來源:騰訊較真
吃未焯水菠菜會腎衰竭?
流言內容:菠菜中的草酸會導致嚴重健康問題,甚至出現了“61歲男子吃未焯水菠菜后腎衰竭”的案例。
真相解讀:這種說法夸大了風險,健康的普通人吃菠菜不用擔心。菠菜富含草酸,過量攝入且伴隨飲水不足或鈣攝入不足時,可能增加草酸鈣結石(如腎結石)的發生風險,但這一過程較為緩慢,并不可能立刻引發腎衰竭。在“61歲男子吃未焯水菠菜后腎衰竭”的案例中,男子的腎衰竭主要因其本身患有慢性腎病,而非單純食用未焯水菠菜所致。降低草酸含量并不難,它易溶于水,焯水能去除大部分草酸。因此,建議在烹飪菠菜前進行這一步驟,特別是對于有腎臟疾病的人群來說更為重要。總的來說,健康的普通人吃點未焯水菠菜不會直接導致腎衰竭,但已有腎臟疾病的患者則需謹慎。面對類似信息時,公眾應全面了解事實背景,避免被誤導。
內容來源:科學辟謠
站立辦公比久坐辦公更加健康?
流言內容:久坐辦公確實傷身,但只要改成站立辦公就能抵消傷害。
真相解讀:這種說法過于絕對,而且搞錯了重點。雖然站立辦公確實能稍微提高能量消耗,改善某些代謝指標,如血壓、胰島素敏感性和甘油三酯水平,但還不足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研究表明,無論是久坐還是久站,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都會增加體位性循環疾病的發生風險,如靜脈曲張和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等。因此,健康辦公的關鍵在于采用交替坐立的工作模式,定期變換姿勢并結合簡單的活動如伸展和短暫步行,以減輕單一姿勢帶來的負面影響。使用可調節高度的辦公桌,確保站立時的正確姿勢,以及穿著舒適的鞋子,都是維持工作健康的有效策略。綜上所述,單純依賴站立辦公來抵消久坐的危害并不可取,合理調整工作方式和環境才是長久之計。
內容來源:科學辟謠
老年人要多喝湯,因為營養都在湯里面?
流言內容:食材的精華都在湯里,老人多喝湯營養就有了保障,比吃肉吃菜都管用。
真相解讀: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雖然老年人因味蕾萎縮和食欲下降,可能會傾向于選擇喝湯,尤其是雞湯、鴨湯、排骨湯、海鮮湯等,因為這些湯品中的食物氨基酸和少量脂肪酸能帶來鮮美的口味,促進食欲。但實際上,90%以上的蛋白質都在食材中,單純靠喝湯來補充蛋白質和鈣質是不夠的,這可能導致老年人營養不良。因此,建議老年人在喝湯的同時,也要吃肉(菜)等食材以滿足人體對蛋白質的需求。此外,老年人的飲食應注重營養均衡,包括足夠的優質蛋白質、鈣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而不應該只依賴喝湯來獲得營養。
內容來源:騰訊較真
上了年紀,應該少喝水?
流言內容:老年人腎功能下降,過多飲水會加重身體負擔,甚至引發水中毒,因此老年人應減少飲水。
真相解讀:這種觀點并不正確,事實上,老年人更需注意合理補充水分。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對缺水的感知能力減弱,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處于脫水狀態。飲水不足會對老年人造成多種危害,包括皮膚變差、泌尿系統疾病風險增加、便秘加重,以及認知能力減弱等。因此,對于沒有嚴重腎功能不全、肝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特殊情況的老人來說,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是非常重要的。適量飲水不僅不會危害腎臟健康或增加身體負擔,反而有助于維持身體健康。《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老年人每日飲水量應達到1500~1700毫升,首選白開水,也可選擇淡茶水或檸檬水。
內容來源:科學辟謠
本欄目編輯:范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