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橘吃多了真的會變小黃人?
砂糖橘是不少人心中最愛的報恩水果。有網友說“吃多了砂糖橘,皮膚都變黃了”,這是真的嗎?其實,因柑橘本身含有β-胡蘿卜素、天然色素,若食用過多,人體不能及時代謝,會產生高β-胡蘿卜素血癥,這時皮膚可能會泛黃。不過,只要停止食用,皮膚的黃色便會褪去。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
松鼠化身“滅鼠俠”?
人們一般認為松鼠喜歡吃一些堅果和谷物,但一項新研究可能顛覆人們的認知。
國外一項研究表明,加州地松鼠也會捕獵、殺死和吃掉田鼠。之前認為松鼠是一種食谷動物,但人家其實是一種雜食動物,其飲食選擇比我們想象的更加靈活。
在布里奧內斯地區公園的調查中,研究人員觀察到74次松鼠與田鼠的互動,42%的事件中地松鼠主動捕獵田鼠。由于并沒有在別的地區觀察到松鼠捕食田鼠,說明松鼠的肉食性可能是機會性的,也就是“吃碰飯”,看到啥吃啥。
由此看來,加州地松鼠行為靈活,能夠對食物供應的變化做出反應,這可能有助于它們在因人類存在而迅速變化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包括浣熊、土狼、斑鬣狗和人類在內的許多物種都是同樣的機會主義者,有啥吃啥,不挑食,因此才能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不過,許多問題仍未得到解答,包括松鼠的狩獵行為有多普遍、這種行為是否及如何從父母傳給幼崽等。
內容來源:科學大院
大米越來越難吃?
大米變難吃了,而且還會越來越難吃,這已經得到科學證明。從1985年至2020年,中國優質大米率每十年平均下降1.45%。分析結果顯示,對我國優質大米率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夜間溫度,夜間溫度越高,大米的品質就越差,反之則越好。
洗衣粉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其實是鹽
洗衣粉中最關鍵的成分是防皂垢成分,不過其含量最高的成分卻是鹽,用以增加體積并防止結塊,比如硫酸鈉。另一種常用的鹽是碳酸鈉,它能與油脂和污垢發生化學反應,使其易溶于水。
保溫杯上標識的“304”或“316”代表什么?
保溫杯上標有的“304”或“316”字樣,是不銹鋼的型號,標有這兩種型號的不銹鋼均為食品級不銹鋼,可用于制作保溫杯。從成分上看,304不銹鋼鉻含量為18%~20%,鎳含量為8%~11%,而316不銹鋼加入了2%~3%的鉬元素,鉻含量為16%~18%,鎳含量為10%~14%。
電站的副業——產珍珠
核電站現在還有個副業——產珍珠!海南昌江核電站不僅在溫排水區域成功養殖了白蝶貝,還培育出了直徑可達14毫米的高品質澳白珍珠。
貴州龍可以直接在肚子里孵蛋
貴州龍的卵是在母體中發育的,等到幼體發育完成后直接生育。這種繁殖方式被稱為卵胎生。時至今日,部分鯊魚也是依靠這種方式繁衍后代的。
恐龍的顏色不是隨便畫的
在一些生物保留下來的化石中,如果能找到黑素體這種生物體內的色素顆粒,只需要研究這些色素顆粒的排列方式,并且把它與今天動物皮膚和毛發中的色素顆粒排列方式進行對比,就能知道古生物生前是什么顏色的。
內容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蛇年說蛇,這些關于蛇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由于蛇類的嘴巴缺乏相關肌肉來完成吮吸動作,因此,它們喝水都是直接將嘴湊到水里,通過“吧唧嘴”來完成的。
雙頭蛇的兩個蛇頭都擁有自己的思維和獨立的想法,以至于雙頭蛇的兩個頭經常會朝著不同的方向行進,甚至還會為了食物而爭斗。
蛇急了也會“翻跟頭”,是因為頭尾翻滾是蛇類或爬行動物的一種主動翻滾運動。由于這種方式需要大量能量,科學家認為蛇只是在受驚嚇時才會翻滾逃跑。
眼鏡蛇的毒液是劇毒,可以快速地殺死獵物。但是眼鏡蛇毒卻殺不死眼鏡蛇,這是因為眼鏡蛇的受體發生了特異性進化,使得眼鏡蛇的毒液不能結合在自己的受體上。
西藏溫泉蛇不需要冬眠,當然也不能一直泡在溫泉里,西藏溫泉蛇主要依靠溫泉周圍的地熱來提升自身的體溫,以此來抵抗低溫。
蛇在更高的溫度下會變得更具攻擊性,因此,夏季蛇咬傷多發。蛇越小,攻擊人類的概率就越大。此外,雌蛇更具有攻擊性,也更容易咬人。當人踩在蛇的頭部時,遭到防御性咬傷的可能性要比踩到身體中部或尾巴時大得多。
骰子蛇是一種無毒蛇,在受到鳥類威脅時,它們傾向于通過裝死來逃避危險。在裝死時,它們的機體會變得僵硬,全身涂滿排泄物,甚至口中流出鮮血,連死后肌肉松弛導致的排便或排尿也會還原。
別看許多蛇的眼睛閃亮、炯炯有神,但其實蛇類并不能轉動眼珠,視力也普遍比較一般。蛇類基本上都是靠發達的嗅覺來追蹤獵物的。不過,與哺乳動物靠鼻子嗅聞不同,蛇類的嗅覺器官位于舌頭上。
內容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本欄目編輯:范麗麗